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博主按:古往今来,历朝历代,上至真命天子,下到州官县府,都喜欢修建楼阁。中国古代的楼阁,或用来纪念大事、或用来来镇妖伏魔、或用来求神拜佛,其中又以湖南岳阳岳阳楼、湖北武汉黄鹤楼、江西南昌滕王阁最为出名,并称“中国三大名楼”。我国的名楼还有很多,入选本博文十大名楼的标准,一是始建年代;二是在全国范围内的名气;三是现在建筑的年代;四是附属的文化内涵。
十大名楼是岳阳楼、黄鹤楼、滕王阁、越王楼、烟雨楼、光岳楼、西安鼓楼、蓬莱阁、鹳雀楼和天一阁。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品赏中国十大名楼前世今生所倾注的历史沧桑,寻找那些建筑留给我们的历史记忆。
No.1 岳阳楼
地理位置:岳阳楼耸立在湖南省岳阳市西门城头,紧靠洞庭湖畔。
名楼简介:始建于三国东吴时期(公元215年),是我国最早建筑的一座名楼。现在的岳阳楼重建于清光绪五年(1880),在岳阳西城墙上,坐东向西,面临洞庭湖,遥见君山。
岳阳楼自古有“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之誉,与湖北武汉黄鹤楼、江西南昌滕王阁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北宋范仲淹脍炙人口的《岳阳楼记》更使岳阳楼著称于世。
岳阳楼的建筑构制独特,风格奇异。气势之壮阔,构制之雄伟,堪称江南三大名楼之首。岳阳楼为四柱三层,飞檐、盔顶、纯木结构,楼中四柱高耸,楼顶檐牙啄,金碧辉煌。远远看去,恰似一只凌空欲飞的鲲鹏。全楼高达25.35米,平面呈长方形,宽17.2米,进深15.6米,占地251平方米。中部以四根直径50厘米的楠木大柱直贯楼顶,承载楼体的大部分重量。再用12根圆木柱子支撑2楼,外以12根梓木檐柱,顶起飞檐。彼此牵制,结为整体,全楼梁、柱、檩、椽全靠榫头衔接,相互咬合,稳如磐石。
岳阳楼的楼顶为层叠相衬的“如意斗拱”托举而成的盔顶式,这种拱而复翘的古代将军头盔式的顶式结构在我国古代建筑史上是独一无二的,为我国现存古建筑中所罕见,为中国现存最大盔顶建筑。覆黄琉璃瓦,翼角高翘。楼前两侧左右与楼品字并列,有三醉亭和仙梅亭作为陪衬。
登岳阳楼可浏览八百里洞庭湖的湖光山色。岳阳楼是江南三大名楼中唯一的一座保持原貌的古建筑,它的建筑艺术价值无与伦比。
前世今生:
东汉末年,孙权的手下大将鲁肃奉命镇守巴丘,操练水军,在洞庭湖接长江的险要地段建筑了巴丘古城。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鲁肃在巴陵山上修筑了阅军楼,用以训练和指挥水师。阅军楼临岸而立,登临可观望洞庭全景,湖中一帆一波皆可尽收眼底,气势非同凡响,这座阅军楼就是岳阳楼的前身。
两晋、南北朝时期,阅军楼改称巴陵城楼,虽仍侧重于军事上的需要,但那壮阔绮丽的风光,已为诗人吟咏。南朝诗人颜延之《登巴陵城楼》诗,即有“清氛霁岳阳,曾晖薄澜澳”的佳句。
到唐朝时期方始称岳阳楼。因岳州地处南北通途,又有楼台胜景,“迁客骚人,多会于此”。唐开元四年(716年),中书令张说贬官岳州,常会文人登楼赋诗。嗣后,张九龄、孟浩然、贾至、李白、杜甫、韩愈、刘禹锡、白居易、李商隐等风邀云集,接踵而来,留下许多语工意新的名篇佳作。如李白:“楼观岳阳尽,川回洞庭开”;杜甫的《登岳阳楼》:“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更是千秋绝唱。
但岳阳楼真正名闻天下,是在北宋滕子京重修、范仲淹作记之后。宋庆历四年(1044年),环庆路都部署兼知庆州滕子京因被诬告滥用公使钱被贬知岳州。当时的岳阳楼已坍塌,滕上任后第二年便在广大民众的支持下重修岳阳楼,《涑水纪闻》记载滕宗谅向民间欠钱不还者讨债,讨来的钱有一万缗,就用于修建岳阳楼。并邀请范仲淹作《岳阳楼记》。其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名句格言,更使岳阳楼名闻天下。
滕子京重修的岳阳楼,在明崇祯十一年(1639年4月)毁于战火,翌年重修。清代多次进行修缮。
清光绪六年(1880年),知府张德容对岳阳楼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重修,将楼址内迁6丈有余。
至民国末年,楼身已经破旧不堪。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 *** 对岳阳楼极为珍视,人民 *** 多次拨款对岳阳楼进行了维修,还修建了怀甫亭、碑廊,重建了三醉亭和仙梅亭等古迹。
1983年,国务院拨专款对岳阳楼进行了为期一年半的以“整旧如旧”为宗旨的落架大修,把已腐朽的构件按原件复制更新。
1984年5月1日,岳阳楼大修竣工并对外开放,修复后的岳阳楼保存了清朝的规模、式样和大部分的建筑构件。
岳阳楼在1700余年的历史中屡修屡毁又屡毁屡修。几经风雨沧桑,屡毁屡建,有史可查的修葺共30余次.每次重修后,“则层檐冰阁,岌颂于其上,文人才士登眺而徘徊”;圮毁之时,“则波巨浪,冲击于其下,迁客骚人矫首而太息”(清朝张德容《重修岳阳楼记》)。
名楼典故:
鲁班尺造楼传说:
唐开元四年张说贬到岳州后,决定张榜招聘名工巧匠,在鲁肃阅兵台旧址修造“天下名楼”。有一位从潭州来的青年木工李鲁班,手艺高强,擅长土木设计,被张说相中。张说限李鲁班在一个月内设计出一座三层、四角、五梯、六门、飞檐、斗拱的楼阁图纸。谁知李鲁班摆弄了一个月的时间,设计出来的图纸只是一座过路小亭。张说很不满意,再限七天时间,一定要拿出与洞庭出水形胜相得益彰的有气派的楼阁图纸。
正当李鲁班一筹莫展时,一位白发老人走了过来,问清缘由,便把背的包袱打开,指着编有号码的木头说:“这些小玩意儿,你若喜欢,不妨拿去摆弄摆弄,或许会摆出一些名堂来。若是还差点什么,就到连升客栈来找我。”李鲁班接过来,摆了又撤,撤了又摆,果然构成了一座十分雄壮的楼型。大家十分高兴,都说是祖师爷显灵,向白发长者道谢。老人说自己是鲁班的徒弟,姓卢。后来,老者在湖边留下了写有“鲁班尺”3字的木尺,一阵风后不见了。工地上人群纷纷跪下,向老者逝去的方向叩头不止。不久,一座新楼拔地而起,高耸湖岸,气象万千。
No.2 黄鹤楼
地理位置:黄鹤楼耸立于湖北武昌长江南岸蛇山峰岭之上,原址在湖北武昌蛇山黄鹤矶头。
名楼简介:黄鹤楼始建于三国东吴黄武二年(公元223年),现在的黄鹤楼为1981年1重建,1985年6月落成,耸立在武昌蛇山的高观山上,距旧址约一千米左右。
宋画《黄鹤楼图》再现了宋楼的面貌。图中黄鹤楼建在城台上,台下绿树成荫,远望烟波浩淼。中央主楼两层,平面方形,下层左右伸出,前后出廊屋与配楼相通。全体屋顶错落,翼角嶙峋,气势雄壮。宋之后,黄鹤楼曾屡毁屡建,清同治七年(1868)重建,但现遗址上只剩下清代黄鹤楼毁灭后唯一遗留下来的一个黄鹤楼铜铸楼顶及当时楼貌照片,已不是宋画在高台上丛建多座建筑,而取集中式平面,高踞在城垣之上,平面为折角十字,外观高三层,内部实为九层。下、中二檐有12个高高翘起的屋角,总高32米。
如今黄鹤楼坐落在海拔高度61.7米蛇山顶,以清代“同治楼”为原型设计。楼高5层,总高度51.4米,建筑面积3219平方米。72根圆柱拔地而起,雄浑稳健;60个翘角凌空舒展,恰似黄鹤腾飞。楼的屋面用10多万块黄色琉璃瓦覆盖。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黄鹤楼色彩绚丽。楼外铸铜黄鹤造型、胜像宝塔、牌坊、轩廊、亭阁等一批辅助建筑,将主楼烘托得更加壮丽。登楼远眺,“极目楚天舒”,不尽长江滚滚来,三镇风光尽收眼底,雄伟壮观。
前世今生:
始建于三国时代东吴黄武二年(223年)。唐代《元和郡县图志》记载:孙权始筑夏口故城,“城西临大江,江南角因矶为楼,名黄鹤楼。”是为了军事目地而建。孙权为实现“以武治国而昌”(“武昌”的名称由来于此),筑城为守,建楼以瞭望。而据《极恩录》记载说原为辛氏开设的酒店。
晋灭东吴以后,黄鹤楼便失去了其军事价值,随着江夏城的发展逐渐演变成为登临游憩的圣地,于是便有了王子安、费袆等仙驾鹤来游的故事。至唐代,黄鹤楼已经成为文人骚客吟诗揽胜的胜地。历代文人墨客到此游览,留下不少脍炙人口的诗篇。唐代诗人崔颢一首“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已成为千古绝唱,因这首诗,成就了黄鹤楼“文化名楼”的地位,享有“天下绝景”之称,更使黄鹤楼的名声久震四方。
唐宝历年间,任武昌节度使的牛昌儒将城墙扩大到山南菱湖、长湖、 *** 湖一带,黄鹤楼的规模的一大大扩展。至唐永泰元年(公元765年)黄鹤楼已具规模,使不少江夏名士“游必于是,宴必于是”。
到了宋代,由于战乱,黄鹤楼经历了由盛及衰的变迁。本是雄伟辉煌、玲珑精致的建筑群,被付之一炬。1184年,南宋大诗人张越,见黄鹤楼面目全非,万分悲怆,写下《黄鹤楼说》洒泪而去。半个世纪后沾湿了古人泪水的黄鹤楼,终于得以重修。
元朝给中原大地带来了近百年的和平时期,于是黄鹤楼又恢复了往日的繁荣。明代黄鹤楼再次遭受磨难,据记载明代黄鹤楼毁四次,重建四次,大修两次。
明代的最后一次重建是在万历十七年(公元1589年),在一场大火之后,黄鹤楼以更加雄伟隽秀。何谨在他的《古今游名山记》中这样记述:“省城黄鹤山楼,制方,而补四隅为圆,二顶三层,高约五六丈,每隅合九角,每方四溟为柱,中外三起,外二起四面各十二柱,中一起四,楼后接楹屋数间。后石镜亭,涌月台,仙枣亭。观音阁当其间,阁畔黄鹄矶,吕公洞......”(采自《至胜黄鹤楼》之黄鹤楼揽胜)。
到了清代黄鹤楼更是风雨飘摇。统治者为了标榜太平盛世,都会大兴土木,建楼修台。黄鹤楼也在清朝不计其数的修缮重建中重获新生。其形制别具匠心,远非历朝所能及。已经成为古建筑史上的精品。
根据史载,一千七百多年来,兵火频繁,黄鹤楼屡建屡废,屡废屡建,先后修建三十余次。南北朝、唐、宋、元均有重建,仅在明清两代,就被毁7次,重建和维修了10次。有“国运昌则楼运盛”之说。此楼由两层的木结构变成三层是宋代以后的事。晚清时,黄鹤楼仍为三层的木结构建筑,高七丈二,但加了九尺铜顶,建有三十多个翘角,造型优美,结构精巧,气势辉煌。然而,自从八国联军进了中国,凄风苦雨依然不忘黄鹤楼。可惜这建于同治七年(公元1868年)的最后一座“清楼”,也毁于光绪十年(公元1884年)的一场大火。只存在了十几年。一把大火使如此圣境成为荒芜的废墟,满目疮痍,只有几截断石空对江面残阳,似乎在诉说着对晴川的向往,对芳草的依恋。遗址上只剩下清代黄鹤楼毁灭后唯一遗留下来的一个黄鹤楼铜铸楼顶。此后近百年,黄鹤楼未曾重修,几乎楼鹤俱渺。
1957年建长江大桥武昌引桥时,占用了黄鹤楼旧址。1981年10月,重修工程破土开工。1985年6月,新楼落成,耸立在武昌蛇山的高观山上,距旧址约一千米左右。这就是今天所看到的黄鹤楼,应该是第十三座楼了,如把修缮计算在内,也可说是第三十余座楼了。黄鹤楼的形制自创建以来,各朝虽有出入,但都显得高古雄浑,极富个性。新修的黄鹤楼主楼以清代同治楼为蓝本,但更高大雄伟。
名楼典故:
因仙因山:
关于黄鹤楼的得名,有“因山”、“因仙”两种说法。“因仙”一说是古人为黄鹤楼的得名,杜撰了不少美好的故事。南北朝时,传说仙人王子安乘鹤经过这里。唐宋时,又传说三国时蜀国的费袆(hui灰)成仙以后,常骑着黄鹤在此休息。明清时,人们把黄鹤楼同八仙之一的吕洞宾相连,说唐朝时吕洞宾经常在这儿饮酒,却不付钱。店主人仍旧照常供应,为此,吕洞宾非常高兴。有一次,吕洞宾又来到店里,天气热,店主人送上西瓜。吕洞宾就用瓜皮在墙上画了一只鹤,然后唱起歌来,黄鹤就从墙壁上飞了下来。这样就招徕许多酒客,从此宾客盈门,生意兴隆,每天在千人以上。几个月之后,酒店主人赚钱达几百万。他用钱酬谢吕洞宾,吕洞宾不要。过了十年,吕洞宾复来,取笛吹奏,跨上黄鹤直上云天。店主人为纪念这位帮他致富的仙翁,便在其地修建了这座楼,以示感谢。取名“黄鹤楼”。这些神话传说很有趣,也很动人,但都不是黄鹤楼楼名真正的由来。历代的考证都认为,黄鹤楼的名字是因为它建在黄鹄山上而取的。古代的“鹄”与“鹤”二字一音之转,互为通用,故名为“黄鹤楼”。因山得名的说法为黄鹤楼得名奠定了地理学基石,因仙得名的说法却令赏楼者插上了纵横八极的想象翅膀,满足了人们的求美情志和精神超越需求。两种说法各具功能,以往并行不悖,相得益彰,今后必将彼此映照,共存于永久。
No.3 滕王阁
地理位置:滕王阁坐落在江西省南昌市西北部沿江路赣江东岸。
名楼简介:滕王阁始建于唐永徽四年(公元653年),素有“西江第一楼”之誉。与湖南岳阳楼、湖北黄鹤楼并称江南三大名楼,中国古典建筑的巅峰代表之作。现在的滕王阁是1985年按照梁思成绘制的《重建滕王阁计划草图》重建,于1989年10月8日建成。
滕王阁是南昌的骄傲,是豫章古文明的象征,乃中华民族文化遗产之瑰宝。新楼为仿宋朝木结构样式,净高57.5米,共九层,采用宋朝楼阁“明三暗七”格式。其中明层皆有回廊可俯瞰赣江景色。楼体为钢筋混凝土建成,南北有回廊连接着“压江”、“挹翠”两个辅亭。建筑面积有13000多平方米。其下部为象征古城墙的12米高台座,分为两级。台座以上的主阁取“明三暗七”格式,即从外面看是三层带回廊建筑,而内部却有七层,就是三个明层,三个暗层,加屋顶中的设备层。新阁的瓦件全部采用宜兴产碧色琉璃瓦,因唐宋多用此色。正脊鸱吻为仿宋特制,高达3.5米。勾头、滴水均特制瓦当,勾头为“滕阁秋风”四字,而滴水为“孤鹜”图案。台座之下,有南北相通的两个瓢形人工湖,北湖之上建有九曲风雨桥。楼阁云影,倒映池中,盎然成趣。
前世今生:
滕王阁始建于唐永徽四年(公元653年),为唐高祖李渊之子李元婴任洪州都督时所创建,为南方现存唯一一座皇家建筑。据史书记载,永徽三年(公元652年),李元婴迁苏州刺史,调任洪州都督时,从苏州带来一班歌舞乐伎,终日在都督府里盛宴歌舞。后来又临江建此楼阁为别居,实乃歌舞之地。因李元婴在贞观年间曾被封于山东省滕州故为滕王,且于滕州筑一阁楼名以“滕王阁”,后滕王李元婴调任江南洪州,又筑豪阁仍冠名“滕王阁”,此阁便是后来人所熟知的滕王阁。
滕王阁历经宋、元、明、清,滕王阁历次兴废,先后修葺达28次之多,唐代五次、宋代1次、元代2次、明代7次、清代13次,建筑规制也多有变化。上元二年(675年)洪州都督阎公重修此阁,王勃写成《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贞元六年(790年)和元和十五年(820年),御史中丞洪都观察使王仲舒两次重修,韩愈为之作《重修滕王阁记》。“飞阁流丹,下临无地”、“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是王勃盛赞滕王阁的名句。正是“初唐四杰”之首王勃的一篇雄文《滕王阁序》而使滕王阁得以名贯古今,誉满天下。脍炙人口,传诵千秋。文以阁名,阁以文传,历千载沧桑而盛誉不衰。自王勃的“千古一序”之后,王绪曾为滕王阁作《滕王阁赋》,王仲舒又作《滕王阁记》,传为“三王记滕阁”的佳话。后大文学家韩愈又作《新修滕王阁记》。由此王勃、韩愈等人开创了“诗文传阁”的先河,使之后来的文人学士登阁题诗作赋相沿成习。
宣宗大中二年(848年)夏,滕王阁毁于大火,江西观察使纥干于次日在原址上重建,同年八月竣工。
宋朝大观二年(1108年),江西洪州知府范坦重建滕王阁,丞相范致虚为之作《重建滕王阁记》曰:阁“崇三十有八尺,广旧基四十尺,增高十之一。南北因城以为庑,夹以二亭:南溯大江之雄曰‘压江’,北擅西山之秀曰‘挹翠’。”元代姚遂《新修滕王阁记》称宋阁“其基城为阁……大抵非唐屋矣”。元代滕王阁几经战乱而破败不堪,至元三十一年(1294年),第一次重修滕王阁,阁高五丈六尺。元统二年(1334年)江南行台御史大夫塔夫帖木儿游登滕王阁,下令重修,第二年七月竣工。明代洪武初年(1368年)朱元璋击败陈友谅,在滕王阁上大宴文武群臣。
正统初年,江西布政使吴润重建,改阁名“迎恩馆”。
景泰三年(1452年),都御史韩雍巡抚江西,重建之,“堂高逾二十尺,而楼又逾其半,宏深富丽,……”。
成化二年(1466年),布政使翁世资重建“西江第一楼”,同年十月落成,工部尚书谢一夔作《重修滕王阁记》。正德十四年(1519年)滕王阁亦毁于宁王朱宸濠兵乱。
嘉靖五年(1526年),都御史陈洪谟重建,次年二月落成,吏部尚书罗钦顺撰《重建滕王阁记》曰:“阁凡七间,高四十有二尺,视旧有加。”;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江西巡抚王佐重修。
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又一次毁于火,江西左布政使王在晋、大中丞王佐发起募资重建,再由王在晋撰《重建滕王阁碑记》,捐款人“皆得列名于右”。崇祯六年(1633年)江西巡抚解石帆捐款重修滕王阁,由邹维琏撰《重造滕王阁记》。
清代顺治五年(1648年)清军围攻南昌,滕王阁付之一炬,十一年(1654年),由巡抚蔡士英重建。
康熙十八年(1679年),滕王阁毁于大火,由安世鼎重建之。
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阁又遭火焚,由中丞宋荦重建。
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阁又大火,江西巡抚张志栋重建滕王阁落成,立即飞奏朝廷,康熙大喜,亲书董其昌之《滕王阁序》以赠。
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又被大火烧毁,惟“御碑亭”幸存,巡抚郎廷极随即重建。
雍正九年(1731年)阁毁于火,乾隆元年(1736年),由江西总督赵宏恩、巡抚俞兆岳重建。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江西巡抚何裕成重建;嘉庆年间,滕王阁年久失修,江西巡抚秦承恩、江西巡抚先福先后重修。
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阁遭火毁,不久修复。
道光二十八年,阁又遭火毁,江西巡抚傅绳勋重建。
咸丰三年(1853年)四月,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奉命出镇安庆,赖汉英、胡以晃率军进攻南昌,围城三月,清军方面由安徽巡抚江忠源稳守南昌,把总李光宽被太平军乱枪轰毙,滕王阁烧成为一片灰烬。同治十一年(1872年),江西巡抚刘坤一主持集资重建。
光绪末年(1908年),阁又遭火焚,于宣统元年(1909年)重建,此时清廷内外交困,民穷财尽,修阁规模大不如前。
1926年滕王阁再度毁于军阀混战,赣军师长岳思寅下令火烧南昌城外,大火延烧三日,街巷尽成焦土。1927年纵火者张风歧、岳思寅等被处以死刑。此后50多年里一直没有重修。
今天的滕王阁为宋式建筑。唐宋一脉相承,宋代建筑是唐代建筑的继承和发展。宋代的楼阁建筑极窈窕多姿,建筑艺术造型达到极高成就。1942年,古建大师梁思成先生偕同其弟子莫宗江根据“天籁阁”旧藏宋宫廷画《滕王阁》绘制了八幅《重建滕王阁计划草图》。在第29次重建之时,建筑师们以此作为依据,并参照宋代李明仲的《营造法式》,设计了这座仿宋式的雄伟楼阁。1983年10月1日举行了奠基大典,1985年10月22日重阳节正式开工。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四十周年之际,第二十九次重建的滕王阁于1989年10月8日重阳节胜利落成。这不仅仅给古城南昌增色添辉,而且以其特有的魅力,吸引着纷至沓来的中外游人。
名楼典故:
才子绝唱:
唐高宗上元二年(公元 675 年)重阳节,洪州都督阎伯屿携文武官员欢宴于滕王阁,共庆重阳登高佳节。此时,王勃因赴交趾省亲探父,乘船路过马当(今彭泽县)遇阻,中原水神以风相助,日行七百里到达南昌,适逢阎都督九九重阳为滕王阁重修竣工盛宴而被邀入席。
酒兴正酣,阎都督请各位嘉宾行文赋诗以纪欢宴之盛况,其实阎公是想让略具诗名的女婿孟学士好好展露一手,孟学士也已经准备妥当,只等当众吟咏,因此在座诸公均再三谦让。至王勃之末座时,王勃不谙此道,踌躇应允,令得满座愕然。王勃行文习惯小酌,然后蒙头少睡,起来后挥毫而就,这是王勃“打腹稿”的方式。逢此盛宴,小寐难成,王勃于是端坐书案,神情凝注,手拈墨碇缓慢磨墨,借机酝酿才思。阎都督和众宾客看王勃不紧不慢,于是登阁赏景,吩咐小吏随时通报。
很长时间,小吏来报第一句“豫章故郡,洪都新府”,阎都督听觉老生常谈,实乃平淡无奇;小吏又报“星分翼轸,地接衡庐”,阎都督默不言语;及至小吏来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阎都督遂拍手称赞天才之笔,急令众文武返滕王阁开怀畅饮,尽欢而散。此次盛宴,也因此段佳话而名垂文史。
可惜天妒英才,王勃作序后的第二年,探父途中渡海溺水而逝。
吉祥圣地:
滕王阁在古代被人们看作是吉祥风水建筑,有古谣云:“藤断葫芦剪,塔圮豫章残”。“藤”谐“滕”音,指滕王阁;“葫芦”,乃藏宝之物;“塔”,指绳金塔;“圮”,倒塌之意;“豫章”亦即南昌。这首古谣的意思是,如果滕王阁和绳金塔倒塌,豫章城中的人才与宝藏都将流失,城市亦将败落,不复繁荣昌盛。在我国古代习俗中,人口聚居之地需要风水建筑,一般为当地最高标志性建筑,聚集天地之灵气,吸收日月之精华,俗称:“文笔峰”。滕王阁坐落于赣水之滨,被古人誉为“水笔”,有古人亦云:“求财万寿宫,求福滕王阁”。可见滕王阁在世人心目中占据的神圣地位,历朝历代无不备受重视和保护。
No.4 越王楼
地理位置:越王楼位于四川绵阳龟山之巅。
名楼简介:越王楼始建于唐高宗显庆年(公元656年-661年),现在的越王楼2001年重建,2013年建成。
越王楼楼高十丈(即百尺),时居四大名楼之首(滕王阁高九丈,黄鹤楼高六丈,岳阳楼高三丈)。作为中国文化名楼之一的越王楼,规模宏大、富丽堂皇。恢复重建后的越王楼,气势与当年相比毫不逊色。99米的高度目前仍为全国仿古建筑之最(现今滕王阁高57.2米,黄鹤楼高52.6米,鹳鹊楼高72米,岳阳楼高32米)。
前世今生:
越王李贞为唐太宗李世民第八子,先后封为汉王、越王。越王楼在李贞任绵州刺史时(公元656年-661年)由李贞亲自督建,参考了长安、洛阳诸多王府的营造规划,再根据龟山的地形地貌,依山取势,因势建楼。越王楼的修建先后历时3年,楼高10丈。其越王李贞建造越王楼时,就是想与他的六叔(唐太宗李世民的六弟)滕王李元樱任洪州(今南昌)刺史时建造的滕王阁高九丈比高低。李贞到任绵州后,先建府后建楼,想到自己曾赐封汉王、原王、越王三顶王冠,吾建之楼应高十丈(百尺),比滕王阁高一丈,这就是“危楼高百尺”的来历,建造占地面积数“邱”(相当于三百余亩),以显赫皇家气派、威武。
唐时越王楼十分壮观。首先登上百余级阶梯,进入红色高墙之内,便是越王府,这里是李贞处理政务的地方,实际也是当时的绵州州衙。过越王府,便是一座大花园,两边建有花台,中间卵石甬道,直通越王楼下。楼高百尺,楼顶压着红色屋脊,脊上饰有龙虎及神兽雕塑,脊下为绿色彩釉屋瓦。大楼四周的栏杆、立柱、板壁均为红色,绘着华丽的图案,展现出一幅雍容的皇家气派景象。踏上楼梯,攀至顶层,据诗文记载,可北望剑门,72峰隐约可见;向西可望岷山雪山;东南则可将绵州美景尽收眼底,尤其是滔滔涪江流经楼下,水面宽约6丈,往来船只如梭,常有大群沙鸥、白鹭翻飞,为当时绵州胜景。楼建成之后,李贞命人清理余下材料,移到城西南涪江边,将剩余款项在此建了一座望江楼。
据史料查证,绵州越王楼至唐末宋初毁后,仅在元代、明代进行过两次规模较大的复建。越王楼的历史虽有1300多年,但它以楼的形象存立世间,不过小半截的光景――唐末宋初的战乱中,它被一场大火烧毁大半,直到元朝,才得以修复。明代万历年间时,曾经再次重建,规模小于最初,而很快,清乾隆初的一场战火,又将其彻底烧毁。遗址越王台,保留迄今,已有二百余年。
唐代越王楼规模宏大、富丽堂皇,堪称唐代四大名楼之首。富丽堂皇的越王楼吸引了千余年间的著名文人骚客登临,李白、杜甫、李贺、李商隐、陆游等留下著名诗篇150多件。为天下名楼之罕见,由此被誉为“天下诗文第一楼”。
在历代名人歌咏越王楼的诗词中,最有名气的当属杜甫、陆游、李调元等的诗作。诗圣杜甫于宝应元年(公元762年)到绵州,作有《越王楼歌》:绵州州府何磊落,显庆年间越王作。孤城西北起高楼,碧瓦朱甍照城郭。楼下长江百丈清,山头落日半轮明。君王旧迹今人赏,转见千秋万古情。
据查,对这座宏大富丽的越王楼及它的遗址的描述,历代诗文中仅收入全唐诗的就有20多篇,绵阳县志专门记载了15位诗人名宦讴歌越王楼的诗词。因此有“一座越王楼,半部文学史”的美誉。
2001年10月24日,越王楼开始重建,后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越王楼重建工程于2005年3月28日停工。2007年12月3日越王楼续建工程正式开工;2009年1月16日,99米高的越王楼主体封顶。而当今重建的越王楼算是绵阳历史上第三次大规模重建。越王楼已于2013年2月2日正式开放。
名楼典故:
越王楼与唐明皇的秘闻:
755年,唐玄宗避安史之乱, *** 西蜀,途经绵州,驻跸越王楼,遂留下一段史话……
唐高宗永淳元年(公元683年)癸末,武后临朝称制。公元690年(唐睿宗天授元年),武则天废李旦而称帝号周。越王李贞实在忍无可忍,遂联络韩王李元嘉和儿子李譔、鲁王李灵夔和儿子范阳王李绪,加上他自己的大儿子琅邪王李冲共同起兵反周,讨征武则天。终以失败告终,结局悲惨:“传首东都(洛阳),枭于阙下”。
开元四年(公元716年),唐玄宗下诏追复爵士,令备礼改葬。唐玄宗虽然给越王李贞平了反,然而李贞家的后代和继承人李琳,不久也死了,甚感遗憾。
唐玄宗万万没有想到:唐天宝十四年(755年),发生“安史之乱”,被迫 *** 西蜀,途经绵州,驻跸越王楼,可谓“有缘千里来相会”,感慨万千。据《唐明皇》一书载:“玄宗一行到了河池郡,大雨连绵,行动困难,至七月十日才抵达益昌(四川广元南),然后乘船顺吉柏江(今嘉陵江)南下。渡江之后,登上了大剑山栈道。明皇夜宿梓潼上亭铺,风雨交加,睡梦中,听见叮当叮当之声,好似杨贵妃呼唤他的乳名:“三郎、三郎!”故有“谁闻 *** 响似三郎,玉辇曾经古驿旁;千古伤心黄土尽,开元遗事最凄凉。”特别是白居易的名句:“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从以上记载与诗句描述可见,唐玄宗幸蜀一行,沿途艰险劳顿、惊吓与思念贵妃伤心黄土,处于“开元遗事最凄凉”的境界。
终于“柳暗花明又一村”。玄宗之行途经绵州,驻跸于越王王宫——绵州府越王楼,方惊魂稍定,心情有所好转。历史上有许多巧合,玄宗为越王 *** ,竟在绵州得到回报。一路上千辛万苦,吃不好,睡不好,伤感欲绝。玄宗没想到远离长安的绵州,越王王宫与首都长安宫殿可媲美,一切按王制打造,舒适安心,终于停顿下来,不再忙于赶路,暂作休整,将越王楼作为临时行宫。
绵州山水美景吸引了他们,龟山越王楼、东山富乐坛、南郊望江楼以及开元寺、治平院、水阁院(今碧水寺)、东津督邮亭都留下了他们的足迹。
如果不是绵州越王楼吸引唐玄宗驻跸于斯,而直接去了益州(成都),绵州就不会有这么多轶事传阅及遗存的古迹留于后世,为绵州的历史文化传承,增色添彩。
No.5 烟雨楼
地理位置:烟雨楼在浙江嘉兴南湖的湖心岛上。
名楼简介:烟雨楼始建于公元940年前后,现在的烟雨楼为民国7年(公元1918年)由嘉兴县知事张昌庆会绅募捐款重建。
烟雨楼是嘉兴南湖湖心岛上的主要建筑,现已成为岛上整个园林的泛称。此楼自南而北,前为门殿3间,后有楼两层,面阔5间,进深2间,回廊环抱。二层中间悬乾隆御书“烟雨楼”匾额。楼东为青杨书屋,西为对山斋,均3间。东北为八角轩一座,东南为四角方亭一座。西南垒石为山,山下洞穴迂回,可沿石蹬盘旋而上,山顶有六角敞亭,名翼亭。此楼是澄湖视高点,凭栏远瞻,万树园、热河泉、永佑寺诸处历历在目。每当夏秋之季,烟雨弥漫,不啻山水画卷。
岛登岸处的入口是“清晖堂”,建于公元1826—1874年,为皇帝南巡而建。右侧壁间有“烟雨楼”三字石碑,配南北两厢,各为“菱香水榭”和“孤云移”,出南门西折就是“烟雨楼”。“烟雨楼”三字横额为董必武同志手书,笔力苍劲,登楼可以看到东南岸停着一只中型游船,这就是中国 *** “一大”的纪念船。
前世今生:
始建于五代后晋年间(公元936-947年),初位于南湖之滨,吴越王第四子中吴节度史、广陵郡王钱元镣“台筑鸳湖之畔,以馆宾客”,在南湖畔建楼舍为“登眺之所”,其时并无“烟雨楼”之名。据《至元嘉禾志》载,烟雨楼三字始见于南宋吴潜《水调歌头·题烟雨楼》词。湖畔的烟雨楼虽几易其主,选经兴废,但一直是观赏湖光的佳处,后毁,遗址现无存。
在宋高宗建炎年间(公元1127-1130年),这座处于自然美景中并为眺望自然景观而修建的亭台,在金兵南下时被毁了。
七十多年后,直到宋宁宗赵扩嘉定二年(公元1209年),才有吏部尚书王希吕重建了这座点景,赏景的建筑物。这次重建有两大变化。第一,将亭台变成了楼阁。第二,将建筑物的地址从湖滨移到了湖心岛上。楼的名字被正式定名为烟雨楼。烟雨楼的名称自此开始,并一直沿用到现在。元代至正十年(公元1357年),烟雨楼再次为兵火所毁。
明嘉靖二十七年(公元1548年)嘉兴知府赵瀛疏浚市河,所挖河泥填入湖中,遂成湖心小岛。第二年仿“烟雨楼”旧貌,建楼于岛上,后经过扩建、重建,逐渐成为具有显著园林特色的江南名楼,从此楼在湖中。
万历十年(公元1582年),嘉兴知府龚勉见烟雨楼因遭潮湿的侵腐,木料糟朽,不能登临,对该楼进行了第三次重修,并在楼的周围增修了亭榭,在楼南加修了钓鳌矶,在楼北挖掘了放生池。
清朝(公元1645-1680年),烟雨楼又被兵火毁掉了,康熙二十至二十四年(公元1681-1685年),雍正时期(公元1723-1735年),对烟雨楼进行了修缮。主楼坐南朝北,面对城垣。到乾隆帝南巡时,烟雨楼改建为南向而北负城郭。乾隆六下江南,八次登烟雨楼,先后赋诗二十余首,盛赞烟雨楼图。曾亲画烟雨楼图。刻石置于楼中,并照此楼的样式在热河承德避暑山庄的青莲岛上仿建一所楼阁,亦名烟雨楼。咸丰十年(公元1760年),烟雨楼又在战火中毁掉了。
烟雨楼在湖心小岛建起后,几经毁废重建,历史沧桑,现今之烟雨楼于民国7年(公元1918年)由嘉兴县知事张昌庆会绅募捐款重建主楼,继任汪莹完工,形成现在的格局。烟雨楼后之假山全为太湖石叠成,传为明代造园家张南垣所作。至道光年间已倾圮零乱,1918年重建烟雨楼时,由沈石荪整理堆垒成虎豹狮象形状,形象逼真,威武可爱。楼前有一荷池,形如南湖特产无角菱。
抗日战争期间,烟雨楼被日寇强占作“华中铁道公司”食堂,抗战胜利后才恢复开放。建国后,党和人民 *** 多次大力修葺,古老园林焕发新貌。登烟雨楼望南湖景色,别有情趣。夏日倚栏远眺,湖中接天莲叶无穷碧;春天细雨霏霏,湖面上下烟雨朦胧,景色全在烟雾之中。
名楼典故:
古代:乾隆忆母
浙江嘉兴南湖的湖心岛上有一座名闻遐迩的烟雨楼。一天,楼上来了位中年男子,他相貌不凡,气宇轩昂,只是眉目间隐隐有股愁情。他独坐楼上不言不语,一个人望着窗外迷蒙的南湖沉思。此人不是别人,他,正是当时大权独揽的清朝皇帝乾隆。他微服南下,为的是要寻找传闻中的亲生母亲。
他很小时就听说自己是一位汉族妇女的儿子。因为后宫里争权争宠的斗争非常残酷,后妃们都一心盼望生个太子以继皇位,但十月怀胎的皇后一朝分娩时又得到千金,正当这时,宫内的汉族仆妇恰好生了个男婴,皇后得知,立即派人“掉包换人”,之后又设法将知情者一个个除掉。俗话说:没有不透风的墙,聪颖的乾隆少时就对此事略知一二,当上皇帝后又听到更多的传言,孝敬的皇帝便萌发了南下寻找亲娘的念头,于是他来到了南湖边。
一次,他注意到一位老妇,与他掌握的自己亲生母亲的特征十分相似,然而当他上前询问时,老妇说自己从未离开过家乡,更不用说到过京城了。乾隆一听,顿时大失所望。其实,那位老妇正是乾隆的亲娘,为了儿子的前程,她强忍面对亲儿不能相认的悲痛。当时,满汉不能通婚, *** 子弟不能做大官,更不用说当皇帝了。看到乾隆怏怏地走开,她料想日后他还会再来,便收拾家什,远走他乡了。
乾隆回京后,念念不忘那位奇怪的大娘,凭心中直觉,他认定那就是自己的亲娘。于是他再一次来到南湖边,但早已不见老妇的踪影,一问乡亲,才知她老人家早已搬走,不知去向。乾隆又一次失望了,他只能叹息天意如此。他放眼望去,湖色迷漫,烟雨楼挺立其间,似景似幻,心情已没有先前那么忧郁。他回去后便令人在承德的避暑山庄内仿建了一座楼阁,也取名为“烟雨楼”,以怀母忆江南。
现代:建党之艇
在湖心岛旁还有一只游艇。1921年,中国 *** 在上海召开了第一次代表大会。为躲避敌人的骚扰和破坏,会议在上海没有开完,便移到嘉兴南湖继续进行。代表们在这只游艇上通过了党的第一个纲领和第一个决议,选举了党的第一届领导机构。因此,这只游艇很富有革命纪念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