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关心的问题:这首歌没唱直接听和谐的词(汉语唱歌不好听),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这首歌没唱直接听和谐的词(汉语唱歌不好听)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这首歌没唱直接听和谐的词(汉语唱歌不好听)

曲调和声调匹配,在官话区有四川清音、东北二人转等,大部分是地方戏或说唱类的。但这有一个问题,基本只有本方言区的人听起来才不违和。

其实所谓依字行腔,只要能做到别把高调字往低调放,别把低调字往高调放就行了。国语歌曲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上海开始,大部分词曲作者母语都不是国语,更别提受众的国语水平了,所以基本做到不违和就够了,一味追求声调与曲调匹配,只会写出一些半文不白,不知道在说什么的歌词。原因很简单,要根据曲调挑字。

粤语一直坚持依字行腔,一方面是继承地方戏曲的结果,另外一方面是创作者都是母语者,受众也是本方言区的人。该方言仍然主要使用现代汉语书面语而不是方言填词,但也出现了一些文脉不通,不合语法,用词生僻的歌词。同时,声调也只能按广州音去匹配,走出珠三角,同样是粤语区,声调和曲调就匹配不上了。走出粤语区,其他方言的人就完全感受不到这种和谐。

另外,如果强行要求声调匹配曲调,创作会有一定局限。比如,您可以试试用粤语或闽南语来填《青藏高原》的词。

个人觉得地方戏有必要用方言的声调来创作,而普通话则没必要,调子和谐了,歌词的质量可能就不高了,会出现不少不知所云,文笔不同,凑字一样的歌词。

多听点老北京的曲艺,就知道北京话也能唱的跟说的一样。

至于题主说到听不懂,题主可以听听九十年代以前的国语流行曲,说实话,造成误解或听不懂的没多少。这跟写文章说话一样,任何一种语言都可能出现歧义,但能不能字斟句酌地规避歧义,则是基本功的问题。普通话即便去除声调,也仍然有足够的冗余让人听懂。比如,过去官话区的人,使用各自的方言交流,其实在这种情况下,声调所携带的信息对对方来说,基本是无用的,但仍然能听懂,只不过没那么容易。现在很多流行歌手,第一是咬字发音很糟糕,第二是人声被各种乐器淹没以掩盖唱功不足,所以难以听懂是正常的。

更多这首歌没唱直接听和谐的词(汉语唱歌不好听)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本文仅仅做为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