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2020年的春节已经迈着轰隆隆的脚步到来,外面到处购物的场所人头攒动,喧嚣异常,家里也是除尘换新,一派忙乱的景象,大家都被这繁忙与热情感染,也许很少思考我们为什么会对春节会抱有如此的热情,以及春节背后的起源的文化内涵。
而我近段时间刚好看了一本《春节与除夕》的书,知道了许多春节的文化和习俗的由来,于是我趁着过年一身轻松,向大家介绍一些本书中的内容,了解一下我们的春节习俗与文化起源。
今天我就以大家平常对过年的三种说法除夕、过年和春节,来阐述一下春节的起源和文化内涵。
一、除夕之说
春节是我们中华民族最隆重且最富有民族特色的传统节日,世界上任何地方的华人可以不遵从其它任何中华民族的习俗,但没有任何一个人可以不过年。因为没有年的一年,华人会心理空落落地,会认为自己刚刚活过的一年是没有意义的。
而年前最后一晚的欢聚,则前尘往事烟消云散,苦也罢乐也罢,来年一切从头来过,有怨的人在新年的钟声敲过之后见面道声恭贺,误会嫌隙就会瞬间冰释。
1、除夕源于一种驱鬼祛病消灾、祭神祭祖的祭祀活动
追溯春节的起源,我们可以追溯到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这从我们每家每户堂屋正中的牌匾就可以看出。中国人无论是什么姓氏,都有自己的堂名,但无论是什么堂名,牌匾中央都会有一行“天地君亲师位”的特大行文,旁边附祖考、司命等小字,层层散开是如家训的对联和庆贺新年的吉语对联,而行至大门处,则是那幅最显眼最具标志性的贺春对联。
而堂屋正中的堂名、对联等每年除夕更换一次,然后行三叩九拜之礼,便是先祖祭祀活动的改良。“除夕”是指一年中最后一天的晚上,从字面上看岁末除,就表达了一种驱逐祛除之意。《礼记·月令》中说,岁末第一要务就是“命有司大傩,旁磔,出土牛,以送寒气。”
“有司”是指掌管驱疫的官吏,“旁磔”是指在四方之门分别披挂肢解的牲畜。至于“大傩”,则是与“旁磔”一样是一种驱邪手法。据《周礼·夏官·方相士》中记载,专驱鬼怪的“方相士”由武夫担任,他们手掌蒙態皮,头戴黄金面具,穿黑衣红裙,执戈扬盾,运动时还要呼“傩!傩”,这就是“大傩”的具体手法。
而“寒气”不仅表示的是冬日的寒气,还指一切病情瘟疫。古时的人们相信这些敬神驱鬼的手法,可以避一切灾祛一切病,而年前这晚最后的一送,则可以迎来新年新气象,因此有“除夕”一说。
2、“除夕”的神话传说
真正的敬神驱鬼的祭祀活动,从腊月初八就要开始,直至年前最后一晚真正结束,由“除夕”把这一活动推向 *** 。而关于“除夕”的说法,还有另外一个神奇的故事,让这一活动更具神秘性。
相传在很久以前,有一个叫“夕”的妖怪,专门害人,特别是看见哪家有漂亮的女孩儿,晚上就要去糟蹋她,而后还要把女孩儿吃掉。老百姓对夕恨之入骨,但又没有办法。
当时有个叫七郎的猎人,力大无穷,箭射得很好,养的狗也非常厉害,任何猛兽都敢去斗。七郎见百姓被夕害苦了,就想除掉它。他带着狗到处找夕,却始终没有找到。原来,夕白天不出来,太阳落山后才出来害人,半夜后又不见了,没人知道它到底住在哪里。
七郎找夕找了一年,这天已是腊月三十,他来到一个镇上,见人们都在欢欢喜喜准备过年。七郎心想,这个镇大,人多,姑娘也多,夕可能要来。于是,七郎就找镇上的人们商量,叫大家天黑了不要睡觉,多找些敲得响的东西放在家里,一有动静就使劲敲,把夕吓出来除掉。
这天晚上,夕果然来了,它刚闯进一户人家就被发现了。这家人马上敲起了盆盆罐罐,接着,整个镇子也跟着敲起来。夕吓得四处乱跑,正好被七郎看见了。七郎放出猎狗去咬它,夕有点儿斗不过七郎和猎狗,想逃跑,却被被猎狗咬住后腿不放,于是七郎趁机开弓猛射,一箭就把夕射死了。
这是“除夕”的神话传说,至于是否真实已无可考,但关于“除夕”一词的最早出现,则见于见于古代文献《风土记》,书中道“至除夕达旦不眠,谓之‘守岁’”,“除夕之夜,互相赠送,称为馈岁;酒食相邀,称为别岁;长幼聚饮,祝颂完备,称为分岁。”
除夕这一天,对我们所有人来说,都是极为重要的一天,它让我们在这一天辞旧迎新,万家团圆,一起围炉夜话迎新年。
二、过年之说
常言道“小孩望过年,大人望种田”,充分显示了农耕社会大人小孩不同的期望,但也说明了“过年”是我们最通俗的说法。
1、“过年”是对丰收的庆典活动演变而来
至于“年”字的来历,则来自于农耕社会人们对于丰收的期望,甲骨文上的“年”字模样,就是一个人头上顶着沉甸甸的谷穗,喜获丰收后庆祝的样子。
因此,“年”字的起源,是由古代的丰收祭祀活动演变来的。《说文解字》中载:“年,谷熟也”,也就是说,“年”被人们视为五谷的一个生长周期。
而“过年”,就是对丰收后的庆典活动的称谓。大家辛劳一年,平时省吃俭用,但过年时,再穷的人家也得备上八大碗大吃一顿,以贺来年丰收。关于我们年桌上必备的寓示着“年年有余”的鱼,就是这种期望流传下来的最显著的标志。
2、“过年”的神话传说
与“除夕”一样,“过年”也有着一个神秘的神话传说,其实“夕妖年兽”,就是一卵双胞的两个怪物。
而与夕妖不同的是,年兽是一种头长触角,长居深海的怪兽,它凶猛异常,都只到每年除夕之时才爬上岸,吞食牲畜,伤人性命。于是,每到除夕这天,人们人人自危,生怕被年兽所伤。
然而有一年除夕,从村外来了个乞讨老人,他看到乡亲们匆忙恐慌的景象,只有村东头一位老婆婆给了他一些食物,并劝他快上山躲避年兽。
老人把胡子撩起来笑道:“婆婆若让我在家待一夜,我一定把年兽赶走。”老婆婆仍然继续劝说,乞讨老人却笑而不语。在半夜时分,年兽闯进村里,但它发现村里气氛与往年不同。
年兽见村东头老婆婆家,门贴大红纸,屋内烛火通明,它浑身一抖,怪叫了一声,就要冲进门时,却听见院内突然传来“砰砰 *** ”的炸响声,年兽浑身战栗,再不敢往前走了。原来,年兽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
这时,婆婆把家门打开,只见院内一位身披红袍的老人在哈哈大笑。年兽一见大惊失色,狼狈逃窜了。第二天是正月初一,避难回来的人们见村里安然无恙,都十分惊奇。到这时老婆婆才恍然大悟,原来乞讨老人是来帮助他们驱赶年兽的,于是她赶忙向乡亲们述说了乞讨老人的事情,并把驱赶年兽的方法告诉了大家。
后来每年除夕,家家户户烛火通明、贴红对联、燃放鞭炮,人人关紧大门在家守更待岁便成了习俗。到了初一一大早,大家还就早早出门走亲串友开始互相道喜问好,谈论一夜的所见所闻,庆幸一切都好,一起展望新的一年。
年一过,一切都是新的,新年新气象,人们就开始了新的一年。
三、春节之说
新年的门一开,就是春节了。新年的每一天都会有不同的活动,初一派发压岁钱互道恭贺、初二回娘家祭财神、初三睡个饱、初四迎灶神接五路、初五迎财神开集市、初六大扫除送五穷、初七人日节、初八放生、初九拜天公……春节要一直延续到正月十五元宵节才算结束。
那大家知道春节之说又是因何而来吗?说起春节,就不得不提万年历。
1、万年历的来历
我们知道,除了我们常用的扯历、挂历、台历,很多人家里都会有一块记有阴历、阳历,时间不停自动翻滚的计时器牌匾,被称作万年历。至于万年历,你可能和我以前一样,在没看过《春节与除夕》之前,根本不知道何为万年历,只以为“万年”是表示时间的无涯,但“万年历”中的“万年”指的却是一个人名。
相传在古时候,有个名叫万年的青年,看到当时节令很乱,就有了想把节令定准的打算,但是苦于找不到计算时间的方法。
有一天,万年上山砍柴累了,坐在树阴下休息,树影的移动启发了他,于是他设计了一个测日影计天时的晷仪,用来测定一天时间。后来,山崖上的滴泉启发了他的灵感,他又动手做了一个五层漏壶,用来计算时间。天长日久,万年发现每隔360多天,四季就轮回一次,天时的长短就重复一遍。
当时的国君叫祖乙,也常为天有不测风云而感到苦恼。万年知道后,就带着日晷和漏壶去见国君,对国君讲日月运行的道理。祖乙听后大悦,感到很有道理。于是把万年留下,修建日月阁,筑起日晷台和漏壶亭,希望能测准日月规律,推算出准确的晨夕时间并创建历法,为天下黎民百姓造福。
青年万年经过长期的观察,精心的推算,后来制定出了准确的太阳历。但是当他把太阳历呈给当朝国君时,他已满面银须,老得不成样子了,而当时的国君祖乙已死,接过太阳历的当朝国君是祖乙的继任者。
新国君深为万年一生的精心与付出而感动,为纪念万年的功绩,便将太阳历命名为“万年历”,封万年为日月寿星。
这也就是万年历的来历。所以,我们过年时挂的寿星图上的银须老叟,其实就是万年。
2、万年历下定春节
在祖乙还在世时,太阳历已初成。有一次,祖乙去了解万年测试历法的进展情况,知道太阴历法已初步完成,就亲自登上日月阁看望万年。
当他登上日月坛时,看见石壁上刻着一首诗,诗道:
日出日落三百六,周而复始从头来。草木枯荣分四时,一岁月有十二圆。万年指着天象,对祖乙说:“现在正是12个月满,旧岁已完,新春复始,祈请国君定个节吧!”
祖乙说:“春为岁首,就叫春节吧!”祖乙一锤定音,这便是春节的来历。
但是,在历史上的不同朝代,春节的时间却并不一样。夏朝以农历一月为一年之首,商朝以农历十二月为岁首,周朝以农历十一月为岁首,秦朝以农历十月为岁首。春节作为岁首大节,最早确立于汉朝。那是公元前104年,即汉太初元年,汉武帝颁行《太初历》,确定以农历正月初一为岁首。此后2000多年,我国沿袭了这一历法体制。
于是,除夕、过年、春节三节并处,成为了我国最隆重最盛大的节日。新中国成立后,由于考虑到全世界使用的公历纪元,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通过了把公历元月一日定为元旦(俗称阳历年)、把农历正月初一定为春节(俗称阴历年)的决议。
现在我们有两个新年,一个是公历新年元旦节,一个是农历新年春节。而我国历史悠久,文化渊远流长,人们普遍对春节新年更有认同感,这不是可以靠人力和时间可以淡化的文化之根。因此,一到春节前后,人们就开始自发的举行各种庆典活动,以迎接春节的到来,而国家的假期安排,更是考虑到人民的情感需求,总会给大家安排一个长长的假期,让我们可以尽情地探亲访友、联络感情,使我们能够深深地浸入到中华民族的这种根脉文化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