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关心的问题:舌尖上的中国腾冲美食是哪家(腾冲舌尖上的美食),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舌尖上的中国腾冲美食是哪家(腾冲舌尖上的美食)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舌尖上的中国腾冲美食是哪家(腾冲舌尖上的美食)

“明光是个好地方,半年雨水半年霜,苦荞粑粑苤菜汤。” 几句儿歌勾勒出了明光的轮廓,雨水、霜露、苦荞、苤菜,这是人们为明光贴上的标签。

其中要数苦荞和苤菜这两种当地美食最为被大众熟识,这一点都不奇怪,因为人们对一个地方的深刻记忆首先是从美食开始的。

在我很小的时候,经常听到老一辈的人说我们明光的苦荞不苦。那会儿还很奇怪为什么苦荞不苦呢?既然不苦,那缘何又叫苦荞?后来一次机缘巧合,从一位老人口里听到了苦荞不苦的传说故事。

据说在很久以前,有一位落难皇帝逃难至明光,饥肠辘辘地敲开明光农户家的门,善良的农户便让其进了门。少许片刻后农户家端上了一盆荞面糊糊,并表明这是家里仅有的一点口粮。落难皇帝不知其为何物,问农户:“想我当初也是吃遍大江南北各式珍馐美食,即使虎落平阳,吃糠咽菜也是有过的,竟不知这是何种粮食?”农户道:“这是苦荞,不足为奇的粗食。因其味略苦故得此名。当地百姓大多以此物果腹。”皇帝听了也顾不得苦还是甜,随即大口吃起来,没想到此种苦荞入口虽有点微苦,但苦后竟有点甜,吃了几口后也就只有甜味儿了。再配上农户家的蘸水,更是妙不可言。皇帝吃了几大碗后感叹道:“我看这苦荞不但不苦,反而味儿甜。”从此,据说明光苦荞被九五之尊金口一开后,就再也不苦了。

这传说真实性有待考证,倒是和腾冲的名菜“大救驾”颇为相似,人们总是喜欢给一些特有的事物注入点神奇色彩或者传奇经历,以此来说明这种事物的“地位特殊”或者“超凡脱俗”,这也说明苦荞在明光人心中确实举足轻重。

荞其实有苦荞、甜荞之分,明光的地理环境特殊,只有苦荞易种植、存活率还比较高,所以多以种植苦荞为主。苦荞只是略带苦味,但口感很不错。比甜荞的营养价值高出许多,药用价值也很高,被喻为“五谷之王”、三降食品,是自然界中甚少的药食两用作物。

明光人的苦荞面吃法多样,寒冷的冬季,人们围坐在火塘边谈笑风生。那手巧的小妇人,用开水把荞面烫熟后,捏成一个个圆圆的荞粑粑,放在炭火边慢慢烤到外皮金黄,拿起来吹吹灰,掰开后蘸上点剁碎的番茄辣椒,或者自家腌制的腐乳,一口咬下去,外皮脆生生,内里软绵绵,混合着特制蘸料,真是可口火塘小食。此外,蘸天然蜂蜜吃可以降火止咳。

午后,搅一锅热气腾腾的荞面糊,三五好友围坐一起大快朵颐,也是十分惬意的事。做荞面糊无需任何技术含量,水涨后边放荞面边搅拌,不让它起小面疙瘩,差不多成稠状也就可以了。蘸水倒是有点讲究,有咸甜两种,甜的可加蜂蜜或白砂糖,咸的一般是可用梅子醋、米醋、木瓜水加各种调料、油淋香料(这其中又以苤菜根油为首),最后撒上葱花芫荽。要是再有点腌豆腐调成的豆腐水、腌豆豉,生韭菜那就更完美了。待面糊端上桌,先舀一勺酸汤放碗里,又放上一勺面糊,用筷子夹一块放进嘴里,轻轻一抿,酸、香、麻……各种味道在嘴里化开,沉睡的味蕾也被叫醒。最后再拿蘸过面糊的酸汤泡上一碗冷饭,才算完美大结局。

若是想精致点,也可用原始米线桶的米线桶做荞米线,将荞面糊搅至很稠时放进米线桶使劲压,一碗手工荞米线就成啦!放上酸水、辣椒油、花椒油拌匀,吃一口米线喝一口酸水,绝对让你欲罢不能。

工序较多又讲究技术的,要数荞果饭了。先用滚烫的开水适量倒入放有荞面的盆里,边放边用筷子搅拌开,倒进簸箕里用手搓匀,差不多了开始摇簸箕,把大块的摇出来用菜刀剁成细细的小面粒,最后再放进籈子里蒸熟。步骤虽繁复,但口感也是对得起如此细致对待的。现在的人们做起荞果饭可就简单多了,烫水烫一下面,筷子搅一搅,有大的面团捏一捏,成小面疙瘩状就直接放在电饭煲蒸层里蒸了。这样做出来的荞饭虽然会大打折扣,但也是美味十足。再配上一碗荞果饭标配的苤菜汤,一碟咸鱼,一碗自己腌制的腌菜豆腐,那叫一个绝。

除了这些“名气较大”的风味吃法外,荞糕、锅泄粑粑、干吃荞面等“荞食”也是美味无比。近几年苦荞茶也大热于市面。以前吃荞,是为了填饱肚子,现在吃荞,是为了健康养生。

明光人在研究荞面的吃法上,确实是一绝。作为地道的明光人,我始终觉得唯有家乡人才能把荞面的精髓展现得这般淋漓尽致。

来源:腾冲文创

更多舌尖上的中国腾冲美食是哪家(腾冲舌尖上的美食)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本文仅仅做为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