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文武双全,吃喝不愁,这些都是大宁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日前,商丘市 *** 网发布《商丘市市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保护名录及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
宁陵县宁陵肘歌、忠义门拳等5个项目入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保护名录,孙西玉、刘兰亭两人入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葛天氏传说、吕坤与《 *** 语》、垛子羊肉、哨子汤、杠子馍等12个项目入选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保护名录,5个人入选市级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
看,咱们大宁陵可以说是能文能武能传承,有吃有喝有文化!好了,咱们就来细细地盘点一下大宁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吧!
文
葛天氏传说
葛天氏是中华民族共同的人文始祖之一,“葛天氏”就是“袭伏羲氏之号”的三皇时的“帝王”,又是我国音乐、歌舞始祖。《吕氏春秋》、《竹书纪年》和《史记》等文献记载的《葛天氏之乐》,是我国音乐、诗歌、舞蹈、剧目、农牧业和养生学的重要源头。葛天文化是炎黄文化、黄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宁陵是中国音乐之乡、歌舞之乡,音乐始祖葛天氏故里。
吕坤与 *** 语
吕坤(1536年10月24日—1618年7月24日),字叔简,一字心吾、新吾,自号抱独居士,明代归德府宁陵(今河南商丘宁陵)吕大庄人。明朝文学家、思想家,吕坤刚正不阿,为政清廉,他与沈鲤、郭正域被誉为明万历年间天下“三大贤”。
《 *** 语》是明代思想家吕坤的代表作之一,是一位饱经人世忧患、富有人生经验的儒哲以儒家的中庸之道为立足点,扬弃释道,独辟蹊径探索人生、思考宇宙的思想结晶。
刘腾龙毛笔制作技艺
汉高祖刘邦将蒙恬造笔工艺纳入汉宫。之后,汉刘邦第10代孙刘彦掌管毛笔之事,后人承传先祖制笔技艺,世代相传。这便是刘氏制笔的发端。
刘腾龙是刘氏制笔第62代传人。清道光、咸丰年间,刘腾龙已名满京津。1858年,刘腾龙全家移居归德府宁陵县城,开设“刘腾龙笔庄”,迄今已有150多年的历史。到了1919年,刘腾龙笔庄出产的毛笔畅销归德一府八县,还辐射苏鲁豫皖各地,于是享有了“南湖北刘”之美誉。
省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刘兰亭。是清道光年间制笔名匠刘腾龙的六世孙,也是刘氏制笔的第66代传人。
武
忠义门拳
市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关敬德
解家大洪拳
解家大洪拳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武术传人们至今流传着这么一个说法:解家大洪拳起源于一千多年前的北宋时期,其创始人是宋太祖赵匡胤。赵匡胤习练的拳术六步架是大洪拳的根基,也是少林武术的基础拳,凡练少林拳器械、短打、技击者,都从洪拳起手,固有洪拳为百艺之源之称。
解家大洪拳具有明确记载的是解氏族谱,上面记录解家大洪拳传人明洪武元年以征辟授建昌府别驾将军。
解氏族人男女老幼皆习练武艺,在整个传习演练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一套既可强身健体,又可技击实战二者完美结合的传统武术——解家大洪拳。
吃
不但吃了,咱还吃出文化了,咱们再看大宁陵那些“能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哨子汤
哨子汤,创于民国初年,为宁陵县东街范家祖传技艺。哨子汤的主要原料是小米。将小米磨成浆以后,配以鲜鸡汤、羊油、粉条,加上茴香、姜、花椒、味精、食盐等熬制而成。食用时,在碗里浇上特制的牛肉精哨子和辣椒油,其味鲜美可口、不腥不膻、香而不腻、余味绵长。因喝时要放在嘴边吹一下,所以称作“哨子汤”。
市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范振中
垛子羊肉
垛子羊肉即是把整羊煮烂了,然后挤压,码成一垛,吃时用刀削成薄薄的片,夹在烧饼里,吃到嘴里香而不腻,而且气形两补。据说,做这种羊肉的方法是从明朝宫廷里流传出来的。
宁陵县关氏(敬德)垛子羊肉乃是当地四大名吃之一,起源于明朝时期,至今已有600余年历史。据传,当年曾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最喜爱吃的名吃。
市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关敬德
杠子馍
关于宁陵县杠子馍,有一个传说。明朝末年,李自成率领的起义军途经宁陵县,要北渡黄河。为便于携带食物,起义军管伙食的头目就找到在宁陵县做馍非常有名气的关家,让关家做大馍,一个大馍要让一个士兵能吃上10多天。
老关家就用粗杠子、大锅做了几百个大馍送给了起义军。老关家的大馍非常可口,既能干吃,又能泡开后吃,很受士兵欢迎。随着起义军的节节胜利,宁陵杠子馍也被士兵宣传到了全国各地。清朝时,宁陵杠子馍还曾被作为宫廷贡品。
市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关勤
宁陵金顶谢花酥梨
宁陵金顶谢花酥梨,河南省宁陵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宁陵县是中国酥梨之乡、全国优质酥梨生产基地,栽培酥梨已有700多年的历史。金顶谢花酥梨颜色金黄,果皮细嫩,果肉酥脆,味甜汁多,食而无渣。
除直接食用外,还可以加工成罐头,酿酒,入药,成为滋补佳品和祛痰止咳之良药。
喝
张弓酒传统酿造技艺/张工酒传说
东西南北中,好酒在张弓!宁陵有着3000多年的白酒文化,张弓酒产于河南宁陵。选用本地盛产的优质小麦、高梁为料,以高温曲、中温曲为糖化发酵剂,用纯净古泉井水加浆,固态发酵,老五甑混合蒸烧,以花生饼,菜叶、苹果、大曲粉等培养窖泥,缓气蒸馏,低温入池,缓慢发酵,量质摘酒,分级入库,适当延长贮存期,精心勾兑,成为成品。
功效:长期适量饮用,有理气活血,润喉爽神,增进健康之功能。其酒体丰满,窖香浓郁,清澈透明,甘爽凛冽,尾净味长,醇和适口。
省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孙西玉
传统民俗
宁陵肘歌
肘歌自清朝从山西传入宁陵县南关后,至今已有近300的历史。
肘歌表演时分为“上枝”和“下枝”两部分。下枝演员身上系一套完整、牢固的铁装,即艺术俗称的铁坎肩,是下枝演员的一个主要道具。铁坎肩往演员身上一套,后面有一个铁扣,扣住以后,系紧两条带子。铁坎肩一侧有一根向上连接的铁棍,可接上枝的单枝或双枝。铁坎肩用肥大的戏曲服装遮掩住,不让观众看见里面的结构,更增加神秘感。
市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程贵先
婚俗“活化石”——宁陵大搬亲
“大搬亲”是豫东一带古老的婚俗。婚礼仪式将古老的尊崇先祖祭祀仪式与当地婚庆仪式有机结合,相当隆重气派,而且相映成趣,从明清时期传承至今数百年,延绵不绝,成为值得保护与挖掘的重要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章综合整理自:网信商丘、商丘日报、梨乡宁陵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