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关心的问题:bbc拍过哪些纪录片电视剧(bbc拍过哪些纪录片和电影),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bbc拍过哪些纪录片电视剧(bbc拍过哪些纪录片和电影)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bbc拍过哪些纪录片电视剧(bbc拍过哪些纪录片和电影)

距离过年只有几天了,但是心里总没有那种近乡情怯的焦灼和急迫。

李健在歌里唱,披星戴月的奔波,只为一扇窗,但很多人似乎已经忘记了团聚的味道,家的味道。过年于很多人而言,稀松平常,少了那种悸动,甚至把过年当成了需要完成的仪式。

不过,我们认为索然无味的春节,却被一群腐国人嗅到了年味,我看了「中国春节」这部纪录片之后,果断买了回家的车票。

「中国春节」是英国广播公司拍的纪录片,几个腐国人到中国来过年,原汁原味的体验了中国的春节。

因为是腐国人的视角,等于把固有的春节标签拆开重新解读,所谓的传统经过二次演绎之后居然有点新鲜。

这个纪录片在豆瓣的评分高达八分,所有人看过之后,都热泪盈眶,想家了。

这个纪录片好看点在于惊奇和错位,传统和现代的交织,文化和人情的探索,完全在片子里铺陈开来。

这个纪录片的主线是由北向南的推动,从北部的哈尔滨迁徙到南部的昆明,这是距离的跨越,同时也是传统和文化的跨越,而承载这条主线的就是全球最大规模的迁徙运动。

春运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但是在这部纪录片的镜头下不止是大规模的人口流动,而是在讲当代中国不同阶层对春节期间幸福喜乐的追求。

可能你跨越整个半球回国,可能你经历了三十一个小时的火车,可能你为了省钱骑上摩托车背上行李连夜出发。

但是长途跋涉之后,都是为了那个久违的拥抱,等两个想念的人触碰到一起的时候,灵魂就才算正式归位了。

美女主持人说,中国春节里面充斥着一幕幕亲人团聚的画面,太感人了,春节的含义在相拥的此刻是升华了,是希望与兴奋的力量。

但是温情之后,纪录片一路南下如实的阐释了城市的过年传统和差异。

哈尔滨的冰雕展,原来是根据中国元素来打磨和设计的,每年的主题都不同,制作周期长达一个月,要打造这样的梦幻城堡,最难的就是灯光。

因为是冰,所以灯缆的要求特别高,而且电箱的承载也很吃力,开灯顺序有讲究,零下十几度的梦幻世界可不是眼前的惊叹。

河北的打树花,传统的烟花,用熔化的铁水泼洒到古城墙上,迸溅形成万朵火花,因为廉价可以替代烟花。

有幸在纪录片看到这样神奇的画面,师傅用铁勺挥开的时候,火树银花,简直是美的鸡皮疙瘩都起来了。

对不起,截图没感觉,来个动图感受一下,那一跃而起的视觉盛宴。

但是,在高温一千多度下面挥洒,简直是太危险的工作,身上全是伤,以致于这个非物质文化遗产失传了,没人去学。

四川的酒,是醇香的酒,酒桌上的一饮而快,背后是烟雾缭绕的炼狱,像号子一般的酿造。

都知道酒是发酵而来,却不知道酒的周期用料甚至熬煮的水蒸气,这个纪录片都娓娓道来,看过之后你会发现酒文化真的不是烂醉如泥。

昆明的花卉市场,没有荷兰的那么壮观,这些花枝全部藏在了大棚里面,因为气候的缘故,一年四季都能向全国输送鲜花。

鲜花是流水线生产,剪枝包裹起来,放在车上,向外供应,过年的鲜花基本都来自于这里。

但是绝非像逛菜市那样选购,而是进阶到了拍卖,鲜花一车一车推出来,价格从高到低滚动,直到有人拍下按钮买下,基本上是三秒钟一单。

香港的维多利亚港,烟花绚烂,花车盛行,舞龙舞狮,是最热闹的盛典,所有人都走上街头,共度盛世。

烟花都是经过了严密的校对,每个形状和落点都恰到好处,不过,橘子洲头的烟花和政差不太多。

烟花最迷人的地方还是在于那股浓郁的火药味,窜天猴,烟花棒,子母炮,闪过黑夜的此起彼伏炮响,才是过年的标准配置。

每个城市有它独有的迷人之处,但是有些传统的东西是所有人都不能摒弃的。

总动员的打扫卫生,然后红红火火的贴对联挂灯笼。

赶在春节之前,把头发剪了,否则舅舅整个人都不好了。

春节来临之际,火速屯菜,扫空整个菜市场,然后就做好心理准备,吃一个春节的剩菜剩饭。

包饺子是至关重要的事情,自己揉面,擀皮,拌馅,所有人放下手机,围住桌子包起来,一个一个金元宝码起来。

有时间一定要去寺庙,一炷香祈福,一挂炮辞旧迎新,香火扑面而来来年才有好的兆头。

一切就绪之后,就等着日落西山,敲响新年的钟声,推开新年的大门。

当然还有我们的春晚,纪录片为了探索这个全球收视八亿的节目,专门跑到了春晚的彩排的后台。

春晚的后台看得我眼花缭乱,所有人都在蓄势待发,要知道这个晚会筹备时间可是长达一年,每年要从上千个节目里面精挑细选出来。

每场亮相必须要精神饱满,导演不会因为你的艺术成就而保留你,看得只是现场的表演效果,有可能最后一天还会枪毙。

虽然春晚越来越没意思了,但是这好像已经成了一种习惯,就着春晚下饭,吃得才够畅快。

通宵灯火人如织,一派歌声喜欲狂,两个腐国人不得不感叹说这是他们过得最棒的新年。

守夜之后,过年才刚刚开始,接下来就是走街串巷,吃吃吃,喝喝喝,买买买,耍耍耍。

两个腐国人到了小吃街就挪不动步,中国的人间美食确实太多了,尤其是辣条,两个腐国人连连称赞,停不下来。

甚至加入了老大妈的广场舞大军,憨态可掬的扭动着腰。

两个老头子玩的不亦乐乎,我们嗅不到的年味,在他们的眼里欣喜若狂。

镜头一扫而过的街边烤丸子,热气腾腾的涮牛肉,吹的小糖人,看得我口水滴答。

我想这就是年味吧,那些久违的味道,离开的越久越觉得那么香。

这个纪录片共有三集,第一集的镜头最美,讲的多是传统的东西,用新鲜的角度切入老生常谈,第二集的吃喝最棒,小吃街亮相吃瓜群众就是口水滴答,第三集的烟花最闹,气氛起来了,让你有种迫不及待过年的感觉。

整个纪录片节奏感很好,对春节的理解也到位,能在庞杂的叙事中找到清晰的脉络,能在宏大的命题里勾连社会文化,确实不简单。

豆瓣有人说,不要用自己的眼光看自己,而是要用国际的眼光看自己,但是在这个纪录片里我看到的都是腐国人多中国春节的顶礼膜拜,沉淀了五年前的文化,在腐国人眼里全是amazing。

纪录片的落款没有描摹到春节之后的分别,他们故意摒弃了,因为那种不能言说的割舍在春节也是最难受的。

所以我们要记得团聚的日子,故乡的味道,过年不是索然无味,而是需要我们用心去感受,其实有时间的话,真的可以看看这部纪录片,感受下春节的魅力,同时也唤起你的向往,不要因为摒弃虚伪,而错失了这个真实的春节。

反正我看完之后,真的,想家了。

87.75%有趣味的年轻人,都在看“谈资”。各大App商店搜索「谈资」,新生代智趣污资讯平台。

更多bbc拍过哪些纪录片电视剧(bbc拍过哪些纪录片和电影)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本文仅仅做为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