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1.
对于贴吧的老用户来说,爆吧一定是一个不陌生的词汇。即便这一行为已经被变相埋葬了数年之久,仍然会诱发一些整整齐齐的记忆。那些相互克隆的帖子像是洪水一样冲进贴吧里,掀起惊涛骇浪的狂涌,将整个版面彻底淹没。
而对于不熟悉贴吧的人来说,爆吧行为更像是某种仪式化的“邪教”行动,而且未必像题图一般严整。疯狂的谩骂、无意义的重复帖子、以及闹出的各种乌龙笑话:因吴京而躺枪的普京吧、因乐视而受难的乐事吧。这些零零散散“乌合之众”的滋事发帖构成了当下对于爆吧的整体记忆。
爆吧,这种通过在贴吧无限发布“无关性”主题,进而干扰内部正常浏览的行为,在BBS论坛时期已经屡见不鲜。
但最早将爆吧这个概念借由贴吧这个平台扩张到广为人知的,是2010年的那场“69圣战”。当红青春偶像的换代速度超过Windows打补丁。那年的人气男团是Super Junior(简称SJ),正以锐不可当的势头席卷这片韩流尚浅的国土。
2010年5月30日,SJ于上海世博会出席。由于主办方准备不足,造成在场的上万名观众拥搡踩踏,致使维护秩序的武警战士受伤。
恶劣行径引爆了网民愤怒,并为“圣战”点燃了引线。任何偶像明星都不缺乏令人生厌的狂热粉丝,同样任何年份都会有狂热粉丝拉低整个群体乃至明星本身的大众印象。
而对于刚刚进行完贴吧文化变迁两年,处于百花齐放的草根年代的WOW吧来说,这种印象会变得更差。而这些多少具备魔兽情怀的WOW吧用户,他们在去年(09年)的夏天刚刚看过了一场引发灵魂共鸣的《网瘾战争》,于是乎要时隔一年,引发一场新的“贴吧战争”。
当这种对于韩流狂热粉丝的厌恶混杂上爱国情怀、当青年热血通过一场浩然“圣战”能得以发泄,这场网络冲突的发生几乎是必然的:互联网上的部分男性和女性用户是注定的世仇,而恩怨自2010年之前有之、在2010年爆发、在以后的日子里仍会愈演愈烈。
哪个更有价值的矛盾,也是“直男癌”和“田园女权”的发声者的矛盾。两种不同的情绪都需要得到发泄,而任何一方占领了话语权都会导致另一方触底反弹。
在那一年的哈韩现象愈演愈烈的节点,由WOW吧引起了一场计划于6月9日的“圣战”。吹响在以贴吧为主的舆论阵地的冲锋号,彻底“攻陷”SJ的所有地界。
6月9日是个很有玄味的日子,那天将吸引一大批结束高考的青年们放下手里笔杆,十指挪向键盘,随即火力全开。
当天,YY频道最高人数超过十万,由于技术原因和官方管控,数次分流和转移频道。SJ贴吧几度沦陷,整个版面被璀璨到体无完肤。
除此之外,圣战联盟还给出了相当多“可喜”战绩,包含红客联盟在内的大量黑客组织贡献韩 *** 网站。但随即被爆出大量战果不实,部分被黑网址只是用于 *** 的本地HTML,并无实际作用。
但当天贴吧被打到毫无还手之力、致使整个SJ吧被迫开启会员发帖乃至全面禁言,是切实的战果。在网民反韩流情绪到达顶点时,SJ吧变成了一个情绪出口。
换句话说,SJ吧是一个圣战联盟好打的沙包。因为爆吧并非DDOS攻击,无法摧垮服务器。圣战的“士兵”通过鼠标键盘将帖子倾泻到版面上,实质受害者只有当时急于浏览帖子的SJ粉丝。而且这种迫害至多持续几个小时,当爆吧行为停止时,新的帖子会自然地把无关主题洗刷下去,毕竟"战士"很可能也只是个有血有肉的普通少年。
真正的意义,是这场圣战把爆吧团队背后的组织曝光于众,即血色圣光技术联盟(以下简称血盟)。对沙包的拳打脚踢最大程度的展示了血盟在贴吧之中的“武力”,也在2010年夏天之后吸引了相当多的年轻人加入。
对于当时参与圣战之后的青年来说,那意义丝毫不亚于哥尔D罗杰在死前震惊世界的呼喊。而那之后,贴吧的诸多用户一起目睹了他们持久的狂热。
2.
爆吧的兴亡和技术工具的迭代是密不可分的。早年的贴吧无需注册即可用IP发帖,对于用户发帖的频率、主题和内容几乎没有限制。这导致了一系列雏形发帖机(也即爆吧器)的诞生。
从原理上讲,这些发帖机的构成极其简单。最早期的发帖机甚至和缩小版的浏览器无异,只是利用脚本快速填充标题和内容,利用人工手打输入验证码。即便只是这样的工具,也足以将发帖速率提升数倍,达到快速占据贴吧版面的效果。
而后出现了稍微复杂的、将数据抽离于软件UI的发帖机,以及利用漏洞海量发帖的软件(如上帝的权杖)。在69圣战时期,普遍所用的发帖机为黯灭。能贮存大量贴吧账号(俗称马甲),随机抽取马甲发帖是黯灭的进步之一。这将导致贴吧管理员疲于应付漫山遍野的贴吧账号,封号能力捉襟见肘。而后开发了随机调取大量http代理发帖的机制后,封禁IP甚至也无法高效阻止爆吧。
在这一时期,任何一个手握发帖机的用户能轻而易举的占领大流量贴吧。吧主除了自废武功选择全吧屏蔽以外,几乎没有合理的反制手段。持续了魔幻爆吧现象长达数月之久之后,贴吧才慢吞吞的开展对于用户发帖的流量管控和内容校验,也即后来爆吧人员俗称的“百度防御”。
从一个技术人员的视角出发,完全可以说在2011年之前的时间里,贴吧内泛滥的爆吧现象的根本原因是百度的纵容。如果不是刻意纵容,可以说百度贴吧这款产品当年在技术层面上的低劣程度令人发指。
(问题包括但不限于:用户的整个发帖请求既不会检验任何头部、也不会做任何过滤。接受GET请求不严格且在请求内部没有约束。字符过滤和转义基本是零,cookies随处泄漏。非IE浏览器大量排版不齐、组件到处移位、验证码上下翻飞。移动端接口和PC端接口混淆不清,JS更是一团浆糊。)
稍有代码功底的用户都能在当时写出一款强到所向披靡的发帖机,并 *** 地嘲笑百度贴吧诸多如无底洞般的愚蠢bug。即便没有编程经验的用户也能轻易看出这些bug有多低级和危险:你可以轻易通过一两行代码让你的帖子无法打开、像病毒一样传染、让点击者直接卡死、甚至让点击者直接被盗或随意更改置顶帖。这些bug或是长期放置,或是修复不彻底,或是修复过程产生了新的更严重的bug。
百度贴吧当时像一具千疮百孔的衣裳,随手就能扯下一团乱麻。而在他打了无数补丁之后,仍然衣不蔽体无法遮羞。对待爆吧的反制手段总是后知后觉,而12、13两个年头,重大bug依然比比皆是。当时的邮箱检验bug直接导致实名认证“红尾巴”任人宰割,任何人都有机会使用受害的实名账号发帖。类比微博,几近于一个工具能强行征用所有大V。
出于种种原因,贴吧变相地纵容了爆吧者生产武器。而这些来势汹汹的爆吧军团操起了刀兵,并沉醉于虚拟的战火。
3.
爆吧军团是一个层级分明的组织。团长是军团的领导者、计划的制定者。他会选择几个声名煊赫的大贴吧作为进攻目标,在某个周末带领团员奋战沙场。在爆吧环境的初期,百度反应滞后,任何人都有权利使用所有发帖机。而随着百度bug的减少,大量软件也被严格管控使用。跳脚的使用者会变成屠宰场的牛羊,随着bug的修复,软件的核心功能也会荡然无存。
由技术人员提供的机器,由团长把控,分发向部分亲近人群。这一部分人群相当于掌握了“权限”,这类机器也因此而得名为“权限机”。在爆吧军团里形成了某种封建制度的袖珍雏形,而独一无二的权力仍然是亘古以来引人向往的命题。
技术人员们在完全非盈利的情况下寻找bug、开发新技术。他们制作出工具后几乎很少自行使用,因为开发的过程占据了绝大部分快悦。武器构筑了某个虚无荒原里的国度,而武器的制造者却无关战争。
无论是对于贴吧的征服感、团长的权力 *** 、权限用户的优越感和普通用户对于权限的眼红。这座诞生于贴吧的金字塔成为某种制度的倒影,并愈发根深蒂固。
军团将成为一种标志、一种谈资、一种优越性。和少年们两指夹着香烟的情怀一样,爆吧也象征着一种成熟和与众不同。如果说69圣战的目的尚且可说是炽烈的爱国之心的话,那么随后几年的爆吧运动的出发点,则完全是昭示武力和异样的控制欲。任何明星、动漫、游戏、小说…贴吧都会成为攻击目标,目标选择不再依靠民族热情,而是贴吧人气。只要名声响、案子大、够拉仇恨, *** 就会倍增。摧毁众多无关者的阅读体验并使他们暴跳如雷,几乎会像可卡因一般令他们上瘾。
当刚刚从方腊凯旋的绿林好汉们开始强抢民女,爆吧的舆论色彩也开始蒙垢。本性里的欲望会在落蒂后重新生根。
除了对外“战争”,爆吧军团之内和之间也会有爱恨情仇、恩怨纠葛。团长和团长、团长和团员、权限人群和劳苦大众,每两个组合之间都会衍生繁复的故事。有传言某贴吧小吧主是个愿为规避爆吧而献身的女孩,有传言某军团的团长因出售权限机器而被其他军团人肉并打到住院,有传言想要上位的小吧主和爆吧团体现实中亲密交流后成功上位。
血盟、窝窝军团、爵党、血刺…一系列彰显个性的名字里回转着无数的传言。但传言只是传言,它可能是某个亲历者在反思后的幻觉与夸张,也有可能是在这个精致微小的爆吧国度里真切记录下的历史课本。
4.
爆吧军团的行为的低靡某种意义上说,来源于血盟的一次周年庆。纪念日上的盛大狂欢,开放了权限机器的使用。当时的进攻目标是WOW吧,而讽刺的是血盟的壮大也正因为WOW吧发起的那场圣战。在代码的洪水下即便是当时的百度第一大吧也被击垮,不得已进入防御模式。而所有WOW吧的用户曾经都无法想象,自己有朝一日也会成为爆吧的受害人。
这不是农夫与蛇,农夫养了一头凶戾的恶龙。
那天WOW吧的惨状间接引起了对于爆吧现象的高度重视,并在随后的一年里从源头解决了这一问题(即便这一问题已经拖了至少七年):账号。
一旦遏制了注册机,采用邮箱账号绑定或额外增加认证,用于爆吧的账号市场将会急剧萎缩。那些一小时内衍生的几十万马甲会随着校验逐步付之一炬,而发帖机也终将失去用武之地。就像枪管里再也不会有子弹了。
从技术层面来说,那几年轰轰烈烈过的爆吧军团促使了百度产品的技术革新。百度贴吧变得更鲁棒、更完善、更严密。另一方面编写发帖机的人员,成了“推广软件”那最早一批的技术人员之一。此后微商、微博运营、贴吧卖小电影、弹幕广告等等,各式各类的推广需求依然迫切。
市场需要那些一劳永逸的软件把他们的消息散播到互联网的整片疆域,或是让“粉丝”、“评论”、“播放量”、“弹幕数”等一系列数字变的更精致可人(起码不会让人难以启齿)。大规模频繁爆吧湮灭之后不会再有闹人眼目的帖子,但那些互联网里藏污纳垢之地依然充斥着数据垃圾。
从人员层面来说,当年参与爆吧军团的战士们都已长大,对过往岁月基本没有太多留恋和回首。军团之中当然可以产生深刻的友谊和情感,也会有刻骨铭心的日子。但究其根本,这并不是一段太过光彩的回忆。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是发生在小地方的小事情。没有爆吧军团,互联网也不会变成无颜色的理想国。有了他们,也不会额外增添多少反感和丑陋。可一旦有机会,类似的组织可以诞生于任何一个平台、任何一个角落。组织的体量可能渺小,也可能庞大。它反映出一种被压抑到太久的欲望、被潜藏到太深的情绪。
当孤独的人聚集起来,就会不由自主的呐喊,渴望让所有人听见。在这个酷热的夏天,没有人会顶着烈日,走上烤到发烫的街道一齐发声。但在网络的荫蔽下,他们的信号会跨越数千公里交汇在一起,变成一场荒诞的盛大 *** 。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