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七月下旬,曹佳蕊(左)和妈妈吴佳,带着姥爷吴永强的嘱托,再次来到康西瓦烈士陵园。作者提供
那天,落日的余晖显得格外绚丽。已经退休的吴佳,正通过视频连线的方式,为远在喀喇昆仑的战友们进行心理辅导。
60多年前,吴佳的父亲吴永强来到 *** 阿里,成为一名高原骑兵。在他的影响下,吴佳30年前参军来到祖国西北边陲。去年,吴佳的女儿曹佳蕊军校毕业,毅然写下了赴边申请。
一家三代的命运,与喀喇昆仑紧紧连在一起。
一
甘肃武山,吴永强的家乡。渭河轻轻流淌,穿过这座西北小城。吴永强退役后,在这里生活了四十多年。
饭后,吴永强有时候会翻看过去的照片。每次回想起那段带着硝烟的岁月,他还是会激动不已。
那天清晨,吴永强所在的连队,奉命向某高地发起冲击。作为主攻排排长的他,带领战士们预先到达点位。前方一片平展的开阔地,是敌人布下的雷区。
“轰!”一名排雷战士向雷场纵深滚了下去,在一阵浓烟火光中为身后的战友留下一条近1.6米宽的通道。
吴永强怀着无比悲痛的心情,下令冲锋。伴随着阵阵喊杀声,战士们向敌阵地发起进攻。敌火力如潮水般袭来。其间,一枚炮弹落在了吴永强右前侧。他一下子失去了知觉,倒在血泊中。
当吴永强苏醒时,他已躺在医院的病床上。这次战斗中,他的双手和双腿都受了重伤。经历了十几次手术后,他被转运到当时的新疆军区第十三医院进行康复疗养。
在康复疗养的日子里,吴永强始终咬牙坚持,顽强与病痛作斗争。他坚毅的品质还打动了护士关凤兰的心。1975年,两人在战友们的见证下结婚。
康复理疗期结束后,吴永强谢绝了部队的优待,回到了家乡:“我不能给国家添麻烦,战友们都牺牲在了边防,我能活着已经很幸福了,人要懂得知足。”
二
后来,三个女儿的相继出生,为吴永强的生活增添了不少幸福滋味。
“每天晚上,我们姐妹三个写完作业,父亲都会帮我们削铅笔。如果我们作业做得不认真,他还会用铅笔敲打我们。”吴佳回忆道。她眼里的父亲,无论什么时候,都保持着坚毅的品格。
一次饭后,吴永强拄着拐杖走到沙发边,向后坐的时候,与沙发的距离没把握好,不小心坐在了地上。
吴佳上前准备搀扶,可吴永强说:“我自己可以。”那个晚上,他用拐杖抵住墙面,一次次摔倒,又一次次爬起。终于,他依靠假肢单腿站了起来,向后一步,坐实在沙发上。完成这些动作后,他的额头上早已满是汗珠。那晚,吴永强坚强的身影,深深刻在了吴佳的心里。
“吴佳的佳,两个‘土’象征连绵的高原,左边的单人旁,寓意边防军人屹立高原,保卫祖国。”吴佳入伍后,吴永强才告诉她名字的由来。这个看似简单的名字,寄托了吴永强对吴佳的期望。
吴佳军校毕业后,来到新疆军区某师医院内科,从事心电图彩超工作。后来,她听说有战士需要心理辅导,便开始自学心理学。为此,她跑遍了驻地大大小小的书店,购买资料书籍,开始潜心学习相关专业知识。她的电话簿里,还存了许多心理专家的电话号码,一有时间就向他们请教。后来,全师第一个心理卫生中心建成使用后,吴佳主动请缨负责中心的工作。
三
那年,吴佳与同单位的连长曹玉军结婚。一年后,他们的大女儿曹佳蕊出生。
吴佳和曹玉军平时工作都很忙。一个冬日,曹佳蕊放学回家,发现没有带钥匙,便去吴佳所在的医院找她。路上,由于积雪太厚,她脚下一滑,重重摔倒在地上。
后来,幸好一位路过的战士发现了她,并把她送到医院。那天,一进值班室,曹佳蕊便一头扑进吴佳的怀里哭了起来。吴佳看在眼里,疼在心里。
大院里的嘹亮军歌和战士们的铿锵口号,是曹佳蕊童年的美好回忆。可父母一次次答应她的承诺,似乎很少实现过。
从那时起,曹佳蕊便暗下决心,以后绝不当兵。
2015年,吴佳所在的部队按照计划上高原驻训。此时,曹佳蕊即将升高三。面对这样的情况,吴佳有些犹豫。
“你是党员,又是军人,没有舍家为国的思想准备,就对不起身上的军装。”电话另一头,父亲吴永强激动地说。最终,吴佳选择跟随部队上高原。
“亲爱的女儿,希望你能理解妈妈的选择……”那天,看到吴佳留在茶几上的信,一阵失落涌上曹佳蕊的心头。在出征仪式上,她赌气没去送即将上高原的母亲。
三个月后,曹佳蕊在电视上看到了吴佳。
节目里,蓝天、高山环绕着庄严的康西瓦烈士陵园。吴佳深情地读着吴永强写给牺牲战友的信。直到这时,曹佳蕊才知道了姥爷吴永强的战斗事迹。新闻播完后,她按下了回放键,又重看了一遍。
深思良久,曹佳蕊的心中有了新的目标——成为像母亲和姥爷那样的军人。
此后的日子里,一有时间,曹佳蕊就会给吴佳打电话,听她讲高原的故事。渐渐地,她更加懂得了奉献的意义,明白了军人的光荣。
曹玉军深知妻子吴佳最放心不下的就是女儿的学业。从吴佳上高原开始,他每天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辅导女儿做功课。为了让吴佳安心工作,他每天都会把女儿的学习情况编辑成短信发给她。
在家人的支持下,吴佳全身心投入工作中,马不停蹄地奔走在各点位之间,把专业的医疗服务和温暖的心理疏导带给高原官兵。
四
高中毕业后,曹佳蕊顺利考入军校。开学前,吴永强对她说:“脚下是戍边前线,身后是万家灯火。”曹佳蕊将这句话写下来,夹在了学员证里,时刻提醒自己“为什么当兵”。
“敬爱的党组织,我郑重提出申请,志愿到最边远、最艰苦的地方去,接过母亲手中的接力棒,在祖国的边防建功立业。”军校毕业前夕,曹佳蕊主动向学员队党支部递交了赴边申请书。
不久后,曹佳蕊如愿来到了新疆。去年,在得知单位将选派干部赴高原工作的消息后,曹佳蕊没有半点犹豫,成为全营第一个向组织递交申请的女干部。
“妈妈,我要上高原了,今年休假不能陪你们了。”
“这是好事,没关系!”电话那头,吴佳为女儿感到骄傲。
曹佳蕊初上高原时,因为点位过于偏僻,手机没有信号,母女俩只能通过书信的方式交流。一次,吴佳收到了一封很有分量的“信”,那是一块来自喀喇昆仑的石头,曹佳蕊用红色颜料写下了吴永强对她说过的话:“脚下是戍边前线,身后是万家灯火。”看着这封“石头信”,吴佳红了眼眶。曾经在自己怀里哭鼻子的女儿,现在已然成为一名坚强的边防战士。
五
去年9月,康西瓦烈士陵园,庄严肃穆。吴佳带着一段父亲的视频再次来到这里。
驻足在墓碑前,吴佳打开视频,播放父亲对战友们深深的怀念。
然后,吴佳从康西瓦启程,向驻训点位出发,继续她的巡诊路。
巡诊路上,车辆行进在各个山坡之间。融化的雪水,从高处流下,穿过大小不一的沙石,积累在一片低洼处。车轮碾碎水泊中倒映的群山,很快又被波纹缝合。
攀登,向大山深处的训练场行进。突如其来的高反,让吴佳的每一步都迈得缓慢沉重。但耳畔似乎传来父亲的声音,催着她向前,再向前。
在进行团体辅导时,战士们纯真的笑容总是让吴佳充满感动:“在与他们交流的时候,我能看到他们每个人眼里独一无二的光。”还有一次,有名战士突患高原昏迷症,吴佳随军医将他送至医疗点。途中,昏迷中的战士情绪失控,躁动不安。为了防止车辆颠簸造成二次伤害,吴佳紧紧抱住了他。到达医疗点,这名战士醒来后,抱着吴佳放声痛哭:“谢谢吴妈妈!”
那一刻,吴佳回想起曾经的从医之路,不少战士都亲切地称她为“吴姐姐”。时光流逝,她的称呼变了,但为官兵服务的初心,始终未变。
天穹辽阔,星河璀璨无垠。几个月后,吴佳结束了三十载的军旅生涯,正式退休。临下山前的那一晚,吴佳坐在雪地上,想把喀喇昆仑的每一处光景都刻进心里。皑皑雪山,点点星光,凛冽的山风此刻也变得轻柔起来。雪落肩头,吴佳感觉自己仿佛渐渐和雪山融为一体。她忍不住想,或许以后很少有机会再上喀喇昆仑了。
今年9月,吴佳收到了思想解读类融媒体片《追光》节目组的邀请,请她作为新时代边防军人的代表参加拍摄。得到消息后,吴佳立刻告诉了父亲,吴永强同样激动不已。
“亲爱的战友们,你们还好吗……我的女儿和孙女继承了你们的遗志,加入了中国人民 *** 。”吴佳临行前,吴永强用残疾的手臂夹起笔,写下了这封给故去战友们的信。
那天,抚摸着口袋里温热的信,吴佳又一次站上了喀喇昆仑。这一次,她身边还有女儿曹佳蕊。曹佳蕊原本白净的面庞多了一些高原洗礼的痕迹,眼睛里闪烁着别样的光华。
安息着先烈英魂的康西瓦烈士陵园,庄重肃穆。吴佳拿出父亲的信,满含热泪地读了起来。一束束黄白的菊花静静躺在烈士墓前。曹佳蕊用手帕把每一块墓碑仔细擦拭……
作者:陶佳乐 曾庆宇
来源: *** 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