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2022年上海博物馆的新春特展,名为“虎笑寅年——中日虎年迎春展”,选用这个主题,有两层含义,一是今年是中日邦交正常化50周年,上海博物馆和日本九州国立博物馆举办的这场联展,是两国文化交流的一次纪念与体现。二是因为2022年是壬寅虎年,选用“虎”作为主题,也是对虎年美好的期待。
这次展览一共甄选了10件展品,其中6件选自上海博物馆,4件选自日本九州国立博物馆。上海博物馆有百万件藏品,其中有“虎”元素的文物肯定不少,能够从其中只选出6件参展,想必这6件都是精品,而且还能代表不同的文化特征。
所以小编,就想给这次的“虎笑寅年——中日虎年迎春展”做一次简单的释展,希望大家能够在参观时,更能读懂它们。
一、黄地黑彩雁衔芦苇纹虎枕
这是本次特展的宣传海报,上面印的虎枕就是此次特展的当家花旦——黄地黑彩雁衔芦苇纹虎枕。
早在旧石器时代,人类就已经有用枕头的习惯。在法国尼安德特人的洞穴中,有作为枕头用的燧石,这是最早发现的可考的使用枕头的记录,约公元前30-20万年前。
在中国,新石器时代的人类也养成了睡枕头的习惯,但那时他们可能用的是木头桩子。在大汶口文化中,出土的90%以上的人类头骨,他们的枕骨部分都是扁平的,说明这种轻微的变形,很有可能是由于人类在长时间的生长过程中枕着硬物入睡。
虽然我们目前没有办法确认瓷枕的烧制年代,但是瓷枕肯定和陶枕有着莫大的联系。在汉代,陶制的生活用具非常流行,并且也有明器出土,所以我们可以确认,瓷枕应该是东汉以后,也就是陶制枕头产生之后。
之后数百年瓷枕一直在发展,但到了元代,它就开始衰落了,到了明清时期,瓷枕几乎没有往日的辉煌,不再作为一种实用器。
这次展出的瓷枕制作于金(1115年-1234年)磁州窑,名为黄地黑彩雁衔芦苇纹虎枕。
这件瓷枕是模制成型,左右两半粘合后,先施一层白色的化妆土,再罩一层黄彩,但是枕面留白,不加黄彩。在黄彩之上,又用黑彩描绘老虎的斑纹,因此叫“黄地黑彩”。枕面上绘有大雁衔芦苇的彩绘,因此这件器物的名称就叫“黄地黑彩雁衔芦苇纹虎枕”。
以虎作为形象制成的瓷枕是比较多见的,晋代葛洪的《肘后备急方》中也有提到过睡虎枕可以治疗与睡眠相关的疾病,《本草纲目》中也有写到,用虎骨作为枕头可以避免做噩梦,所以匠人就喜欢虎作为枕头的造型,希望使用者能够安然入眠,夜夜好梦。
二、鎏金虎镇
在虎枕旁,展示的是西汉时期的鎏金虎镇。这只老虎为卷卧状,抬着头,眼睛注视上方,身躯刻有虎斑花纹,虎颈处还戴有项圈,近后脑处设有半圆环。
在秦汉及之前,人们主要的起居方式是“席地而坐”。为避免起身落座时折卷席角或牵挂衣饰,从而影响仪态,便出现了席镇,即压席四角的重物。这件虎镇就是席镇,在虎体内灌有铅以使其更加稳重,重达3600克。
三、金代秋山玉饰
辽代有春、秋“捺钵”制度,即统治者在春秋两季外出行营并渔猎的习俗,金代继承并更名为“春水”“秋山”。
和虎枕和虎镇同一展柜的是金代秋山玉饰。这件玉饰描绘的就是在秋天围猎时的场景,而且工匠利用“俏色”工艺,充分利用玉料的天然色进行雕刻。
玉饰的主体近白色,于是正面就采用透雕手法表现柞树、山石、灵芝等山林景象,玉料的皮色显黄,就雕刻一只老虎蹲坐回首,头部及毛发刻画仔细,充满淳朴的山林野趣。不得不令人感叹800多年前,匠人高超的手艺。
四、江户时代伊万里青花大盘
在博物馆大厅另一个展柜中,展览的是两间日本九州国立博物馆收藏的两件江户时代伊万里青花大盘。
这两件瓷盘上所画的虎,看上去怪怪的,既没有虎的威严,也没有虎的霸气,反而多了一分猫的温和。
其实这不怪当时的工匠,因为那时的日本列岛上根本没有老虎。但是在源远流长的历史传承中,中国虎文化也传播至日本。
有个成语叫做“照猫画虎”,我猜想当时的工匠可能也是照着猫的样子,来画老虎,所以他们笔下的虎,无论从整体、斑纹、骨架来看,都不像一只真正的老虎。
这两个瓷盘,其中的青花虎竹图十二角形盘烧制于日本有田窑(今佐贺县有田町),另一件青花虎竹纹大盘烧制于志田窑,制作年代约在1810至1840年间。
尽管这两件瓷盘烧制时间差不多,但是明显可以看出,有田窑的作品,更加精美。毕竟有田窑从17世纪初就开始兴起,而志田窑则是因为当时日本的上流社会对有田窑的需求,供不应求,导致18世纪初才在有田大外山区域的志田制作批量瓷器的窑场。
相较于有田窑,志田窑真是粗糙了不少。首先,为了降低成本,志田窑产品的外壁大都没有装饰。其次,由于胎土不够细腻,导致含铁量较高,烧成后会产生红褐色斑点。尽管工匠为了掩盖这些斑点,施了一层化妆土,但仔细观看还是能看到星星点点的斑点。
五、线上展品
另外的5件展品,都可以在展厅旁边的电子屏幕上看到,分别是:
1、上海博物馆馆藏清代沈铨《花鸟走兽册》;
2、清代(1644-1911年)版福建漳州《招财纳福辟邪年画》;
3、日本九州国立博物馆馆藏日本宝历十二年熊斐《虎图》;
4、日本享和三年土方稻岭《猛虎图》;
5、上海博物馆藏元代佚名《白描群仙图卷》。
六、白描群仙图卷
其中,元代佚名《白描群仙图卷》正好在上海博物馆3楼的中国历代绘画馆中有实体展品。
《白描群仙图卷》是一组长图卷,以白描手法绘制神仙人物九组。其中第五组有老者三人,着宽袍,一少年身披茅草薛荔持卷侍立,腿边盘绕一头老虎,毫毛匀密,憨态可掬。
此次,“虎笑寅年——中日虎年迎春展”的展期到2月底,周末和春节假期,还有“寻虎赢福袋”的新年限时活动可以参加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