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几天之前,上海野生动物园传出一则令人震惊又痛心的消息——
该园一名饲养员在车辆游览的猛兽区作业时被散养熊攻击致死并被分食,事发现场有多台游览车路过,许多游客亲眼目睹这一惨剧,甚至还有相关视频流出。
事发几天来,该新闻在网络上掀起轩然 *** ,而关于动物园安全事故的讨论也成为主流社交平台的讨论热点。
▲ 有游客将相关事件发在了自己的朋友圈实际上,这已经不是“动物园猛兽伤人”的新闻第一次走进读者的视线。
■ 2016年,北京八达岭野生动物园内一名女性游客在猛兽散养区擅自下车时被虎袭击,其母赶去营救被虎撕咬致死;
■ 2015年,上述事件一年前,河北秦皇岛野生动物园就发生过极其类似的一幕:一名女性游客在参观白虎园时自行下车,被咬伤抢救无效死亡;
■ 同样是在2015年,成都郫县一名2岁幼童在参观动物园时将手伸入通风网格内被咬伤;
▲ 宁波雅戈尔动物园老虎伤人事件■ 2017年,宁波雅戈尔动物园出现一名男子跳入虎园围墙被咬死;
■ 又是在2017年,一名游客在参观青岛动物园时被棕熊咬掉手指。
▲ 上海野生动物园在事件后所发布的相关公告(可点击放大查看)许多读者或许以为,游客不了解动物的野性,所以容易成为动物园安全事故的主角。
但事实是,经常和动物近距离接触也最熟悉动物习性的饲养员或其他工作人员,其实更容易成为这些安全事故的受害者——
■ 2009年,河南登封动物园的饲养员在给黑熊喂食时被咬死。十几天之后,驻马店市的饲养员又在给雌狮打扫圈舍卫生时殒命;
■ 2012年,福建南平动物园的饲养员在打开笼舍后被花豹咬死;
■ 2013年7月,郑州动物园的饲养员在喂食时死于棕熊爪下;
■ 一年之后,柳州动物园的饲养员被大象踩伤;
▲ 成都动物园进行动物伤人演练(使用稻草人模型),以防突发事件■ 半年之后,上海动物园又爆出一次华南虎咬死饲养员事件;
■ 2014年,八达岭动物园的巡逻员被孟加拉虎咬伤致死;
■ 一年之后,宜春动物园饲养员在打扫虎舍时被咬死。
而根据笔者得到的消息,就在今年“十一”之前,上海野生动物园还刚刚出现过一起大象踢伤饲养员的安全事故。
▲ 对于“动物园”,很多人想象的是这样和谐的画面人类构建苑林圈养珍奇生物的历史悠久漫长,在很长时间里,它们都是皇家贵族专享的乐园,但自美泉宫动物园建成以来,现代动物园逐渐成为普通大众接触自然奥妙、领略生灵之美的重要途径。
尤其是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的今天,动物园以其独特的游览体验和教育意义,日益成为城市绿地系统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一些新兴的动物园形态——比如野生动物园、水族馆等,也为游客带来观赏珍惜物种自然野性的崭新视角。
但不断出现的动物园安全事故不禁让我们反问——动物园到底怎么了?我们该如何杜绝这类悲剧再次上演?
▲ 我们该怎么防止动物伤人事件的一再发生?在这几天的全民讨论中,人们或是被猛兽的血腥野性所震撼,或是关注于参与伤人的熊是否应当受到惩戒。
的确,许多动物的野性和对人的潜在伤害能力的确超出了我们的认知范围,不要说虎豹这样的猛兽,即便是羚羊、长颈鹿和大象这样看似温和的食草动物,其实也不乏伤人甚至致死的案例。
本次事故的主角黑熊虽然看似憨厚,但其咬合力和尖爪拍击力度非常惊人,奔跑速度甚至远超顶级人类短跑运动员,贸然接触必然会产生非常严重的后果。
▲ 你以为的“憨厚”的熊,真的只是你以为近些年来,我国各地频发野生动物伤人事件,而针对致人死亡的野生动物,惯常的做法也是将其杀死,以避免其产生对人的习惯性攻击带来的更大损害。
但,这些都并非是解决动物园动物伤人事故的核心重点。
我们需要明确的是,动物园是一个人造的环境,它本来就是用来展现动物的自然习性的,而这些习性当然也包括野性。
如果我们寄希望于生活在动物园里的动物都完全失去攻击力,就不仅违背它们的自然习性,甚至违背了设立动物园的初衷。
▲ 对于动物园里的动物,我们依然期望看到它们保持天性要在这样一种人造场所里确保安全,必须依靠人来实现。
一座设计合理、管理严格的动物园本来就不应该给任何动物——哪怕是最为凶猛、甚至在野外曾经伤人无数的动物惯犯——任何伤害人的机会。
在动物园里出现动物伤人事件,毫无疑问100%是人的问题。
如果这个关键问题不解决,即便是一群从未伤害过人的动物也很可能成为隐患源头,这次的上海野生动物园所圈养的黑熊从未有过伤人的记录,但依旧酿成了悲剧。
▲ 很多人以为温和的大象,同样也会导致悲剧动物园的安全,可以大致分为员工安全,游客安全,动物安全和社会安全这几类。
比如为保障饲养员在管理凶猛野兽时的安全,猛兽的笼舍总是被分为许多隔间,通过隔间闸门将动物隔离后,饲养员就能在不和动物直接接触的前提下完成喂食和清扫的过程。
而在必须和动物直接接触的项目(比如治疗动物伤病或体检),也通常使用麻醉或佩戴安全器具的方式保障员工安全,国外的一些动物园管理机构还要求对接触动物的一线工作人员定期打疫苗来防护人畜共患病的风险。
▲ 对大型猛兽的接触必须要在确保安全(比如麻醉)的前提下开展针对游客安全的防护则主要是通过改良动物牢舍外围防护来实现。
在我国城乡建设部出台的《动物园设计规范》中,对不同动物的笼舍设计有明确的技术要求。
比如灵长类的笼舍必须采用壕沟隔离加铜丝围网的设计,猫科动物的壕沟必须达到一定的宽度、围墙必须达到一定的高度来避免其攀爬逃逸,一些擅长跳跃的食草动物围栏还必须有反扣的设计。
针对动物的安全防护就更为繁杂,除了确保足够的营养摄入、温度和光照条件之外,还必须防范入侵生物对动物的伤害,当个别动物生病后,也必须进行隔离以预防瘟疫爆发。
▲ 国内某动物园虽然设置了壕沟隔离,但人和动物依然可以直接接触,为伤人事故留下隐患除了这些积极预防措施之外,动物园还必须针对意外情况制定预案和特殊措施。
但很遗憾的是,这些规定在执行层面并没有得到严格落实,我们之前讲到的许多惨痛案例里,总能看到动物园在设计或管理层面的漏洞。
比如2016年,一位辽阳游客在参观威海神雕山动物园时被海象带入水池溺亡,前往营救的饲养员也在救人过程中死亡。
细究这起事故不难发现,该动物园的海象完全散养,游客和动物之间完全没有任何防护,该游客走到靠近海象只有1米的距离时,也没有受到任何阻拦,游客被海象拖入水底后,饲养员并没有任何器械可以用来营救。
▲ 该海象事件的相关新闻报道再比如我们开头提到的2009年河南登封动物园饲养员被黑熊袭击事件。
该动物园虽然拥有将饲养员和黑熊隔离的铁门,但饲养员在前往熊舍进行喂食时却没有将铁门按照规定锁紧,黑熊从铁门下方钻出后对饲养员展开袭击。
更有甚者,一些动物园的工作人员在进行管理工作时甚至没有“ *** 分离”的意识,他们常常认为自己已经对动物习性足够熟悉,或者已经和这只动物相处多年,动物应当不会袭击自己。
比如2013年河南新密市的动物袭击事件里,饲养员就殒命于朝夕相处7年之久的棕熊口中。
▲ 朝夕相处,不应该是你放松警惕的理由饲养员的个人轻视,折射出的其实是动物园管理上的不足。
许多动物园人手不足,训练不够,甚至经常出现未经过严格培训的工作人员被指派前往照料凶猛野兽的情况,这也常常成为悲剧的源头。
比如2012年福建南平的花豹伤人事件里,被咬死的饲养员原本的岗位是照料鳄鱼,因为花豹的饲养员请假而临时顶班,他并不熟悉花豹的习性,也并不熟悉照料花豹的具体流程,所以在打开牢笼时被花豹冲出袭击。
几天前的这场上海野生动物园袭击事件,其实就是这些人为问题的集中体现。
▲ 有据称是上海野生动物园的员工,在知乎上对该事件发表的看法根据问答网站“知乎”上的一位疑似该园员工的网友爆料,该园近年来劳动强度极大,人员流失很快,致使许多饲养员缺乏和动物接触的必备技能,也为违规操作埋下隐患。
这次身亡的饲养员年仅二十余岁,入园工作时间很短,按照惯例不应该被单独派往从事照料猛兽的工作,或许这位饲养员自己对黑熊的野性都还缺乏了解,所以才会犯下和熊群直接接触的致命失误。
为什么在动物园这样天然带有许多安全风险的领域里,却频频爆发出对安全管理意识的淡漠呢?
实事求是的说,许多动物园的确存在着客观的困难。
我国的动物园大致分为公益性的城市动物园和商业性的野生动物园、水族馆两类,按照事业单位管理的公益性动物园开销巨大,被一些地方 *** 视为财政拖累,场馆设备的维护也是能省则省,而国内相关领域的专业人才匮乏,也让许多动物园在运营时力有不逮。
而按照商业化运营的动物园则无法摆脱逐利的天性,为了获取更大的利益,商业动物园将重点放在营收而非管理层面也是必然。
但上海野生动物园显然不在此列。
▲ 上海野生动物园的官方照片从工商注册信息来看,该园的2大股东分别为申迪(上海)集团和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
前者是上海市为深化和美国华特迪士尼公司合作,共同投资建设和运营上海迪士尼主题乐园并承担上海国际旅游度假区开发任务的全资国有企业,拥有非常雄厚的资金储备和丰富的游乐场所管理经验,后者则是我国最大、最专业的生态保护组织。
在这样的经济和技术支撑下出现这样的问题,显然不是一句“客观困难”所能掩盖的。
实际上,主观上的意识欠缺才是导致动物园伤人事故频发的主因,一些动物园甚至在出现伤人事件后,也没能对自身管理的漏洞进行修补,以至于同一家动物园接连不断地出现类似事件。
▲ 历年来八达岭野生动物园所发生的的动物伤人事件比如北京八达岭野生动物园,在2009/2012/2014/2016年都出现了老虎伤人、大象踩踏事件。
上海野生动物园在出现了1999年老虎杀死司机事件和老虎合照咬伤游客事件后,在2006年又再次出现饲养员被大象踢中头部丧命、2015年猛兽区电控门无法打开游客被困猛兽区、以及今年“十一”之前的大象伤人和这次的饲养员殒命熊口事故。
如果在出现一次事件后动物园能及时查缺补漏,如果一家动物园的事故能引起全行业的重视,许多悲剧其实就可以避免。
▲ 此次事件的相关微博新闻截图发生在上海野生动物园的袭击事件已经过去,年轻饲养员的生命故事也无可奈何的终结,这场付出惨痛代价的事故应该带给我们更多更有价值的启示——
作为游客,我们应当能更正确地看待野兽在这种意外事件中所扮演的角色,也更应当清楚究竟什么才理应对这样的悲剧负责。
而动物园行业也应该从一次又一次的教训中警醒,而不是在“出事抓,平日松”的轮回里等待下一次重蹈覆辙。
・・・・・
文章由一犬一话特邀作者撰写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
文章 |
@一个男人在流浪 / 动物科普作者编辑 | 扬羽
References:
[1] 辽阳游客讲述海象杀人真相:游客 *** 被抱下水-辽沈晚报2016-05-20
[2]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动物园管理规范CJJ/T 263-2017
[3]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动物园设计规范CJJ 267-2017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建设行业标准——动物园管理技术规程,CJ/T 22-1999
[5] 动物园动物伤人事件盘点- *** 商报2017-06-13
[6] 痛心!饲养员被熊群攻击身亡!上海野生动物园为何事故频发?-潇湘晨报2020-10-20
[7] 美国动物园和水族馆协会(AZA)动物园和水族馆的安全规范
[8] 动物园安全管理与科学防范——以太原动物园为例 ,《农业灾害研究》2015
[9] 动物园猛兽区安全管理措施研究——以长沙生态动物园为例 ,《农业灾害研究》2017
[10] 动物行为与动物园安全管理,《野生动物学报》2014
[11] 《城市动物园管理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