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关心的问题:清明节的习俗(春节的风俗英语加翻译),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清明节的习俗(春节的风俗英语加翻译)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清明节的习俗(春节的风俗英语加翻译)

春节,古称元旦,“元”是开始,“旦”指早晨,寓意岁之元、时之元、月之元,又称“三元”。辛亥革命后,国民 *** 将公历1月1日法定为新年后,元旦就成了阳历新年的代名词了,而阴历的新年就只能沦落为“春节”了。

春节的正日子,一般泛指阴历的腊月三十和正月初一。因此,不论是飘居海外的游子还是打工在外的农民工,都要在大年三十的子夜前赶到家里,以示平平安安,阖家团圆之意。但是,民间习惯上从腊月初八就开始了,故有“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之说。

腊月初八这一天,全国的大部分地区都有喝腊八粥的习惯。每家每户一般是要用江米、黑米、紫米、花生、红小豆等米豆和枣栗等干果加红糖熬煮而成的八宝粥。

据说,喝腊八粥在我国已有千年历史。腊,在远古时代本是一种祭礼的名称,夏朝称“清祀”,殷商称“嘉平”,周朝时改称“腊”。“腊”是从“猎”字演变而来,故“腊”“猎”相通。因为一岁之终,农作物已收晒完毕,农闲了,人们便到野外猎取禽兽,用来祭祖先、敬百神,以祈福求寿、避灾迎祥,称之为“腊祭”。南北朝时,农历十二月初八才被正式固定为“腊八节”,在这一天要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和吉祥。另外,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成道之日也在十二月初八,因此腊八也是佛教徒的节日,称为“佛成道节”。

“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炸豆腐;二十六,炖羊肉;二十七,杀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

腊月二十三又称“小年”,是民间祭灶的日子。民谣中“二十三,糖瓜粘”指的即是每年腊月二十三的祭灶。老百姓希望能用糖瓜粘住灶王爷的嘴,不让其在玉皇大帝的面前说自家的坏话,期待着能像灶神上面的对联所说的那样——“上天言好事,下地保平安”(横批“一家之主”)。每当在这个时候,家家户户都要张罗着包饺子,直到现在,岁数大一点的人还经常唠叨着“好吃不如饺子”之类的话。当然了,家里祭灶的时候,先在灶下烧几张纸,然后用两只碟子各盛上三个饺子,供在祭台上。之所以用饺子祭灶王爷,是源于民间有“上车的饺子下车的面”之说,因为,在一周后的大年三十晚上,灶王爷便带着一家人应该得到的吉凶祸福,与其他诸神一同来到人间。灶王爷被认为是为天上诸神引路的。其他诸神在过完年后再度升天,只有灶王爷会长久地留在人家的厨房内。

春节期间当然是少不了要贴对联,亦称“封门”。传说我国第一副春联出现在五代时期,据《宋氏》载,宋太祖(赵匡胤)乾德三年(965)春节前夕,后蜀主孟昶写了一副春联挂于寝闷以迎春祈福,内容是“新年纳馀庆,嘉节贺长春”。正月宋太祖派兵攻入后蜀都城成都,孟昶于十一日降,太祖命吕馀庆知成都府。此前,宋太祖于建隆元年(960)将自己的生日农历二月十六日定名为“长春节”,即“圣节”。联中的“馀庆”正应了吕馀庆的名字,而“长春”又应了太祖的诞辰节名,这是一种很有意思的巧合。

此后,过年写春联逐渐蔚然成风。王安石《元日》中的名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就是宋朝年间,家家户户过春节时的真实写照。桃符,就是两块桃木板,上书神荼、郁垒二神之名,悬门之左右以驱百鬼。《独断》记曰:“海中有度溯之山,上有桃木,蟠屈三千里,单枝东北有鬼门,万鬼所出入也。神荼与郁垒二神居其门,主阅领诸鬼,其恶害之鬼,执以苇索,食(同饲)虎。”

屠苏酒是一种药酒。在古代习俗中,元日全家饮屠苏酒,以祛不正之气。古时饮屠苏酒,方法很别致。一般人饮酒,总是从年长者饮起;但是饮屠苏酒却正好相反,是从最年少的饮起。其用意在于新春开元,少年得岁,老年失岁;年少者一天天长大,先饮酒以示祝贺,而年长者过一年少一年,后饮以示挽留。这种别开生面的饮酒次序,在古代每每令人产生种种感慨,所以给人留有深刻的印象。

每年农历腊月的最后一天的晚上,农历年的最后一天(月大为30日,月小29日),称之为“除夕”。它与春节(正月初一)首尾相连,是人们辞旧迎新的日子。由于农历大月有三十天、小月只有二十九天,所以除夕的日期也就有廿九、三十的不同了。但是这一天常常不论是二十九还是三十,习惯上都被称为“大年三十”。

传说此夜为天上诸神下界之时,所以民间有接神习俗。接神一般在除夕晚上,当饺子包好后,即将下锅之时,家里要派专人到室外的十字路口处,找一块空地画上一个圈,这个圈的缺口必须朝向西南方向,然后圈内燃香、烧纸钱,圈外放鞭炮,这些事情做完后,要记得用圈内的火种点燃一炷香,再将这柱香请回家中,安放在供桌前;供桌上的贡品一般都是五个盘和五个碗,盘装水果,碗盛鱼肉;此时,农村的人家一般都是请出自家的老宗谱来供奉;不供奉老宗谱的人家最起码也得“供奉本门三代宗亲之神位”,这叫做“祭神祀祖”;送神的时间——当地满族正黄旗都是选择在初二的晚上;平头百姓一般都是选择在初三晚上。

一般人家的神灵都是忌讳外姓人窥视到的。因此,在大年三十的晚上,在太阳落山之前,已经嫁出去的闺女一定要回到婆婆家去,直到初三才可以同丈夫返回娘家来。

吃年夜饭,是春节家家户户最热闹愉快的时候。北方人过年习惯吃饺子(吃饺子的习俗是从汉朝传下来的),子夜时分还要再吃一遍的饺子叫作“发子”饺子,据说是取新旧交替“更岁交子”、新年发大财的意思。另外,北方人无论是在春节期间喜欢吃饺子,还是在春节前包粘豆包、馒头以及炸制各类鱼丸子、萝卜丝丸子等,都适合在冬季里面存放较长时间,整个正月期间基本上就可以在家里踏踏实实地冬闲起来“猫冬了”。

据张学良晚年回忆,在他小时候,东北老家春节前,家里往往早早地准备起了饺子,这个时候,会有十几个佣人围在一起包饺子,包好了的饺子在厢房里整整地堆满了三间屋子,否则的话,节日期间,人来客往的不够招待之用。另外,即使是现如今,各家各户还保留着一种习惯,即在包饺子时,往往在饺子里放几枚一分钱的硬币或大枣、糖果等,说是谁先吃着了,新年就能交好运、发大财。

“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天”,除夕之夜,全家团聚在一起,吃过年夜饭,围坐一起闲聊,等着辞旧迎新的时刻,这种习俗后来逐渐盛行。直到今天,人们还习惯在除夕之夜守岁迎新,子时一到,各家各户争相燃放鞭炮,祛病除邪;子夜时分,家里的晚辈要给长辈拜年,小孩还要给爷爷奶奶等长辈们行跪拜礼,长辈可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

新年的初一,男人们都早早起来,要先给本家族的长辈们拜年,然后再给邻里邻居的长辈拜年。初五之前都可以称作是拜早年,初六以后则是拜晚年了。

旧时民间以进入新正初几日的天气阴晴来占本年年成,即“占岁”。其说始于汉东方朔的《岁占》,谓岁后八日,初一为鸡日,初二为犬日,初三为猪日,初四为羊日,初五为牛日,初六为马日,初七为人日,初八为谷日;故初一禁杀鸡,初二禁杀狗,初三禁杀猪----其它几日相序对羊、牛、马、人、谷敬之,不刑毁;如果当日晴朗,则所主之物繁育,当日阴,所主之日不昌。

俗传正月初一为扫帚生日,这一天不能动用扫帚,不倒垃圾,否则会扫走运气、破财,而把“扫帚星”引来,招致霉运;忌动刀、剪、针;忌摔坏东西,如果不小心打碎了碗、盘之类的东西时,要讨吉利曰“岁岁平安”。

正月初二祭财神,据说,姜子牙灭商后,在封神台上封神,封赵公明为玄坛真君,职守是“迎祥纳福”,他的部下为“招宝”、“纳珍”、“招财”、“利市”,从此,民间便有了名副其实的财神。

正月初五,俗称破五,破五之内不得以生米为炊,妇女在正月初一至初五不许出门,过去有人说这个规矩有歧视妇女之嫌,其实,正因为有如此规矩,劳累了一年的妇女才可以得到几天真正的休息机会了。

正月十五是春节中的最后一个节点,称“元宵节”,它的标志性符号之一就是挂灯笼。贴对联、发压岁钱、挂灯笼等,这就是春节之所以是节日而不是平常假期的明显特征。据史料记载,元宵节自汉代起源,到唐宋至于极致,道教在此日讲究吃元宵,看灯会和放焰火,称其为“上元节”。

时至今日,春节与我国其它的传统文化一样,被近代的所谓的各种各样的“革命”和“运动”摧残的体无完肤,几近濒临灭绝的境地;而那些让我们称之为“迷信”的传统习俗和神话,也几乎丧失殆尽。如果有一天,当这些古老的传统文化真的都变成了孩子们说教书上的所谓“遗产”,那将是我们这个社会的责任,也是我们整个民族的悲哀。

更多清明节的习俗(春节的风俗英语加翻译)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本文仅仅做为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