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人类在进化过程中,输给过很多动物,比如:恐龙,恐猫,尼安德特人等,但最终人类凭借着自己的力量,站到了食物链顶端,成为地球的主宰(不考虑微生物的情况下)。
合弓纲与蜥形纲
羊膜动物类群中有两个主要的生物群,一个是合弓纲,一个是蜥形纲。其中合弓纲就是人类的远古祖先,而蜥形纲则是恐龙的祖先。
大约在3.2亿年前的晚石炭纪时,合弓纲和蜥形纲动物就已经开始出现,但经过晚石炭纪大灭绝,以及卡尼期洪积事件后,蜥形纲的恐龙占据了地球主要的生态位。
主要原因是因为卡尼期洪积事件时,地球温度升高,使得大量水汽被蒸发到大气层中,以至于当时地球下了一场持续几十万年的大雨。
大雨导致地球植被发生了改变,原本的草原地区由于降雨丰富,逐渐演化成了森林,同时由于地球温度较高,因此极地地区没有了永久冰川,取而代之的是雨林景观。
虽然合弓纲和蜥形纲的动物们都在适应地球环境的改变,但是蜥形纲的恐龙明显技高一筹,迅速适应了多雨湿润的地球,恐龙化石数量的占比从之前不到5%,到卡尼期洪积事件结束后,达到了惊人的95%。
由于恐龙迅速适应了地球环境,因此它们占据了地球主要生态位,留给人类远古祖先的位置大多是恐龙瞧不上眼的树上或者地下,以夜行的方式等待时机。
如果你穿越到了此时的地球,你就会发现此时恐龙才是人生赢家,而人类的远古祖先在恐龙面前毫无胜算。
地猿与恐猫
虽然在侏罗纪以及白垩纪时,恐龙占据了地球主要生态位,但在6500万年前,随着一个直径10公里的小行星坠落地球,恐龙的霸主之位也随之终结了,这场事件就是白垩纪生物大灭绝。
在白垩纪生物大灭绝中,不仅恐龙遭受重创,哺乳动物也遭受同样的打击,只是在这次灾难中,哺乳动物率先恢复过来,而恐龙家族中,除了鸟类之外全部灭绝。
人类是哺乳动物中的一员,然而在1000万年前,人类并不是像如今一样生活在地球表面,而是生活在树上,以嫩叶、果实为生。
但随着地球的板块运动,非洲大裂谷逐渐形成,切断了非洲东部与其他大陆的联系。并且,非洲大陆地势逐渐抬高,形成高原地区,以至于来自海洋的水汽难以攀登到这里,所以非洲东部的森林逐渐褪去,演化成为了稀树草原风景。
在这种情况下,生活在树上的类人猿不得不下地开始生活,而下地之后的类人猿很快就发现,陆地表面有一种大型食肉动物成为了它们的天敌,那就是恐猫。
恐猫属于猫科动物,体型较大,咬合力很强,经过研究发现,它们很可能以地猿为食,而地猿也是人类的远古祖先之一。
虽然如今的人类可以凭借先进的武器制服比自己体型大得多的猛兽,但是地猿的咬合力不强,爪子不锋利,而且奔跑速度并不快,很难在恐猫眼皮底下逃生。
如果地猿有思想,它们一定会觉得上帝对自己很不公平,给了恐猫敏捷的速度和强有力的咬合力,却没给自己任何自保能力。因此如果在此时的地球,相对于地猿而言,恐猫才是食物链的顶级。
尼安德特人与智人
尽管地猿没什么自保能力,但它们却有一小部分后代挺过了恐猫的攻击,在后来演化成了智人。
根据目前的主流理论,非洲东部是人类的演化之地,在人类演化过程中,地球环境一直在发生变化,因此有一小部分人种随着全球结冰或者是海平原下降等便利条件,走出非洲,到达世界各地,成为当地的直立人种,比如:北京猿人,蓝田人等。然而人类真正的祖先智人还在非洲演化着,一直到大约10万年前。
大约在10万年前时,此时的智人开始第一次走出非洲,但是还没走出去太远就遇到了尼安德特人,相比于智人而言,尼人非常强壮,据研究发现,它们甚至能单挑熊。
因此,智人没走多远,就被尼人打扁,第一批走出非洲的智人没能留下任何后代就消失了。如果我们站在此时的地球上,我们绝不会相信智人就是未来的地球主宰,毕竟尼人的大脑容量,身体体格等都比人类强壮。
智人崛起
虽然智人第一次走出非洲被尼人打得没留下任何后代,但智人第二次走出非洲时,尼人不知道因为什么原因逐渐消退,而智人使用的工具又更加先进,于是在这一次,尼人无法阻止智人前进的步伐,智人成功走出非洲,并到达世界每一个角落。
伴随着智人到来,地球上经历了一次生物小灭绝,智人每到一处,当地的动物就会灭绝一些,比如:北美47个属里灭绝了34个属,南美60个属里灭绝了50个属。澳大利亚24种体重超过50公斤的动物,灭绝了23个,只留下了袋鼠。
由这些动物奠定的是人类的霸主地位,这一次,智人终于不再被其他动物欺负,成功走向了地球食物链的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