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又是一年春来到,大城市的人如同候鸟定期南迁朝圣一般的回家过年。
远远超过非洲马赛马拉草原上一百多万追逐青草的角马,形成人类中最壮观的群体运动。
看看上面的数据,东非的火烈鸟见了都相形见绌。
今天咱们就来追寻这个有意思的现象背后的运行逻辑。
我们为什么要过年,这个习俗是怎么来的。
他的目的啊是什么,对于我们现在有什么启发作用。
以及我们怎么过年才能更有价值。
一、过年这个习俗怎么来的
满溢着喜庆和吉祥的春节是每个炎黄子孙心中永远难以割舍的符号。
它不仅是三百六十五天中最新鲜最特殊的一天,还承载着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风霜愈醇的古老文化。
春节大约有三四千的历史。原为农历的元旦,即人们通常说的过年。
它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
据考,春节在起源上,是上古时代古人根据天象、物候确定四季循环演变而来的。
年的概念,最初的含义来自农业。
上古以作物成熟为时间标志,后来历法知识进步,根据天象与物候来确定四季循环的起点与终点,年成为一年四季的时间总称。
在夏商时代产生了夏历,以月亮圆缺的周期为月,一年划分为十二个月,每月以不见月亮的那天为朔,正月朔日的子时称为岁首,即一年的开始,也叫年。
年的名称是从周朝开始的,至了西汉才正式固定下来,一直延续到今天。
1949年9月27日,新中国成立,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通过了使用世界上通用的公历纪元,把公历的元月一日定为元旦,俗称阳历年;
农历正月初一通常都在立春前后,因而把农历正月初一定为“春节”,俗称阴历年。
二、过年的习俗
春节是中国汉民族和一些少数民族最隆重、最热闹、持续时间最长的传统节日。
在春节期间,中国的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都要举行各种庆祝活动。
这些活动均以祭祀神灵、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形式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受中华文化的影响,属于汉字文化圈的一些国家和民族也有庆祝春节的习俗。
中国的年俗文化源远流长,全国各地衍生出纷繁多样的过年习俗,南北迥异,各具特色。
比如:办年货、祭灶、扫尘、贴春联、年夜饭、守岁、压岁钱、游神、开门炮仗、庙会、拜年。
三、过年的意义
1、从春节的起源,我们可以看到,根据天象与物候发现四季循环的规律,逐步形成一个历法。
历法的建立更好的促进农作物生产的,春节作为一年开端以示纪念。
2、逐渐的演变,殷商时期每年年头岁尾都要祭神祭祖活动,这就是春节的雏形。
古人最原始的两种信仰:一是天地信仰,二是祖先信仰。
古人深信神灵是万事万物的主宰,在岁首黄道吉日举行祭祝祈年活动,以表达对神灵的崇拜、敬重和敬畏,并祈求丰收。
3、对个人和家庭小单位来说,人们在春节这一天都尽可能地回到家里和亲人团聚,表达对未来一年的热切期盼和对新一年生活的美好祝福。
4、对国家和民族来说,春节是中华文化优秀传统的重要载体,很多人都说中国人没有信仰。
事实上,任何一个能够持续传承的族群都存在一种终极指引(信仰),而且这种终极指引能让个体在面对未知的时候,获得某种确定性的安慰。
同时,这种终极指引(信仰)也是整个族群在对人和事做出是非对错和价值取舍判断时的坐标系。
5、古代皇帝遇到大事都要去奉先殿去禀告祖先。即便是现在,中国人有了成就,不管是升官、发财、考学等人生大事,也会有一种光宗耀祖的观念。
如果是搞砸了事,或者自己没有成就,也会心存愧对祖先的观念。既无颜见江东父老,也无颜面对列祖列宗!这些朴素的观念和本能的行为,无意中流露出来的是我们浸透在骨子里的信仰。
落叶归根是相信存在永恒的传承。中国人的终极安慰不是获得上帝的宽恕,而是归于祖先的谱系。
四、我们应该怎么过好年
年是中国人的精神寄托,也是中国人的感情交汇。
我们每个人的人生本质上都只是一个节点,连接着久远的过去,也连接着遥远的未来。
过年就是和自己的过去交流,回忆小时候过年的片段总有许多珍贵的记忆片段,心中泛起涟漪。
拜年的是和亲朋好友之间走访联络感情、互贺新年,表达对亲朋间的情怀以及对新一年生活的美好祝福。
过年更能体会父辈对晚辈的殷切期望,让我们添了一份承上启下的责任。而我们要做的就是把年和家的味道永远传递下去。
过年更是和遥远祖先跨越时空的交流,让我们明白渺小的生命,可以有生生不息的无限传承。
明白这些,让我们带着使命、嘱托、祝福,一起更好的出发!
关注楼高城观,一起去探究:
个人成长的心法,
家族传承的家学,
城市发展的底层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