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红河谷里“茄叶”香
红河激荡,青山如黛。走进玉溪市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漠沙镇峨德村,道路两侧绵延的雪茄烟田映入眼帘,一半仍是碧绿的翠色,另一半已采收完毕,只剩高耸的茎杆。从十里八乡赶来务工的村民们,穿梭在一人多高的烟株间;预检员身穿黄马甲,细心查验每一筐烟叶;一辆辆小货车满载烟叶驶向晾房……
站在地头大声向村民交待采收要领、指导村民选叶的,是玉溪种烟大户余家旭。此刻,他想让我们看到的,是眼前大片绿意连绵的雪茄烟田。
红河谷里“茄叶”香
烟农 草帽 喇叭
余家旭的祖父是烟农,父亲也是烟农,而他还是选择做烟农。
1982年,省局(公司)成立,18岁的余家旭赶着马车拉着烟叶,第一次走进烟草公司的大门。种烟,一种就是一辈子。
时光在这一幕仿佛定格。
40年后,云产卷烟享誉全国,而余家旭这个当年跟随父辈足迹,在烟田里挥洒汗水的憨厚少年,也成长为远近闻名的种烟大户,全国“十大金牌烟农”。
2019年,省局(公司)启动雪茄烟叶试种工作。2021年,余家旭来到新平县漠沙镇峨德村,种下500亩雪茄烟叶,当年收获雪茄烟叶50万公斤,售烟收入350万元。
红河谷里“茄叶”香
已是金秋时节,峨德村骄阳依旧,雪茄烟叶陆续进入成熟期。
余家旭驱车行驶在田埂间,不厌其烦地巡视着他的“领地”。已是日上三竿,暑热渐显,他会摇下车窗,催促村民加快采收,“莫让太阳烤焦烟叶!”他也随时停车,气势汹汹冲进田里,跟村民大声理论,质问为什么要丢掉一片烟叶。
“不是我要跟他们吵。”回到车上,余家旭余怒未消,“雪茄烟太难种了,为了种好这些雪茄,我费了多少精神,哪能这样糟蹋?”
在余家旭汽车的副驾上,随手扔着两样东西:一顶草帽,一个扩音喇叭。它们静静躺在随手可及的地方,虽然没有发出任何声音,但却似乎在告诉我们,为了种出品质优良的雪茄烟叶,余家旭付出了怎样的汗水与努力。
红河谷里“茄叶”香
雪茄金叶初“炼成”
雪茄属于天然农产品,素有“七分原料,三分技术”之说,原料品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成品质量,所以,雪茄烟叶的种植要求比烤烟更高,难度也更大。即使是余家旭这个种烟大户,在雪茄种植过程中,也是时刻如履薄冰,不敢稍有懈怠。
新平县位于“云烟之乡”玉溪,属于低热河谷气候,有着与“雪茄之乡”古巴相似的地理条件,非常适宜雪茄烟叶生长。但比起普通烤烟,雪茄烟叶要娇贵得多,如何充分发挥当地气候优势,种出优质雪茄烟叶,成为摆在余家旭面前的最大挑战。
第一步是整治土地。对于雪茄而言,影响烟叶品质差异的首先是土壤。低热河谷地形因冲刷严重,土壤中往往夹杂较多石砾,不利耕种。余家旭动用大型机械设备清理碎石、平整土地、引电入田,有效提升了烟田的土壤质量和宜机化程度。
第二步是育苗。烟草种子颗粒极小,每公斤约有100万颗种子,培育难度较高。为保证种苗质量,余家旭建起育苗棚,采用漂浮育苗技术,一丝不苟做好育苗工作,有事没事都到育苗棚里转悠几圈,亲力亲为,细心照料好每一株种苗。
第三步是移栽。在移栽大田后的45天里,天气热、日照强、病虫害也多。余家旭加大打药频次,利用水肥一体滴灌系统及时给水给肥,浇地用水经过两次消毒,全程细心呵护。“烟嘛,烤得好不如浇得好。”余家旭说。我们到访的半天里,他至少打了5通电话叮嘱及时浇水。
第四步是采收。新平县光热资源丰富,正午温度在40℃以上,烟叶生长速度快,进入适熟期必须及时采摘。为了能尽快完成采收工作,余家旭开出优厚条件:每人每天平均200元劳务收入,包中餐、晚餐,再加上10元路费补贴,吸引了附近200多村民来“打工”,短短几天就顺利完成采收工作。
第五步是收购。鲜烟叶采收完毕,由村民们送到晾房,烟站工作人员当场分级、称重、收购。
第六步是晾制。收购完成的雪茄烟叶要立即在晾房进行晾制,烟叶晾制是形成雪茄烟产品质量的关键环节。
红河谷里“茄叶”香
2021年,玉溪市局(公司)在峨德村500亩烟田旁建设了83座高标准晾房,明确了晾制操作流程和技术要点。
晾房是最能体现烟农劳动成果的地方。一排排金黄色的烟叶沿两侧整齐排列,散发出浓烈的香气。余家旭说,10公斤鲜烟叶才能晾制出1公斤干烟叶。村民们需要起个大早,赶在露水前开始采摘,然后分拣、装车,拉到晾房等待收购,然后穿叶编杆、上架晾制,一天的工作才算完。
从一粒粒微小的种子,到一颗颗茁壮的烟株,再到晾房里一排排柔软油润的金叶子,不仅凝聚着余家旭三十多年的经验智慧,也凝聚着烟农们日夜辛劳的汗水,更凝聚着省局(公司) 打造国产雪茄特色原料品牌的殷殷企盼,象征着云南烟草商业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
红河谷里“茄叶”香
让“茄叶”亮起来
余家旭没有辜负“金牌烟农”的美誉,连续两年,以脚下的500亩雪茄烟田为题,交出了令人满意的答卷。站在地头,他不无自豪地表示,他的雪茄烟田亩产鲜烟叶1000公斤,按照每年种两轮,7元/公斤的收购均价测算,每亩产值上万元。
烟田里,采收已近尾声;晾房里,编烟晾制正忙;而在距离晾房不远处,则是数十亩刚移栽不久的新烟苗。整齐划一的田垄间,一株株幼苗迎着微风轻轻摇漾。
余家旭蹲在地头,轻轻抚摸着幼嫩的叶片,对我们说,雪茄烟叶在新平长得很快,每年可以种植3轮,但他暂时不打算这么做。为了让土地充分休养生息,他每年只种两轮烟叶,第二轮采收之后,他会在烟田里轮作水稻,以此养护土地,保证明年的雪茄烟叶质量。“上级领导把种雪茄的任务交给我,我一定要种出好烟叶,让‘茄叶’亮起来!”
红河谷里“茄叶”香
小资料:
两个如此一样的村庄
新平县属热带季风气候,位于北回归线上,生态条件与古巴、多米尼加等国外优质雪茄产地高度相似,平日气温19℃-35℃,土壤多为富含有机质、排水性能良好的红沙壤,是雪茄烟叶生长的理想之地。多米尼加的种植专家第一次来到新平时,不禁惊呼:“天呐,地球上竟然会有两个如此一样的村庄,它们之间相隔千万里,却让我感觉根本没有离开家乡,这简直太魔幻、太奇妙了!”
红河谷里“茄叶”香
雪茄的三个组成部分
雪茄最外层的叫茄衣,是雪茄最精华部分,也是最昂贵的部分,通常选用烟株中上部最完整、最美观的叶子制作。雪茄的第二层叫茄套,其功能是包卷茄心,使被束缚的茄心成型,通常采用烟株上半部受日照较多、材质较粗而张力较佳的叶子。雪茄最里面的叫茄心,是由几片烟叶手工折叠而成,是决定一款雪茄口味的关键部分,通常由三种或三种以上的烟叶制成。
云南网通讯员 雷丽清 陈卫红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