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爸爸的第二故乡情
缅怀似水流年,转眼间,我已经到了不惑之年。但我却时常思念着我爸爸的第二故乡——姨奶奶家。因为他是我爸爸儿时最快乐的地方,是孕育他成长的地方,爸爸时常教育我要感恩,在最困难的时候,是姨奶奶无私地帮助我们家渡过难关。爸爸少年时代家里穷,姊妹三人他是老大,13岁就是家里的大劳力了,重活都是他做,如碾米,打糖(那时家里养猪,要把稻草挑到很远地方用粉碎机打成草糠喂猪),还有生产队分配给每户的如卖西瓜、售公粮等任务。几乎每年暑假爸爸都要到我姨奶奶家大庄上卖西瓜。听爸爸讲旧年往事时常浮现在我耳边……
车轮滚滚,带着浓浓的情,我开车走到了曾经是我姨奶奶家的芦苇荡。听爸爸讲他小时候经常和我爷爷撑着一条小船到这里划芦柴叶回家过冬。而如今,往日的草荡如今成了鱼塘、虾塘,成了渔光互补的产业,一条安大公路贯穿其中,在荡区上架设了1号桥、2号桥、3号桥、4号桥。我似乎有些激动,在车拐弯的那一瞬间,我发现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站在一旁焦急地等待着什么,她是谁?她是我姨奶奶吗?我踌躇了会儿,车近了,我也看清楚了,是我的姨奶奶。车停稳了,我奔下车,大声喊:“姨奶奶!姨奶奶!你在这干吗?”,当时的心情真是无以言表……
我赶紧扶姨奶奶上车,几分钟到了她家。在家岔路口,以前是一个环境脏乱的地方,只要一下雨,便到处坑坑洼洼,十分泥泞,人们不时会留下一个个深深的脚印儿。要是刮风天,到处尘土飞扬,空气变得非常浑浊。道路两旁一棵树也没有,人们更不要说有什么环保意识了,垃圾随处乱扔,弄得整条街臭气熏天。如今,随着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人们的环保意识加强了,家乡的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切以崭新的面貌展现在众人面前。家乡的路变了,从以前那又窄又小又难走的泥路变成了又宽又大又平坦的水泥大道。道路上的车子川流不息,街上的人们南来北往。环境变了,道路两旁绿树成荫、鲜花盛开。那高高的樟树绽出一片片嫩绿的小叶,亭亭的宝塔松泛出一点点诱人的新绿,柔软的柳条随风吹拂,各种花草树木的芬芳扑鼻而来,使整条街沉浸在香气的海洋之中,垃圾更是消失得无影无踪,“飞”到了九霄云外。生活质量也变了,一座座高楼大厦拔地而起,人们的日子真是芝麻开花节节高。
我姨奶奶家仍旧是80年代建的平房,青砖小瓦,古色古香老家具,贴了瓷砖的灶台,让我一下子回到20多年前,勾起我无限的遐想……在姨奶奶的陪同下来到姨爷爷的坟前,眼前浮现出爸爸讲过在陈大庄买西瓜的情景。那时生产队种西瓜,分配每户有销售任务,爸爸14岁就挑着一担西瓜(大约50斤左右)步行二十多里到姨奶奶的大庄上叫卖,到中午一个也没有卖掉,快要吃饭了,想到辛苦大半天没有收获,眼泪不禁往下流。就在这时,姨爷爷走到我爸爸面前,拍了一下他,挑起西瓜担子说回家吃饭。听爸爸讲,当时中饭是手工面条,外加一个鸡蛋,姨奶奶吃的是粥拌咸菜。爸爸说他一边吃一边泪水汪汪。
在姨奶奶家我走到那狭小的院落,努力地寻觅着残留着爸爸在这里的记忆。暮地,我发现了那个大烟杆儿,它静静地伫立在那个角落,我似乎看到爸爸偎依在姨爷爷的身旁,听他讲着动听的草荡故事……
人人都说家乡美,最美莫过家乡情。尽管,我在人生崎岖的小道上匆匆赶路,在生命的茫茫大海中奋然远航,但是,从爸爸的第二故乡那边飘来一缕纤云,飞来一只春燕,燃起一团晚霞,升起一弯新月,都会在我的心河里轻轻地荡出一支缠缠绵绵的思乡曲。
作者:翟瑾,女,41岁,原营南村安平组,现住上海浦东新区,上海佳能公司营销部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