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关心的问题:春节的一次家庭聚会(家庭聚会氛围),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春节的一次家庭聚会(家庭聚会氛围)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春节的一次家庭聚会(家庭聚会氛围)

过年,对于所有中国人来说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搁下平日工作的重担,一大家人聚在一起,吃顿热热闹闹的年夜饭,这个年就算圆满了。

但万家灯火下,并不总是其乐融融;团聚,并不总是意味着“团圆”。

俗话说“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就像在大鹏的《吉祥如意》里,年事已高的姥姥在春节前夕突然去世,一家人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个问题:

如何安置智力受损而生活无法自理的三舅?

围绕这一问题,压抑许久的矛盾在除夕夜的饭桌上爆发,原本难得的团圆变成了兄弟姐妹之间的“批斗会”。

早在30年前,导演黄健中也拍过这么一部电影,借着“过年”这个节点,道尽了中国式家庭的种种辛酸苦乐。

《过年》

如今来看,《过年》强大的演员阵容,简直就是贺岁档的“标配”。

“老戏骨”赵丽蓉更是凭精湛老练的表演,拿到当年东京国际电影节的最佳女演员。

葛优顶着一头浓密的假发,演活了一个风流成性,沾花惹草的“渣男”。

尤其是六小龄童,不再是不可一世的“孙大圣”,成了一个整天挨老婆骂的老实人。

影片之所以有8.8的高分,一部分原因是演员们真挚的表演,更多还是因为影片有着中国电影里难得的“真实感”。

虽然名为《过年》,但它所讲述的远远不只是关于过年的故事,几乎每个人都能从这个故事里,看到自己家庭的一些影子。

春节将至,生活在东北农村的程家老两口(李保田、赵丽蓉饰演),盼着过一个祥和安乐的新年。

但眼看年关将至,几个儿女还都没有消息,看着别人家都热热闹闹,老两口心里挺不是滋味。

老程忿忿地说,要是当年有计划生育,老子就把他们一个个都计划了!

虽然嘴上这么说,但当儿女们都陆陆续续赶回来时,老父亲还是倍感欣慰。

其实做父母的,每年最盼望的不就是过年的时候,出门在外的儿女都能回家看看吗?

但当孩子们都回到家聚在一起后,各种问题也接连涌现。

大儿子(六小龄童饰演)结婚多年,无奈老婆泼辣凶悍,老实巴交的他在家里也受了不少气。

夹在老婆和父母中间,大儿子唯唯诺诺做小伏低,让母亲着实心疼。

当母亲问大儿子憋不憋屈,大儿子只是笑笑说,我挺好的。

二儿子(胡亚捷饰演)有出息,如今在北京攻读研究生,还找了个漂亮的女朋友,高干家庭出身。

这次回家,一方面是带女朋友见见父母,另一方面因为毕业论文要外出考察,想从父亲这里得点资助。

小儿子(梁天饰演)吊儿郎当,整日游手好闲,他的日常就是带着女朋友瞎逛,迪厅、电影院、台球厅就是他的常驻地。

对于他来说,家就是他的“存钱罐”,哪天没钱了就和家里伸手要点,这都是家常便饭。

三个儿子各有烦恼,两个女儿也不例外。

大女儿结婚多年,丈夫又是工厂里的干部,生活条件不差,按理说应该挺幸福。

无奈风流成性的丈夫(葛优饰演)整日在外面沾花惹草,还屡屡强迫她堕胎,导致大女儿至今都没有孩子。

但性格柔弱的大女儿选择忍气吞声,即便是回到娘家,也只能把委屈往肚子里咽。

最让父亲耿耿于怀的是小女儿,当年小女儿违逆他的话嫁给了一个架子工,导致父女两人自此形同陌路。

如今,二女婿早已干出一番事业,怀孕的二女儿想借此机会,盼着过年回家和父亲和解。

以往很多以过年为主题的电影,都是注重营造祥和温情的“年味儿”;

但这部影片偏偏要打破表面虚浮的圆满,把家里那些乌七八糟的烦心事全都抖落到明面上。

我们可以看到,这里面有观念上的冲突。

比如小儿子看了一宿电影,领着女朋友准备回屋睡觉,被母亲制止。

在小儿子看来,这没什么大不了的;但对母亲来说,还没结婚就同居一室,实在不像话。

最后还是由父亲硬是砸开房门,把小儿子轰到了另一个房间。

对老一辈的人来说,他们对年轻一代的为人处事,尤其是婚恋观念,都感觉特别不理解。

比如关于二儿子和他女朋友的交往,父亲心中就充满了疑问。

尤其是儿子说的什么“实践考察”,在他看来,这小子不就是想找个借口,借此带着女朋友出去玩吗?

因而当二儿子提出需要父亲“资助”时,父亲十分不满,谈话最终不欢而散。

物质利益的冲突,也是家庭矛盾的核心问题。

比如财迷心窍的大儿媳,用今天的话说,她崇尚的就是“拜金主义”。

她一心盼着丈夫可以飞黄腾达,为此也没少上下走动;

但温驯的丈夫偏偏不是那种看重名利的人,恨铁不成钢的大儿媳为此整日抱怨:我怎么嫁了这么个窝囊废!

大儿媳够精明,她一门心思都在想怎么从这个家里捞点好处。

听说婆婆的戒指挺值钱,她旁敲侧击想把戒指给要到手。

老太太说戴了几十年,戒指早就箍到肉里了;大儿媳也不愿罢休,非得试一试。

这次来公婆家过年,也是听说公公在外面赚了点钱,才忙里忙慌带着丈夫儿子回来,看看能不能得点好处。

而处处摆阔、故作姿态的大女婿,这次来老丈人家也是想从这里得点好处。

因此在老丈人面前,他一边吹嘘自己,一边贬低二女婿,为的就是想套近乎,让老丈人高看自己一眼,从而分得一杯羹。

除夕夜的饭桌上,因为“钱”的问题,重重交织的矛盾终于爆发。

一开始的时候,一家人还有说有笑,场面十分温馨。

但紧接着,二儿子和小儿子因为“资助”的事起了争执,大女婿的情人也找来这里闹,场面一时间十分混乱。

此时已经喝得微醺的大儿子,看着仍在想着要钱的老婆,心中郁闷不已的他上去就是一巴掌。

泼辣的大儿媳不依不饶,两人扭打在一起,最后大儿媳砸碎了镜子,掀翻了饭桌。

老母亲看着屋内的一片狼藉,呆呆地伫立在那里,半晌无语······

有人或许觉得,大过年为什么要看这么糟心的电影。

但现实里哪有那么多的幸福圆满,令人糟心的现实也比比皆是。

这正是《过年》非常难得的一点,就是呈现出了生活所具有的复杂面貌。

它让我们看到了家庭中这般那般的矛盾,但也没有忽视家庭中那些温情时刻。

比如老夫老妻的相濡以沫,还有年夜饭上二女婿那番发自内心的真情流露;

还有小儿子在知道大姐被大姐夫欺负后,在雪地里和姐夫大打出手,更是让人看到这个浪荡儿其实并非无药可救,那份血浓于水的亲情还在牵系着他。

《过年》通过一个小家的故事,所呈现的是中国千千万万个家庭的缩影。

影片的结尾,老两口坐上马车,离开了生活多年的家。

这个地方对于父亲母亲来说,已经没有了留恋。

因为当家不再是儿女的港湾,不再是维系亲情的纽带,那么还有什么留恋的必要?

在如今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血浓于水的亲情日益淡漠,传统的家庭观念更是日益淡薄。

就像人们经常抱怨,说现在过年没有了以前的那种“年味”。

而这“年味”的丧失,不正是传统家庭观念正在走向崩裂的结果吗?

文/皮皮电影编辑部:阿志

©原创丨文章著作权:皮皮电影(ppdianying)

未经授权请勿进行任何形式的转载

更多春节的一次家庭聚会(家庭聚会氛围)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本文仅仅做为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