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原创 拈花一笑 三十三又三分之一
一个叫多娜的女孩
爱情,众水不能熄灭
洪流也不能淹没
——《圣经.雅歌》
Donna Donna - Joan Baez - QQ音乐-千万正版音乐海量无损曲库新歌热歌天天畅听的高品质音乐平台!y.qq.com/n/ryqq/songDetail/2186049很久以前,我偶然碰到过一位从海外归来的老者,他和我聊起一首在中国很有名的老歌,那是李叔同填词的《送别》,歌中唱道: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他告诉我,他年青时很喜欢这首歌,但他一直把歌词错唱成:长城外,古道边——他老家就在长城外,但他已经太长时间没有回去过了。每次他哼唱这句他心爱的歌词时,都会暗然泪下。直到有一天,他才发现,李叔同的歌词写的是——长亭外。
有点遗憾吗?他说,后来再听到这首歌时,总有一种莫名的厌恶。如果你忍受不了花落,那么你也只能远离花儿刹那芳华的美丽。人生总有很多遗憾,习惯了就好。比如贝多芬的月光曲中没有月光,比如轻音乐《殇》并不是你崇拜的大提琴女神杜普蕾的遗作。我21岁时,特别喜欢美国民谣歌后琼.贝兹唱的犹太人民谣——《多娜,多娜》,那会儿我刚刚踏入社会,理想、爱情与工作都不知何去何从。每到深夜无人,我总是试图在琼.贝兹忧伤而深沉的旋律里,寻找一个叫多娜的女孩。
琼.贝兹唱这首歌时才19岁,黑色的披肩长发在时光中闪闪发光,她抱着吉它的样子,让我想起我爱过的那个她。于是这首我并不了解的遥远歌谣,突然就有了温度和质感。只是,卡带中的音乐你还能循环播放,你爱的那个她却越走越远。只剩下乐如清风,它撩动的——不再是那些先人沉默的记忆,而是一个 *** 孩的小小心事。
1960年琼.贝兹唱红的这首《多娜,多娜》,并不是用犹太人的标准语——希伯莱语唱的,而是一个英文版。我21岁时,听着英文歌词就已经知道了一半的真相:这是一首关于小牛和燕子的歌,或者说,是一首关于无情命运的咏叹:
在颠簸赶集的马车上,一只小牛目露哀伤
在他头顶,一只燕子振翅高飞,掠过蓝天
风儿开怀大笑,它笑啊笑,笑得真起劲
它笑了一整天,一直笑到夏夜半冥
多娜,多娜,你别再抱怨了
农夫说:谁叫你是一头牛
你没有能飞的翅膀
无法像燕子那般骄傲而自由
其实我们每一个人都在命运颠簸的马车上,赶车的人却不是我们自己。
21岁时,我告诉自己:离开的她不会再回来,我已经知道了这个故事的真相,释然于怀。但我必须找到那个叫“多娜”的女孩,哪怕要穿过岁月这条无情长河,我也必须知道真相。因为有一个晚上,她从我心中走过,只留下了一抹淡淡的、却真切的身影。对我来说,你不知道真相,又谈何放下?
我21岁时,没有互联网,什么也查不到。你去问,每一个人都给你不同的答案。你想知道的真相,是落在沧海中的一滴泪。很多人都听过、喜欢这首歌,但很少有人知道,这首歌的真实背景。有个朋友劝我别这么固执:这个镜花水月的世界里,什么都是假的,除了你的自我感觉。
你喜欢就好,其它都不重要。
在我31岁时,终于一位来自美国的朋友给了我答案。她告诉我:她的每一位美国犹太朋友都会唱这首歌,但它的原曲歌词并不是用标准的犹太语言——希伯莱语写成的,而是意第绪语,这是一种非常特殊的语言,它记载了近千年来犹太人流浪的历史。多娜,不是一个女孩的名字,“多娜”就是农夫称呼小牛的名字,就象中国人经常用“旺财”称呼狗一样。但这首歌的确和一个伟大的犹太女孩有关。她发给了我一首俄国女孩狄安娜.帕莲诺娃演唱的版本,我很奇怪,这张以《意第绪爵士》为标题的唱片为何仍是用英文演唱的版本。
朋友笑了,说,美国的犹太人也喜欢用英文唱这首歌,如今全世界会说意第绪的犹太人都不多了。意第绪语更象是一种深深烙印在犹太人灵魂中的共同记忆,写这首歌的作曲家,就是一位来自俄国(乌克兰)的犹太人,在那片遥远的土地上,交织着太多有关犹太人苦难与欢乐的回忆,就象是俄国犹太画家夏加尔的画。
1
多娜,多娜沙龙.希昆达 / 曲狄安娜.帕莲诺娃 / 演唱
等待国王捷报的埃斯特拉Dona Dona - Андрей Макаревич/Евгений Борец/Диана Поленова - QQ音乐-千万正版音乐海量无损曲库新歌热歌天天畅听的高品质音乐平台!y.qq.com/n/ryqq/songDetail/1059212311939年9月1日,德国法西斯悍然入侵波兰,二战全面暴发。纳粹在欧洲大肆地屠杀犹太人、吉普赛人、波兰人,留下了人类史上最黑暗的罪行。1940年,身在美国的犹太诗人、剧作家泽德琳创作了意第绪语歌剧《艾斯特拉(Esterke)》,并邀请来自俄国的犹太作曲家希昆达为这歌剧谱曲。
艾斯特拉是一位历史上非常有名的波兰犹太女孩。她出生贫寒,却有过人的智慧与美丽,她是波兰历史上最伟大的国王卡西米尔(卡奇米日)大帝最珍视的情人和顾问,虽然她一生都没有称后。但国王对艾斯特拉的意见言听计从,他们在波兰建立坚固的城堡,击退了蒙古铁骑。并发展经济,最终使波兰从一个小公国发展成当时欧洲最强大的国家,同时也让波兰成为中世纪(14世纪)第一个允许犹太人以公民身份,自由出入的欧洲国家。《多娜,多娜》就出自这部歌剧的一首男女二重唱。它描述了被西班牙女王及宗教裁判所迫害驱逐的犹太民族,那段在欧洲各国流浪的悲情历史。
犹太作曲家沙龙.希昆达作词的泽德琳与作曲的希昆达,都是来自沙皇俄国统治下的犹太人。俩人在20世纪初,都是因为俄国对犹太人迫害,不得不背景离乡,来到美国定居。那被驱逐、被迫害的记忆挥之难去,波兰的沦陷,法西斯的骄横,历史、传说与现实都交织在了一起,让他们将一腔悲奋,都注入到这首用意第绪语写的歌谣中。
小牛、燕子与农夫的对话,悲伤而绝望,带着意第绪音乐特有的浓烈抒情,将人心卷入悲喜无常的命运之舟。然而在歌曲的最后,泽德琳却一反悲伤绝望的基调,写道:
牛儿总是容易被逮住与屠杀
从不知道理由是什么
但那些珍惜自由的人
如同燕子一样早就学会飞翔
以色列著名女歌手夏娃.阿泼斯坦Dana Dana (Dona Dona)y.qq.com/n/ryqq/songDetail/2045687意第绪语演唱的《多娜.多娜》
这支曲子最早的意第绪语版本,也并不象我们常听到的那样,始终象一条沉郁而悲伤的河流,缓缓注入阴沉的大海。原曲的谱子上,作曲家希昆达加入大量快速的变奏,让忧伤的旋律从困顿中不断地激昂而起,时而愤怒,时而嘲讽,时而又充满了不屑。如果你听过以色列著名女歌手夏娃.阿泼斯坦用意第绪语演唱的版本,你就能从另一个角度,感受到深藏在这支伟大旋律深处的热情、悲愤与不甘,听到那来自苦难最深处的呐喊。
然而这首歌和这部歌剧在当时并没有引起太多震动,那个时代,连欧洲人自己也被希特勒折磨得生活不能自理,哪有时间为犹太人悲伤。但希昆达并不甘心这首优美的曲子就这么被人遗忘,战后,50年代他又亲自将它改成了更流行的英文版。
1957年,一位16岁的、有着墨西哥血统的美国姑娘,在芝加哥的一座犹太小教堂里深情地演唱了这首歌的英文版,这位小姑娘就是美国一代民谣歌后——琼.贝兹。她从小就因为黑发黑眼,受够了种族歧视之苦。这首伟大的意第绪语民谣,也因为她1960年出版的唱片,风靡了世界。
2
在我眼里你是如此美丽沙龙.希昆达 / 曲莎龙·布劳纳 / 演唱
夏加尔名画:舞者Bay mir bistu sheyny.qq.com/n/ryqq/songDetail/9414252小牛没有翅膀,但心灵却是有翅膀的。
在这个世界上,最美丽的艺术之花,总是绽放在人类悲喜交加的记忆深处。随着犹太人一批批地返回故土以色列,意第绪语——这种混和了希伯莱语、德语、斯拉夫语的流浪语言,也渐渐成为了历史的化石。自从13岁离开乌克兰,希昆达大半生都在为纽约的意第绪语剧院工作。然而当意第绪语都被人遗忘了,剧院也成了徒劳。
以色列是犹太人千年流浪的起点也是终点,最终新一代的犹太人都自觉不自觉地回归到了犹太人本初的语言——希伯莱语。如今,即使是在以色列,也只有老一辈从俄国、波兰流浪过来的犹太人才听得懂这种夹带着岁月风霜的语言。那些用意第绪语创作、流传的诗歌、音乐与故事,都如同你眼中迟暮的美人,倦倚着迷人的旋律,化作了时光之尘。希昆达的意第绪语剧院,最终也关门大吉了。
希昆达最后的名曲,是一支爵士风格的意第绪语歌谣——在我眼里你是如此美丽。它本来是为一部意第绪语的爱情喜剧创作的。上面收录的这支当代的演唱录音,来自德国的著名女演员莎龙·布劳纳,战争的结束,让她得以重新回到德国——她祖祖辈辈生活的地方。她出版了一张意第绪语歌曲的唱片,收录了希昆达这首非常性感的曲子。
在采访中,她谈到了为什么要用意第绪语演唱这些老歌,她说:我小时候就接触过这种独特的语言和音乐。我父亲在朋友打牌时就会说意第绪语。对我而言,它有点像德语,但又完全不同,它更像是一种秘密的语言。
那是生命的喜悦,还是爱情的秘密?莎龙·布劳纳的演唱和音乐的配器听上去,并不象传统的意第绪语歌谣——克里兹默音乐那样,激越而深沉,它更象是一只偶然造访你花园的小猫,踏着轻柔的猫步,轻巧地穿过你的疲惫与寂寞,让你重新对爱情充满期待。
3
在炉火上马克.沃萨斯基 / 曲里-隆海尔兹利亚童声合唱团 / 演唱
《在炉火上》是一首被遗忘了很久的意第绪语诗谣。直到1993年,著名的电影配乐大师约翰.威廉姆斯将它用在了斯皮尔伯格的历史名片——《辛德勒的名单》中。这是电影的一个重要的情感转折点,和纳粹做生意的 *** 辛德勒,望向充满杀戮的犹太人街区,他看到身穿黑色皮衣的党卫军象驱赶牲口般地吼叫,大街上满是逃难的犹太平民,来不及带走皮箱被人从楼上粗暴的扔到大街上,把往昔平静的生活摔得满地狼籍,恐惧与无助的妇女与小孩撕心裂肺的哭喊中,不时传来屠杀的沉闷枪声,这时一个身形渺小,身着红衣的小女孩,步履蹒跚的出现在黑白色的电影画面中,迷惘而无助。她的出现让所有的观众屏住了呼吸,瞬间被这美丽的生命吸引,在命运巨大的反差中,每一个善良的心灵都不禁要问:这些美丽而无辜的生灵,为何要被驱逐与杀害?音乐在这刹那中,撕开了残暴的画面,将原本充斥着暴力与仇恨的人间,全都化为了一片寂静。
在炉子上,火在烧
屋子里充满它的温暖
拉比正在教小孩子们字母表
亲爱的孩子们,请记住
你在这里学到了什么
.....
当你们长大你们就会明白
这些信中有多少眼泪与叹息
当你们不得不在这个世界上流亡
直到筋疲力尽
你们就会从这些信中获得力量与希望
奇怪的是,这首歌一点也没有伤感与绝望,它沉静得仿佛能穿透时光。如果你仔细听,你会发现整部电影的配乐,都是建立在这支古老诗谣的旋律之上。无论是当时作为旁观者的辛德勒,还是坐在黑暗中的我,多么希望手中能有一根摩西过红海时的手杖,能将人心中的黑暗与光明分开,给无辜的的小女孩,找到一条逃生的路,这揪心的一幕伴随着辛德勒迷惑的目光,伴随着童声合唱团天使般的祈祷,伴随着小女孩独自离开人群,躲进一座空无一人的阁楼里时才渐渐地消失。
这部电影太有名,电影的原声唱片也是经典。 *** 了著名的犹太裔小提琴大师帕尔曼与单簧管大师费德曼的演奏,还请来了以色列里-隆海尔兹利亚童声合唱团的孩子们。很多人都听过这张唱片,听过这首歌,只是不知其名。你仔细看唱片目录,也看不出所以然——毕竟就算将意第绪语写成拉丁文,多数人也认不出一字来。
很多人都误以为,这支曲子的作者是约翰.威廉姆斯,以为这首歌是用犹太人正规的希伯莱语演唱的。其实这是一支纯正的意第绪语诗谣,它的作者是一位18世纪末,穷困潦倒的乌克兰人——马克.沃萨斯基。他写这首歌,源自于他对犹太人学校的记忆。那些被尊称为拉比的老师,认真地用意第绪语,为犹太孩子们,讲诉他们的历史与命运。历史上关于马克.沃萨斯基的资料很少,我们只知道1890年,他在犹太朋友亚拉克姆的家中演唱了这首歌,亚拉克姆的儿子听完,特别感动,要求沃萨斯基叔叔把这首歌打印出版。
马克.沃萨斯基1907年死于乌克兰基辅。那年整个沙皇俄国都在迫害犹太人,大量俄国犹太人举家逃难,包括逃到美国去的《多娜,多娜》的作者泽德琳与希昆达。
4 平安与你同在
犹太圣歌央克里克里莫兹乐队
就在马克.沃萨斯基病逝的1907年,俄国伟大的画家犹太人——夏加尔还一文不名,他背着妈妈跑到俄国首都圣彼得堡学画,警察却把他轰出了城,因为依据俄国的规定,犹太人不得进入重要城市的市区。夏加尔其实还是幸运的,在1906年、1907年,整个俄国到处都在迫害和驱逐犹太人,沙皇和教会,还把无辜的犹太人当成了饥荒与动荡的出气筒,本来就被迫居于俄国社会底层的犹太人,为一点小事,就会被村民和教会驱逐。1907年俄国著名的犹太人移民潮,其实只是这个漫长悲剧中的一个小小段落。人是一种奇怪的动物,学会仇恨只要三分钟,但要学会爱,一生都不够。连孩子都会向无辜的人扔石头。
当时一位乌克兰画家彼莫边科创作的油画《受害者》,描述的就是一个当时真实发生的悲剧事件。一位美丽的犹太少女爱上了一个俄国小伙,她为了爱人甚至改信了东正教,但是村民和教士却依然无法容忍俩人相爱,还将女孩群殴致死,村里的犹太人全部被驱逐。在画面上,衣衫褴褛的女孩已经无路可退,她的胸口还挂着十字架,那是神的徽记,却无法保佑她一生平安。
历史的悲剧总是相似的,这故事不是第一次,也不是最后一次。那些血泪就象是犹太人的神圣法器——七烛。无论狂风多少次将烛火吹灭,无论蜡烛的泪流干了多少次,它最终还是会被人点亮。当血与泪凝结成诗与歌,当愤怒与悲伤都化作无词的旋律,我们才会偶然想起,那些被我们心灵遗忘的爱与美丽。
七烛是生命的象征,圣经中,上帝用七天创造了这个世界,犹太人却在黑暗的人间用千年的时光,在流浪中丈量着这个世界的宽度,苦苦地寻找着藏在世界尽头的光与亮。当他们在流浪中相逢或者别离时,他们会认真地说一句:Shalom Alechem。这是一首著名的意第绪语的犹太圣歌的名字,它也是一句犹太人最常用的问候语,意思是:平安(和平)与你同在。
5 面条歌
露丝.鲁宾整理弗耶、波里西斯基、霍夫曼演奏 / 演唱
说到犹太人,我生活的上海还有上世纪残存的犹太街区和犹太教堂。在上世纪初的俄国犹太移民潮中,也有大量的犹太人逃到中国,他们很多都暂居在上海。旧的房子此时已经一言不发。上海人大都知道陕西路上的西摩会堂或者虹口区长阳路的摩西会堂。那是犹太人灵魂的居所,也算是老上海的著名景点。但其实,我们并不是很了解犹太人。
有趣的是,2007年以色列拍了一部电影——《面条》,讲了一个很平淡的故事,算是和中国搭了一点边。这故事说的是一个离婚的空姐,家里临时请的中国佣人突然溜走,把一个中国男孩留在了她家。男孩不会说希伯莱语,也不愿意吃她烧的犹太面条,这是一个很温暖的故事,有关爱,也有关理解。
说到犹太面条,倒是有一首很奇怪的意第绪语民谣叫《有吃面条,或者没有面条吃》,它是著名的俄国犹太阿姨——露丝.鲁宾收集整理的2000多首意第绪语的民谣之一。歌中讲诉了,贫困而无奈的生活。有一顿没一顿地,努力操持着家务的犹太女孩,在困顿而暗淡的日子里,小提琴的缠绵低徊和歌者悠远悲伤的吟唱,仿佛有一条冰冷的河流,在你的血液中缓缓流过。
露丝.鲁宾一生都在收集失散在各国犹太人历史中的意第绪语民谣,她说:这些珍贵的语言与旋律正在随着时光渐渐飘散,但是它们留在犹太人心中的永恒印记,不会消失。它们都是人类苦难与孤独的见证,也是爱的见证。我们都爱过,恨过,迷惘过,我们都经历过寂寞与孤独,也曾逃离又不断回归。爱到深处,语言就会消失。不管这一顿有没有美味的面条吃,你都必须相信:美好的日子,艰难的日子,都会从你的指尖流过,而生命的烛火,总会把爱传递到时光尽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