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中国人的浪漫主义情结在颜色上有很多代表意义,比如红色象征热烈和忠诚,绿色则和另一半出轨有些扯不清说不明的历史渊源,蓝色则代表着诗人般的忧郁和浪漫,等等等等不一而足。
人们习惯用七种颜色来代表斑斓人生,唯独黄色,却有着几千年的“坠落”史:从皇家独宠的贵族色彩沦为 *** 淫秽的代名词。那么,为什么黄色会如此没有廉耻,坠落之快像坐了滑梯?
最早的黄色是极具尊贵色彩的,《说文解字》中记载:“黄,地之色也。”轩辕氏的发迹之地便是黄河流域,当年他打败炎帝后成为黄河地区的领袖,人们将轩辕氏的功德用“土德之瑞”来形容,就是因为当时人们认为是土地养育了自己,故尔土地是最伟大的神,又因为土地的颜色为黄色,所以人们将轩辕氏尊称为黄帝。黄色从此带上了神之光芒,成为至尊无上的颜色。
五行与五色历来就有对应关系,木为青、火为赤、土为黄、金为白、水为黑。中国最早的朝代里,夏崇黑,殷上白,周尊赤,秦再尊黑色,汉武帝时黄老学派也即道教盛行,此学派将黄帝与老子共同尊为道教创始人,太初元年夏,汉武帝下令改历,“以正月为岁首,色上黄。”从此黄色成为汉朝正统颜色,到了唐代,“高祖武德初,用隋制,天子常服黄袍,遂禁士庶不得服,而服黄有禁自此始。”黄色成为皇家专用颜色第一次以法律的形式明文规定下来:只有皇家才可以穿着黄色的衣服,列臣百姓若穿则是杀头之罪。
曾有学者推论说“黄帝”中的“帝”实为土地之“地”,而“黄帝”一词可能就是“黄色的土地”,将一个伟大的君主称之为“黄色的土地”是原始社会最至高的荣誉,天被称为“黄天”,与土地一道被合称做“黄天厚土”,土地是人赖以生存的根基,而粮食是人类生存的根本,粮食成熟之后的颜色也是黄色;甚至中国人的皮肤也是“黄色的”故尔后来中国人又被称为“黄色人种”;皇帝一向被认为是天子,是人间的太阳,而太阳又是黄色的,因此人们不仅将大地供奉为神,,还以太阳为神,因此将黄色视为高贵,进尔演变成为皇家御用颜色也就不足为奇了。
龙袍又被称为“黄袍”,陈桥兵变时赵匡胤,第一件事就是穿上黄袍过过瘾,《史记》里说“诸校露刃列于庭曰:诸军无主,愿策太尉为天子。未及对,有以黄衣加太祖身,众皆罗拜呼万岁。”皇帝的诏书以黄绢制成,张贴的皇家通告被称为“黄榜”,皇帝走过的路被称为黄道,这一切都说明了黄色在最初的年代里一直充当着天下第一高贵颜色的角色。
可就是这样一种无比崇高的颜色,不知怎么最后竟然越跑越偏成了最污代名词,现在的人们习惯将 *** 电影称为“ *** ”,把一件事没办成称为“黄了”,把少儿不宜的笑话叫做“黄段子”,简直了在低级趣味的标配颜色,这其中,无辜的黄色身上,到底发生了些什么?
有专家说,黄色从它被冠名的那一天起,就与性有着天然的血缘关系。甲骨文中“黄”的字形即是一个仰卧待产的孕妇的形象,黄字中间的“由”字在甲骨文中是一个倒置的三角形,象征着“女阴”古代很多有关房中术的性书中也把男女交合互补阴阳的行为称为“赤日黄月”。
在西方世界里,黄色便没有那么尊贵了,甚至从它出生那天起就带着低俗和鄙夷。相传犹大告密时穿的就是一身黄袍,这让黄色在基督教中成了“不洁、淫秽和 *** 和叛徒”的代名词,信奉基督的西方人几乎天然地不喜欢这种颜色。
西方人眼中“低级淫秽”的黄色真正深入人心还要从新闻界的诺贝尔奖“普利策奖”的创始人,美国报业大亨约瑟夫·普利策说起。
普利策刚刚开始创业的时候收购了《纽约世界报》,但是他的办报风格曲高和寡,流失了一大批读者,发行量很差,后来他采用了漫画家R.F.奥特考特的建议,由.奥特考特主笔,在《纽约世界报》上连载漫画《黄孩子》(《the Yellow Kid》)。.奥特考特给普利策的建议是这部漫画要贴近普通百姓的审美情趣,不必太高大上,而是要接地气。
于是1895年5月5日,一个六,七岁的长着两个大耳朵,身穿脏兮兮蓝色睡衣的光头小男孩成了主角。这部漫画的主题就成了主人公在贫民区的日常琐事糗事搞笑事,其中不乏打架啊,偷盗啊,抢劫啊,还有大量少儿不宜的情节,类似于前些年日本的动画片《腊笔小新》。这部漫画一出,果然效果显著,黄孩子的事与那些每天拼命工作挣钱养家的百姓生活天然的融合,阅读量成倍增长,《黄孩子》也成了普利策人生路上第一桶金的重要因素。
这时应该提一提后来美国报界举足轻重的人物赫斯特,赫斯特曾在普得策的报馆里做过很长一段时间的见习记者,《黄孩子》的成功让赫斯特看到了自己人生的转折机会,并于1895年购入了《纽约日报》,与普利策分庭抗礼,不仅如此,他还利用各种手段把普利策的当红助手全都招至自己麾下,甚至连《黄孩子》的主创奥特考特也不放过,当然了,奥特考特转到《纽约日报》后,《黄孩子》的归属也就从《纽约世界报》变成了《纽约日报》。
普利策对于赫斯特的叛徒行径忍无可忍,他立即如来一帮名气如日中天的漫画家重要在《纽约世界报》上继续《黄孩子》专栏的创作,而在努力贴合普通百姓的趣味上,此时的《黄孩子》简直成了两大未来报业顶尖人物的擂台,各出狠手,使出浑身解数,为了争取读者,拼命迎合大众口味,把一个穷苦人家孩子努力拼搏的漫画主角弄成了情节低俗下流的不良少年,其取向像极了现在的黄段子和浴场版庸俗二人传,读者喜欢什么就登什么,色情、凶杀、暴力等情节轮番上场。结果可想而知,《黄孩子》成了问题少年,而两位主角的那些同行们则幸灾乐祸地把这两家报纸的低俗风格称为“Yellow Press”。
另一个在国外对“黄色”一词的定义推波助澜的杂志叫《The Yellow Book》,这家杂志成立于1894年,是当时盛极一时的“颓废派文学”的主要载体,其内容多为淫秽、暴力和对现实的绝望以及绝望里的游戏人生,而一向以唯美主义掩盖好色本性的著名作家王尔德在大力推行唯美这义而被捕时,腋下就夹着一本《The Yellow Book》,当人们将他推出门去的时候,他直白地抱怨说,“你们耽误了我看黄书”。
而这时候,正是西学东渐之时。刚刚打开国门的中国人对西方先进的科技和文化几乎是照单全收的,当中国报界开始研究由赫斯特和普利策大战而引发的新名词“Yellow Press”时便将其直译为“黄色新闻”,故尔在中国,从新文化运动开始时,就已经将含有色情暴力且有伤风化,无底线的迎合大众口味而搞出的低级新闻称之为“黄色新闻”,特别是当时在中国皇族刚刚被废除,几千年无法使用黄色的中国人突然从一种对于颜色的仇视中解放出来,于是当皇家专宠的黄色从高贵的颜色中退下来时,其含有的“性”、“下流”等语义自然就跟刚刚引进的“黄色新闻”天然的合拍,成为让人不齿的 *** 色情的代名词和诋毁污辱的形容词。
随后“黄色音乐”、“ *** ”、“黄 *** ”、“ *** ”这些如今耳熟能详语意明确的词语就成为黄色一词的衍生意义和特定指向,超脱于单纯的颜色本义之外,带上了一种低级的意义,成为理所当然的“最污代名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