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关心的问题:中国古代有名的钱庄都有哪些名称(古代最有名的钱庄),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中国古代有名的钱庄都有哪些名称(古代最有名的钱庄)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中国古代有名的钱庄都有哪些名称(古代最有名的钱庄)

穿透式破题。今天我们从“根源”上谈谈银行这个行业。

我的小说《木叶青玄》里有一个关于钱庄(银行)的设定,在雪球评论区引发了一些讨论和争议。

这个设定是这样的:在一个“帝国崩解,门派林立”的架空世界背景下,经过几百年的商业竞争,最终天下最大的一家钱庄,叫通汇钱庄。名字不重要,重点在于,这是一家“存款准备金率100%,永不放贷”的钱庄。

以下一段,是老家主决定“分家”后,对储户们所说的话:

丰临城,丰临商会。

一次例行公事的“月议”结束后,刚刚开始衰老的“薛瑞”,当真表现得如一个老人一般,没头没尾、自说自话地叙起了家常:

“我薛家的祖辈,做‘钱庄’生意的第一日起,就立下规矩——永不‘放贷’。什么‘天下第一大钱庄’,说穿了,我们就是‘看库房的’。只不过‘库房’中存的是金银而已。‘通汇钱庄’能有今日的体量,凭得就是‘薛家’一代人接着一代人,老老实实地‘看库房’,从不惦记将‘库房里的金银’拿出去做生意。

七百年前,天河以南有‘九大钱庄’,后来变成‘四大’,最终独剩一家。并非‘薛家’做了什么不得了的事,或出了什么不得了的人,我们就是‘不偷东西’而已。

十二年前那场旱灾,‘北边库房’破了个天大的窟窿,也可以说,就是被老天爷伸手捅了个窟窿。即便那一次,我们也是用‘薛家’几百年积攒下的老底把窟窿填上的,没碰过‘南边库房’里半两银子。

哈哈,人老了就是活多。其实不用我说,诸位自然明白:只要我们不拿‘库房里的金银’放贷,‘现银’对比‘银票’的总数,就绝不会乱。所谓分家,不过是从此以后:南、北两边的钱庄,按月‘轧差、补欠’。算不上什么技术活儿。一块豆腐,如果是干净的,你从任何一处把它切开,它都是干净的。”

问:以上一段,中心思想是什么?

答:不偷东西。

通汇钱庄的老板“薛瑞”认为,钱庄将储户的钱拿去放贷,是一种“偷窃”行为。

这就引发了几个问题:

一、不放贷,钱庄怎么赚钱?

二、不放贷,经济怎么活跃?

三、为什么现代社会,找不到一家“存款准备金率100%”的银行?

我们一个一个讨论。

一、不放贷,钱庄怎么赚钱?

这个答案很简单,正如上文中的薛老板所说,银行的原初,是“仓库”。仓储公司的“主营业务收入”是什么?当然是“保管费”。

也就是说,如果你是一位储户,选择将钱存在“通汇钱庄”,不光没有利息,你每年还要付钱给钱庄。钱越存越少。

同理,你有一万桶石油,存在仓库里,每年要付保管费。如果你自己没能力用这一万桶石油赚钱的话,就这么一直存着,经年日久,总有一天你欠的保管费会超过石油的总价。到那个时候,一万桶石油就归仓储公司所有。

当然,除了仓储之外,钱庄还有另一个收入来源,就是“异地存兑”的收费。“异地存兑”的成本在“信息化时代”被极大压低。这不是本文要讨论的重点,暂略。

二、不放贷,经济怎么活跃?

一个“存款准备金率100%”的钱庄,是不可能用储户的钱去放贷的(往外借出一个铜板,准备金率就不是100%)。但这不代表整个社会没有借贷行为。如果“钱庄”没资格用“储户”的钱放贷,那么,谁有资格用储户的钱放贷?当然是储户自己了。

钱的主人决定用途,钱的主人享受收益,钱的主人承担风险。看仓库的,就只是看仓库的。看仓库的,就只收保管费。至于仓库里的“货”该怎么用,库管员,请你闭嘴。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存”、“贷”这两个字被捏合到了一起,仿佛成了一个词。听得久了,好像还挺和谐。其实上,存和贷,是截然不同的两件事,它们原本是分离的,也理应是分离的。

当然,“放贷”是个技术活儿。储户自己可能做不好,可能想找代理人。但这与钱庄的“100%存款准备金率”没有任何冲突。

储户A,将自己的钱借给了商人C,中间经过了代理人B。代理人B收取资讯费。整个过程,与“仓储公司”无关;整个过程,不会派生出新的存款!

也就是说:钱庄施行“100%存款准备金率”的制度,不会影响借贷行为,不会给实体经济造成任何问题。事实上,钱庄不施行“100%存款准备金率”的制度,才会带来问题。

提问:如果“通汇钱庄”有一张“资产负债表”的话,那么储户的钱,应该记在“资产负债表”的哪一项下?(防杠:先不考虑古代的记账方式)

答案:不在任何一项下!

“储户”的钱,在“储户”的资产负债表上,不在“钱庄”的资产负债表上!

正如“仓库”里的货,在“货主”的资产负债表上,不在“仓储公司”的资产负债表上。

三、为什么现代社会,找不到一家“存款准备金率100%”的银行?

首先,我们想象这样一个场景:假定世界上只有两家钱庄,就叫“通汇钱庄”和“宝商钱庄”吧。

“通汇钱庄”施行“100%存款准备金率”;“宝商钱庄”则会直接拿储户的钱去放贷。

也就是说,如果“通汇钱庄”所有的储户同时决定取款,最终所有储户都能拿到属于自己的金银。因为“通汇庄钱”的“银票总数”与“仓库里的金银总数”完全相等。

而如果“宝商钱庄”所有储户同时决定取款,则只有一部分储户能拿到属于自己的金银。因为“宝商钱庄”的“银票总数”远远大于“仓库里的金银总数”。

但与之相对的是:你把钱存在“通汇钱庄”是没有“利息”的。把钱存在“宝商钱庄”是有“利息”的。

这个时候,请问你怎么选择?不一定,对吧。每个人的选择会不一样。两家钱庄,各有各的吸引力。

同时在这种环境下,如果你想追求一位小姐,你通过媒人告诉对方父母说:我年少多金,名下有一万两银子的存款。对方父母肯定要先问问:哦,一万两啊,是“通汇钱庄”的一万两,还是“宝商钱庄”的一万两?

在对方父母看来,“通汇钱庄”的一万两,是实打实的一万两。“宝商钱庄”的一万两……未来值多少可说不准。

然而,为什么现代社会见不到“通汇钱庄”的模式了呢?或者换句话说,在怎样的情况下,“宝商钱庄”可以稳胜“通汇钱庄”?

答案是:当有一个比钱庄更大的势力,承诺给“宝商钱庄”兜底的时候。可是,用谁的钱来兜底呢?那个更大的势力没说,你得自己领悟。反正兜底是强制的,不会跟你商量,不需要你同意。

这样的情形下,“通汇钱庄”就不再有任何竞争优势,也不再有任何生存空间。

现代银行体系,就是这么来的。

货币派生货币,逻辑上不必然、商业上不必须。它只是一个历史事实而已。

顺便一说,可能很多人觉得一个“投资者”写小说,是不务正业。其实恰恰相反。当你自己试图写一个完整的故事、试图构建一个完整的世界时,才会更加清楚地意识到一些“更底层、更原初”的问题。

因为历史是流动的,哪怕架空世界的历史,也是流动的。你被迫要向自己交代,事情“一开始”原本是怎样的。

谈最后一个问题,说回到我的“正业”,说回到投资本身。前面讲了这么多,不就是说“现代银行体系”不靠谱吗?那“银行股”有价值吗?

答案是:有。

现代银行体系的不靠谱,主要是因为“派生存款”和“最终兜底”。我们要搞清楚:这两个问题,是对经济有害,而不是对钱庄的股东有害。

当然,不是随便哪个银行都有价值,也不是随便哪个银行都有人兜底。具体的选股,我就不能再谈了。那个给银行兜底的势力,管得很宽,比如基金经理不能谈个股。

我的知乎专栏:

破晓笔记

木叶青玄 (我写的小说,看完前五章,不上瘾算我输。不能深说的投资原理,全写在故事中)

更多中国古代有名的钱庄都有哪些名称(古代最有名的钱庄)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本文仅仅做为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