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在遥远的古代,由于生产力的低下限制了人们的知识水平,我们的祖先不可能对周围自然界的各种现象作出科学的解释。他们看到日月星辰的运行、风雨雷电的出没变化莫测等等的自然现象,都以为其中有超乎人力的神在主宰。
这样,自然力在原始人心目中就被形象化、人格化,赋予了人的外貌和性格。这种靠想象与幻想对自然现象所作的种种神奇的解释,就是神话的起源。因此说,神话是反映古代人们对世界(天地)起源、自然现象和社会生命的原始理解的故事与传说。我国古代没有专门记载神话的书,神话只是保存在《楚辞》、《淮南子》、《穆天子传》等书里,尤其在《山海经》中神话的成分最多。以下选说数则有名的神话和传说故事。
(一)女娲女娲是中国神话传说中人类的始祖。《说文解字》:“娲,古之神圣女,化育万物者也。”王逸《楚辞章句天问注》说女娲是人头蛇身的神。李冗《独异志》云:“昔宇宙初辟之时,惟有女娲兄妹二人,在昆仑山中,而天下未有人民,议以为妻。又自羞耻,乃结草为扇,以障其面。今娶妇执扇,象其事也。”说女娲是伏羲的妹妹,兄妹结合为夫妇而产生了人类。
近些年根据古代出土的器物上画像和边疆少数民族的传说,证明伏羲和女娲原是传说中的兄妹为夫妻的一对人类始祖。李冗所记这则传说,反映了我国原始时代血缘婚姻的情况。电视剧《天地传奇》,就是根据“女娲补天”等神话传说创作编剧的。
(二)伏羲伏羲一作宓羲,亦称皇羲。中国古代神话中人类的始祖,传说人类是由他和妹妹女娲氏结婚而产生的。他又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始祖、传说中的“三皇五帝”之一。又传他曾教民结网,从事渔猎畜牧。反映了中国原始时代开始渔猎畜牧的情况。
(三) ***
*** 是神话中开天辟地的人物。据三国时期徐整所著《三五历记》载:“天地混沌如鸡子, *** 生在其中;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 *** 在其中,一日九变,神于天,圣于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 *** 日长一丈。如此万八千岁,天数极高,地数极深, *** 极长,后乃有三皇。”(《太平御览》七十八引)徐整所著《五运历年记》又说:日月、星辰、风云、山川、田地、草木、金石等自然存在和自然现象,都是 *** 死后,由他身体各部位和声、气等变成的。
*** 开天辟地反映了原始人对天地缘何而始,人类从何而来,天地之外有何物的探索,是原始人类的原始哲学、宇宙观。
(四)共工共工,传为人面蛇身赤发身乘二龙。中国古籍中关于共工的记载很多,但诸说不同。在旧的传说里,多把他写成一个兴风作浪的凶神。如《淮南子·本经训》说:“共工氏振滔洪水,以薄空桑。”意思是他发起洪水,迫近了空桑(今山东境内)。连他的臣子相繇,也是个同时把九个头放在九个山上,吃尽九个地方东西的恶煞。大禹杀死他后,水腥臭无比,流在地上连五谷都不生长(《山海经·大荒北经》)。
共工又被传说为部族领袖。据《尚书·舜典》及《史记·五帝本纪》载:共工是尧的臣子,试授工师之职,后与兜、三苗及鲧并称为“四罪”,被尧流放于幽州。他还被传说为敢于改变天地日月星辰的英雄。《淮南子·天文训》载:“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山,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
毛主席的《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词中有“不周山下红旗乱”。就是用这一传说,把共工作为胜利的英雄来比喻红军的。
(五)后羿后羿据《楚辞》、《山海经》、《淮南子》来看,后羿有两个:一是神话人物。在远古时代,曾经发生大旱灾,加以怪兽、怪鸟、水火怪异为害,广大劳动人民在与自然灾害斗争中,创造了后羿这位神,以表达他们征服自然灾害的强烈愿望。
但这位为人们艳称的神话英雄,到了后世史学家手中就历史化了。于是就产生了另一种说法,即“人性”的羿,称夷羿,传说是夏代东夷族首领,善于射箭,后推翻夏朝统治,夺得了太康王位,号称有穷氏。据《离骚》王逸注说:羿当政后,“娱乐田猎,不恤民事”,不久被国相寒浞指使家臣逢蒙射死。
(六)嫦娥
嫦娥亦作恒娥、姮娥,后羿之妻。据《淮南子》说:“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姮娥窃以奔月。”但早出的《楚辞·天问》则说:“帝降夷羿,革孽夏民;胡射夫河伯而妻彼雒嫔?”
意思是说,帝降羿下来,本是抚恤下民的,为什么羿射了河伯而以洛嫔为妻呢?虽然这里说洛嫔为羿妻,与《淮南子》所记不同,但“嫦娥奔月”的故事一直为后世文人所引用,早已深入人心。
(七)洛神
洛神即洛(雒)水女神洛嫔。关于她的记述藉屈原的作品,特别是曹植的《洛神赋》而闻名于世。在《离骚》中称洛嫔为宓妃,把她描写成一位自恃其美而骄傲的女子。李善谓“宓妃,宓羲氏之女,溺死洛女,为神。因“宓”与“伏”古通,故“宓羲”即“伏羲”。估计古时有关宓妃的神话含有恋爱成分,所以屈原才引用以喻己意,曹植才作赋来寄寓自己对君王的思慕之情,反映衷情难以相通的苦闷。
(八)西王母西王母亦称“金母”、“王母”或“西姥”。
《山海经》:“又西三百五十里,曰玉山,是西王母所居也。西王母,其状如人,豹尾虎齿而善啸,蓬发戴胜,是司天之厉及五残(主知灾历五刑残杀之气)。”到《穆子传》里,西王母已不是上述怪物,而演化为一个雍容平和能歌谣的妇人。到了《汉武内传》中的西王母则是“修短得中,天姿掩蔼,容颜绝世”,年三十许的女神,她把三千年结一次果的蟠桃赐给武帝。
《神异记》又为她塑造一个配偶东王公,一年一相会。在后代小说、戏曲中,又称“瑶池金母”,每逢蟠桃熟时大开寿宴,诸仙都来她上寿。旧时多将西王母作为长生不老的象征。
(九)钟馗
钟馗亦作钟葵,传说中故事人物。
据宋代沈括《补笔谈》云:唐明皇(玄宗)于病时,梦见一大鬼捉一小鬼,“刳其目,然后擘而啖之。”自称为钟馗,生前应武举未中,死后誓为皇上消灭天下妖孽。明皇因而病愈,遂命画工吴道子 (大画家)画成图像,并批曰:“灵祗应梦,厥疾全瘳。烈士除妖,实须称奖。因图异状,颁显有司。岁暮驱除,可宜遍识,以祛邪魅,兼静妖氛。仍告天下,悉令知委。”旧时民间风俗,于端午节多悬钟馗之像(唐、宋时悬于除夕),以图驱除邪祟。
(十)八仙
八仙含义有三:一是指饮中八仙。即李白、贺知章、李适之、汝阳王李进、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等八人。这八人都喜欢饮酒,杜甫把他们的生活和醉态写在一首诗歌里,名《饮中八仙歌》;
二是指蜀之八仙。即容成公、李耳、董仲舒、张道陵、庄君平、李八百、范长生、尔朱先生等八人。相传他们均在蜀中得道成仙;
三是指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八位神仙。即铁拐李(李铁拐)、汉钟离(钟离权)、张果老、何仙姑、蓝采和、吕洞宾、韩湘子、曹国舅等八人。
八仙故事出现较晚,多见于唐、宋、元、明文人记载之中。元杂剧里常见到他们的形象,但姓名尚不固定,至明吴元泰《八仙出处东游记传》里,才确定为以上八神仙。民间传说中关于八位散仙的故事很多,其中以“八仙庆寿”、“八仙过海”的故事流传最广。
此外,还有一些神话传说如“夸父逐日”、“精卫填海”、“刑天舞干戚”、“黄帝擒蚩尤”及“牛郎织女”等等,都是耳目能详,家喻户晓的。这些神话曲折地反映了原始人类所进行的自然斗争和社会斗争,寄托了他们的理想和情感,并且充满奇情异彩,有很大的艺术魅力,后代的许多作家诗人都从神话中汲取了丰富的营养,尤其是戏曲小说受神话的影响更为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