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关心的问题:论语第十章解读(论语相当第十),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论语第十章解读(论语相当第十)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论语第十章解读(论语相当第十)

《论语》十讲

为原书每一段话备注标引,给每一个标引词群集类分;

按照一定规则将大类排序,于是有了全新的《论语》。

第十讲 比较

此篇取名“比较”,而不是“比对”或者“比照”,因为没有一个绝对正确的对象可“对”、可“照”。

我学《论语》已经有几年了,笔记是纯手工逐字录入。参考对象有纸质的整本的书,也有网络上对某一段的解释。

今年参考的是杨伯峻先生的《论语译注》(简体字本),2006年由中华书局出版,2016年重印。

杨伯峻先生的《论语译注》向以注释准确、译注平实著称,是当代最好的《论语》读本之一,在学术界和读者中享有盛誉。

我拿我的笔记和该书进行比较、推敲,很受启发,有很多收获,进行了多处修改、调整,但同时也还存有很多疑惑。

我一直坚持,对《论语》的注解没有标准答案。我不想迷从杨先生,也不想让疑惑一直是疑惑,所以将我在今年学习中遇到的一些拿不准的地方列于此篇,希望能和读者们一起讨论、共求进步。

【自评】

2.4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我们都知道孔子活了73岁。孔子的这句话从他15岁讲到70岁,是他在70岁以后对自己一生的回顾。

15岁,古人叫“成童”,是小学毕业该升大学的年龄。我国古代,只有小学和大学,没有中学。孔子在虚岁15,也就是相当于今天初二或初三年级时这个年龄立志要做学问。

甭管立志做什么,到了该立志的年龄就需要立志。人无志,将一事无成。

中国古代,15(虚)岁是一大坎,20(虚)岁也是一个坎。20岁,古人要为男孩儿举行冠礼,即成丁礼,表示他已长大成人。孔子19岁娶媳妇,20岁有孩子,但孔子都没讲,他看重的是30岁。

孔子讲十五岁志于学,十五岁应该有一个仪式,应该是一个确切的年龄。但是后面讲的三十、四十、五十、六十、七十取的都是整数,应该只是一个大概的年龄。

十五而志于学,又经过十五年的学习,以“知礼”名,乃“立”。可见,孔子回顾的是他一生中学习知识、提升思想的经历,无关于生活变迁和社会地位的起落。

荀子曰“人无礼不立”,一脉相承,所以孔子说的立不立,不在娶妻、生子,而在知礼。《泰伯篇》说“立于礼”,《季氏篇》说“不学礼,无以立”。只有知书达理懂人事,才叫成人,才叫“立”。孔子30岁以知礼名,知礼乃“立”。

孔子35岁至50岁,一直在家读书习礼,教书育人。40来岁,全力治学,越学越聪明,当然也就“不惑”(不为身外事物所迷惑)了。智者不惑,不惑即为智者,学有所成,有文化,有见识。

其实,哪个人能做到四十不惑呢?绝大部分人活一辈子还糊里糊涂呢。不惑的意思可能不是没有疑惑,而是说搞不明白的事情就搞不明白吧,没有必要费尽心思、绞尽脑汁去搞明白了。

搞明白了该怎么过还是怎么过,搞不明白该怎么过也是怎么过,难得糊涂,得过且过,活下去是最重要的。

什么是“知天命”?就是知道自己的斤两,到底能干点什么,命中注定该干点什么。孔子出来做官是在51岁,正好在他“知天命”后。

什么叫“耳顺”?60来岁的人,阅世既久,毁誉置之度外,别人爱怎么说就怎么说,可能就是“耳顺”了吧?孔子55岁至68岁正在周游列国,处处碰壁,很不顺心。但他很虚心,什么挖苦话儿都能听得进去。

现在人们都六十退休,崇辱皆抛,什么荣誉,什么职务职称,都不如好身体重要。黄金万两,不如妻贤子孝。最重要的永远是人!

“从心所欲”且“不逾矩”,这是最高境界。分寸最难拿捏,人活着,就有规矩管着;人死了,才能彻底自由。孔子活了73岁,70岁以后,人之将死,离自由也近了。豁达的人,活明白的人,不只耳顺,心也顺了,物我两忘,没什么舍不得放不下的。

“从心所欲”,一谓“随心所欲”,想怎么样就怎么样,二谓“纵心所欲”,放得开,想干啥干啥。“不逾矩”是无法中有法,怎么干怎么对头,处处合乎规矩。虽有规矩,不碍自由。

{杨伯峻先生将此句译为“孔子说:‘我十五岁,有志于学问;三十岁,[懂得礼仪,]说话做事都有把握’;四十岁,[掌握了各种知识,]不致迷惑;五十岁,得知天命;六十岁,一听别人言语,便可以分别真假,判明是非;到了七十岁,便随心所欲,任何念头不越出规矩。”}

【孝】【色】

2.8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先生:年长者,对应“弟子”,指父、兄等。

馔:吃喝。

“曾”是“乃”或“竟”的意思。

2.7子游问孝,说的是对父母内心要敬。这一段说的是在父母面前始终保持和悦穆敬的态度是最难能可贵的。

色难,不是指脸色难看,而是指在父母面前保持好脸色是难能可贵、值得夸奖和称赞的。

光是替长辈办事,有吃有喝先紧着长辈,内心不敬,脸上不恭,这难道能是孝吗?

《礼记》:孝子之有深爱者必有和气,有和气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

{杨伯峻先生将此句中“色难”译为“儿子在父母面前经常有愉悦的容色,是件难事”。}

【共勉】【学习】

2.11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礼记•学记》:“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

“温故”就是温习学过的知识,也就是复习、回顾,大概是“学而时习之”的“习”。换一种说法就是“习复而知新”,在复习的过程中有新的发现和感悟,有所创新。

老师讲课我们要记笔记。如果单纯是记笔记,记住了老师讲的话,哪怕是一字不落,你也只能做一个复读机,当不了老师的。要想当老师,得有自己的东西,得在老师讲的基础上有新的想法,有自己的创造加进去。

传道授业解惑者,是老师。但是孔子在这里讲的应该更接近于“宗师”,要想开宗立派,得树立起自己的旗帜,有自己的独门武功。

{杨伯峻先生将此句译为“在温习旧知识时,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就可以做老师了。”}

【共勉】【学习】【思考】

2.15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罔:迷惘。殆:疑惑。这句话讲学习和思考一样都不能少。

光学习而不思考,就像吃得挺多但是消化不好或者不消化,食物变不成身体所需的营养。知识是知识,个体是个体,不相融合,无法促进成长,茫然而找不到方向。

光思考而不学习也不行,脑子在那里空转,绕来绕去,越绕越晕,并且容易走火入魔。终日而思,疑惑仍不得解;不如须夷之所学,学一点得一点,进步一点。

{杨伯峻先生将此句译为“只是读书,却不思考,就会受骗;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会缺乏信心。”}

【共勉】【学习】

2.16 子曰:“攻乎异端,斯害也已。”

孔子讲“非礼勿视、非礼勿听 、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孔子不讲“怪力乱神”,所以这句话就很明白了,研究和治学要走正道,搞歪门邪道是有害的,是不得善终的。

读书也一样,要读经典,要多读正能量的书,而不能整天陷在黄色、暴力、修仙、穿越、宫斗那些书里面。

读好书,才能做好人;做好人,需要读好书

{杨伯峻先生将此句译为“批判那些不正确的议论,祸害就可以消灭了。”}

【为政】

2.20 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15.33 子曰:“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知及之,仁能守之,不庄以莅之, *** 不敬。知及之,仁能守之,庄以莅之,动之不以礼,未善也。”〗

以,连词,与“和”同。

劝,互相勉励。

孔子生活的时代,鲁国贵族中,三桓最显赫;三桓之中,季氏最显赫。季康子是当时季氏的掌门人,即季孙氏,名肥。鲁哀公时正卿,政治上最有权力的人。

季康子问孔子怎么才能让老百姓敬上、忠上、为上卖力?孔子说,领导人要自重,要有领导人庄重的样子,老百姓才会敬重你。领导人要带头行“孝慈”之道,老百姓自然会以“孝慈”之道对你,也就是忠诚于你;领导人要提拔有品德、有能力的人,同时教化那些能力弱的人,老百姓就会见好学好,相互勉力上进。

{杨伯峻先生将此句译为“季康子问道:‘要使人民严肃认真,尽心竭力和互相勉励,应该怎么办呢?’孔子说:‘你对待人民的事情严肃认真,他们对待你的政令也会严肃认真了;你孝顺父母,慈爱幼小,他们也就会对你尽心竭力了;你提拔好人,教育能力弱的人,他们也就会劝勉了。’”}

【自评】

2.21 或谓子曰:“子奚不为政?”子曰:“《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

奚:xī,疑问词,为何。

孔子好当官,但是没有官运。这个问的人真是讨厌,哪壶不开提哪壶。

孔子引用《尚书》里的话“专心致孝,自己做到了孝,从而兄弟也就友睦了,家也就治好了。修身、齐家,然后就是治国,也就是施于有政。”孝敬父母、友爱兄弟、教书育人、立德立言,我所做的这些也是为政,何必非得当官,才叫为政?

家、国、天下,家是基层单位,治家也是从政,何必非得当官,才叫从政?

孔子答对得很机敏。话虽然是这样说,但是心里苦呀。

{杨伯峻先生将此句译为“《尚书》上说:‘孝呀,只有孝顺父母,友爱兄弟,把这种风气影响到政治上去。’这也就是参与政治了呀,为什么定要做官才算参与政治呢?”}

更多论语第十章解读(论语相当第十)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本文仅仅做为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