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编者按:本文仍是“胶东年味记忆”话题系列,此前已经发过不少朋友的文章,大多集中叙述过年时印象最深刻的几件事,这次的讲述则不求细而求全,力争完整介绍过年的流程,讲述者是来自威海的张殿祥先生。)
(老威海卫城地图)
以下是正文——
过年是中华民族最大的传统节日,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过年的方式逐渐发生了变化。相比之下,我还是喜欢小时候的年,因为那时候的年过的有年味。
小时候家里的生活条件比较差,所以非常盼望过年,想法其实很单纯,就是过年可以收压岁钱、放鞭炮、穿新衣、吃好饭。我经常回忆起小时候过年的情景,每当到了腊月,小人们就掰着手指头数还有几天过年。过了腊八,大人们就开始忙碌准备过年的东西了,首先是杀年猪,猪都是自家养的,是纯天然的绿色农家猪,那猪肉比现在的好吃,没经历过的人,是无法体会到那种口味的。
过小年要大扫除,又叫扫灰,小年这天要把家里打扫得干干净净。过了小年按照传统习俗二十四、五做豆腐,二十五六做饽饽,二十七、八炸面鱼。人们几乎天天都在为过年忙碌着。
大年三十到了,上午到祖坟上插吊纸(即象征马鞭)请祖上先人骑马回家过年,再把家谱挂在正房北墙上然后在供桌上摆碗(即摆供品)供品很丰盛,有大枣眼饽饽,有用面做成的神虫(即龙)有方肉、烧鸡、米饭、水果等,米饭碗上插上大红筷子,供桌上还有香炉、蜡台、酒杯。在锅灶的墙边贴上灶王爷图,具传说灶王是天上人间最受百姓敬仰的神,每年腊月二十三日上天汇报民情,除夕再迎灶王回来,年年如此所以在灶王图两边的对联写的是:二十三日上天去,大年五更归府来,横批:又是一年。灶王图下也摆着祭品。其次是贴年画,挂灯笼,贴对联(也叫封门),封门之前要把水缺里的水挑满。因为封门之后再不能往家里搬东西了,直到正月初三。
过年中午吃团圆饭,饭前要烧香祭祖、放了鞭炮才可以吃饭。一家人围在一起,晚辈要给长辈敬酒,场面非常温馨,大家欢声笑语,喜气洋洋,空气中弥漫着喜庆的气氛。
三十下午主要任务是包饺子,年夜饭吃饺子,傍晚供桌上的蜡烛被点燃,烛光一跳一跳的,香炉里的香火不断冒着一缕一缕的白烟,煮饺子的蒸气在堂屋飘荡,让人感觉仿佛进入了神话世界,这时自然感受到了浓浓的年味。
吃罢年夜饭,妈妈把亲手做的新衣服新鞋交给了我们放在床头,五更起来才能穿,除夕夜,我高兴的久久不能入睡,朦胧中听到鞭炮齐鸣,正好十二点,新年到了,我立即起床,穿上了新衣服,放了开门的爆竹,爸爸在供桌前发纸(即烧纸)拜年开始了,磕头是胶东人拜年的一大习俗,每逢过年,同姓的小辈都要先给祖先和长辈磕头。先跪在供桌前给祖先磕三个头,再给长辈磕一个头,感谢他们对我们晚辈的生养之恩,这潜移默化的孝道教育,我至今不忘。这时母亲做好了五更的水饺,端到饭桌上,五更的饺子是必须吃的。拜完自家父母以后,母亲分别给我们压岁钱。钱虽然不多,心里却特别高兴,这时街上已经传来了拜年的脚步声和过年好的问候声,我约了几个同伴,一块到同族各家拜年。拜年的队伍中有大人,有小孩。他们提着用纸糊的灯笼,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每到一家,首先向长辈问好,然后磕一个头,主人便拿出炒花生米糖果等食品招待我们,招待大人是摆上盘子拿上几个菜,高高兴兴的喝上几杯酒,这样挨门逐户拜年一直到天亮,小孩的衣袋鼓鼓的,大人略有几分醉意,大家完全沉浸在年的喜悦里,尽情享受着年味。
初一早晨照常吃水饺,不一样的是初一的饺子里包了几枚硬币,谁吃到钱来年就有钱花,所以为了吃到钱,往往吃饱了还要多吃几个。
按照习俗,初一看姑姑,初二拜舅舅,初三新媳妇回娘家。那时,走亲戚的人很多,当时没有什么贵重礼物,每家留一个饽饽,可谓礼轻情意重。亲戚间互相走动增加了感情。密切了亲密关系。
各村戏班子从正月初一开始巡回演出,人们不管在什么地方玩耍,只要一听到锣鼓声,就从四面八方赶到戏台,节目内容大部分都是歌颂社会美德赞美孝道文化的,很接地气。通过互相串村演出,进一步密切了村与村之间的关系。
过了正月十五,年才算结束,人们又开始了新一年的生活。
小时候的年,充满了饮食文化、礼仪文化等年文化的气息,处处弥漫着年味,过年对我们来说是一种幸福,现在人们生活条件好了,平日吃的穿的跟过年没有什么两样,守岁变成了看央视春晚,传统的出门拜年变成了电话拜年或微信拜年,那种纯朴的欢度春节的气氛已渐渐消失了,似乎没有了年味。现在过年更像一个节日的标志,这也许是我们跟不上时代的发展而产生的错觉。社会总是要进步的,在物质丰富的今天,年仿佛天天伴在我们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