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关心的问题:关于往事,都是过往的岁月(关于往事的散文),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关于往事,都是过往的岁月(关于往事的散文)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关于往事,都是过往的岁月(关于往事的散文)

何德田

记忆中,能真正开心又体面的过年是在包产到户之后,日子就象一坛启封的女儿红,开始散发出醉人的味道。

沉寂了一冬的乡村,被喜鹊的叫声活跃了,年事在腊月的氛围中酝酿着,发酵着。

刚交上腊月头,父母的心思就已浸泡在了过年的稠密繁杂的事务中。“过年最怕孩儿闹,穿新袄,放花炮,个个不能少。”“淘麦子,磨白面,劲道好吃臊子面,汤要香,油要汪,咥面就讲薄劲光。”做新衣、磨新面要提前安排,到跟前人多排队难。

暖阳普照的日子,蓝盈盈的天空清澄如洗,清凌淩的暖水河边,妇女们将拆下的被里被面床单被罩放在河水中清洗,她们一边洗衣一边欢快地说笑着,时而在洗衣石上不停挫揉,时而用木棒棰轻轻捶打,然后在清淩凌的水中漂洗,五彩缤纷的被面床单就象柔柔的荇草在河水中飘摇,水面漂浮着的白色皂泡悠悠地打着漩儿。三个女人一台戏,暖水河边天天上演着几台热闹的大戏,腊月的风寒冰冷抵挡不住她们干干净净过新年的强烈欲望。

“二十三,是小年,灶君跟前多美言。”灶王爷要上天言好事,向玉帝汇报工作去了,烙干粮祭灶,送灶君出行是传统风俗。接下来扫屋除尘,杀年猪、赶年集、蒸年馍,年事有条不紊地进行着,为了孩子和家人过个幸福的新年,在繁琐的辛劳中,父母将千疮百孔的日子硬是过成了一朵幸福花。

除夕上午,帮父亲挂上喜庆的大红灯笼,贴上吉祥的红对联,大门上还要贴上一对大红底色的门神画。关中地区的门神常贴的是长相威武勇猛,武功盖世的隋唐英雄秦琼和敬德。关于门神,还有一段经常传唱的民谣,正如《白毛女》中所唱:“门神门神骑红马,贴在门上守住家,门神门神扛大刀,大鬼小鬼进不来”。鲜红喜庆的春联和门神一贴上,农家小院里顿时洋溢出一种喜庆的节日气氛。

厨房里母亲忙着用大铁锅煮肉块,热水沸腾,蒸气袅袅,满屋满院飘着浓浓的肉香。浓浓的年味和炊烟从各家各户的院子升起,在村子的上空荡漾。玩闹的小孩们在巷子里燃放鞭炮爆竹的声响打破了乡村的宁静。

“每逢佳节倍思亲。”祭拜祖宗的习俗一直流传,那种从心底里产生的浓浓的情,那种寻根的意识就像一条亘古流淌的长河,永不停息。下午跟父亲去上坟烧纸,祭奠祖先。几抔黄土堆下埋着我的先人,父亲一一告诉我每个土堆里埋着的先人的辈份和称呼,我渐渐明白了祖坟里的根脉,明白了家族的谱系。摆上祭品,点燃香表,焚烧纸钱,奠酒,磕头跪拜,一份虔诚和哀思在香火悠悠的祭奠中蕴含,仪式虽简单,内心却有一份庄重感。

夕阳急急地向山后边移去,夜幕徐徐拉起,最后一缕霞晖从天边退去,村庄的上空被黑沉沉的雾霭笼罩。家家户户张灯结彩,山村的除夕夜被火红的灯光点亮。

丰盛的菜肴端上桌,香气扑鼻,诱发着舌尖上的味道,亲人们欢聚在一起,吃一顿香喷喷,美滋滋的团圆饭。父母亲喝酒却不贪杯,更厌恶喝的醉酗酗丑态百出的人,我们兄弟每人恭敬地敬父母一杯酒,表示对父母不辞辛劳养育我们成长的感恩戴德。父母给我们每人发一份压岁钱,我们高高兴兴地笑纳,心里盘算着如何使用它才更有意义。

北方的除夕,正是四九五九的寒冬,吃罢年夜饭在院门口煨一堆柏朵火,柏朵含有大量油脂,易燃,火苗一下窜起,火光闪亮,一股青烟袅袅升腾,空气里弥漫着柏树脂燃烧时特有的馨香气息,火堆里接连发出哔哔叭叭的爆响声,我们围火而立,火光温暖全身。待柏朵燃尽,明火熄灭,我们方才回屋,围着一个燃旺的大炭火盆子开始守岁。

过去的一年无论贫穷还是富裕,辛苦还是安逸,所有的一切都将过去,痛苦让它消失,幸福让它珍藏,来年一切从头开始,幸福从脚下起步。父母一边谈着一年的收获,一边谋划着新一年的打算,心里仿佛已看到了一片美好的愿景,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年复一年,生命如成长的小树,年轮长了一圈又一圈。在流逝的时光里,我们这些小树渐渐长大,又慢慢迈进中年,乡村的年俗在时光的循环往复中传承,在传统与现代的触碰中寻求着创新与默契。

作者简介:

何德田,男,陕西宝鸡陈仓人,宝鸡市作协会员,宝鸡市陈仓区作协会员,中学教师,爱好文字写作,愿用笔去记录生活中的每一感动,分享人生之快乐。

《巴蜀文学》出品

主编:笔墨舒卷

达州广播电视报(达州新报)《凤凰楼》副刊选稿基地。

凡在“巴蜀文学”平台上同期阅读量较高优质稿件,将被达州广播电视报刊用。

投稿邮箱:gdb010@163.com

特别说明:作者投稿时,须标明“原创文章,文责自负”字样,如没标明或不是原创稿件一律拒用。

更多关于往事,都是过往的岁月(关于往事的散文)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本文仅仅做为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