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北京冬奥会开幕了,美轮美奂。
北京夏季奥运会的开幕式,好像还在昨天。
2008,2022,
时光已转过去一轮多了。
犹在昨天的北京2008奥运会,
如今我们还记得什么?
可能很多人的记忆,是
一个小女孩,身着红衣,在高台上,轻啭歌喉:
那个时刻,是
让中国人骄傲的时刻,
是让世界羡慕的时刻。
那个歌声,打动每一个人。
打动每一个中国人,不仅仅在于那个时刻,
其实是那歌声响起的每一个时刻。
《歌唱祖国》,
创作于 1950 年 9 月,适逢新中国成立一周年。
初试啼声,响亮,悦耳,催人奋发向上。
感谢王莘,那个三十一岁的年轻词曲作者。
这个曲子,谁唱都好听。
如果必须找一个最好的版本,
那就是 2008 年北京奥运会的那个,
共同创作者:张艺谋、林妙可、杨沛宜、五星红旗、
和那天晚上所有的现场的、场外的中国人。
好的作曲,好的歌词,好的节奏,
谁唱都好听,谁听都激动。
《歌唱祖国》动听,
在于它的歌词,
在于它的旋律,
在于它的节奏。
《歌唱祖国》是进行曲节奏。
节奏最容易打动人。
歌词让人感动,旋律让人心动,
节奏可以让人整个身体动起来。
节奏、旋律、歌词,
这三种元素打动人的困难度是递增的。
人出生最先听到的,是妈妈心跳的节奏。
最早伴随人类起舞的,
应该是各种随口可出、随手可得的节奏。
节奏是音乐最原始的表现。
只要用心,就能听到节奏。
音乐节奏,不止在音乐里,身边到处有。
鞭炮的噼噼 *** ,是中国人喜欢的节奏。
母亲的心跳,是每个婴儿最安心的节奏。
厨房里的叮叮当当,是孩子期待的节奏。
孩子杯盘交碰嘴巴砸吧,是让父母心慰心烦的节奏。
球场上的沉闷的嗵嗵声,是让孩子加快脚步的节奏。
超级玛丽简单的叮叮叮,是童年回忆的愉悦的节奏。
夜晚窗户外呼呼的风声、簌簌的雪声、沥沥的雨声,
是考试紧张的孩子和困倦的焦虑的忧郁的大人舒心的节奏。
清晨喜鹊的叽叽喳喳,鸟儿的唧唧啾啾,汽车的滴滴答答,
是给新的一天最新鲜的希望的节奏。
这些身边的声音,
是世界给自己生命的伴奏。
用心听身边的节奏,
就能懂得欣赏音乐,
就懂得欣赏,每一天
世界给自己生命的伴奏。
初听音乐,首选节奏性强的。
音乐的节奏,提前设定,
生命的节奏,自己把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