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一、光良《勇气》
原唱梁静茹,原曲 F 大调,音域 F3 - C5,光良版 C 大调转 #C 大调,音域 C3 - G4
能看得出来光良老师有认真准备这场突围赛。对于一首极度范式化的抒情慢歌,往四重奏 + 钢琴弹唱的方向捣鼓已经是比较能提升质感的改编方向了。相应的,光良老师还微调了歌曲结构,在全乐队进入后,还在桥段之后升了 1key,非常努力地在保持歌曲既有意境的前提下尽量营造歌曲的层次感从而提升表演的现场感染力了。
但效果还是不好。一方面,技术上实在乏善可陈(高音仅仅碰了一下可怜的 G4,一拍以上的长音最高只到 F4),音乐上单薄直白(中速 4/4 从头杵到尾,六个调式正副三 *** 来回来去地用连个增 *** 减 *** 都木有),作品内涵上……差不多能概括成傻白甜的爱情宣言?光良老师这么一字不改地唱下来,让我觉得有些幼稚。人过中年一样可以相信爱情憧憬爱情赞美爱情,但你对爱情的阐释不能像毛头小伙那样简单粗暴,因为你要把对生活的理解融入你的爱情观中。
所以总体来说,光良老师本身的技能点以及歌路都不适合演唱竞技,别人都在跳探戈伦巴弗拉门戈,您上台表演眼保健操肯定吃亏啊,非战之罪。
二、梁博《日落大道》
原唱梁博,原曲 B 大调转 C 大调,音域 #D3 - #F4,现场版继承原调,音域 #D3 - F4(唱的原调咋还低了 1key 呢来来来听我分解)
任性的歌,任性的表演。
原曲写得就不太守规矩。词曲写作上,主副歌结构还是体现得比较明显的,但副歌并没有在音域上和主歌段拉开距离(就不利于形成对比),当然主要是因为副歌的音域写得太低了,仅有一句碰了一下 #F4,大部分句子高音只到 E4,而主歌段旋律就已经碰到 E4 了。编曲上完全没有通过配器以及律动变化制造 *** 的意图,软塌塌懒洋洋的电鼓和肥厚温暖的 pad 从头铺到尾,让人听着总觉得 *** 「要来了要来了」可就是不来。段落结构上也是,首先这歌的主副歌一样长都是八小节只不过主歌疏松所以只安排了四句副歌排布更密集一共有八句,写作时,一段主歌加一段副歌,然后马上反复一遍主歌加副歌,随后进间奏、升调,然后就只唱了一遍稀释了的副歌(八句里只唱了一半),然后就进入了长达一分半的尾奏——要知道这歌一共才四分半啊。
当然,这些呈现技法上的差别,给了这首歌不一样的画风。整首作品强调氛围(色彩)的呈现而非情节(形象)的展示,或者说,更抽象写意而非很多抒情歌曲那般具象写实。再结合歌词,就能从不同角度感受到一种轻松、超脱,甚至是潇洒感。
选择这首歌来竞演也是非常吃亏的,尽管这首歌有着足够的细节和质感,而且展现出了一股和年龄完全不相符的成熟与超然(meanwhile 光良老师也展现出了和年龄完全不相符的天真)。因为这首歌完全不给观众情绪爆发点,即便歌词、旋律、段落特征会天然呈现出 *** ,但编曲上也会有意地将其淡化。与此同时,梁博在竞演现场几乎完全复制了唱片版本的编曲——两版歌曲的长度甚至都一样。
梁博的音乐非常在意和声组的使用(前两场的歌曲中的和音写得也很细致),但本场一个比较特别的细节在于:梁博副歌中的一半的句子交给了和声组演唱:自己刚唱完「我们寻找着在这条路的中间」,下一句就又和声唱出「我们迷失着在这条路的两端」,同样都是主格句,但交由不同的主体表达(和惯常的 Call & Response 结构还有区别),这种感觉很是微妙。
当然,归根结底梁博本来就是个任性的人嘛。首季《中国好声音》(也是关注度最高的一季)夺冠后竟然急流勇隐,把变现和粉丝转化的黄金核心期拿去考研创作,真的是把自己当艺术家要求(而且是要主动和艺人身份划清界限)呢。否则他两三年前就该来《我歌》踢馆了(参考苏运莹和张碧晨的发展速度)。
三、张碧晨《你给我听好》
原唱陈奕迅,原曲 G 大调,音域 D3 - G4,张碧晨版 C 大调转 D 大调,音域 G3 - D5
从选曲上看,作品是大咖给大咖写的歌,比较有话题性。题材和风格也是张碧晨此前相对擅长的都市抒情歌。从各个角度上看这些细节上的决策都非常合理,但并没有制造出超越观众期待的整体效果。
考究一下细节的话,有几个有待商榷的地方在于:1、副歌的速度处理得稍微有点慢。原曲只是在接口处有渐慢,而后会回到元素(和主歌部分速度一样),但张碧晨不仅在段间接口有渐慢,而且副歌段整体有微微降速。但注意到这歌的副歌是短句,句尾没有太多的持续长音,且歌词行文偏口语化,不属于那种特别需要用长线条表达方式制造张力的类型(相反像原版那样处理得紧凑一点会更流畅),稍微有点拖沓;2、张碧晨演唱时有点刻意强化中音区,音色是结实了但也稍有点笨重感,她原来的声音还是相对清亮的;3、编曲上对演唱技巧的展示稍微少了点,目前的版本只有一个长音 C5,可以在转调后把人声旋律处理得再丰富一些。当然张碧晨还是发挥了自己的优势,比如节拍、律动上的精准,咬字清脆且富语感。让人基本上挑不出什么大错,只能在(上文提到的这类)小细节上提出些异议。
但这可能是张碧晨目前面临的另一个僵局。都市抒情(或者说成人流行、芭乐情歌……whatever)是华语乐坛最主流、历史最悠久、累计作品量最多、竞争最激烈的领域。曲风本来就不复杂,而且被整个乐坛精耕细作反复精研了数十年,余下的创新空间已经非常少了。那么歌手在演绎这类作品时,会受到各种规则条框的限制(而这些规则基本上都是前人摔过无数的跟头后总结出来的,在成熟领域中贸然漠视规则会死得很惨),那么不管是表演者还是评论者,都会不由自主地陷入到细节的纠缠当中。
所以建议是:换曲风。其实张碧晨这两年通过影视主题歌,已经走出一条颇具中国特色的抒情歌路 which is 流行化古风(我编的词儿),比如《年轮》、《时光笔墨》、《凉凉》等。旋律形态和歌词行文上都能看出古风的特征,但浓度(中二度)稀释了不少,在风格特征和公众接受度中实现了相对平衡。找首这种歌改编一下(通常录音室版本会编得相对保守,而在节目里可以调得更张力更大),又有群众基础又有艺术创作空间又能收票还能强化自己的人设,一举N得啊。
四、袁娅维《开往春天的地铁》
原唱羽泉,原曲 a 小调,音域 E3 - A4,袁娅维在降 b 小调,音域 F3 - F6
非常好的选曲和改编。
原曲是 2002 年的同名电影《开往春天的地铁》的同名主题曲,当时张亚东也正处于创作的黄金期。十几年前的作品今天听来仍然富有质感、灵气十足。几个比较突出的亮点在于:
1、前奏和间奏中的二胡写得极为潇洒漂亮,让人过耳不忘。旋律带有明显的中国特征,但有没有拘泥于民族调式。具体操作方法就是让旋律骨干音(in another word 重拍旋律位置)位于民族调式内,旋律经过音可以用西方调方音(从而把旋律修葺得更流畅)。这使得二胡和整体看来非常流行化的歌曲主体结合得非常融洽。
2、歌曲主体使用了 a 小调,但在副歌段尾会落到其同主音大调,也就是 A 大调上,丰富了调式色彩,也给和声发展提供了更开放的方向。同时,这种非常现代化的流行和声 + 鲜明的中国传统音乐元素实现了很好的混搭效果,也非常符合电影「现代中国都市」这一背景设定。
3、歌曲整体听来非常丰满、有层次,是因为它使用了复合节拍的律动错位:这歌的基本节拍是 6/8,但几个重要的织体声部却使用了 12/16,虽然小节第一拍(小节内最重的拍)重合,但小节内部的律动却形成了错位。上图:
架子鼓基本上打的都是 6/8,基础节奏型就是强拍用底鼓,次强拍用军鼓,其余部分用 hihat 填充。而钢琴声部的律动则是 12/16(1:43 有段纯钢琴间奏非常典型),那么这两种律动叠加起来就会形成小节内的重拍错位,而这种错位本身就会带来很强的推动力(很多没有旋律和声的复杂架子鼓套子本身就很好听)。
此前的竞演中,很多歌手都会通过改变歌曲律动来增加歌曲动力并强化段落对比,例如之前的周笔畅、胡彦斌,包括本场的侧田,都曾把 4/4 切换到 12/8 (把四分音符切成八分音符三连音),但像这首歌这样直接在音乐里制造律动错位,并且玩得这么复杂的,确实不多(三拍子歌玩错位的话一般都会用 3/4 叠 6/8 )。
那么再回到袁娅维,她非常完整地保留了原曲中的精华部分,改编和扩写虽然加入了原曲中所没有的元素(英文歌词、Soul 式旋律),但却是在原曲的创作逻辑的惯性当中,从审美上是完全成立且契合原曲的。演唱上,有一个非常漂亮的 D6 长音,并且还上行碰到 F6。但这个 D6 却起在了 F4,旋律本来是一个六度的上行跳进(F4 - D5),但袁娅维好像唱出来 D5 后又马上上滑到了 D6 并伴随着发声位置的变化。到底这个音是怎么发出来的我反复听了很多遍也没想明白,只能日后当面找她求证了。稍有不足之处在于可能是为了顾及华彩高音所以歌曲整体音区设置得偏低(只比男调高了 1key),主歌唱得略暗哑。其余的部分都完成得非常好。
之前说过,袁娅维的音乐和华语乐坛市场现状存在着明显偏差,Tia 喜欢而且擅长的 Soul 对于主流中国听众而言还是有距离,而顾及听众接受度的歌曲又不能完全发挥她的能力。但这首《开往春天的地铁》就是一个非常好的融合方向:既是非常中国化的表达,但也使用了很多欧美流行音乐技巧,并且展示了袁娅维的技术特点(转音、怒音等)。希望袁娅维的这种音乐尝试能够延伸到节目之外。
五、彭佳慧《大龄女子》
原唱彭佳慧,原版 F 大调转 #F 大调,音域 A3 - #C5,现场版 F 大调、bA、A,音域 A3 - G5
这版《大龄女子》编得还是非常用心的,在原版的基础上串了彭佳慧老师早年的作品《走在红毯那一天》,结构丰富了许多。原版的《大龄女子》的结构并不复杂,按照惯常的抒情歌主副歌结构展开,桥段之后从 F 大调升 1key 到 #F 大调收尾。现场版的改编方式就是把《走在红毯那一天》的桥段直接拿到了《大龄女子》里,并且还把《红毯》的副歌也串了进去(都是恨嫁题材)。
但你听一下《走在红毯那一天》就会发现原版的编曲实在飘忽:前面大半首都在 #F 大调,到了桥段直接变到 A 大调(上行小三度的近关系调),还挺干净利落脆。但在桥段的结尾处,已经自然而然地转回了 #F 大调(之前主副歌的所在调),和声已经停留在了 #F 大调的属 *** #C 上长达一整小节(甚至为了强调它还又延长了将近一个小节),结果在小节末直接暴力转到了 A 大调(没有中介 *** ,直接蹦出来一个 A 大调的属 *** E),非常之调皮。
而尼克老师的编曲则在串烧的同时,把段落理得更通顺了。我从现场版《大龄女子》的桥段开始给大家梳理一下段落结构:
前面3分多都是 F 大调的主副歌;
(3:10 开始)进入 #G 大调的《红毯》的桥段。和《红毯》里一样,接口都是上行小三度的近关系转调,同时在桥段末尾回到原调(在这里就是回到了 F 大调);
短暂地用 F 大调的副歌段过渡一下;
升 3key 到 bA 大调,演唱一遍副歌;
再升 1key 到 A 大调,再演唱一遍副歌,同时用《红毯》的副歌收尾
尽管桥段之后 F 大调的副歌升 bA 大调还是用的干拔的暴力方式(没有中介 *** ),但总体上看,调式的排布也顺畅多了,使得歌曲在经过串烧、段落大幅丰富的基础上,推进得仍然非常流畅。
相应的,彭佳慧老师也展现了过硬的实力。虽然账面音域没法和那几位超人选手相比但也足够宽了,而且还有很多高质量的大跳进音程,以及干拔转调(这颇有些难度但彭老师处理得没有任何犹豫)。发声位置稍显靠后,共鸣比例更多导致声音更厚,当然这是彭佳慧的音色特点,但是否会影响到对流行抒情作品的表达,每个人的态度可能不一样(从最基本的流行音乐审美逻辑上看,情歌适合用更接近日常语言的发声位置演绎,中外皆是,而这也是流行唱法与古典、民族唱法的根本区别)。但我想说的是,大家听《大龄女子》时对歌词没点想法么?歌词方面我个人倒是比较 open 但这种婚恋观两性观,拿到奇葩说上会被喷成筛子吧……但在各个平台上看来网友们倒没什么异议,恩,一定是因为彭佳慧老师人缘好。
六、杜丽莎《Rumor Has It + Someone Like You》
原唱 Adele,《Rumor Has It》d 小调,《Someone Like You》A 大调,音域 D3- E5,杜丽莎版 bA 大调 / f 小调,F3 - F5
一个评价需要取决于视角的表演。
从具体的音乐表现上看,杜丽莎老师这两首串烧非常巧妙。两首歌都出自 Adele 最知名的专辑《21》中,而且在调式、风格都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的情况下,稍加改动就串接在了一起(《Rumor Has It》上移到 f 小调,《Someone Like You》下移到 bA 大调,彼此形成了平行大小调关系),并且还回避掉了《Rumor Has It》中的低音 D3。风格上,用轻快的《Rumor Hast It》打底,但用长线条的抒情化的《SLY》作为引子,同时还能把它串到提速了的《RHI》,结构相对完整且丰满。演唱方面,杜老师给出了有撕裂感的 F5 高音,相当给力。
但从作品内容上看,这个改编版本明显偏离了歌曲原意,尤其是对《SLY》的串烧和提速改编,完全和歌词文本和既有意境相抵触。艺术家本人应该不太会认可这种改编和串烧,如果只是考虑博观众一乐的话,就不存在这种顾虑了。从现场效果看,大家还是蛮开心的(中间杜老师还设计了互动,观众们还都很配合很投入)。之前一直走怀旧端庄细腻婉约范儿的杜老师,突然拿出当年制霸舞台的大蜜范儿,非常有现场感染力。而且快歌唱跳,有高音还还加了伴舞,把综艺音乐竞技的各个关键要素点都照顾到了,成绩自然也很好。
七、侧田《停格》
原唱蔡健雅,原曲 #g 小调,音域 #G3 - B4,侧田版 f 小调,音域 F3 - bA4
歌选得有点让人摸不着头脑。蔡健雅本就不是一位以演唱技巧见长的歌手,她的作品如果不加以改编,也不利于演唱者展现过人的演唱能力,简单说来就是不适合拿来比赛。此外这首《停格》,有个相对特殊之处在于它的结构:虽然也能套进主歌、Pre-Chorus、副歌这种格式中,但《停格》的情绪 *** 及旋律 *** 发生在中间的段落,也就是说, *** 过后还连接了一个回落的段落,把情绪回收后整个段落才结束(然后才是间奏,而后反复)。这使得《停格》听起来就比较纠结忧伤丧(歌词表达上也是如此)。
侧田在改编时也并没有做大动作,只是在间奏后进入第二个 *** 段之前,把节拍从之前的 4/4 切换成了 6/8,丰富了歌曲的律动。但对于旋律和段落并没有改编和扩写(整首歌才 3:58,蔡健雅现场版《停格》还有四分多钟呢),内容量也不太够。当然,这歌结构上的特殊之处导致了改编时也没法像其他歌那样,直接多反复一遍副歌刷时长——但想改编总能找到突破口,办法一定比问题多嘛。
侧田这期虽然新买了一身很贵的衣服,但前半首歌都是手插着兜唱的……而这显然不是一首需要他卖酷的歌,台风可以说完全垮掉了。选曲改编也没花什么心思,总体给人一股潦草收尾的感觉,完全没有《命硬》里的那种锐气了。
八、李健《Love Is Over》
原唱欧阳菲菲,原曲 bB 大调,音域 F3 - G4,李健现场版 #F 大调转 G 大调,#C3 - A4
聊了那么多次主副歌结构,这次终于出现了一个典型的非主副歌结构的作品。在主副歌(Verse - Chorus)成为流行乐坛的标准歌曲写作格式之间,大多数流行歌都是以「AABA」的这种结构展开的,例如这首《Love Is Over》。简单拆解一下(每一小段仍然都是八小节):
A 段
Love is over / 又是春雨下不断
你说这样的夜晚 / 害怕一个人思念
Love is over / 老电影又看一遍
故事主角不相见 / 是你的遗憾
A 段
Love is over / 房间又被猫咪弄乱
去年秋天遇见它 / 现在它和我作伴
Love is over / 路边那家咖啡店
冬天里换了桌椅 / 你爱的角落没变
B 段
我一个人去很远的城市 / 看了一场音乐会
只为有你最爱的乐队 / 曾让你感动落泪
他们又唱了那首歌曲
唱得我心碎
A 段
Love is over / 昨夜电话里
多年未见的朋友 /不经意间提起你
Love is over / 咖啡店的角落里
似曾相识的情侣 / 如此甜蜜
间奏
B 段
就这样一个人活在 / 两个人的世界里
反反复复的足迹 / 和从前形影不离
可是恍然间又提醒我
身边已没有你
C 段(这是李健自己加的,长度10小节)
Love love is over
说起来风轻云淡 / 却像汹涌的海面
卷起小船无法靠岸
Nothing is over
过去总会在眼前 / 他们终究会陪我
一起走向长路漫漫
A 段
Love is over / 又是春雨下不断
就在这样的夜晚 / Love is over
尾奏
欧阳菲菲的原版的结构是:
前奏 - A - A - B - A - 间奏 - B - A - 尾奏
结构上比李健这版更简单。如果你对五六十年代,甚至是更早的二三十年代的歌曲(比如很多老上海时期的爵士歌)有一些了解的话,会发现它们大多采用这种 AABA 结构,而且形态更简单,相应的歌曲长度也就越短。(啊!逆推流行音乐史是件多么有趣的事情啊)
回到李健的版本上,虽然这是首传唱已久的老歌(which means 自带怀旧光环),但李健仍然重新填了一版词(且作为翻唱曲目表演),比起一些翻唱还不进行大改编的歌手,还是非常有创作积极性的,提出表扬。题材上没了之前的格局与深度,聚焦在了日常情感上,但仍然呈现得极其有质感。除了李健自己音色上的圆润饱满以外,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他对于古典音乐的使用——他截取了肖邦练习曲的主题作为间奏和尾奏,与歌曲的旋律线条和律动(古典音乐大多使用弹性速度)形成对比,同时在歌曲结尾处人声哼鸣了尾奏旋律,使得尾奏和最后的 A 段衔接得更紧密,歌曲意境也顺势得到了升华——一首寻常的爱情题材作品,就被穿插在其中的经典片段蕴化出了情怀。非常巧妙(而且贴合自己技术特点与艺术风格)的改编。
硬挑小毛病的话,李健这首歌里所有的连续十六分音符(「又是春雨」)处理得常常都有点不自然。有的稍紧,有的稍赶。
九、林志炫《你在最近的天边》
原唱 Bruno Pelletier,原曲 c 小调升 d 小再升到 e 小调(每次升 2key),音域 G2 - G4,林志炫现场版提了 1key,从 #c 小调升 #d 小调再升到 f 小调,音域 bA2 - bA4
我就不琢磨林大仙的选曲意图了。但正如他所言,这首《Le Temps Des Cathédrales》(大教堂时代)是首账面音域不宽(最高只到 G4)但实际演唱起来很难的作品。一方面它下探到了 G2 的低位,同时又有两次音程为一个全音的升调,对演唱者有较高的要求(林志炫在节目里有解读我在这就不展开了)。现场版中,林志炫整体上移了 1key(应该是缓解 G2 带来的压力,但实际听来他的 bA2 完成得质量相当高,下面应该仍有不少余量),但并没有再拓展音域,更多的也是顾及因转调所导致的大段旋律平移而带来的发声位置切换压力吧。
这首《你在最近的天边》和上一首《Love Is Over》同样是一首填词翻唱作品,从原曲既有意境、重新填词难度和最终呈现效果上看,我认为《你》的水准是略胜于《Love》的——楼南蔚老师的词继承了原曲那种历史浪漫主义气质(和林志炫还蛮搭,神味儿比人味儿重),但又没有局限于原作的故事情节及具体意象上,同时又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出了文字美感,我感觉填得还是很巧妙的,如果歌名取得再有气势一点的话。
十、张杰《别来纠缠我》
原唱黑豹乐队,窦唯版原曲 d 小调,音域 C4 - A4,张杰版 e 小调,音域 B2 - B4
张杰这首歌有点……让人不太好评价。改编意图还是比较明显的,把《别来纠缠我》的主体部分(不长,原曲里一直在反复)拿出来作为一个核心材料,重新展开成一首嘻哈作品,中间还串进了 Linkin Park 的《Bleed It Out》。
技术层面做得都很到位,开场的气势、段落对比、段间串联接口都呈现得很好,该有的元素(trap 音色、rapping 以及和杨和苏的合作)都照顾到了,从现场效果上看,气氛也被带 high 起来了。
谈谈问题吧。一方面,当年的摇滚(内涵还没有像现在这样拓展得如此之广)和如今的嘻哈都是年轻人们喜欢的音乐,他们都饱含着 *** 与态度。但我个人认为它们的精神内核(审视问题的角度)还是有区别的,现在混搭得还稍有错位感。另一个问题在于,张杰这首歌里在不少段落里都叠了人声(应该是他自己的声音),而且杨和苏的戏份稍微多了点。这对于音乐创作和表演而言这当然无可厚非(而且是非常重要的呈现手段),但在竞技节目中似乎应该有所回避。
当然,张杰论自身能力是绝对有资格晋级决赛的,这首歌从音乐本身上看,也展示出了足够复杂的结构和精湛的制作技术,而且其内部逻辑也是成立的。稍弱的还是音乐形式与内涵之间的关系——这次没什么漏洞但我还是看不太明白他想表达什么,如果他真的想转向嘻哈转向说唱,展示技巧远不如打磨内核来得重要,因为张杰最不缺的就是技巧了。
——————
三票投给:袁娅维、李健、林志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