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没有人会想到,贵州一位老人历经36年,硬是在悬崖绝壁上凿出生命渠,他就是黄大发。以黄大发为原型的《高山清渠》才播出两集,收视率稳居第一,这是观众们实实在在给出的评价。《高山清渠》的原剧名是《黄大发的奋斗》,故事的主角,正是在20世纪50年代末期,带领群众历时36年靠着锄头、钢钎和铁锤在悬崖绝壁上开凿出一条主渠长7200米,支渠长2200米地跨3个村的“生命渠”的黄大发,他是2017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时代楷模”,“七一勋章”获得者,也是一个感动我们的平凡英雄。乡亲们亲切的把这条渠称为“大发渠”,赞其为“人间奇迹”,黄大发也因此被誉为“当代愚公”。
毫无疑问,这是一个极其动人的故事,但也绝不是一个容易拍好的故事,难度在于,如何运用艺术手段去拍好一个当代愚公故事的浪漫史诗,故事发生在20世纪50年代初至90年代末,横跨30余年,期间经历了哪些曲折艰辛,黄大发的奉献与成长又是如何完成,要呈现出来,并不容易。
主旋律大剧的创作,拍出来不难,但要拍的真切动人却不易,《高山清渠》做到了,第一,故事好看,剧情节奏流畅,一气呵成,张弛有度,十分吸引人;第二,剧情好笑,整部剧的故事重点是开渠、引水,但这工作一开始就陷入僵局,难以推进,原因却是“封建迷信”,当地村民笃信没水是得罪了山神,要有水,要求神仙帮忙,黄大发便与神棍互比“戏精”程度,逼神棍自己承认自己是“假的”,让神棍自露马脚,真正做到了笑着说故事;第三,内容好哭,虽没有故意煽情,但故事到了伤感处,能让观众们不自觉的跟着流下眼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