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关心的问题:《幼学琼林》全文卷一(幼学琼林节选3),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幼学琼林》全文卷一(幼学琼林节选3)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幼学琼林》全文卷一(幼学琼林节选3)

民之失德,乾糇[hóu]以愆[qiān];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落月屋梁,相思颜色;暮云春树,想望丰仪。

这是第二段的最后两句了。

01

民之失德,干糇以愆;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人们如果丧失道德,连干粮这样的小事情也可能引来纠纷;别的山上的石头可以用来雕琢玉器。

"民之失德,干糇以愆"出自《诗•小雅•伐木》:

伐木丁丁,鸟鸣嘤嘤。出自幽谷,迁于乔木。嘤其鸣矣,求其友声。

相彼鸟矣,犹求友声。矧 *** 矣,不求友生?神之听之,终和且平。

伐木许许,酾酒有藇!既有肥羜,以速诸父。宁适不来,微我弗顾。

於粲洒扫,陈馈八簋。既有肥牡,以速诸舅。宁适不来,微我有咎。

伐木于阪,酾酒有衍。笾豆有践,兄弟无远。民之失德,乾餱以愆。

有酒湑我,无酒酤我。坎坎鼓我,蹲蹲舞我。迨我暇矣,饮此湑矣。

《小雅伐木》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八字成语,同样出自《诗经·小雅·鹤鸣》:

鹤鸣于九皋,声闻于野。

鱼潜在渊,或在于渚。

乐彼之园,爰有树檀,其下维萚。

他山之石,可以为错。

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

鱼在于渚,或潜在渊。

乐彼之园,爰有树檀,其下维榖。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之所以把这两首都粘贴过来,是因为古韵的拙朴和大美,用眼睛看到文字之时心中自有金石之声铿锵和鸣,译成白话文反而失却韵味,无论翻译的怎样都是如此。

02

其实诗经里的诗歌就是现在的歌词,小雅这部分是知识分子宴会时所奏的音乐,大雅是会朝时所奏的音乐。可以想象,正当觥筹交错之时,音乐响起,紧接着清丽的嗓音唱出了"伐木丁丁,鸟鸣嘤嘤。。。",还需要知道具体唱的意思吗?只享受歌曲本身就够够的。就像我们听英文歌曲,不懂其意,但并不影响我们欣赏和接收歌曲表达出的情绪。

其实我们忽略了诗词的本真,通过翻译、字词分析、所谓的中心思想、背诵等等,成功的引起了很多人的厌恶。一首喜欢的歌曲,一遍遍的回放、享受,过去多年这首歌的歌词还是张嘴就来,这不是把它放在桌子上拆成零件学到的,而是神交、热爱、融会贯通,从而化成自身灵魂的一部分。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油画、国画、水彩三种画法

03

落月屋梁,相思颜色;暮云春树,想望丰仪:"落月屋梁"是描绘杜甫梦见李白的容颜;"暮云春树"则表达了杜甫想望李白的风采。

落月屋梁,成语,出自杜甫《梦李白二首》其一:

死别已吞声,生别常恻恻。

江南瘴疠地,逐客无消息。

故人入我梦,明我长相忆。

恐非平生魂,路远不可测。

魂来枫林青,魂返关塞黑。

君今在罗网,何以有羽翼?

落月满屋梁,犹疑照颜色。

水深波浪阔,无使蛟龙得。

暮云春树,成语,出自杜甫《春日忆李白》: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

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

"落月屋梁,相思颜色;暮云春树,想望丰仪"这句本身就极有意味,但和上文讲的一样,当希望解读作者的思想、想用白话文表达的时候,立刻就没有了味道,比如"当作者在渭北思念江东的李白之时,也正是李白在江东思念渭北的作者之时;而作者遥望南天,惟见天边的云彩,李白翘首北国,惟见远处的树色,又见出两人的离别之恨,好像"春树"、"暮云",也带着深重的离情。两句诗,牵连着双方同样的无限情思"。因为春天的树和落日周围的云彩好像也没什么意境,"我在渭北独对着春日的树木,而你在江东远望那日暮薄云,天各一方,只能遥相思念"这句话味同嚼蜡,但"暮云春树"只四字就显得高远廓然、余音缭绕,自入其中意境了。

更多《幼学琼林》全文卷一(幼学琼林节选3)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本文仅仅做为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