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关心的问题:宋代墨梅张臬(李廷珪墨价格),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宋代墨梅张臬(李廷珪墨价格)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宋代墨梅张臬(李廷珪墨价格)

笔墨纸砚是古人的文房四宝,唐宋时期出了不少名品名家。南唐的“笔墨纸砚”更特指宣州诸葛笔、李廷珪墨、澄心堂纸、婺源龙尾砚……它们都是珍品。

笔:北宋文学天团代言的宣州诸葛笔

毛笔,传说是蒙恬发明的,错!战国时就有。羊毫、狼毫、鼠毫……都可制笔,宣州(安徽宣城)兔毫笔可说是唐代毛笔中名声最响的大佬。

“越管宣毫始称情”,薛涛《十离诗·笔离手》中提到的宣毫就是宣州兔毫笔,也叫宣笔。宣笔中的鼠须笔和紫毫笔都是珍品。王羲之写《兰亭序》用的就是鼠须笔;紫毫笔是贡品,白居易的《紫毫笔》全诗赞美它的做工。

宣州盛产名笔,也盛产知名笔匠,最有名的是诸葛氏。宣州诸葛氏,是世代制作毛笔的工匠世家,他们在东晋就有很高的制笔水平,到唐宋更是天下闻名。

唐宋人将诸葛笔当做鉴赏珍藏的文具,互相赠送。

诸葛家族中知名的笔匠,以诸葛高名气最大,“无心散卓笔”是他的招牌。

北宋的梅尧臣,曾把家乡宣州诸葛高制作的笔送给欧阳修。

欧阳修喜极作诗:“宣人诸葛高,世业守不失。紧心缚长毫,三副颇精密。硬软适人手,百管不差一。”盛赞了宣笔,说它完胜京师的毛笔。

影视剧中的欧阳修

“宣城诸葛氏笔擅天下久矣”,苏轼也喜欢宣笔,晚年常用诸葛家的鸡毛笔。他的好友黄庭坚也总是写文花式赞美诸葛笔。

诸葛笔昂贵,因为是宣州名笔又是贡品、产量少,所以早在五代南唐,一管诸葛笔就卖到了十金。什么概念?当时市场上的普遍笔,就三钱。

知名笔匠,还有宣州陈氏。书法家柳公权曾向陈氏要过两支笔。但诸葛笔是唐宋第一名笔。

影视剧中的苏轼(中)

墨:凭本事获得南唐国姓的歙州李氏

古人用石墨、松烟制墨。松烟墨是烧松树取烟制成,秦代就有了。

唐代制墨业发达,出现主要的产墨地区:易州(河北易县)、潞州(山西长治)。易州,即上谷郡,是名墨上谷墨的产地;潞州,即上党郡,产松烟墨“上党松心”。

唐末五代,战乱频繁,人口大量南迁,易州、潞州也就没落了。好在,江南的宣州和歙州兴起,成了新的产墨地。

歙州的制墨名家,是从易州南移而来的奚氏一族,这是数代相传的制墨世家。奚鼐、奚超、奚廷珪,祖孙三代都有盛名。

唐末,奚廷珪跟随父亲奚超到歙州定居,烧烟制墨。父子俩的墨,光亮耐久,极好。有多好?

宋代李孝美在《墨谱》中夸它:“丰肌腻理、光泽如漆”“坚如玉、纹如犀”。

凭借着高品质的墨,奚家很快在歙州打响了名声。

到南唐,奚家墨名扬天下,成了贡品。南唐后主李煜将国姓赏赐给奚家,封奚家人为墨务官。也就是从这时起,奚氏改称李氏,奚家墨有了历史上更响亮的招牌:歙州李墨。

李廷珪的造墨手艺尤其高,他是徽墨的开创者,发明了对胶法,造出来的墨可称“天下第一品”。对胶法?嗯,在烟墨中掺入等量胶水和定量的漆,让墨鲜亮、坚固。

这还不够,为了防腐防蛀、让墨芳香流畅,李廷珪还在原料里加上珍珠、麝香、冰片、樟脑、藤黄、犀角、巴豆等十二种药物。时间证明,李墨极好:用它抄写的《华严经》,存放数百年,香气如故。

李墨,南唐皇帝用它来赏赐功臣。当时,李廷珪墨、澄心堂纸和龙尾石砚,是南唐皇室三宝。

北宋灭南唐,李廷珪墨都归北宋宫廷所有。一开始廷珪墨还被用来造宫殿涂墙、赏赐大臣、书写诏书。

但毕竟存量有限,庆历年间,一枚廷珪墨卖到了一万钱;再到宣和年间,变得奇缺,“黄金易得,李墨难求”。稀缺到什么程度?

北宋秦观家里珍藏了半块李廷珪墨,当时的制墨名家潘谷看到了,竟下跪惊呼:“我生得再见矣!”

苏轼和司马光都是嗜墨成癖的痴人:一个请歙州名匠到家里烧制烟墨,一个家藏上百斤名墨。

除了李廷珪,歙州李氏的李廷宽、李承宴也都是江南赫赫有名的制墨名匠。另外歙州耿氏、宣州盛氏,也是祖传的制墨名家。

制墨工艺演示雕塑

纸:获得名人冠名的蜀纸薛涛笺

唐代的纸,最好的是蜀纸。益州黄麻纸,是唐代的贡品。当时书院的四库书,有二万五千多卷是用益州纸写成的。

蜀人擅长织锦,他们将织锦工艺应用到了造纸上,于是出现了有着各种花纹的彩纸。“纸以人得名者,有谢公,有薛涛”,这些彩笺中,最有名的当属“谢公笺”和“薛涛笺”。

明仇英绘《列女传图—薛涛戏笺》

谢公笺,是北宋谢景初的创造。他在唐代蜀人首创的十色彩笺基础上设计了新十色:深红、粉红、杏红、明黄、深青、浅青、深绿、浅绿、铜绿、浅云。

薛涛笺,则是住在成都浣花溪边的才女薛涛所创。这是一种用胭脂木浸泡制作出来的、带有松花纹路的红色小笺。当年薛涛朋友圈中的元稹、白居易、杜牧等人都收到过她的彩笺。晚年的薛涛,制笺为生,以此终老。

除了蜀纸,有名的还有池州纸。李后主皇宫中的文房三宝之一“澄心堂纸”,就是池州纸。因为当年,池州供应皇宫的纸被存放在宫中的“澄心堂”里,极为贵重。

砚:歙州龙尾砚,李煜说它天下第一

“端州石工巧如神,踏天磨刀割紫云。”

李贺这句诗,夸的是唐代名砚中的端州紫石砚。端砚,是用端州(广东肇庆)石材制成的,紫石砚最名贵。端砚在唐代很流行,无论贵贱都喜欢用,因此咏砚的唐诗特别多,陆龟蒙、皮日休等人都写诗代言过。

唐代端砚

名贵石砚,除了端砚,还有歙砚。南唐皇宫三宝之一的“龙尾砚”,就是歙州婺源龙尾山石做出来的,最受当时人的喜欢。五代南唐,歙砚与李墨一样,是闻名天下的存在。

南唐元宗李璟,将当时雕刻砚台的名匠李少微召进皇宫,当了“砚官”。歙砚“涩不留笔,滑不拒墨”,李后主甚至说:“歙砚为天下冠。”

端砚和歙砚,哪个更好?唐宋文人,是各有所好。黄庭坚盛赞端砚;欧阳修认为歙砚石质光泽更好。

唐代也流行陶土做的砚台,最有名的是澄泥砚。另外,甘肃洮砚也是唐宋文人的心头好。端砚、歙砚、澄泥砚、洮砚,看看,四大名砚集齐了。

诸葛笔、李墨、蜀纸、龙尾砚,你最喜欢哪一个?

原创文章,抄袭必究。但是欢迎转发评论呀。

趣好玩的文史知识。

更多宋代墨梅张臬(李廷珪墨价格)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本文仅仅做为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