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一、创作背景
李白也是一位胸怀大志的青年,一生孜孜以求的就是修身、治国、平天下,建功立业,报效朝廷。
于是在725年他离开了四川,开始了仗剑走天涯。游历了祖国的大好河山,开阔了视野,结交了无数的金兰之交,还相门赘婿,完成了个人的情感问题。但他最想去的依然是长安,因为长安有他的梦想,只有入世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
他的一生总共去了三次长安。公元730年是他首入长安,经人介绍去拜见爱举荐贤士的丞相张悦,可是,他从春花开等到秋叶落,也没等到丞相的接见,他不由得感叹,即便是在盛世,“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郁闷之情不言而喻。
公元742年,终于在朋友元丹丘的举荐之下,终于接到了朝廷召他入京的诏书!李白喜不自禁,挥笔写下“仰天长啸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他觉得他的时代到来了。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虽然也受到了唐玄宗的召见,也被擢为供奉翰林,职务是给皇上写诗文娱乐,陪侍皇帝左右。玄宗每有宴请或郊游, 必命李白侍从,写写风花雪月,写写赞颂皇帝的诗句。这对李白来说,简直是一种侮辱,桀骜不驯的性格又使他与权贵们格格不入,因此,整天喝得烂醉如泥,与贺知章、李适之等人被誉为八仙人。
于是“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于是令“力士脱靴,贵妃捧砚”。与权贵的格格不入自然会被权贵们馋谤,被玄宗疏远。长安已容不下李白,他只好接受玄宗的“赐金还乡”。多数版本都认为《行路难》就是这个时期的作品,也有人认为是第一次去长安之后的作品。
我觉得从诗歌的内容看,更契合第二次去长安的情景,因为第一次没人款待他,他在长安又没有什么知己朋友,多数情况下是隐居在终南山的。
所以只有他进入朝廷,才会结交更多的朋友,因此,这次在离京的时候,“八仙人”中的某位朋友为他设下了践行的宴席。
二、解题《行路难》
行路难是古乐府杂曲歌辞旧题,表达了多位世事艰难和离别的忧伤主题,后来多用来抒发怀才不遇,愤懑不平的压抑情绪。
三、内容:李白心境的体现
这场宴会的规格是很高的,用的酒是清酒,有别于范仲淹的浊酒,浊酒一般都是低劣的酒,或者是自家酿的酒,如莫笑农家腊酒浑,这个浑就是浑浊的意思。这场宴席酒的价钱肯定非常得高,一斗就值十千钱。因为“八仙”中既有做大官的,又有丞相的儿子,还有王孙贵胄。喝酒自然是最高档的。盛酒的器皿是“金樽”金子做的。盛菜的盘子是玉石做的,里边的珍馐美味呢,价值上万。
总之这两句用夸张的手法极写这场酒宴之奢华,这高档。
对于视酒如命的李白来说,应当大碗喝酒,大口吃肉才对,不然就辜负了这美酒佳肴啊!可是作者笔锋一转,写出自己今天的异常。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既不想喝,也不想吃,酒杯停下,筷子放下。百无聊赖,朋友们肯定说:太白兄,那就来段舞剑吧!李白勉强拔出剑,但四下望去,心中茫然一片,了无兴趣。当初我仗剑走天涯,今日看着这剑,有何用?我竟不知该何去何从。
我想渡过黄河南下,可是,冰雪堵塞了这条大河;我想翻越太行山向东去,可是厚厚的积雪覆盖着这座大山,早已封山!
不过,不要灰心,先贤们的处境不正是我现在处境的写照吗?,他们既然有美好的未来,我相信我也会有。我要像姜尚一样,在渭河静静地垂钓,等待赏识我的人到来;我要像伊尹那样做梦从日边经过,醒来后受到了重用!
可是,可是回到现实,世上的路是多么的艰难!多么艰难啊!,那么多的岔路?到底该向哪个方向走啊?
不过,我相信总有一天我会乘着长风,扬起风帆,破浪前行,渡过沧海。
诗歌的内容正体现了李白第二次到长安之后,被“赐金还乡”时的心境。他怀才不遇,走投无路的彷徨与迷茫,在诗中充分地体现了,但李白就是李白,他是一个浪漫主义的诗人,还永远没有被现实所打垮,虽然有悲伤,有难过,但是他还是坚信: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所以依然乐观积极,斗志昂扬!
四、值得学习的写法
1、一波三折
短短的一首诗,情感起伏表现得非常有致。
开笔写了宴席的丰盛华美,营造了欢乐的宴饮气氛,但接着笔锋一转,表现出诗人的郁闷之情,停杯投箸,拔剑四顾 。黄河不可渡,太行不能行。极写诗人郁闷、惆怅之情。
接着他又幻想,垂钓渭水,乘舟梦日,政治上能东山再起。有点重拾信心。
但回到现实,路又在哪里?心境又变得低沉。
不过最后又引典故来激励自己发愤振作,情绪高昂。
所以这首诗中诗人的情感发生了四次变化:高兴--低沉—兴奋--低沉—昂扬。传神地表现出诗人苦闷惆怅,彷徨昂扬的情绪,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所以好的文章一定要有波澜,有曲折,有一种曲径通幽的感觉,这一点非常值得我们学习。
2、运用多种修辞
本诗运用了夸张,对偶,比喻,用典,反问等修辞手法充分地表达了诗人的情感,也很好地塑造了狂傲不羁的诗人形象。
《行路难》的这些点你get到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