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关心的问题: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春节(春节承载的传统文化),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春节(春节承载的传统文化)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春节(春节承载的传统文化)

中国人春节的习俗已经延续了几千年,无论历经沧海桑田变换,还是历朝历代更迭,能够从古到今、一直延续、始终不变的是人们对过年的期许和热盼,是对春节文化习俗的崇尚和传承。

春节文化习俗之所以能传承至今久盛而不衰,一个重要原因是春节具有浓重的传统文化色彩,它不仅是中国民间最隆重最富有特色的传统节日,也是所有节日中最热闹、最受人们喜爱和推崇的一个古老节日。春节不仅是中国人的象征,同时也是代表中国走向世界的最重要符号,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开始融入到中国春节热闹的喜庆之中,中国春节习俗也就成为了世界了解中国文化的“窗口”。因此,春节是根植于中国老百姓心中的最大的期许和守望,人们对春节“辞旧迎新、万象更新”等美好祝愿,不仅是老百姓对新的一年美好的祈愿和福佑,同时也是我们战胜一个又一个困难、不断走向光明、走向辉煌的精神寄托。

“有钱没钱,都能过年”。只要人们贴上一副对联、放上一挂鞭炮、吃上一顿饺子、端上一杯美酒,就足以让你感受到春节的快乐与幸福,中国人的春节就是这样质朴简单。可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保持了几千年的过年习俗变得复杂了,本来平平常常的一顿年夜饭,却非要套上商业的标签,好像只有到酒店餐厅过年才是生活品质的显现,才是一种流行的时尚,提前几个月甚至半年前,各大酒店饭店就被预定一空,三十晚上成为了中国老百姓过年最热闹的地方。应该说,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老百姓的餐桌是越来越丰裕了,可人与人的感情却越来越淡薄了,人还是那些人,菜还是那些菜,看起来好像挺热闹,其实总感觉好像少点什么,即感觉不到节日的气氛,又体会不到家的温暖。原来过年最具传统的“大年初一头一天,家家户户去拜年”也被简化了,取而代之的是发短信、发微信,只要手指轻轻一按、用似曾相识的语言和套话,就把那么“重要的事儿”给办了,看起来好像是省事儿了,可人与人之间走动、交流的感情淡化了。从初一到十五,人们不是整天吃吃喝喝,就是从早到晚搓麻打牌,让整个年过得都毫无意义。难怪有不少人感叹现在的春节越过越没意思了,纷纷呼吁回归过年的本真,将春节习俗文化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加以重点保护,让老祖宗留下来的习俗得以发扬光大。我相信,随着中国政治环境、社会环境、文化环境的进一步改善,春节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的重要载体,会重新焕发出新的勃勃生机,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也会迅速增长,对亲情、友情、和谐、美满的渴求会更加强烈,春节等传统节日会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和关注。

但我们也决不能盲目乐观。近年来,随着社会发展的进步和与世界经济的接轨,中国传统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开始受到了一些外来文化的影响,比如西方的圣诞节、情人节,已经开始在年轻人心中占据重要位置,虽然这些“洋节”来势很猛,但对中国文化的整体冲击和影响却是十分有限的,要想让春节习俗文化保持长久的生命力,我们就必须在传承中不断发展创新,汲取春节习俗中的精华,去除庸俗媚俗的糟粕,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传承,将优秀的传统习俗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为一体,大力弘扬世代所凝结的优秀传统文化,在春节习俗文化上突出辞旧迎新、祝福团圆平安、兴旺发达的主题,努力营造家庭和睦、安定团结、欢乐祥和的喜庆氛围,就能推动中华文化历久弥新、不断发展壮大。

(图片来自网络)

更多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春节(春节承载的传统文化)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本文仅仅做为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