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关心的问题:中国100幅名画欣赏图片(中国100幅名画欣赏作品),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中国100幅名画欣赏图片(中国100幅名画欣赏作品)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中国100幅名画欣赏图片(中国100幅名画欣赏作品)

100幅中国名画赏析【51】

名称:《千里江山图》

画家:王希孟

创作时间:宋

尺寸:横1191.5厘米;纵51.5厘米

材料:绢本,设色

收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

王希孟为北宋宫廷画家。宋徽宗赵佶是当时图画院的老师,亲授其法。经赵佶亲授指点笔墨技法后,王希孟画艺精进,用了半年时间,绘成《千里江山图》卷,时年18岁。不久后便英年早逝。

《千里江山图》为高头大卷,长近12米,画中景物丰富,布置严整有序,青山冉冉,碧水澄艳,寺观村舍,桥亭舟楫,历历具备,刻画精微自然,毫无繁冗琐碎之感。作者以精密的笔法、强烈的色彩、开阔的景致和丰富的内容,描绘了富有生气的大自然的雄壮瑰丽,抒发了热爱祖国山河的深厚感情,同时也体现了宣和画院大、全、繁、华的绘画风格。

画面上峰峦起伏绵延,江河烟波浩渺,气象万千,壮丽恢弘。山间高崖飞瀑,曲径通幽,山水之间还布置了渔村、渔船、野市、桥梁、游艇、长桥、水车、水榭、茅篷、楼阁等景物,及捕鱼、游景、行旅等人物活动。绿柳红花,长松修竹,景色秀丽。画面山势高低起伏,回转分合,松紧疏密相当和谐。此卷以概括精炼的手法、绚丽的色彩和工细的笔致表现出山河的雄伟壮观。

从构图上看,作者根据作品的主题要求,综合布置高远、深远、平远景色于画面之中,且主次分明,变化有致,给人以“咫尺千里”、江山寥廓的感觉,开辟了山水画艺术的新天地。作者把普通的日常生活和劳动场面与自然景色融合在一起,使作品内容更富有社会生活气息。

技法上,作者主要运用了传统的青绿勾勒法,也融入了水墨山水画的一些技法。在绘树干时,作者用了没骨法,远山处有写意的用笔,岩石土坡部分有皴法和点笔等等。浩瀚的江水均用细笔勾出波纹,树上的花叶也用色、墨一一点出。此卷作者用笔的精细到了令人叹止的地步:山中驮运的驴马,尽管粗略,却写出了其负重的形态;远处天空的一群飞鸟,尽管是几个点,也能让人看出它们不同的飞翔姿态;在高山阔水中活动的人物虽然细小如蚁,但从他们的服装、举止中仍可判断出每个人的大致身份和正在进行的活动。用细如毫发的笔法来绘制近12米长的巨幅山水,可见作者的绘画技巧。

用色上,画家于单调的蓝绿色中求变化,虽然以青绿为主色调,但在施色时注重手法的变化,色彩或轻盈,或浑厚,间以赭色为衬,使画面层次分明,光彩夺目。元代著名书法家溥光对这卷《千里江山图》推崇备至,曾称赞道:“设色鲜明,布置宏远,在古今丹青小景中,自可独步千载,殆众星之孤月耳。”由此可见这幅长卷在我国绘画史上的地位。

100幅中国名画赏析【52】

名称:《江山秋色图》

画家:赵伯驹

创作时间:南宋

尺寸:横323厘米;纵56.6厘米

材料:绢本,设色

收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南宋山水画的代表作品

赵伯驹和其弟赵伯骕在唐李思训父子的基础上,保持住青绿山水的特点,将水墨山水画和“文人画”的理论引入其中,并加以充实。他们在青绿山水中,借鉴了水墨山水画中的皴、擦、点、染,使塑造手段和画面更加丰富多变。二赵改变了李氏父子山水画中只有勾、描的单调局面,加入了墨韵神采,发展到了以墨色控制色彩,在墨韵中追求色彩的变化,把南北二派的画法合二为一。将文人的雅逸之气,倾注于青绿山水画中,完成了青绿山水的改造任务。

《江山秋色图》为长卷形式,以精湛的笔墨,绚丽的色彩,描绘出重山复岭,江河港渚的秀美壮观的景色。画面上重山复岭,层峦叠嶂,江河溪涧,深泽浅潭,飞瀑激落,错杂其间。在深秋的雾色中,楼观屋宇,栈道廊桥,苍松古树,各得其宜,三三两两的步行者流连于山野之间,艄公正在江上张网摇船,劳累了的过路人停脚在松阴下歇息闲聊。岸边鸿雁翔集,闲云悠然缭绕。整个画卷虽长但景色详略得当,画中人物虽如豆粒,但却面目俱全,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

作者在《江山秋色图》中重点表现了千岩竞秀的宏伟气势,以造成一种灵动而神秘的气氛,使人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作者可能想描绘出一种文人的理想境界,使画面具有受到文人推崇的“士气”。虽然这幅画上出现的是一片太平、悠闲的景象,但却能从中体味出作者对失去故土的思念之情。

在布局上用传统的“散点透视”法,将高远、平远和深远适当地结合起来,造成容量大、布阵奇、开合有度的效果,在多变之中得到一种和谐的整体感,同时画面充满了体积感。画中几条河流曲折而蜿蜒,平静自然地流向远方,表现出一种纵深感。作者还从不同角度描绘出山体左右正侧的造型变化以及山脉的逶迤连绵的气势。

在用墨方面,《江山秋色图》与《千里江山图》一样,都是以石青、石绿为主调,但《江山秋色图》比《千里江山图》更重视远景与近景明部与暗部的色彩区别,整个画面给人的感觉是更“亮”了一些。近处山石、土坡、竹树多用重石绿兼赭石,阴影处多用石青和墨青。远处的山与树则用淡墨、螺青勾染。天、水部分用花青打底,敷以淡石青。重彩与淡彩的结合使画面具有了一种精微雅致的特色。

100幅中国名画赏析【53】

名称:《货郎图》

画家:李嵩

创作时间:南宋

尺寸:横70.4厘米;纵25.5厘米

材料:水墨,淡设色

收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著名的风俗画作品

宋代绘画与社会各个阶层都保持着相当密切的联系。贵族、文人土大夫以及商人、市民等都对绘画有多方面的需求。尤其是世俗美术和宫廷绘画在题材、风格和内容上出现了多样化发展。南宋前的人物画,衣纹线条都很匀细,表现贵族绸袍很协调,描绘农村衣着就不合时宜了。比李嵩稍前的李唐加强了线的顿挫和衣纹穿插的随意性,使其适合乡下的衣着,不失泥土气息。李嵩则将以前衣纹“用描”转变成了“用笔”,着色也是水墨淡彩,这些都为以后的写意人物奠定了基础。

《货郎图》是李嵩画的以儿童生活为题材的风俗画,是一幅横卷淡彩画,全图描绘了老货郎挑担将至村头,众多妇女儿童争购围观的热闹场面。李嵩以货郎为题材,创作过多幅货郎图。除故宫博物院藏的这幅横卷外,其余的皆为小幅,分别藏于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美国堪萨斯州阿肯博物馆的尼尔逊美术馆及美国纽约大都会美术馆。

画面左部分有8个人:老货郎面带微笑,挑担摇鼓,两童子飞奔上去,手臂伸向货担,有4个孩童已触摸到货物,有的惊讶,有的好奇,有的呆看,最左边有一个妇女正俯身取玩具给自己的孩子看。

画的右侧有7个人和4只小狗:一个妇女怀里抱着一个孩子正匆匆走向货郎,左臂向前伸着,她身旁的两个孩童欢叫吵闹着,像是要求母亲非得给他们买玩具一样。另有两童拉扯着,一小童像是已经买了零食,一边嚼着一边拉着还在迷恋不舍的另一小童,画的最右方,一小童手提葫芦,含指回顾,神情犹豫不决。后面,几只狗吠叫、蹦跳,高兴地摇着尾巴。

整幅画人物虽多,然而疏密相间,互相呼应,两部分以妇人、童子的手势巧妙地连接为一体,作者对不同人物的动作和心理都刻画地非常细致,使画面显得生动自然。

此画线条细腻雅致,货担上的物品用笔如丝,柔韧圆转;而人物的衣纹则使用颤笔,转折顿挫,恰当地表现出下层妇孺身着布衣的特色。细劲的线描,准确而传神地勾出朴实的形象,把劳动人民的生活作为审美对象来描绘,在中国古代美术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意义。

此幅《货郎图》表现了挑满玩具百货杂物的货郎受到了乡村孩子、母亲的欢迎,具有浓厚的生活情趣,作者概括地展示了乡村货郎的真实形象。整个画面表现了生动热闹的气氛,说明了宋代城镇集市贸易和商品交换的繁荣,同时对了解宋代风俗具有重大价值。

100幅中国名画赏析【54】

名称:《踏歌图》

画家:马远

创作时间:南宋

尺寸:横104.5厘米;纵191.8厘米

材料:绢本,水墨,淡设色

收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山水画与人物画的完美结合

我国的山水画是不断创新完善的画种,北宋山水大多以雄奇全景山水为题材。到了偏隅江南的南宋,画家们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以高度集中概括的手法,布局简妙,描绘了江南的风俗人情。马远在南宋时影响极大,有独步画院之誉。其山水师法李唐,在继承前人成就的基础上进一步挖掘山水中的诗情与感人力量,着意形象的加工提炼,注重章法剪裁和经营,使得作品更加简洁完整,主题更为明确突出。

《踏歌图》是一幅山水人物画。作者表现了雨后天晴的京城郊外景色,同时也反映出丰收之年,农民在田埂上踏歌而行的欢乐情景。此画将人物画在画面的近景处,一老农刚过小桥,胡须花白,右手扶杖,左手挠腮,摇身抬腿,正踏歌而舞,憨态可掬。在他身后的一位老农神态非常激动,双手拍掌,双足踏节,另一位老农双手抓住前者的腰带,躬腰扭动,可能是因为喝多了酒。后面,还有一位老农,肩扛酒胡芦,已是醉眼朦胧,步履维艰。画面左边路旁,有两个儿童,正惊奇地看着他们。其中一个较小的儿童阻拦着他的同伴,似乎是在给这几位老农让路。画中的4个老农动态不一,却动作和谐,呈现出人乐年丰之气象。两个孩子的出现给画面添加了一股童趣,老少相宜,构成了画面人物动态与气氛的协调。

《踏歌图》采用“一角式”布局,从左至右以对角线分割,形成左实右虚的结构。画面左边奇峰巨石,显得分量有些重,所以作者在右边安排了远山、殿阁,尤其是疏柳和翠竹的枝干摇曳的动姿以及点景人物,从而以静待动。使画面左右达到视觉上的平衡。画上大片空白云烟,在构图上使画面避免了壅塞,作者在右边显著位置画了一株高柳,使之贯入上部,起到了填充作用。画面上、下连为一体,给人一种空灵、自然之感。

在具体画法上,卧石与秀峰主要用大斧劈皴,其中在秀峰上夹用些许长披麻皴,岩石的凝重,秀峰的峭险与水纹柔和的钩法形成强烈的对比。柳树枝干高扬而柳条稀疏富有精致,更显示了作者提炼形象的功夫。山间树干虬曲,树枝斜出伸展,几丛翠竹用双钩填色的工笔画出,置于大笔渲染的树石之中,显得生机盎然。近处的稻田刻画得非常精细,表现出稻叶在微风中轻轻飘动的感觉。这些细节的刻画与粗笔概括的描绘,形成繁与简、柔与刚的鲜明对比,丰富了画面的节奏与韵律,增加了作品的艺术魅力。

100幅中国名画赏析【55】

名称:《写生蛱蝶图》

画家:赵昌

创作时间:宋

尺寸:横91厘米;纵27.7厘米

材料:纸本,设色

收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写生花鸟画的代表作品

两宋的花鸟画家中,赵昌自成一派。他画花卉是写生,与徐熙的写意不同,与黄筌的工笔也不同。由于当时徐、黄两派画法影响极大,所以他以写生为主的新画法不为一些文人所重。然而赵昌学习绘画的方法其实是十分正确的,这种以实物为范本,运用自己绘画的天赋和技术来作画的态度创立了花鸟画坛上的写实派。这种写生画与画山水的画家倡导“以自然为师”的理论是一致的。

赵昌所画的花果,得到了“写生逼真,时未有共比”的赞美。他喜欢画折枝,偏于没骨一路,有人赞赵昌的这种画法“旷世无双”。赵昌作画精于晕染,明润匀薄,特工敷彩,色若堆起,惟笔迹较为柔弱。其画形象准确生动,风格清秀,在宋代花卉画中独具新面貌。在当时的影响还是很大的,师法于他的人也不少,南宋孝宗淳熙的画院待诏林椿,所作花鸟便是以赵昌为师,赵昌稍后的易元吉也是受到他的启发才在写生方面获得很大成就。

《写生蛱蝶图》是描写秋天野外风物的写生画,此图描写了岸边的一角,水草丛生,荆棘、野菊、霜叶和偃伏的芦苇等,爬满了岸边。在构图布局上,作者将景物集中在下半部,上方留下很大的空白,岸边的植物虽然长得繁杂,但错落有致。3只美丽的蝴蝶,在空中翩翩飞舞,一只蚱蜢正在向上观望。整幅图把秋日原野那种高旷清新的景物描绘得生动自然,有如我们正漫步在美丽的河岸边看到了眼前的一幕。

图中各物用笔遒劲,逼真传神,设色清丽典雅,清劲秀逸。作者用墨笔勾秋虫河草,形象准确自然,风格清秀,与黄荃的富贵、徐熙的野逸有很大的不同。开着的几朵小花用笔简率,变化自然,双钩、晕染绘近处花卉的阴阳向背,看上去,花儿们似乎正在秋风中摇摇曳曳,给人一种动态的美感。蚱蜢和蝴蝶,作者用笔十分精确,晕染出不同质感:蚱蜢的翅显得坚硬厚实,而蝴蝶的翅则显得柔软透明,粉状物布满全身。附在枯木上的蚱蜢虽然紧闭双翅,但像是对空中飞舞的蝴蝶非常羨慕,一副要跳上天空的样子;而蝴蝶向下俯望着,似乎正在对这只根本没能力飞上天空的蚱蜢调笑着。画面有一种纯净、平和、秀雅的意境和格调。

100幅中国名画赏析【56】

名称:《岁寒三友图》

画家:赵孟坚

创作时间:南宋

尺寸:横23.3厘米;纵24.3厘米

材料:纨扇,绢本,墨笔

收藏:上海博物馆

南宋写意画的代表

在中国画中,松、竹、梅是常被表现的题材,而在“文人画”中,松、竹、梅被称为“岁寒三友”,取松、竹、梅都可傲凌风雪,不畏霜寒之性,表现人格品质和气节。松树早在唐代吴道子时就常被画在壁障上,后世多在山水画中运用,也有单独画松成幅的。竹是文同笔下的“常客”。梅的画法在杨无咎时创出后,后世画梅能手也层出不穷。到赵孟坚时才把松、竹、梅放在一起,创“岁寒三友”之格。宋以后,“岁寒三友”也常被作为瓷器的装饰题材,或是用石块、柏树代替梅或松树而组成岁寒三友图的。

赵孟坚晚年多作梅竹,他所画墨竹取法文同,而用笔比文同瘦劲,并着意竹叶的大小、长短变化;他所画的墨梅学杨无咎,但比杨的笔法更为清瘦雅逸,显得爽利。他的墨兰受文同画竹之法的影响,以笔墨直接写出兰叶,点出兰花,把兰叶翻卷刚柔和兰花的婀娜姿态表现得十分传神。赵孟坚还创出一笔长、二笔短、三笔“破凤眼”的写兰规则,概括了草本植物的生长规律,他之后的花草画家多借鉴这种兰叶的穿插方法。

赵孟坚还创出了水墨水仙画法,是以双钩渲染,把水仙的凌波绝尘之情态表现得非常传神。从他的画中,我们可以看到,赵孟坚留给后世的,不仅是画迹和画法,更重要的是一种品格,人们所追求的是他的“意”和“迹”的高度统一。

《岁寒三友图》绘在洁净的扇面上,作者绘松、竹、梅折枝,以墨笔画上一株饱结花朵、苞蕾的梅枝,继而交错、绕夹着如星芒般的松针与墨影般的竹叶,并将它们横斜置于画面中央,以松针的灰和墨竹的黑来衬托出梅花的白。松叶如钢针,竹叶如刀剑,更表现出梅花的傲骨冰心。整个画面笔墨秀丽,清绝幽雅,意趣横生。这幅《岁寒三友图》通过对画面的安排,明确表达出作者刚正、坚贞的气节。

在用笔上,画中的梅花以淡墨衬染着用细笔,浓墨所圈钩的花瓣、松针用笔尖挺劲拔,墨竹以中锋运使,挺劲有力。松、竹、梅画法各异,充满韵致,是幅极具精神的南宋小品。赵孟坚的作品一笔一画都注意书法与画法的结合,可以代表宋末文人画的艺术特色。

100幅中国名画赏析【57】

名称:《墨兰图》

画家:郑思肖

创作时间:元

尺寸:横90.2厘米;纵34.5厘米

材料:纸本,墨笔

收藏:日本大阪市立美术馆

寓意最深的花鸟画之一

论郑思肖的才华,他首先是一位诗人,绘画只是他的诗外之事。据说郑思肖坐卧必向南,以表示不忘宋室,“所南”之号由此而来,“思肖”即取其“赵”的声符,意为“思赵”他的墨兰也蕴含着深刻的思宋之情。所画墨兰,饮誉江南,求者不绝。郑思肖在诗中则更加鲜明地表达了怀念故土、反抗元朝之情:“千语万语只一语,还我大宋旧疆土。

文艺中常用的一种方法就是,借花木傲霜耐寒幽雅清香的自然特性,作为遣兴寄情的依托,用以比拟人品的气质。画家们也不例外,他们常将植物中的清品梅、兰、竹、菊人格化,赋予人的性情,以物载道,艺术化地抒发内心的感情。这点,我们不但可以从郑思肖的诗中体会出来,从他的画中更能体会出来。

郑思肖没有直接的师承关系,而是受到南宋后期盛行的水墨画风的影响。绘画题材也仅限于水墨兰竹,信手数笔,与题诗相得益彰,含意深刻。所以郑思肖的墨兰画法在画史上堪称首创,极易抒发文人的胸臆,清代“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就承传了郑思肖的这种画艺,在表现画家的个性方面达到了极致,技法上也有许多出新之处。

《墨兰图》中的兰花花叶萧疏,画兰而不画土,作者作画的寓意已经很清楚了:国土被异族践踏,兰花不愿生长在异族的土上。为了突现题旨,作者把这束兰花设计成两个倒写的“个”字,构成一幅状如花篮的画面,但在白纸卷上却没有任何陪衬物。这样奇特别致的画面匠心独运,非一般人能想象出来的。

在用笔上,作者粗拙柔润,寥寥数笔,奔放顺畅,既显示出兰花花与叶的质感,又显示出刚劲挺拔的阳刚气势,形象地体现出在恶劣环境之中的顽强不屈的生命力,这便是君子形象的绝妙写照。

墨竹本来就是寓意强的植物,但郑思肖的墨兰,寓意性比前人更强,在他的另一幅《墨兰图》中有一首题诗:“一国之香,一国之殇,怀彼怀王,于楚有光。”他的墨兰,沉郁萧疏,真是“泪水和墨写《离骚》,墨点不多泪点多”。

在郑思肖所有的诗作或绘画作品之中,都表现了亡国之痛,爱国之情。由此可见,他的作画不是闲情雅趣,而是用奇特的墨兰形象,表达了国土沦亡的苦痛,抒发了自己身处逆境不趋炎附势独立不羁的情操,以物附意,富有鞭挞世间庸俗,颂扬民族气节的深意。

100幅中国名画赏析【58】

名称:《四清图》

画家:李衎

创作时间:元

尺寸:横359.8厘米;纵35.6厘米

材料:纸本,水墨

收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元代水墨竹画的代表

元代画竹的风气很盛行,但画竹的大类中也有许多细微的讲究,比如有专画双钩竹,青绿设色,细笔渲染;也有专画水墨竹,大笔渲染,有大写意的风度。李衎则是水墨竹画的代表人物。

李衎和赵孟頫、高克恭并称为元初画竹三大家,在他的《竹谱详录》中,对于竹子的形态、性质、画法有详细的论述。他最擅画墨竹,初学王庭筠,后师法文同、李颇等。1924年,李衎曾出使交趾(越南)“深入竹乡”,也到过浙江一带的竹乡,深入观察各种竹子形态,“师法造化”,并且从规矩入手,一枝一叶全在法度之中,日久胸有成竹,则由拘到放,达到随心所欲境界。因此他在画竹上创立了独特的风格,形神兼备。

李衎间作勾勒青绿设色竹,也常写古木松石,由于他非常重视写实,高克恭曾评价李衎的画“似而不神”。《四清图》是李衎65岁所画,用笔沉着稳健,墨色淋漓清润,将各种竹子的姿态及竹子的新老枯荣都表现得十分真切。画中画二石,圆浑清润,石后数竿秀竹,清健有力,工整而极潇洒,兰草由石间伸出,柔和舒展,欲断还连。图下方竹影婆娑,旁出的一枝细劲的新篁、给人以雨后蓬勃之势,竹间的两株梧桐,飘忽似烟之态极富韵味。

图中所画兰、竹、石、梧名“四清”,意喻君子的高洁品性。画中枝叶虽密,但笔笔秀雅简洁,墨色浓淡相宜,变化自然。由于是卷装,梧桐和竹子多截取中段摄入画面,并采取了王庭筠《古木幽槎》构图方法,用笔沉着稳健,虚虚实实都被交待得清清楚楚,墨色淋漓清润,深浅浓淡被掌握得恰到好处,结构层次和空间处理得也十分恰当。

整幅画面繁而不乱,疏密有致,给人一种身临竹前的感觉,这可能就是李衎注重写生的效果。除此,我们还可以从这幅画中看出,作者用笔的取锋、顿挫,长线条挥洒都与书法如出一辙,至于其用笔的爽劲和果断,更是一般人不能比拟的。

100幅中国名画赏析【59】

名称:《云横秀岭图》

画家:高克恭

创作时间:元

尺寸:横106.7厘米;纵182.3厘米

材料:绢本,设色

收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元代山水画的代表作

水墨山水发展至宋代米芾时,已开始对“点”本身的语言进行提炼,米氏父子纯用“米点”点染潇湘烟云,开用点独立之先河,创“米氏云山”一派。但“米氏云山“本意不在点上,是用墨点表现自然,并不能独立说明问题。到了元代,山水画成为绘画的主流,各派山水得到了发展,特别是“董巨”一派和“米氏云山”发展更加迅速,山水画中的每个元素都得以“独立”。高克恭就是把“米氏云山”向前推进一步的关键人物。

高克恭画山水师文同、米芾父子,兼取董源、巨然、李成诸家之长,风格独特,自成一体,既能表现江南云山烟树,又不失其山骨挺峻,使点线对比更加丰富。高克恭笔下的山水,大多是从真山真水中得来的。晚年他闲居杭州,经常出入山中,观察山林树木的变化,所以他的山水画充满了山林的浑厚之气。在用墨方面,高克恭创造了“积点法”,对后世影响深远。

《云横秀岭图》是高克恭去世前一年(1309年)创作的,为其成熟期的代表作品,一改其早年作品“秀润有余而颇乏笔力”的缺憾。图中远处层峦高岭,雄伟挺拔,树木时隐时现,一湾河水由远及近缓缓流过来,一条小溪汇入河中;近处河岸两边,坡石起伏错落,林木茂密,几间茅舍、草亭掩映于林木之中。中部云山烟树,流布飘逸,明丽洒落,充满了动感,既增添了山势的奇伟,又有莫测之势,令人遐想不已。

全图给人一种气势雄伟而又幽静之感。在构图上,溪桥疏树、上下峰峦及近景坡石树木之际,作者间以白云朵朵,从而掩去大山给人的窒息之感,并增加了景物的深度,使画面元气浑厚。山顶设青绿横点,显得莽苍葱郁,龙脉起伏,绵延天际,增加了撼人之气。

全图笔法凝重,粗中有细,墨色淋漓,层次丰富,既有突出的立体感,又有强烈的质感。近景丛树,以“二米”法浓墨点出,且点子形态比“米点”明确。远树用淡笔“米点”和“介点”点出,轻松灵活;近处山坡以“董巨”笔法皴出,暗处用点积成。主峰以解索皴加“米点”层层积染,在清晰中求浑化,尤其在山峰的阴暗处,以“米点”层层点就,使山峰顿增浑厚深邃之感。

从此图中可以看出,移情寄兴手法被运用得淋漓尽致。作者布局的开合布陈之妙,使人似乎能看到他笔下波澜的起伏,气象变动无穷,由此可见作者胸中有丘壑,笔下有烟云的巧妙布置。

100幅中国名画赏析【60】

名称:《秋郊饮马图》

画家:赵孟頫

创作时间:元

尺寸:横100厘米;纵26.4厘米

材料:绢本,设色

收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元代人物鞍马画中的杰作

赵孟頫本是宋宗室,但在元灭宋后他虽然隐居,但在元行台侍御史程钜夫的推荐之下还是做了元朝的官,所以自古以来对赵孟频的评价褒贬不一。

赵孟頫是一个早熟的画家,他的画有两种作风,一是工整,一是豪放。他对传统的看法,表现为力追唐与北宋的绘画。这种尊重传统、推崇古人,与完全采取复古主张者是不同的。赵孟频提倡继承唐与北宋的绘画精华,重视神韵,追求清雅朴素的画风。他认为在北宋前的绘画中,保留着笔墨内在价值和绘画的本意,绘画除欣赏功能外,还有认识功能,用笔除有轮廓功能外,还有它自身的审美功能。而用笔的内在审美功能在书法中最能体现。因此,赵孟頫又进一步提出“书画同法”论。他的“古意”说和“书画同法”论,所针对的问题是一样的,都是为了医治绘画发展中出现的“毛病”,而且他的艺术主张是和他的艺术实践紧密结合在一起的。

《秋郊饮马图》画的是初秋郊外,牧人赶着一群马到河岸边饮水的情景。画中岸边林木环绕,湖水平缓无波,牧马人身着红袍,手持马鞭,正侧首看着正在嬉戏的二马。十匹马都健壮肥硕,有的步入河中饮水,有的在岸边追逐,有的互相嬉戏,有的引颈长鸣,神态各异,好不热闹。

此图布局讲究藏露,中景露地不露天,人马、坡石、林木都置于右半部,人马向左方走,把来处藏于画外。左方只露出树干和溪水,把树干和远山、远水藏于画外。堤岸、溪水向左方延伸,通过岸上两马的奔逐,点出境外无限的景物。构图均衡有致,物象虽具体而微,整体却极简括。

赵孟頫承前人画马传统,加上他对马的生活习性深入观察,在创作中表现了马的神采并在技巧上有所突破。作者将书法用笔融入进绘画之中,人马线描工细劲健,严谨中蕴隽秀;树木、坡石行笔凝重,苍逸中透着清润,工细中不乏松动与飘逸。绿岸、丹枫、红衣,设色浓郁中显清丽,大面积渲染,不加皴擦与点斫,色不掩笔,淳厚而富于韵致,从中可以看出作者继承了唐人的遗风。

更多中国100幅名画欣赏图片(中国100幅名画欣赏作品)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本文仅仅做为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