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关心的问题:残蜡烛,旧桃符,宁辞末后饮屠苏(半盏屠苏犹未举灯前小草写桃符是哪个节日),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残蜡烛,旧桃符,宁辞末后饮屠苏(半盏屠苏犹未举灯前小草写桃符是哪个节日)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残蜡烛,旧桃符,宁辞末后饮屠苏(半盏屠苏犹未举灯前小草写桃符是哪个节日)

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引言:

朝九晚五,周末双休,不加班不熬夜,是每一个打工人最卑微的夙愿。许多人工作时想着下班,下班后憧憬诗与远方,奈何囊中羞涩,只得家中葛优躺!

幸得中国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不然这无聊的漫漫假期,真不知该如何消磨。假期生活应当如何度之,古人的做法或许能给我们不一样的启示。

端午赛舟、重阳赏菊、中秋观月等活动千百年来,演绎了中国人独具一格的民风民俗。其中赶庙会、闹元宵、猜灯谜等活动更是充满了浓浓的烟火气息。

在没有手机的古代,普通百姓如何安排假期生活的呢?

春观草木情,夏听鸟语欢,秋看鱼虫乐,冬赏银雪舞,是许多文人雅士一年假期生活中的真实写照,但并不是普通百姓的娱乐方式。

一、中国休闲文化的萌芽之根,汉初黄老治国!

先秦时期,中国达到了历史上第一个思想文化的高峰。

百家争鸣,学说林立的局面,为民族思想觉醒提供了一定的文化氛围。在农忙和工作之余,越来越多的底层人民开始关注自身的精神文娱需求。

当时的老百姓在忙完农活儿、放下农具后,便会叫上旁边同村的人一起去田猎。《诗·齐风·还序》:

“ 哀公好田猎,从禽兽而无厌,国人化之,遂成风俗。”

这种充满娱乐性质的狩猎行动,刚开始只是在贵族阶层中流行。但随着百姓们的争相模仿,也就慢慢变成了一种风俗。

此类狩猎活动虽体现了当时底层老百姓难得的愉快时光,但这并不是寻常生活的中的普遍现象。而真正第一次做到与民休息的封建王朝,当首推汉朝刘家政权。

泗水亭长出身的刘邦,在建立西汉王朝后,生怕重蹈秦之后尘。为了整个国家的政权稳定,西汉初期采取了轻徭薄赋、还利于民的政策。当时从庙堂官员至黎民百姓都奉行劳逸结合的工作方式。

百姓因为没有了过重的苛捐杂税,在工作之余得以有时间、有精力去追求自身的文娱需求。踏青、放风筝、斗鸡、观百戏等都是当时普通百姓,耳熟能详的娱乐之事。

尤其是斗鸡之乐,深受大众追捧,直至汉朝后期都依然潮流。如东汉末期诗人应玚曾在《斗鸡诗》中写道:

“二部分曹伍。群鸡焕以陈。博奕非不乐。此戏世所珍。”

西汉时期的官员休假制度,与当今公务员的休假制度极为相像,即上五休一。不同之处在于,西汉的官员是“包吃包住的”,即官署。

也正因如此,放假这一天才被称为“休沐”,即回家洗浴更衣。

若是家有娇妻,那么这种“上五休一”的“包吃包住”制度,必定造成夫妻之间的聚少离多。

汉乐府长诗《孔雀东南飞》中有言:“府吏闻此变,因求假暂归。”

公务员焦仲卿听闻家中有变,便马上给领导请假回家处理婚姻纠纷。不得不说,焦仲卿长期在外工作、聚少离多,是导致其夫妻婚姻不顺的一个因素之一。

先秦时期政局不稳,中国人的休闲文化相对单一。汉朝吸取秦朝劳民伤财、大兴土木的历史教训。

摈弃法家的严苛酷律,采用道家的黄老之说,实施了了与民生息的温和政策,从此开启了中国的休闲文化。至唐宋时期,随着经济、文化水平的提高,中国人的业余生活已经相当丰富了。

但中国自古作为一个农业大国,绝大多数百姓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且在封建剥削之下,一年之中能放松的时刻并不多。大多数百姓的休闲娱乐需求,只有在逢年过节时才得以满足。

二、古代百姓休闲需求的主要表达方式,四大传统节日!

男耕女织是普通百姓最为日常的生活分工,在农忙月份儿时,田家地头处是大人的忙碌,羊群牛背上是孩童的酣睡。平日里,有事赶个庙会、无事拜个亲友而已。

但活动的范围不会太广,因为封建 *** 为了防止人口流失,在各大城市之间都设置了关卡,所以想出去玩的话就需要路引。

至于为什么文人雅士大多都可以游山玩水,那是因为他们要么是官二代,要么是富二代,跟普通百姓还是不一样的。

比如唐朝的李白就是个富二代、明朝的徐霞客也是个富二代、就算穷困潦倒如杜甫,也是个官二代。

因此每逢重大节假日时,百姓都会放下手中的辛苦,享受一年中难得的放松。

古代的节假日按照时间顺序来说,主要的有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春节这四个节日。至于重阳、七夕等其他节日,则都是士大夫阶层们的笔杆子刻意渲染才突出的,与田地里的普通老百姓关系不大。

有机会的朋友可以去问问农村老一辈的人过重阳、过七夕吗?笔者所言并非妄谈!

至于元宵节,也是大城市过得居多,且现在很多人都是过完春节,不到正月十五就匆匆上工上岗了。

中国古代很多传统节日,其实只是名气叫得响,作为文人笔下的素材罢了。但不可否认的是,通过这些文人雅士们的辞藻点缀,中国传统节日中所包含的浓浓文化底蕴,得到了很好的诠释。

言归正传,对于中国古代的百姓而言,一年中第一个重要的节日便是“清明节”。何为“清明”?顾名思义,就是天清朗明之日为“清明”。“清明节”是中国所有传统节日中,唯一与农历节气相对应的一个特例。

古人将冬至后的第108天定为清明,这一天人们除了祭扫先墓外,还会进行一定的娱乐活动。

成年人一般会选择踏青、植树的活动,而孩童们则会荡秋千、放风筝等活动。且在祭祖返程的途中,往往是一个大家族的一群人结伴而行。

平时因为农活忙,大家可能来往不多,但此时因同一个祖先而聚在一起,就要相互寒暄几句了。

扫墓的意义何在?不就是希望大家都记住老祖宗吗?这只表层意义之一,更深层次的原因,是希望通过同一个祖宗作为血缘纽带让后辈永远团结!

这才是死去的先辈,最大的价值作用。至于保佑子孙考大学、升官发大财等愿望,也许会实现吧。

古代百姓一年中第二个重要的节日为“端午节”,这也是一个带有悼念性质的节日。

原本只是战国时期楚国的一个驱邪避秽的普通节日,可好巧不巧的是我们伟大的屈原,在这天跳江了。于是从今以后,端午节便和屈原的死绑在一起了。

如今许多国家都过端午节,影响力仅次于春节。划龙舟、包粽子、挂艾草、喝黄酒等习俗,成为了端午节的文化符号。

端午节之所以受欢迎,与屈原忧国忧民的爱国精神、忠贞不屈的君子人格、天马行空的楚辞九章等密不可分。

而且屈原也算得上是中国第一个爱国文人,你没听错,是第一个!在杀伐混战、礼崩乐坏的春秋战国,就譬如孔仲尼之流也只是喊喊口号、打打嘴炮而已,而屈原却是第一位真正为老百姓做事的士大夫文人!

心里装着黎民百姓的人,黎民百姓也会始终悼念他,这就是屈原,这就是端午节!

屈原常常以兰花自比

古代百姓一年中第三个重要的节日为“中秋节”。中国自古便是一个宗族社会,而家庭则是这个社会中最稳定的基本单位。

古今之文人,关于中秋和月亮的描写不胜枚举,笔者就不在此费搬运之功了。

农历八月十五为中秋,百姓忙碌了大半年也该停下来休息一下,想一想今年还要哪些农事尚未完成,忆一忆去年还未归家的四方亲人,聊一聊家中幼子的成长之路。

中秋之所以一直受到百姓的欢迎,是因为中国人的血缘亲情之包袱,在中秋时得到了一个合理的释放。

但中国老百姓人有一种“先入为主”的心理,过了八月十五,九月初九又是“重阳节”。但仔细思考会发现,中秋节的主题已经包含了重阳节,那为什么还要反复过相似的节日呢?

古代百姓不像现代人这么闲,地里的收成可是一天都耽误不得。这时候,也只有那些文人雅士,在诗词里歌颂重阳节了。

古代百姓一年中的最大的假期,春节。其他节日,老百姓过不过都无所谓。但春节再不过的话,真的很寒颤。

毕竟大冬天的,所有的农事生产都停了,忙活了一整年,为国家的发展上交了各种苛捐杂税,养肥了封建地主,也养活了一大家子。如果自己再不对自己好点的话,就说不过去了。

菊花古画图

上个世纪,四五十年代以前农村流传一句笑言:“你咋天天搞得跟过年似的!”这句话虽是调侃,但也反映了当时中国农村生活条件低下的处境。

这还是新中国的农村,中国古代农村的真实处境,恐怕只能靠想象了。

古代百姓的春节从大年初一到初七都会有的活动安排,与当今社会并无太大区别,大家也都非常熟悉,笔者就不在此赘述了。但与古代传统的春节相比,如今的春节变了味。

不知几何时,回家过年成了许多年轻人的一块心病。当中缘由不言自明,梦中的故乡和亲人都盼望游子归家,奈何回家的路需用金钱铺。

中国的人情社会是一把双刃剑,不幸的是当今的家庭亲情正好被这把剑砍中了软肋。

春节福娃图

结语:

中国古代的休闲文化,自汉朝初期实现的黄老之治始。但底层百姓的娱乐方式并不多。

史书和诗词文化中所记载的娱乐方式,亦不过是上流社会的狭隘一角而已,对于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中国百姓而言,几乎不具备普遍意义。

在各种苛捐杂税、以及极端落后的生产条件下,古代百姓活着本身就很辛苦。吟诗对月、游山玩水等高雅情怀,离田地里的劳动人民太过遥远。

且古代封建统治者,对于人口流动的管理极为严苛,这使得百姓的活动范围极为有限。

蹴鞠、百戏、斗鸡、踏青等充满市民气息的娱乐项目,也并非普遍。往往只有清明、端午等重大节日时,才可享受其中。四大传统节日作为古代劳动人民生活的调节剂,让枯燥的劳作生活增添了不可或缺的人文色彩。

如今随着中国的经济发展,四大传统节日在新时代焕发出了新的生命,在整个东亚文化圈具有不可撼动的地位。这些节日既是中国文化自信的证明,也是文化输出的耀眼名片。

参考文献:

《中国人的休闲》

《中国传统节日》

《中国古代农书研究》

更多残蜡烛,旧桃符,宁辞末后饮屠苏(半盏屠苏犹未举灯前小草写桃符是哪个节日)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本文仅仅做为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