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随着春雷初响,临安山林中,竹子丛生之地,一种精灵般的食物被唤醒。
春笋冒尖,密密的,也有懒得冒头的,躲在大地继续汲取养分。挖笋是乐事,也是种农活。勤快的农人起个大早,互相邀约,携带工具,径直向大山而去。
春季多雨水,绵绵细雨,山路湿滑,对农人是个考验,也是春笋肥美收获的好季节。
春天,临安人家家户户饭桌上都有笋菜,极嫩的春笋,对半切开,用刀背拍松,切成段焯水去涩味,再以重油重糖翻炒均匀,加水焖煮后,以大火收汁。这样的春笋,色泽红亮,将鲜嫩爽口与甜味结合得恰到好处。
春笋对伴侣不那么挑剔,猪肉不错,鱼肉鸭肉也来者不拒。而要论家常做汤,怎么也要来一锅腌笃鲜。
笋,作为临安特产之一,有上百种吃法,其中临安“百笋宴”曾被认定为“中华特色名宴”,其精心制作的100多道冷热兼具的笋菜佳肴,凝聚着临安美食的智慧,闪烁着吴越文化的光芒。
临安是中国竹子之乡,当地自古便有育竹吃笋的习惯,民间有“四时不乏笋味”之说。临安开始对竹笋加工、挖掘美味的历史,可追溯到南北朝时期。其中咸肉春笋这道临安传统笋菜,在1956年就被浙江省认定为36种杭州名菜之一。
为了能一年四季都可以尝到“笋”的味道,临安村民们会将新鲜的笋烘干,晒干,保存着一份独有的鲜美味道。
相传明代正德年间,天目笋干即为人称道。清康熙年间,禅源寺香客争相购买,视为“蔬中珍品”,声誉鹊起。
天目山位于临安区境内,海拔1000米以上,四季分明,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最适宜于竹子的生长。所产竹笋有壳薄、肉厚、质嫩、鲜中带甜的特点。
临安作为全国最大的“菜竹园”,全区有竹林面积97万亩,也是全国最大的竹笋生产加工销售的集散地,拥有几千人的竹笋贩销队伍,年销鲜笋15—18万吨及各种笋制品。
据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临安竹笋已经进入全国农产品区域价值百强榜。
南北朝的昭明太子与天目笋干还有着一段故事,在竹笋遍野的天目山,昭明太子曾在一茅屋内边煮春笋,边圈点经书。
当想到锅里有笋在煮时,揭开锅盖一看,笋已煮得干干的。“呀!笋干了。”笋干就这样被叫出名来。笋已煮干,昭明太子将笋干撕成条,往锅中放水继续煮,不曾料到,汤鲜味美,还散发出阵阵清香。
从那以后,每当春雷唤醒土壤中的生命,浙江天目山的村民开始挖笋。回到家里,笋用香料熬煮入味,撕成一指宽的笋丝,用炭火的热力将水分蒸发制成笋干。
资料:临安文旅
#临安正能量##来临安看亚运##杭州身边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