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乐清的正月,可以说是民俗扎堆,保嗣酒、抬阁、做戏、舞龙灯……一出接一出的精彩上演,让人目不暇接、流连忘返。今年受疫情影响,很多民俗活动都无法开展了,今天,小编就为大家奉上一道最喜庆、最民俗、最穿越、最文化的“民俗”视觉盛宴,来场“云欣赏”,一起寻找记忆深处的乐清传统“年味”。
保
嗣
酒
正月初三,柳市镇后西村(现为新桥村)的“保嗣酒”开席。这种独特的“成人礼”习俗至今已有300多年历史了,成为该村年满18岁男孩成长中必经的一次仪式,祝福少年顺利成年。2009年保嗣酒还被列入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陈尚云 摄
保嗣酒极其讲究,非常丰盛。十大盘一尺高凉菜为花蚶、鳗鲞、虾干、猪肉、鱼饼、鸡、目鱼干、牛肉片、海蜇(或鲜蛏)等。这是该酒席的重头戏,把每盘冷菜都叠成一尺高的梯形样子,造型宛如10座耸立的塔,当地村民称之为“高塔”,用来寄寓对男子汉大丈夫顶天立地的夙愿和期盼。
陈尚云 摄
十大碗热菜依次为炒年糕(或松糕)、猪肉、鲜鸡、鲜虾、猪肚、鲜目鱼、肉圆、黄鱼、黄花菜、田蟹(淡水蟹)、杂鲜等,热菜要摆在斗上吃,其中黄鱼为席间敬酒时上。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思想观念发生了很大的改变,男女都一样,但是“保嗣酒”作为一项独特的民间习俗,仍然深受当地人们的喜爱。
做
戏
以前,在乐清的每个村镇里,春节“做戏”是最具年味的娱乐活动之一,演员们在舞台上尽情表演、老人们围坐台下看戏、小孩子们穿梭在台前台后。
陈尚云 摄
“做戏”是乐清固有的俗称。旧时乐清凡庙宇、祠堂大都建有戏台,并不定期进行表演,俗称“做戏”。当时的演出按俗名可分为下列几种:龙灯戏、洋山戏、稻秆塘戏、完谱戏、庙神寿诞戏。“做戏”是乡间的传统习俗,越剧本身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蒲
岐
抬
阁
“远看仙人腾云,近看三国封神,仔细看看,都是蒲岐人。”这是蒲岐人描写抬阁的一个谜语。在乐清蒲岐的元宵节民俗活动中,抬阁是必不可少的,抬阁在正月初七、初八晚上进行。
陈尚云 摄
所谓抬阁,就是将孩子化了浓妆、穿了古装,置于高架之上被抬着在乡间四处巡游。蒲岐抬阁有上百年的历史,传统的蒲岐抬阁由十名以上的健壮男儿抬杠,架上由十二三名八九岁童男童女扮演古戏或现代戏,人上有人,形象逼真。
陈尚云 摄
随着社会的进步,现在的抬阁在传统的基础上有所创新,由原先的人抬杠改成彩车行进,车台面上装有各种彩灯,电光闪烁,十分精致。
舞
龙
灯
过年总少不了灯彩,它以绚丽多姿的身影,展示了乐清传统文化的积淀和乐清人妙手巧心的技艺。乐清灯彩品种丰富,如首饰龙、龙档、鱼灯、板凳龙、泥鳅龙等都很好地诠释了乐清的海洋文化。
首饰龙
陈尚云 摄
首饰龙巡游是乐清元宵的传统节目,已有400多年的历史,主要集中在北白象镇、柳市镇一带。首饰龙的四周贴着精美绝伦的乐清细纹刻纸——“龙船花”,身上有80多个亭台楼阁。华灯初上,喜庆的音乐声响起,灯火摇曳的首饰龙带领着浩浩荡荡的巡游队伍,在人们的祝福中华丽登场。
乐清龙档
陈尚云 摄
这一民间灯彩游艺活动,至今已有500多年历史。经历代艺人不断创新、发展,尤其是新中国成立后,他们把传统工艺和现代美术理念结合起来,把龙档雕刻得精致古朴、玲珑剔透、气势雄伟,使依托于灯彩活动而诞生龙档本身更具艺术价值。属于国家级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舞鱼灯
陈尚云 摄
起源于原始社会的鱼图腾舞蹈,该民俗在乐清翁垟一带兴起,距今约300年历史。翁垟濒临东海,以前很多渔民世代耕海赶潮牧渔。舞鱼灯活动托物寓意,寄托着广大渔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愿望,人们仿照海里的鱼类制作起鱼灯翩翩起舞。鱼灯制作是翁垟最具特色的民间传统技艺。
泥鳅龙
陈尚云 摄
每年农历的正月十五,乐清四都的玛瑙村(坐落在永乐交界的山坳中)都会有一场盛大的舞龙活动,家家户户都要派人去舞龙。当晚6时起有100来位村民舞起了100多节170米长的泥鳅龙(也叫玛瑙龙)。游“泥鳅龙”要把全村的各户都走遍,然后来到薛氏祠堂前,只见“泥鳅龙”这时卷成一团,旋转起来,越转越快,把观看的人们看得眼花缭乱,目不暇接。
板凳龙
陈尚云 摄
板凳龙由早期的“舞龙求雨”宗教活动演变而来,活跃于乐清芙蓉山区。2007年列入乐清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板凳龙出游时必须举行的仪式——参龙,已列入第三批省级非遗名录。每年正月初八“出龙”,正月十八“安龙”。芙蓉板凳龙由龙头、龙中段、龙身(连接的板凳)和龙尾巴四个部分组成。一档档可自由增减,每条板凳前段固定安装一只灯笼。
来源:乐清市融媒体中心、乐清非遗保护中心、乐清文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