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这是是枝裕和2011年执导的电影,在此之前还有一部《鬼怪文豪怪谈4:后日》,因为没有找到资源,只好作罢。
这部影片讲的是两个十岁的兄弟俩航一和龙之介因为父母离婚,各随一方,彼此间非常思念。此时在当地人们中流行这样的传说:新建成的新干线火车在彼此交会时,如果许下心中的愿望,奇迹就会出现。于是他们俩人在电话中相约,在火车交会处相见,实现一家四口能够重新聚合在一起的愿望。于是,他们经过一番准备,和几个同学各自怀揣美好的愿望出发了。
影片中孩子们各有不同的愿望。航一希望自己的家庭重聚,龙之介的女同学希望自己成为演员,航一个那个同学先是想成为棒球手,后又希望自己的宠物猫重生。在大人们看来,他们所渴望出现的这些“奇迹”无疑是十分天真幼稚的。可是切莫小看了这些愿望,他们的这些梦想能否真的实现已经不重要了。正是这些愿望伴随着他们的成长,使他们成熟,使他们有了人生的追求。也正是这些没有经过社会污染的纯真愿望更代表了人的本性。人生总是要有一个梦的,人们所做的,就是将这些梦想变成现实。仔细想一想,“我是谁?我从哪儿来?要到哪儿去?”这些基本的哲学命题不正是从人们童年的梦想中开始发端的吗?
航一的父亲是个音乐人,整天做着他的音乐梦,母亲则整日为生计操心。在通常人们的观念中,生活首先是穿衣吃饭,然后才是其它的社会活动。这当然是不错的。航一的母亲所关注的日常也是对的。可是现在的物质社会中,物质的追求成了唯一,而对精神的追求则是可有可无。于是,那些商界精英受到大力的推崇,而从事音乐、艺术、诗歌的人们如果不能挣到钱,便成了社会的边缘人,航一的父亲就是这样一个典型的“废柴”。对此他有自己的烦恼,也有自己的思考。
当龙之介问父亲:“什么叫裁剪冗滥?”
父亲:“解:无用的东西就要铲除。”
龙之介:“妈妈也这样说过你。”
父亲:“记住,这个世界需要无用的东西。什么都有意义的话,你会感到窒息。”
龙之介:“但总不能只要废物,对吧?”
父亲:“爸爸想你长大后,不会只关心自己,而是会去关心其它更重要的事。”
龙之介:“那是什么?”
父亲:“譬如关心音乐,关心世界。”
龙之介:“世界是什么?我不明白。”
父亲:“终有一天,你会明白。”
我很赞同航一父亲的看法。人们活着,如果只是为了吃饱穿暖,那确实会感到窒息。在这个世界上,还有许许多多的事情值得人们去关注,需要人们去参与其中。这并非是勉为其难,而是人这个物种从降生那天起,就应该承担的义务。曾几何时,人们或下意识或被迫放弃了这个义务,甚至把洁身自好作为“善”的最高境界。可是,人作为社会动物,或迟或早都会逐渐意识到,关心世界,关心他人,这是人的天性。尽管人们指责航一父亲这类人无用,称他为“废柴”,嘲笑他人生的失败,可以正是在他身上,我们看到了更可贵的东西,即对理想的不懈追求,对世界的深刻关爱。此时我似乎看到了列侬和小野洋子的影子。
航一的梦想很实际,就是希望自己的家庭重新复合。却也很难实现。正反映了现代社会中的家庭关系。不仅在日本,在咱们这里也一样,人们不断的结婚、分居、离婚,似乎成了现在社会中的常态。航一的家庭也是这样。对此我是这样看,现代技术的发展,使得人们的交流更加便利,别说什么长途电话,微信、QQ这些手段使得远在天涯的亲人如在咫尺。可是现代社会的人们更加关注的是功利,情感却越来越淡薄,心与心的隔膜越来越大。现代社会将亲人们的关系越拉越远。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这是家庭破裂的原因之一。另一方面,人们也知道,夫妻之间的关系如同朋友,老话说:人生得一知己足矣。可见做一辈子的朋友绝非易事。虽说是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可思想和情感随着阅历是在不断变化的。此时能做朋友,便在一起生活,彼时两人的想法变了,谈不到一块,人尚在心隔远,勉强在一起双方都别扭,分手也很正常。不要总是拿家庭的责任来说事。唯一要注意的就是不要伤害了孩子。影片中航一和龙之介费尽心力的聚首,确实令人心酸。
看这部《奇迹》的同时,还看了另一部日本电影《最后的食谱:麒麟之舌的记忆》。两部影片的风格大不相同。后者是唯美的摄影,精心雕琢的台词,仔细化妆后的人物形象。而在《奇迹》中,构图很随意,光线多是自然光,人物的语言看似是自然流露的。比如影片中经常听到的无忌的童言,老头边喝酒边换袜子,外公执着于软羹的味道,以及日本街区上繁杂的电线等。两种风格都有其特色,都给人以美的享受,特别是《奇迹》,细细琢磨,更能体会到是枝裕和不刻意中的刻意,以及他不经意中的艺术功力。感觉电影发展的趋势,无论是情节、场景、语言,都越来越生活化,越来越接近自然态。当然,漫威除外。
演员中,还是最欣赏树木林希的表演,虽然她的角色并不重要。阿部宽也不错,而他只是个客串的。影片最后航一的那句很老成的话:“我选择了世界,不是家人。”有点搞不懂。是为了呼应航以父亲的话,还是另有所指?不是很明白,耐人寻味。
本人评分: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