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关心的问题:医疗行业投资机构(基金现在投医疗行业有没有前景),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医疗行业投资机构(基金现在投医疗行业有没有前景)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医疗行业投资机构(基金现在投医疗行业有没有前景)

之前在我们的官方号上发过一篇文章,在各大平台都反响不错,这里跟大家分享下。

干货:消费+医药+科技,如何买到这样的基金组合?

最近外资比较猛,每天都是数十亿资金往A股里涌入,才不管你指数是涨、是跌。

那他们都在买什么呢?

我们有在一次的直播分享课上说过,观察近三年外资占各大行业板块的比重:

1)消费板块比例最大,且行业占比逐年提升,以家电为例,比例从3.2%上升至11.1%,其他还有食品饮料、建材、消费者服务、农业等;

2)医药的占比也从0.8%上涨至5.4%;

3)科技类的也是快速增加,比如通信行业从0.4%上升至3.5%,电子从1.2%上升至3.5%,计算机从0.2%上升至2.4%。

(数据来源于:Wind,区间2017.1.1--2020.3.31)

跟大家科普下,外资都有自己的投资偏好,一般都是结合当地的产业和人口特征,买当地最优秀的核心资产,尤其对本地的行业龙头、大市值、高ROE股票具有一贯偏好。比如,买韩国优势产业的汽车/电子、垄断的烟草/通讯/钢铁、化妆品连锁零售企业,买台湾地区的半导体、电子,买日本的电子和高端制造。

中国呢,是人口多的国家里面“生活水平最高的”、消费需求旺盛,也是消费能力强的国家里“人口最多的”,所以消费这个板块最受外资欢迎,消费龙头企业的十几、二十年的业绩也是证明了自我价值的。

医药这个板块,就更不用说了,比如中国人口多,需求就大啊;另外因为搞发展,忽视了一些环境问题;还有,人口老年化也很快,这都对医疗资源构成了强大的需求。外加中国在医药研发上面的能力迅速提升,国家对公共卫生的巨大投入,资本市场的积极融资支持,都对整个行业带来巨大利好。

除了消费、医药,以前科技这块是咱们的短板,但是近十年中国是突飞猛进,比如说:以华为、中兴为代表的5G技术,我们已经走在世界的前列;很多人工智能、消费电子等方面,我们也出现了大量的高科技公司;半导体、芯片这个卡脖子的技术,我们也“被迫”撸起袖子加油追赶。国家对科技这块的政策、战略支持,已经是毫无疑问的了,这次就是要花大力气“科技强国”,借此机会提升经济档次和发展的质量。所以,外资开始逐步加大投资中国未来的新核心资产---也就是科技板块,也是非常聪明的。

再回到我们普通人怎么布局这些自家的核心资产,可以买入相关基金,由专业的人帮我们打理资金、长期持有中国最核心的资产。

1、消费类基金

消费板块一般包括:

一是必需消费,比如食品(含主食辅食、面包、调味料等柴米油盐酱醋茶)、饮料(含一般饮料、牛奶、白酒等)、医药、家庭生活用品等,甚至延伸到一些生猪和农业板块,都是刚需,正所谓民以食为天,再怎么经济不好、手里没钱,这些钱还是必需要花的。

二是可选消费,比如汽车、家电等耐用消费品、零售、娱乐、甚至旅游和餐饮消费等,我们老百姓对它的需求没那么强烈,换句话说,就是不消费这些,也能过得下去。比如疫情期间,它们会惨一点,但是疫情后恢复,也会弹性很大。

买消费基金,第一个选择是去买消费类指数基金,比如代表性的汇添富中证主要消费ETF联接(000248)、天弘中证食品饮料指数A(001631)等等。它们能获得消费板块的平均收益,但有些业绩不好的、走下坡路的可能拉平收益,另外因为一直满仓,没办法规避熊市的回撤。

第二个买主动管理的,这里又分为,一是聚焦做消费板块的,二是来蹭消费的热度的。

聚焦做消费板块的、有一些代表性产品的,我们跟踪仓位集中度、选股能力、风险收益特征、基金经理能力等综合筛选,主要有几家基金公司和代表产品:易方达、汇添富、中欧、华夏、鹏华。

我们做个简单对比:

如果单从收益看,郭睿的中欧品质消费最高,但因为才2年多时间太短,没经历过15、16年的熊市大跌,占了点便宜。虽然是新人,但近2年选股能力突出,如果想更多超额收益的高风险偏好的人可以关注。

同样是4年多的维度,胡昕炜、黄文倩的回撤差不多,但是收益能力,胡昕炜的汇添富消费行业略强一些。两位都经历过16、18年熊市,风险控制能力受到考验,值得信赖。

同样是7年多的维度,萧楠的易方达消费比张坤的易方达中小盘的收益、风险的弹性都更大些。高风险选萧楠,稳健些的选张坤。尤其在18年蓝筹大跌,张坤的易方达中小盘控制回撤的能力不要太强,主要得益于它是混合型基金,可以在0-95%之间灵活减仓避险。

资历最老的王宗合,这个16、18年控制回撤的能力都比较差一些,而高收益的年份也没有看见特别技高一筹的表现。

(数据来源:好买基金网-基金对比,截止2020.6.4)

从基金经理的背景来看,萧楠是消费行业研究员出身;胡昕炜长期从事食品饮料、农业、轻工制造等消费行业的研究工作;黄文倩有10余年消费品的研究经历;王宗合曾从事食品饮料、商业零售、农牧、服装、汽车等行业有丰富研究经历;中欧是新人郭睿,据悉也是有7年纯消费研究功底,深耕A股、港股两地消费行业,2015年7月加入中欧基金,任消费研究员,负责消费行业研究,覆盖所有港股消费以及A股的食品饮料,零售,纺织服装和教育行业,2018年2月首任这只消费基金的基金经理。

综合上面小结下,易方达中小盘混合(110011)(混合型)、汇添富消费行业混合(000083)(混合型)是比较合适的候选品种,汇添富消费行业的收益和回撤都弹性更大,适合略高风险的人,而易方达中小盘适合更稳健型的人。另外,中欧品质消费股票A(005620)(股票型)是黑马选手,机遇与风险并存。

其他蹭消费热度的非纯消费主题基金,因为不够专注,这里就不再花时间去讲了。

1、医药类基金的选择

好买基金研究中心曾按以下指标筛选:

1)2019年前成立,2019年中报和年报第一大重仓行业为医药生物(申万一级),且两个报告期行业市值占基金资产净值的50%以上的主动权益型基金(普通股票型+偏股混合型+灵活配置型);

2)2019年中报和年报医药生物占基金净值比变化不超过15%,最后得到医药头寸比较稳定的37只基金;

3)基金经理管理该基金时间要超过1年;

4)控制回撤能力,要求该基金经理管理以来最大回撤小于申万医药生物指数同期的最大回撤;

5)2019年以及2020年以来排名都在34只基金前1/2的基金;

6)规模大于5亿元;

通过定量化和定性化判断,总结出比较优秀的11只基金如下:

数据来源:Wind、好买基金研究中心(截至2020.04.25)

备注:富国精准医疗的于洋6月5日离任,孙笑悦接任。

然后还可以 *** 投资的细分领域、基金经理的专业度,等综合评估适合你的医疗主题基金。

3、科技类基金的选择

我们把科技股总结为十大概念板块:

①半导体和集成电路

②5G通信产业链

③软件信息类(大数据、云计算等)

④消费电子

⑤生物医药

⑥人工智能

⑦高端制造

⑧新材料、新能源

⑨新能源汽车产业链

⑩互联网+

各个细分领域的代表性指数基金有,比如中证全指半导体、中证5G通信主题指数、中证计算机主题指数(其他:中证云计算与大数据主题指数、中证大数据产业指数、全指信息指数,等)、中证电子指数、中证生物医药指数、中证人工智能主题指数、中证高端制造、中证新能源汽车产业指数,等等。

到底哪个能涨的更多,这个要结合各个细分板块的行业前景、盈利趋势、资金偏好等决定。就我个人意见,看好的先后次序是5G、半导体、消费电子、计算机、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高端制造。

另外还是有很多其他指数编制公司做的指数,这里不一一列举了。

至于主动管理型基金的选择,目前几家比较代表性的:

1)一是刘格菘的广发基金科技主题系列。我们看下,17年年中入职广发系列基金的经理后,将成长主题的基金逐步全部替换为纯科技板块,涵盖半导体、5G、电子、计算机、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等领域。

(数据来源:好买基金网,截止2020.6.4)

很多朋友问,刘格菘的这么多老基金、新基金怎么选?我们看下对比:

(数据来源:好买基金网-基金对比,截止2020.6.4)

通过数据横向对比看,真的差距不太大。持仓也可以看出,就是重仓个股、或个股的权重有轻微差异,没法判断哪个将来会更优。喜欢刘格菘的任选其一。另外还有两只新基金,要看仓位是否加满了,我们一般建议买老不买新。

另外补充下,这真是科技的风口来了、赌对了,一些网红基金经理之前的老基金,业绩真心一般。所以只要风口不熄,基金不改风格,问题不大,否则要小心了(它不像消费基金那么长期靠谱)。

2)二是,除了广发,其实基本每家基金公司都会有包含“科技”2个字的主动管理基金。

诺安成长混合(320007):清一色的半导体龙头股。基金经理19年任职,一顿操作猛如虎,全部换为半导体龙头股。虽然去年收益很高,今年半导体回调,这波回撤也是蛮大的。另外一只诺安和鑫混合(002560)也差不多。

银河创新成长混合(519674):聚集在半导体、5G、消费电子上,真正的全是科技股。新人基金经理郑巍山任职才一年,又是一名虎将,就是这一年里,他把持仓从聚集在半导体、5G等消费电子上,持股集中度接近70%。还有一只银华内需 *** 混合LOF(161810):这只基金经理任职3年多,也是19年才切入科技板块,一半是科技,一半农业、今年还加了些医药。

国联安优选行业混合(257070):这只也是大头聚焦在半导体的龙头公司,然后还有些信息软件技术类,基金经理潘明任职6年多,基本都在科技、成长股里面。国联安科技动力股票(001956)也差不多。

海富通电子信息传媒股票A(006081):这只去年底以来逐渐集中在5G、半导体、计算机,较为纯正的科技股基金。不过,基金经理也是任职两年不到的新手。

信达澳银新能源产业股票(001410):这只聚焦在5G,另外也会配置些电子、半导体、其他蓝筹行业的龙头,而且持股较为分散化,基金经理冯明远从业3年的年均回报36%,也是比较厉害。

金鹰策略配置混合(210008):5G、半导体、计算机,纯正的科技股,去年四季度接任基金经理的韩广哲才切入全科技,也算是“新人”了,这只规模也很小,只有1亿多。

万家行业优选混合LOF(161903):一边是科技股,且分散在半导体、计算机、新能源汽车等细分领域,一边是布局了一些医疗器械行业。基金经理黄兴亮有6年从业经历,之前是光大保德信几年,目前管理万家行业也只有一年时间。此外他管理了万家新成立的科技主题基金。一年前上任后,黄兴亮也是迅速把满仓的蓝筹股全部换为科技股,且注重分散配置,尤其提前布局了大量医疗检测行业的个股(正好碰上今年疫情)。另外,万家经济新动能混合A(005311)也差不多相似配置。

嘉实新兴产业股票(000751):行业和个股优选的高仓位股基,目前聚焦科技、生物医药,长期表现优异。

富国互联科技股票(006751):也是5G、半导体、计算机。富国创新科技混合(002692)除了科技股,还持有一些游戏、办公的龙头个股。

说了那么多,我们还是列个表:

通过对比我们看到,

第一个排除回撤比较大的,潘明的国联安优选行业主要是15、16年牛转熊的时候,跌的比较惨。刘辉的银华内需 *** 在18年也能跌48%,远不及同样3年管理期的另外两只,待会我们讲。15年市场顶部到18年底,持有这两只基金的会比较难受。

另外一只诺安成长混合也是老基金,历史上发生较大回撤过的,比较极端、注意风险。

第二个排除规模比较小的,收益的稳定性差了点,且存在诸多风险。这里不细说了。

第三个适度规避经验只有1年多点的新人基金经理。他们太不确定了,可能只是风口抓到了,能否应对未来的风格变化?(换别的行业了还行吗)能否应对未来的价格波动,比如高位能否做避险减震操作?(高位时能否控制回撤,牛转熊时会否暴跌、毫无应对经验)选择这些是要冒不小风险的。

但是综合基金公司背景,基金本身的年限更长的表现,虽然信任基金经理比较年轻,但这里,万家行业优选混合LOF(161903)、嘉实新兴产业股票(000751),两只长期收益、回撤控制能力都不错,长期绩优基金。新基金经理能否延续这些优质基金的表现,我们拭目以待。

最后,剩下冯明远的信达澳银新能源产业股票(001410)、李元博的富国创新科技混合(002692)。两位基金经理都是3年多一直关注科技、成长的题材,有一定的稳定些和延续性,经历了18年市场下跌的回撤考验,年化收益也不错。另外,在科技之外,他们还会做一些适度的分散,避免过度集中的风险;同时还能因为轮动获得额外收益。

需要补充的是,只能保证这些基金目前是科技持仓为主的主动管理基金,未来这些基金的持仓风格有可能发生变化,需要持续跟踪。名字里带有科技、成长、新兴产业、电子信息、新能源等明显成长风格的基金,也可能换仓其他板块,有的现在聚焦半导体,几个月后也可能换成其他成长类股票;而银华内需 *** 、国联安优选行业、金鹰策略配置、万家行业优选等,现在就是看见科技板块成为网红,也都跟着配置了些,但是长期看风格漂移的可能更大----也不能排除它们通过行业轮动,业绩很好,但届时可能不是你要的科技主题基金了。

3)最后,还有很多主动管理基金,会比较分散的持有科技相关主题,半导体、5G、消费电子、计算机、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等等,会持有一些这些成长行业的龙头股,以增强收益,这个不去整理了,太多了。

好了,本期内容到这里,最后做个小调查:你持有消费、医药、科技方面的哪些基金?欢迎大家在留言区讨论。

更多医疗行业投资机构(基金现在投医疗行业有没有前景)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本文仅仅做为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