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一、
1949年后半年,四野大军渡过长江,席卷整个中南地区,将红旗从长江边一直插到了珠江流域。其中,四野第44军狂飙猛进、迅猛穿插,其前锋已经杀到了深圳河边,直指英国殖民者盘踞的香港。
就当所有人都以为 *** 将一鼓作气,驱逐英国人时,44军却在中央的命令下在陆港边境设防,不再向前进发。
自1842年《南京条约》签订后,香港已经被英国占据长达百年之久。从军事角度来看,解放香港并不是什么难题。就如廖承志所说:“解放香港只需要一个冲锋号”。
从解放战争到抗美援朝战争,我军与英国交手多次。首先在渡江战役中,英国战舰“紫石英号”狂妄地驶入我军防区,耀武耀威。结果被我军炮兵痛打,死伤累累,几乎被击沉。赶来救援的“黑天鹅”号、“伦敦”号也屡遭重创,不得不灰溜溜地驶出长江。
虽然丘吉尔曾叫嚣要派两艘航母进入长江“教训”我军,但是英国 *** 经过利益的权衡,最终决定咽下这口气。而在中国内河里横行一时的英国海军,从此绝迹。
到了朝鲜战场,英国军队同样遭到了中国人民志愿军的痛打。“皇家重坦克营”“格罗斯特营”等老牌部队,相继在我军面前灰飞烟灭。要知道,这可都是历史悠久、曾经参加过历次殖民战争的老部队。在我军的强大威力面前,曾经的“日不落帝国”彻底没了心气。
就如彭德怀元帅所说:“西方国家在海岸线上架几门炮就能殖民一个国家的历史,一去不复返了。”
在香港,英国驻扎有数千人马。但在 *** 面前,他们根本不是我们的一合之敌。就如 *** 所说:
“至于香港,英国人没有多少军事力量,我们要占也是可以的。”
*** 、周恩来等领导人之所以会搁置香港问题,并非不想要香港,而是因为收复香港的时间点并未来临。
新中国成立后,美国伙同西方国家对中国进行了封锁,青岛、上海等港口城市的外贸总额断崖式下降。而英国控制的香港成为新中国对外贸易的唯一窗口。解放香港很容易,但打通对外贸易的窗口很难。没有香港,我国就很难从外贸中获得我们所急需的技术和物资。
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我国曾通过香港进口了大量药品、橡胶、石油、机器等战略物资,大大补充了我军的不足。
在之后的岁月里,香港一直扮演着我国与海外联系的窗口的角色。世界各国兄弟党同志可以从这里进来,各国的民间友好人士也可以从这里入境;另外香港也可以成为我们了解世界各国情况的窗口。
然而归根结底,“暂不解放香港”并不等于“永远不解放香港”。对于新中国来说,保持香港的现状不过是权宜之计。一旦时间窗口到来,就一定会毫不犹豫地收回香港。
二、
由此,英国对于香港局势的变化变得越来越关注。从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曾经占据世界四分之一的大英帝国逐渐崩溃,曾经广袤的殖民地相继独立。到了80年代,英国仅剩14个海外领地,其中就包括香港。
香港是英国在远东最后的军事、经济基地。自60年代以来,香港发展极为迅速,成为亚洲四小龙之一,每年都能向英国本土提供上千亿美元的财政收入。英国可以放弃上千万平方公里的殖民地,但就是不舍得放弃香港,这里实在太富庶了。
英国不是不想用武力保住香港。在香港,英国一直驻扎了3个旅的陆军部队以及相当强大的海空军。对此,英国依然觉得力量不够。在1956年,英国一度试图用核弹“保护”香港。他们在新加坡秘密运送了48枚核弹,一旦英国与中国发生战争,就对中国进行核打击。
但是中国防空网极其严密,单凭英国区区几个轰炸机根本没法突防。到了1964年,中国自己的原子弹成功试爆,英国核击中国的计划也由此偃旗息鼓。
虽然实力不足,但英国仍然没有放弃继续盘踞香港的希望,时间很快进入了“邓时代”。此时的中国已经和西方实现了“破冰”,不仅加入了联合国,而且还和美国、英国、日本等西方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
随着我国的对外开放,香港不再是中国对外的唯一通道。因此收回香港的窗口期已经到来,自1982年以来,中国和英国对于香港问题的谈判开始了。按照清朝与英国的条约,香港新界的租期到1997年正好到期。已经不足20年了,香港马上就要回归祖国母亲的怀抱了,而此时的英国也已经开始有点坐不住了。
恰巧在此时,英国“铁娘子”撒切尔夫人上台了。撒切尔夫人是丘吉尔“帝国主义思维”的传人,此人政治风格极度强硬,在内她残忍地镇压了英国工人的 *** 运动,冒天下之大不韪地取消了英国工人多项福利;在外,她以辞职为威胁,迫使议会通过了远征马岛的提案。
1982年6月,英国组织特混舰队,横跨8000余海里到达马尔维纳斯岛,并且击溃了阿根廷的海空军,从而保住了这块英国在南美的殖民地。
3个月后,刚刚打了胜仗、志得意满的撒切尔夫人来到了中国。这次中国行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替中国保住香港这块“海外租借地”。
1982年9月24日上午9点,撒切尔夫人踌躇满志地来到人民大会堂福建厅,而 *** 正在那里等着她,东西方两种意识形态的交锋正式上演。
撒切尔夫人首先丢出一个“当头炮”。她认为中英之间的“三项条约”是有法律依据的,而香港问题也是一个法律问题。按照英国法律,香港应该继续由英国控制。
撒切尔夫人最喜欢的一句话是“法律和秩序”,但是她却忘了一点,在 *** 问题上是不能谈判的。而且中国又凭啥要按英国的法律行事,就如 *** 所说:“我不做李鸿章。”
*** 以不容置喙的语气说:
“1997年中国将收回香港。也就是说,中国不仅要收回新界,而且包括九龙半岛和香港岛。 *** 问题没有任何的回旋余地”。
撒切尔夫人还不死心,于是祭出另一个杀手锏,即以 *** 换治权。即香港 *** 归中国,但治理之权仍归英国。
对此, *** 不以为然地说:“保持香港繁荣,确实需要英国的合作,但不等于必须在英国的管辖下才能实现。香港继续保持繁荣,根本上取决于中国收回香港后,在中国管辖下,实行有利于香港的政策。”
连吃闭门羹,撒切尔夫人最终图穷匕见,“如果中国宣布收回香港,将会给香港带来灾难性影响。”
到底什么是“灾难性的后果”呢?撒切尔夫人并没有做直接解释,但在字里行间里,无疑在威胁着战争。
但是 *** 却早有准备:
“中国 *** 在做这个决策时,各种可能都估计到了。如果在15年的过渡时期内香港发生严重的波动,那时,中国将被迫不得不对收回的时间和方式另做考虑。”
在后续会谈中, *** 表示,中国虽然穷了点,但不怕打仗,也不怕牺牲。
*** 的强硬,让撒切尔夫人彻底屈服了。她非常清楚,中国不是阿根廷,香港也不是马岛。凭英国当时的实力,根本没有资格跟中国叫板。因此撒切尔夫人先前的自信彻底消失了,离开时,撒切尔夫人摔倒在人民大会堂的台阶上,手包扔了出去,高跟鞋的跟也掉了……当外交部就这件事请示 *** “是否在媒体上报道撒切尔夫人摔倒的事”时, *** 指示:这些事情不要报道。
*** 给撒切尔夫人留了面子,但一向善于捕风捉影的英国媒体却不愿放过她。撒切尔摔倒这件事被媒体反复拿出来渲染,他们甚至还为撒切尔夫人发明了一个新词:“howtow”——磕头。
撒切尔夫人固然强硬,但她没有真正经历过战争,也没有指挥过哪怕是一个连的军队。而 *** ,曾经指挥过百万大军,在最艰难的环境下出生入死。在 *** 面前,被称为“铁娘子”的撒切尔直接变成了“豆腐娘子”。
就这样,英国在香港已经无力回天了。
三、
虽然在外交上取得了大胜,但 *** 却并没有放松警惕。二战以前,英国是一个极度霸道的国家,动辄喊打喊杀;而到了二战以后,实力大减的英国蜕变成一个极度狡猾的国家。不占尽最后一丝便宜,英国是绝不会善罢甘休的。
*** 非常清楚,英国殖民者不见棺材不落泪,要使香港顺利回归,必须以武力为后盾。因此 *** 对于香港驻军问题,投入了极度的关注。
在中英谈判中,英国一直极力阻止中国驻军香港。英国人认为,香港并不属于边境,没有直接的军事威胁。 *** 在深圳、广州驻军即可,并不需要在香港驻军。英方认为:“若中国选择在香港驻军,老百姓就吓坏了,要移民。”
参加过谈判的中国代表团团长、新华社香港分社社长周南说:“哪有这样的事,你们能驻军,我们为什么不能驻军?”
英国人却强词夺理说:“我们不一样,英国距离香港超过一万英里,万一有事,我们来不了,可你们就在旁边!”
英国人的强盗逻辑让周南哭笑不得。
对于是否在香港驻军问题,甚至我们有些 *** 都不太了解。1984年5月,一位中央老领导在接受香港记者提问时,就出了大纰漏。香港女记者问:“中国 *** 是否要在香港驻军。”然而这位 *** 却做出了模棱两可的回答:“我们可能不一定驻军吧。”
这一番发言却在舆论场上掀起了一阵风暴。第二天的香港报纸上,刊登满了这样的消息:“香港回归后,中国 *** 将不在香港驻军。”
此消息传进了 *** 的耳朵里,立即引发了这位伟人罕见的震怒。因为在他看来,驻军香港不仅是个军事问题,也是个政治问题。如果香港不驻扎中国的军队,那还算什么中国的领土?英国能驻军,为何中国就不能驻军?
而且如果英国在回归前搞鬼,没有军队又如何将敌人的阴谋扼杀于摇篮之中呢?
于是, *** 决定亲自在港澳代表和记者面前说清楚。中方谈判代表团团长周南回忆说:
“本来按照规定, *** 接见各界人士,前边拉着一条红线,记者站在那里拍照,也不许说话,拍完了就退场,然后宾主就谈话了。 这次他们拍了照,正退场的时候, *** 把他们叫住了。 ”
接着, *** 的语调提高了八度:“香港是中国的领土,为什么不能驻军? 没有这个权力还叫什么中国领土! ”
*** 的讲话起到积极的作用。 当天,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就播出了,它澄清了中央关于香港驻军问题的立场。后来, *** 还专门让那位失言的 *** 写了检查。
*** 的强硬立场,彻底粉碎了英国人所有的希望。 *** 发怒的第二天,英国谈判团首席代表、驻华大使伊文思紧急约见了周南。周南后来回忆:
“伊文思那天表现得挺紧张,说话都有些磕巴。”
自此以后,英国再也不敢反对中国驻军香港,在后来谈判中更是对此只字不提。就这样,香港回归进入了最后的阶段。
四、
驻港部队的组建期间, *** 对于该部队的每一个细节都投入了极大的关注。 *** 曾说:
“有一个问题, 现在该决策了, 就是香港问题。离 1997 年收回香港, 只有 5 年不到的时间, 要有好多的准备工作。这方面的脑筋动了没有? 具体的工作怎么做? 香港问题, 就是一句话: 一点都软不得! 有关香港的情况我都了解, 就是想看一下方案。”
中央政治局原常委、中央军委原副主席刘华清上将在接受专访时说:“当时, 由总参谋部领导和总参作战部负责香港驻军准备工作, 他们制定了一个大体计划: 1992 年订出方案, 1993 年开训, 1994 年至 1996 年组建训练完成, 1997年进驻香港。”
根据香港未来的防务需要,按中央军委的战略意图,中国人民 *** 驻香港部队将在我军历史上首次采用海陆空三军的合成编制,其军官和士兵入选条件均高于我军现有部队。
中央军委一声令下,被挑选的部队从各个省区迅速集结到深圳。我军以光荣的王牌部队——“红一团”为主力,组建了驻香港部队的步兵旅。
随后在1992年的3月31日,中国驻香港部队航空兵团在广西某地组建完毕;4月5日,中国人民 *** 驻香港部队舰艇大队在广东某地组建完毕。
不久后,刘华清又将中央军委制定的接防香港的计划交由 *** 审阅。 *** 一看,脸色立即严肃了起来。 *** 指出:
“软了,态度可以斯文,但语言一定要明确……我以前就对撒切尔说过,如果谈不成,我们就要考虑在另外的时间和用另外的方式解决问题,也就是用武力解决香港问题,这当然就不是和平过渡了。”
原来在接防香港的问题上,计划没有考虑武力接防的问题。即使是和平交接,也必须做武力接收的准备。
邓公斩钉截铁地说表:
“1997年7月1日香港必须回归,不用管英国会以什么样的理由拖延时间,如果有阻碍回归的事情发生,部队就开进去,一锤子砸死。”
以斗争求和平则和平存,以妥协求和平则和平亡。 *** 并非好战,而是要摆出不惜一战的态度,让任何敌对势力知难而退,这不仅是一种勇气,更是一种智慧。
1997年6月30日,英军开始撤离香港。根据中英两国 *** 达成的协议, 一支由 509 人组成的先头部队于当日 21 时准时开进香港, 与驻港英军进行防务交接,每一秒钟都值得纪念。
在威尔斯亲王军营, 23 时 50 分之前: 英方卫兵仍在门外站岗
50 分: 双方卫队、卫队长 *** 完毕……
58 分: 双方卫队长以提起脚后跟为信号, 同时向预定交接位置出发齐步走……
58 分 20 秒: 双方卫队长相互敬礼。英方卫队长埃利斯中校向我方卫队长敬礼,我方卫队长谭善爱中校还礼后英方卫队长礼毕……
50 秒: 英方卫队长埃利斯讲话。他说:“谭善爱中校, 威尔斯亲王军营现在准备完毕, 请你接收。祝你和你的同事们好运,顺利上岗。长官, 请允许让威尔斯亲王军营卫队下岗。”
53 秒: 我方卫队长谭善爱讲话:“我代表中国人民 *** 驻香港部队接管军营。你们可以下岗, 我们上岗。祝你们一路平安。”
55 秒: 英方卫队最后一名人员走出威尔斯亲王军营营门口线。同时, 我方卫队副指挥官下达“礼毕”口令, 卫队枪放下;
7 月 1 日零时整: 我方全体人员面向国旗方向。
1点零时,鲜艳的五星红旗在雄壮的国歌声中升起;46秒后,国旗升至军营顶端,迎风飘扬。拂晓时分,3000多名驻港军人从各个集结点进入了香港,驻港部队全面担负起香港的防卫任务。
百年的国耻,从此洗雪;作为东方明珠的香港,重新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但可惜的是,伟大的邓公没有看到这一幕。1997年2月19日, *** 同志与我们永别了。但他的功绩却永载史册,他的雄才大略和爱国情怀,将永远激励后人为建设伟大祖国而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