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关心的问题:简述刑法的主要内容(简述刑法的解释),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简述刑法的主要内容(简述刑法的解释)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简述刑法的主要内容(简述刑法的解释)

刑法是规定犯罪与刑罚的法律,主要体现法的统治职能,言明对危害法秩序的行为镇之以国家暴力。西周史料有所谓“刑名从商”的记载,说明我国至少在三千多年前的商代就已经有了刑罚。又有“周有常刑”的说法,常刑就是常用的刑罚手段,形成为基本的刑种,相当于主刑,为墨、劓、剕、宫、大辟,称之为“奴隶制五刑”。墨也称黥,就是在犯人的面部刺字,再涂上墨色,既是一种肉刑也是一种耻辱刑;劓,就是割鼻子;剕也称刖,就是砍脚;宫,就是男子去势、女子幽闭;大辟,就是处死。

汉文帝十三年,齐太仓令获罪当施黥刑,其小女缇萦上书请求将自己没官为奴,替父赎罪,文帝为之动容,拉开了废除肉刑的序幕。至隋《开皇律》,正式确立了笞、杖、徒、流、死新的五刑体系,为后世沿用,是为“封建制五刑”。笞和杖都是打板子,区别在于所用板子的材质、大小规格有差异以及打的次数、轻重、行刑方式不同,笞刑较杖刑轻;徒,就是剥夺犯人一定期限的人身自由、强制其服劳役;流,就是发配犯人到边远地区;死刑分为绞、斩两等。事实上,肉刑并未消失,比如宋代的刺配、始自五代延至清末的凌迟以及各种法外施刑。纵观整个封建帝制时代,唐代的刑罚较为宽简,尤其是贞观一朝,政通人和,史载:“马牛布野,外户不闭,商旅野次,无复盗贼,囹圄长空”。可见,轻刑慎刑是德政和社会文明进步的表现,有法而不用乃法治之最高境界。

1764年意大利法学家贝卡利亚发表《论犯罪与刑罚》,系统论证刑法和刑事审判的目的和价值,首次提出废除死刑的理念,奠定了近现代刑事法学、犯罪学的理论基础。1789年8月26日,法国国民议会颁布《人权与公民权利宣言》,阐明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罪刑法定、法不溯及既往、无罪推定等民主和法制的基本原则。1810年颁行的《法国刑法典》,较集中地体现了贝卡利亚罪刑法定、罪刑相适应、刑罚人道化的刑法三原则,欧洲各国刑事立法竞相效仿。在世界潮流的推动下,清廷标榜“吸引世界大同各国之良规、兼采近世最新之学说”,大量引用西方法律理论、原则、制度和法律术语,中国刑法逐步近现代化。

我国现行刑法是1979年7月1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1997年3月14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修订、同年10月1日施行的版本,后面又经过了13次修改,其中修正案11个,另外两次是全国人大常委会以决定的方式予以修改。我国刑法的任务是:用刑罚同一切犯罪行为作斗争,以保卫国家安全,保卫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保护国有财产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保护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利、民 *** 利和其他权利,维护社会秩序、经济秩序,保障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

对于犯罪行为的处罚,我国现行刑法规定的主刑也是五种,分别是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管制就是对罪犯不予关押但一定程度限制其人身自由,依法进行社区矫正的刑罚方法,管制的刑期为三个月至两年,数罪并罚的管制期限最长为三年;拘役就是剥夺罪犯短期的人身自由,关押在看守所并强制其劳动的刑罚方法,拘役的刑期为一至六个月,数罪并罚的拘役期限最长为一年;有期徒刑就是剥夺罪犯一定期限的人身自由,关押在监狱并强制其劳动的刑罚方法,除死缓减为有期徒刑和数罪并罚的情形外,有期徒刑的刑期为六个月至十五年;无期徒刑就是剥夺罪犯终身自由,关押在监狱并强制其劳动的刑罚方法,当然罪犯在服刑期间表现好,减为有期徒刑的,另当别论;死刑就是剥夺罪犯生命的刑罚方法,分为死刑立即执行和死刑缓期两年执行。除了以上五种主刑之外,我国刑法还规定了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这三种一般附加刑以及对于犯罪的外国人适用的驱逐出境这一特别附加刑。

刑法理论围绕着犯罪论和刑罚论展开,犯罪论探讨的是行为人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以及构成何种犯罪、犯罪形态、共犯问题、罪数问题、单位犯罪等,刑罚论探讨的是对犯罪行为人如何处罚以及各种刑罚裁量制度。依据侵犯法益的不同,我国刑法分则将犯罪行为归结为十大种类:危害国家安全罪、危害公共安全罪、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侵犯公民人身权利和民 *** 利罪、侵犯财产罪、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危害国防利益罪、贪污 *** 罪、渎职罪、军人违反职责罪。每一种罪项下又包含一定数量的具体罪种。

更多简述刑法的主要内容(简述刑法的解释)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本文仅仅做为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