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幽深的古林,苍翠高大的树木郁郁葱葱,层层叠叠。一片绿叶晃动,一只小鸟掠过,一阵清脆的叫声。
清泉汨汨的流着,声似玉石相碰之鸣。
天未大亮,一切显得朦朦胧胧。年轻人的心中,早已堆积了许久未曾清理的尘埃,不是不清,实是无力清扫。有一天这年轻人终于受不了了,孤身一人来到这古林,静静的走着。
白色的小花星星点点,散落在路边的绿草丛中。年轻人漫无目的地走着,雾水早已打湿了他的裤脚。这时年轻人嗅到一丝晨风带来的柴火气息,他抬头一看,远处一缕炊烟袅袅升起,不禁一惊,这古林,竟有人居住。
年轻人循着炊烟的方向,一路走去,不多久,便看见一条充满脚印的泥泞小道沿着小山坡蜿蜒而去,走上这小山坡,向下望去,一座依山而靠的青瓦白墙的老式房子映入年轻人的眼中。
不知哪来的胆量,年轻人缓缓走去,只见一老妪正在井边打水,那老妪心知年轻人来访,并不理他,只做着自己手头上的事。年轻人也不说话,只静静地站在一旁看着老妪。
老妪独居此处,没有繁华世界的纷纷扰扰,日子虽略显清苦,却过得清净自然。
老妪打完水后,便去门口拿起扫帚,一下一下扫着门前的尘埃。
不知为何,年轻人觉得老妪好像不是在扫她门前的土,而是在扫他心内的尘埃,随着那一声一声的“刷刷刷”,年轻人内心的忧虑苦闷,也成块成块的掉落,不知所踪。一下子,年轻人竟觉得浑身轻松无比。
太阳正在缓缓升起,清晨第一缕金黄柔和的光照在年轻人的身上,年轻人沐浴在这晨光下,觉得活力已重新回到他了的身上,世间的一切在他眼中都显得那么可爱。
这是《晨光》给我的感觉,初听这首歌,那充满禅意的故事便在脑海中形成了。一个内心忧虑苦闷的年轻人,走入了古林,他漫无目的地走着,一路充满挫折,也想要过放弃,但最终因心中那微弱的不知名的信念而坚持了下来。他在古林里遇见了一位老妪,虽未有交流,但仅仅是看着老妪静静的忙着手中的活,就觉得心平和了许多。此时,清晨第一缕光照在年轻人的身上,年轻人瞬觉心内清明,忧虑苦闷之类,消失得无影无踪。
私以为,徐志摩有一首短诗的意境与此歌相同:
*** 未明,早出东向海。
东向海,为求光明纯洁朝旭之华彩。
一波不起万籁静,解衣摸索身赴水。
身入水,晓寒彻骨呼吸几绝味殊美。
此时惟闻豁水声,四隅沉沉月落星暗。
天际渐渐发精莹。
发精莹,漫天黑暗透光明。
风来郁郁波纹动,波纹闪烁掩映杲杲东白之云英。
平旦已深,彩焰绝伦,泳者大笑,声震鸿钧。
同是要求得什么,同是要经历一番彻骨寒,才能会心一笑。
沧海桑田,唯“心”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