小伙伴关心的问题:中国歌名最长的一首歌是什么歌(中国歌曲最长的一首歌),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中国歌名最长的一首歌是什么歌(中国歌曲最长的一首歌)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中国歌名最长的一首歌是什么歌(中国歌曲最长的一首歌)

有一首歌,从128年前响起,歌声萦绕珞珈山,曲调激荡东湖水,由微末到壮大,曾有50余万人参与了它的“创作”与“演唱”。历经百廿变迁,依然弦声不辍,绿水青山之间,自有余音绕梁。今日是武汉大学128周年校庆,趁此佳日,让我们一起走进这所“中国最美大学”,揭开这首“百廿弦歌”背后的故事!

凝练浩荡历史,谱就深情【词曲】

挥毫泼墨,武汉大学用128年积淀写就鸿篇巨制,过往故事凝成诗行,随着时代变迁的校歌,成为武大故事最凝练也最深情的注脚。

“天地泰,日月光,听我唱歌赞学堂。圣天子,图自强,除去兴学无别方……”(自强与方言学堂时期的《学堂歌》,1904)

“……东西南朔,多士跄跄,教学益相彰。朴诚有勇,陶铸一堂,学盛国斯强。”(国立武昌高等师范学校校歌,1919)

“经国以自强为本,自强以教育为先”,图自强、兴教育、以救国,学盛方可国强,自诞生之日起,武汉大学就把自身的前途与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

清末变局,列强环伺,怀揣兴学图强的美好愿望,1893年,湖广总督张之洞在武昌创办自强学堂,这既是武汉大学办学的起点,亦是她与中华民族命运紧密结合的起点。

1902年,自强学堂更名方言学堂。易其名而不移其志,1904年,张之洞亲自撰写《学堂歌》,“强”字出现24次之多,“自强”精神贯彻始终。

1911年,帝制废,共和立,前有学堂诸君为首义呼号赴死,辛亥革命“首义功勋簿”上有30多位武大学生的名字,后有武昌高师学子率先呼应“五四”斗争。

1921年, *** 一大召开,13位代表聚首红船,其中有5位曾在武大学习或工作。为了探寻革命道路,李达、李汉俊、董必武、陈潭秋等一批武大先贤用热血和生命播撒革命的火种。

抗战时期,学校西迁乐山,武大学子置个人生死于度外,冒着敌机的轰炸便迅速奔走施救,叶圣陶先生见此情景由衷感叹道:“教育奏效,青年有为,舍己为群,何事不成!”更有以李晓声为代表的150多名武大学子投笔从戎,离开亲人奔赴抗战前线。

抗战后期,在学校保留学籍后毅然从军、参加抗战的国立武汉大学学生名单(共154人)

解放战争打响后,武大师生又踊跃投身革命洪流,谱写了可歌可泣的红色乐章。

从自强学堂到方言学堂,从国立武昌高等师范学校到国立武昌师范大学、国立武昌大学、国立武昌中山大学、国立武汉大学,更改的是校名,不改的是匡时济世、艰苦卓绝的自强精神,至今,“自强”依然是武大八字校训中的前两位。

“……试选珞珈胜处,安置百亩官室。任重道远,来日亦何长。英隽与翱翔,努力崇明德……”(国立武汉大学校歌,1939)

1928年,国立武汉大学正式组建,定址珞珈山。披荆榛,拓荒野,武大先贤以卓绝毅力,化荒郊为学府,才成就了如今“中国最美大学”的美誉。郭沫若曾高度评价武大校园环境:“宏敞的校舍在珞珈山上,全部是西式的白垩宫殿。山上有葱茏的林木,遍地有畅茂的花草,山下更有一个浩渺的东湖。湖水清深,山气凉爽……太平时分在这里读书,尤其是教书的人,是有福了。”从此,武大百余年的奋斗之路都少不了这片绿水青山的见证。

20世纪30年代的武大校园

如今的武大校园

“东湖之滨,珞珈山上,这是我们亲爱的学堂。百年沧桑,弘毅自强,根深叶茂育桃李,满园芬芳。啊,美丽的珞珈山,多少雄鹰竞翱翔。扬帆长江,奔向海洋,这是我们成长的地方。德业并进,求是拓新,大同寰宇向未来,我创辉煌。啊,心中的珞珈山,今朝多磨难,明日作栋梁。”(改革开放新时期武汉大学校歌,1993)

百廿风雨沧桑,百廿砥砺前行,跨越三个世纪、历经两个甲子,昔日的星星之火,已有燎原之势。节节攀升的国内国际排名,见证着武大惊人的成长速度。

2022泰晤士世界大学排名,中国高校第8

2022QS世界大学排名,大陆高校第9

2022QS亚洲大学排名,内地高校第8

2021软科中国大学学科水平排名,位列第五

2021软科中国最好学科,上榜数量并列全国第4

2021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遥感技术学科连续5年位列世界第一

2021年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2个学科中国内地高校第一

2020软科中国最好学科,2个学科中国高校第一

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4个学科全国第一

“学盛国斯强”,百余年来,武大初心不变,始终牢记民族复兴使命,以硬核实力屹立于高校之林,为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贡献智慧与人才。建校以来,学校共培养了50多万名各类高级专门人才,仅两院院士就有100余人,为国家建设和社会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

传承先贤薪火,【传唱】不朽篇章

从昔日的小小学堂,到如今的国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武汉大学用128年的时光,实现了“惊艳转身”,这背后,是一代代武大人的接续奋斗,薪火不灭,弦歌不绝。

——这里有学术文脉的传承。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刘永济教授为首的“五老八中”,让武大中文系百花齐放、熠熠生辉;同期从哈佛留学归国的韩德培、吴于廑、张培刚“哈佛三剑客”,分别在国际法、世界史和发展经济学领域独创一脉、成就斐然,传为一段佳话;中国古代史研究集大成者唐长孺先生,和吴于廑共同开创了武大历史系的“吴唐时代”……无数大师在珞珈山竖起了一座座学术的丰碑,维系着武大的学术根脉。

哈佛三剑客

如今,武大人身上依然能看到这种至真的学术追求。

这种学术追求在于为科学事业舍身忘我,就像武大病毒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蓝柯教授团队,在疫情最危险的时刻逆行回汉,深入医院病房、病区厕所等风险极高的公共场所进行样品采集,首次揭示了环境气溶胶病毒载量及动力学特征,为 *** 疫情防控决策提供了重要科学依据。

这种学术追求在于矢志不渝地追求卓越,就像武大卫星导航定位技术研究中心的刘经南院士团队,孜孜以求地提高测量精度,为中国“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擦亮了“眼睛”。

这种学术追求还在于数十年如一日的久久为功,就像以宗福邦教授为代表的古籍研究所学者们穷经皓首数十载、板凳甘坐十年冷,终于铸成鸿篇巨著《故训汇纂》和《古音汇纂》,在他们心中“一生能有一本书流传后世足矣”。

蓝柯教授

刘经南院士

宗福邦教授

求真好学,学术报国,瞄准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紧盯科学前沿领域进行学术传承和创新,这是武大学人的重要使命。

——这里有敢为人先的传承。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年仅33岁的武大电机系1948届校友欧阳予,面对发达国家对我国的技术封锁和打压,带领团队熬过无数个通宵,研制出我国第一座军用核反应堆,完成第一个由中国人自主设计建造的秦山核电站,将武大人的名字载入共和国的核工业档案,被誉为“中国核电之父”。“外国人能干的,我们中国人也能干!”欧阳予的这句话,不仅道出了中国人的志气,也抒发了武大人的豪情!

欧阳予

武大人创造的“第一”还有很多,校友马骥设计了中国第一台联合收割机,张效祥主持研制了中国第一台大型电子计算机……敢为人先、追求卓越的武汉精神,在武大人身上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陈东升创办了中国赫赫有名的民营保险公司和拍卖行,雷军推出的小米手机正在叩响世界大门……

陈东升

雷军

勇立潮头,开拓进取,武大人以一往无前的勇气,书写着丹心报国的赤诚篇章。

——这里有大德大爱的传承。

22年前,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的桂希恩教授,冒着被殴打和人身攻击的危险,数十次深入疫区调查,拉响了艾滋病在中国大地蔓延的警报。他为防艾事业四处奔走,疗愈无数饱受病痛的患者,其至诚的大德大爱感动了世人,也感动了共和国总理, *** 总理亲自登门探望,称他为“亲密的挚友”,并在联合国大会上向世界介绍他的感人事迹。CCTV感动中国人物的颁奖词这样评价他:“一个教授的5年,将惠及整个民族500年!”

2008年,汶川地震发生后,武汉大学积极为抗震救灾及灾后重建提供医疗卫生服务和科技支持。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医生在帐篷内进行手术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在无比紧急的关头,无数武大人迎难而上,在大灾大难中更凸显了至诚大爱。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和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共提供了1万多张床位收治病患,并接管了雷神山医院、武昌方舱医院等多家医院,支援金银潭医院危重症患者救治,在武汉保卫战、湖北保卫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另有全球数十万武大校友自发组织、并肩作战,调用一切资源上演“生死速递”,将一批批宝贵的抗疫物资通过包机、专车从全球各地运往一线,武大校友捐款捐物超过12亿元,占武汉市接受捐赠总额的四分之一,充分体现了武大人重情义、讲道义的大爱豪情。

心忧天下,情系苍生,每当中华民族面临危难的时刻,挺身而出的那批人里总有武大人,这是武大人不渝的大爱情怀。

承先辈之品格,扬“自强、弘毅、求是、拓新”之精神,这是50余万武大人从不言说却不约而同的默契。传承的是武大精神,难忘的是武大记忆,无论毕业多久,武大校友依然情牵母校,坚定支持着武大乃至湖北的发展。

11月21日,在武大128周年校庆之际,武汉大学举行了以“厚植初心,创新行远”为主题的第八届校友珞珈论坛,武大众多校友回汉为母校庆生。湖北省委副书记、省长王忠林与武汉大学校友企业家代表座谈交流,泰康保险集团董事长陈东升,山东魏桥创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波,宇业集团董事局主席周旭洲,亿纬锂能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金成,公牛集团董事长阮立平,易方达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詹余引,顺为资本创始人张彤,迈胜医疗集团董事长田源,1药网联合创始人、执行董事长于刚等企业家代表,对湖北经济社会发展和营商环境建设的成效给予高度评价,表示将坚定看好湖北“第二故乡”,加强在鄂投资布局,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宣传推介湖北,吸引更多高层次人才、优质资金项目、先进产业技术向湖北和武汉聚集,助力湖北加快疫后重振和高质量发展。

反哺武大,助力湖北,一代代武大校友是武大故事坚定的传唱者,是武大精神坚定的弘扬者,未来也将有更多优秀学子从武大走出,传薪火,继弦歌。

奏响壮美【和声】,共唱荆楚盛歌

武汉大学的发展,离不开国家各部委、省市各级 *** 的支持。如在悠扬歌声中加入雄浑和声,在荆楚大地上共唱一首繁盛曲调。

2017年9月21日,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布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武汉大学入选“双一流”建设高校A类36所名单,另有10个学科入选“双一流”建设学科。

2018年5月26日,教育部与湖北省人民 *** 在武汉签订了关于重点建设湖北“双一流”建设高校的协议,这是“双一流”建设实施方案发布以来,教育部与地方签订的首个共建协议。按照协议,教育部和湖北省人民 *** 将共建武汉大学等7所在鄂“双一流”建设高校。湖北省将共建高校的改革发展纳入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在加快“双一流”建设等方面给予相应的经费支持,配合教育部在产学研创新基地建设等方面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教育部支持和鼓励共建高校将“双一流”建设与服务湖北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进一步发挥创新源、人才泵、思想库功能,增强学校创新资源对湖北经济社会发展的驱动力。

2021年3月29日,武汉市科技创新大会发布《武汉科技创新“十大行动”工作方案》提出“实施知识创新强基行动”,《方案》指出,支持武汉大学等2所高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到2025年,在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中有较大幅度的进位;同时,推进武汉大学等7所高校世界一流学科建设。

近年来,湖北省、武汉市积极兑现省部共建政策,给予了武汉大学有力支持。湖北省委省 *** 和武汉市委市 *** 每年给武大4亿的拨款。武大校长窦贤康表示:“湖北省在人才引进和平台建设方面给了武大10个亿,连续支持我们5年。这笔资金主要就是用来引进人才、购置设备、建造大型科研平台,让年轻人才来到武大以后,能够很快上手来做科学研究工作。”武汉市委市 *** 也曾多次来校帮助解决实际困难。

各级 *** 对武汉大学持续而有力的支持,是武大发展的坚实后盾,为武大提供源源不绝的底气。

凝128载厚重历史为词,化128载激荡风云为曲,一曲弦歌传世,八方校友共唱。百廿时光磨灭不了她的风华,百廿岁月更醇厚了她的底蕴。百廿光阴长,百年学府盛,在这个特殊的日子,让我们为她送上最诚挚的祝福,共道一声——

亲爱的武汉大学,128岁生日快乐!

更多精彩资讯,欢迎关注头条号:武汉大学招生办公室

注:文章部分素材来源于武汉大学官微、人民网、武汉大学报、湖北新闻官微、软科

更多中国歌名最长的一首歌是什么歌(中国歌曲最长的一首歌)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本文仅仅做为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