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各位备考西北大学电影专硕的小伙们大家好,这里是蛋黄派电影考研(Egg Film)——一个致力于西北大学电影专硕考研辅导的机构。
今天我们给大家带来的是官方参考书目之一——《认识电影》的笔记分享。
《认识电影》是专业一的重点书目,如果小伙伴们仔细观察便会发现不少真题就是出自此书,如:
简述技术主义与写实主义的区别
简要分析故事与情节的异同
结合具体作品,试分析故事冲突的类型及作用
......
虽然这本书的整体结构与知识点的排列并不是特别清晰,但就真题来看,这本书大家在复习专业一的时候千万不可忽视。
《认识电影》第五章——声音
一、历史背景
1927 年,《爵士歌手》使电影进入有声(talkie)时代。早期有声电影由于设备限制,拍片设备必须同步记录声音与影像,导致影像成了声音的附庸,引起了很大争议。而隔音罩与杆式麦克风的出现解决了这些问题,使得声音可以和影像分离。
有声片初期的许多导演喜欢使用非同步的配音,对白不必与影像同步,声音也应该像影像一样选择性地剪辑。法国导演克莱尔(René Clair)拍了许多音乐片,语言和非同步的影像并列,许多场面以无声拍摄,事后再以蒙太奇手法配音(dubbed)。这种配音技巧成为制作有声片的主要方法。刘别谦也用音画不同步的技巧制造了很多机制讽刺的对比,在歌舞片《蒙特卡罗》中用声音蒙太奇创造了惊喜好玩的效果。写实的声音让演员的演出风格也更为自然,不再因无法对话而做出补偿,同时也可以通过声音的变化来传达信息。
收音机时代,奥逊·威尔斯(Orson Welles)在《安伯森大族》中将声音蒙太奇精致化,不同类主角的对话采用相叠的方式,引起语言所没有的情绪效果。
二、音效
音效剪辑师为一部电影收集各种不同的声音,其中大多数预录在音效库中,如打雷闪电,门扇吱吱声等等。混音师决定每个声音的大小,以及从哪个音轨或以立体声出现。大多数电影院配置五个喇叭:中间、左前方、右前方、左后方和右后方。剧中人能听到的为「故事内的」声音,剧中人听不到的为「故事外的」声音。
音效作用:
1、音效的声调、音量、节奏均能强烈影响我们的反应。尖锐的刺耳声令人焦躁不安,悬疑片 *** 前或 *** 中常用。低频率声音则较厚重,不紧张,常用来强调庄严、肃穆的场景,也暗示神秘及焦虑。《七武士》末尾的男性合音。音量大表现紧张、爆裂、威胁,音量小则表现细致、迟疑和衰落。声音节奏越快,越令人紧张。画外音使观众想象景框外的空间,惊悚片中声音的恐怖效果甚至更甚于影像。《霹雳神探》中,追逐戏渐渐趋近 *** 时,汽车的轮子吱声与地铁的轰隆声都渐大、渐快、渐尖锐。
2、画外音也能使观众想象景框外的空间。声效能在悬疑及惊悚片中制造恐怖效果。我们对看不见的东西总是特别害怕,导演有时就用画外音制造焦虑的效果。《M》中,谋杀小孩的凶手在前场并不出现,仅有画外的口哨声代替。
3、声效的象征意义也可以很明显,通常是由戏剧性的文本来决定。布努埃尔的《白昼美人》用马车声象征女主角的性幻想。伯格曼的《野草莓》中,老教授做噩梦,在超现实环境中,一切寂静无声,唯有心跳提醒老教授时日无多。
4、杂音使电影环境更加真实。有些导演为了更写实而保留声带上的杂音,如戈达尔的《男性——女性》,用自然的杂音表达暴力、宁静与和平丧失的电影主题。
5、声效的嘲讽效果。《工作》中,导演以嘲讽的音效削减了快乐结局的结果。片尾男孩受感动的脸部特写配上单调却越来越大的油印机声。
6、音效也可以表达内在情感。《凡夫俗子》中,母亲和儿子产生矛盾,母亲抓起碗盘丢尽水槽中,把土司塞到垃圾桶里,这些声音是她激动生气的象征。《不朽的园丁》中,外交官失去妻子后,屋外的雨声代表了他悲伤的情感。
7、无声的寂静通常暗示着有什么事要发生,突然地无声则像定格一样,有时象征死亡。《邦尼和克莱德》中,男女主角躲在车下,之后是长时间的寂静,最后机关枪声四处扬起。黑泽明的《求知欲》中,男主知道自己身患绝症后,走出医院大门四周一切无声。
三、音乐
音乐本身相当抽象,与影像配合时,意义就更容易传达。
音乐作用:
1、 片头音乐如序曲一般能代表电影整体的精神和气氛。《汤姆·琼斯》开头的音乐就颇诙谐,是以十八世纪盛行的大键琴演奏的,偶尔插入的爵士乐则暗示影片拍摄时的二十世纪。
2、 有些音乐能暗示环境、阶级或是种族团体。约翰·福特的西部片如《红河谷》就用了简单的民歌。《教父》中运用了大量的意大利歌剧。
3、 音乐可用来预示即将发生的事,让导演能事先给观众警告,通常都配上带焦虑性的音乐,有时它只是虚惊一场,有时却爆发为一个 *** 。
4、 可控制情绪的转换。约翰·休斯顿的《铁血雄狮》中主角在非理性的突发状态下投入激烈战斗,为了强调其爱国心,音乐配以美国军哥的激昂演奏。之后掌旗兵受伤,旗子也烂了,这时音乐转成痛苦的挽歌。音乐也能使主导的情绪中立或造成相反的效果。《邦尼和克莱德》中的抢劫戏却配以乡村式的五弦琴音乐,使场面变得轻松有趣。
5、 音乐母题有时用来代表角色的个性。角色塑造的音乐配上歌词就更明白。费里尼的《大路》中,忧伤而简单的小喇叭旋律正与女主角的单纯不谋而合。在《最后一场电影》中,歌曲分别于各个主角相连。当放荡的杰姬接受男友时,女孩配上《冷冷的冰心》,男孩则配上《傻瓜如我》。
6、 无调、不协调的现代音乐一般给人的感觉时焦虑。乔万尼就用现代音乐的特质,为安东尼奥尼的几部作品谱曲(如《奇遇》、《红色沙漠》、《蚀》等),借音乐制造焦躁、缺乏方向、歇斯底里的印象。
四、语言
电影的语言运用可以比文学更复杂,声音的高低抑扬甚至断句造成的意思千差万别,绝非书写文字之粗糙可比。书写文字欠缺的情绪、意念次文本(潜台词,subtext)也可以在电影中通过角色的语气、表情等很好地传达出来,让观众知晓语言背后的意义。电影是并置的艺术,可用和影像对立的对白来延伸语言的意义。并置的影像可以是说话者的表情,或是听者的反应镜头,或者其他重要的物体,以传达不同的意义。
电影的语言分为对白与独白两类。
独白:旁白用得较多,尤其在纪录片中,在剧情片中则表现「全知」的观点,用以反讽影像等。内心独白则传达角色的思想。
对白:由于技术的支持,电影对白比起剧场更写实。同时也有所谓风格化对白,此时影像也要给予配合,否则观众会感到困惑。
五、歌舞片
歌舞片主要由歌曲和舞蹈组成,叙述元素都常以歌曲制作为借口,但许多歌舞片却矫饰地具戏剧性。
歌舞片分为写实和表现两种。写实的一般会为唱歌跳舞找出理由,大部分背景设在表演/娱乐界,使歌舞有合理的借口,如《星海浮沉录》《纽约,纽约》《歌舞酒吧》。表现的则不佯装真实,角色可以随时歌舞,但必须以美学为前提,如《龙国香车》《金粉世界》。
西大学长学姐说
《认识电影》——声音这一部分,对于西北大学电影专硕而言比较重要的内容在于:
1、声音的历史发展
2、音效(音响)的作用
3、音乐的作用
其余的一些内容简单了解即可
以上就是本期对于《认识电影——声音的笔记分享,明天我们带来的是《认识电影》第六章——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