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说到美食,人们可能最先会想到价格。总觉得越是美味,价格越是奇高。而在江苏“北大门”赣榆,却有一种价格低廉的美食,饱餐一顿也只需两三块钱,它就是——赣榆煎饼。
凡是有赣榆人群体居住的地方,就有烙煎饼和卖煎饼的。赣榆人很矫情,似乎离开了煎饼就吃不饱肚子,任凭南北风味各类菜系的大餐,赣榆人硬是吃不习惯,只有啃着这家乡的大煎饼卷小鱼、虾皮、虾酱,才感觉肚子有底了。所以每当赣榆人外出都忘不了带上一沓煎饼外加小炸鱼、大葱、虾皮之类的配菜,走哪吃哪,既方便食用又独具特色,这二两重一张的煎饼韧如牛皮,被誉为中国人的“披萨”,赣榆人却生拉硬拽的一顿能吃二三张。据说,有一赣榆人在飞机上吃煎饼,旁边一老外眼馋,索要一张尝试,结果吃得五官变形,血脉偾张,因此说能吃动赣榆煎饼的外地人即使不是身强体壮也得伶牙俐齿。
赣榆煎饼的起源
赣榆煎饼何时开始加工?是谁最先发明的?
传说徐福小时候读私塾,早出晚归。为解决午餐问题,其母灵机一动,和面糊摊在平锅底,炕干、装入布袋,徐福好生欢喜。后来,又将平底锅锤成内凸,摊饼日渐薄软,裹糖、夹馓子成卷,变幻不一,奇香无比。再后来,徐福母亲又生奇想,上山采得山药、红枣、枸杞等诸多野果及中药,研磨成粉搅拌面糊中,摊成薄饼,食后身强体健。乡人都称徐福母亲为“神厨娘”“仙医婆”。
徐福长大后,学富五车,成为著名方士。当朝始皇闻其大名,更知其母已逾百岁,目明耳聪,面色红润,齿健洁白,便请徐福进宫,命其炼制长生不老药。徐福假托海上有神山,可前往寻求长生不老之药。为寻得平原广泽,乡亲们纷纷将孩童送给徐福,三日之内已达三千之多。大船修好,只等路途干粮备齐就可出发。百岁人瑞徐福母亲亲自带领众妇人,彻夜无眠,三天三夜,摊出万石薄饼,配出各种海鲜佐菜,装船入海。沿途,海盗无数,赠薄饼解围;大鱼频频,抛薄饼化险。大家每日以薄饼果腹,海上漂游数月,终于停靠一无人小岛,弃船驻岛安居乐业,焚香敬薄饼为“福寿饼”,并作日常主食,这便是今日的赣榆煎饼。
赣榆煎饼的烙制
传统的赣榆煎饼,一类是以粗粮为主的滚鏊子煎饼,一类是以细粮为主的摊鏊子类煎饼。
烙煎饼,靠鏊子,分大鏊子和小鏊子两种规格。大鏊子直径约80公分,小鏊子直径约70公分,还有一种当下流行的微缩版的超级小鏊子,直径只有30公分左右,不属于传统的赣榆煎饼鏊子范畴。
滚鏊子煎饼是将红薯粉等粗粮加水适量团成一球状物,大小相当于足球,烙时先将鏊子底下加热,用油把鏊子均匀地擦一遍,然后将红薯粉球沿着鍪子的边缘由外到里滚动,直到鏊子均匀的沾满薄薄的一层红薯粉。摊煎饼的工艺就完全不一样了,摊煎饼的原料是麦面糊糊,稠稠的,用煎饼匙子搅匀,撩上少许,放在鏊子里手边缘,然后用煎饼匙子左一下右一下的往前赶,赶到头后,把鏊子上多余的面糊糊收回。
随着时代的发展,赣榆煎饼的工艺也在不断地改进。传统的滚鏊子煎饼已经消失了,因为那是用红薯粉等粗粮做的,看相不好、口感不好。可这摊煎饼的工艺却日益火爆,花样不断翻新,就是到了北上广等大城市的街头也可以看见赣榆摊煎饼工艺的各种变版。城市人讲究享受生活,早上起来不愿意做早饭,花几块钱到街头买一副煎饼果子就对付一上午。
纵观赣榆煎饼市场,一是品种多:小麦煎饼、杂粮煎饼、海苔煎饼、山芋煎饼、鲜虾煎饼、红枣煎饼、芦笋煎饼、咸煎饼等;二是讲究营销:注重外包装,为方便食用切割成小片,巧打文化牌搞网上直销等;三是成礼品:过去的赣榆人吃煎饼,今天的赣榆人不但吃煎饼而且送煎饼。每当来了外地的客人,或者因事外出,提一箱包装精美的赣榆煎饼送人,既节俭又有浓郁的乡土气息。
赣榆煎饼之所以历久不衰,主要是由煎饼耐放、即食、耐消化的特点决定的。烙好的煎饼放到塑料袋子里可以放半个月不霉不坏,而且随取随吃,不像馒头每次食用都要加热,煎饼另外一个实用性的功能是耐饥饿,饱餐一顿赣榆大煎饼可以一天不饿。
据悉,目前,赣榆从事煎饼加工、销售的农村妇女达到1万人以上,并成立了煎饼协会、合作社,注册了商标,每天可“烙”煎饼20万公斤,年可加工6300多万公斤,销售额超6亿元,利润4亿元。可以说,“烙”煎饼让越来越多的农村妇女走上脱贫致富路。而“老海边”煎饼是赣榆煎饼文化的代表,是迄今全国叫得响的煎饼品牌,先后被评为连云港市“十大名吃”“十佳旅游商品”“我最喜爱的港城旅游纪念品”“港城人最喜爱的港城十大名小吃”,并成功成为连云港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赣榆煎饼菜的吃法
吃煎饼,卷虾皮或小炸鱼或虾酱,再加一根大葱,可以说是赣榆人的最爱。
赣榆煎饼最直接、方便的搭配,就是卷虾皮。虾皮,味甘、咸、性温,具有补肾壮阳、理气开胃之功效,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矿物质,尤其是钙的含量极为丰富,有“钙库”之称。当地人最简单方便、经济实惠的吃法,就是煎饼卷虾皮,再放上一根大葱,直接食用,可谓味道鲜美。赣榆市场上出售的虾皮,主要是煮熟晒干的虾皮,色泽淡红、有光泽,质地软硬适中,有鲜味为佳。
赣榆煎饼还有一种常见的混搭吃法,就是煎饼卷虾酱。在赣榆民间吃虾酱被称之为烤虾酱,具体做法是,把鲜虾酱兑油炸熟后,再根据实际情况和个人爱好加入适量的花生米、熟黄豆、萝卜条、小青菜、鸡蛋、辣椒等,一盘鲜香四溢的虾酱就做好了。如果是春季吃,加入少许香椿味道会更好。“一碟虾酱两根葱,一块煎饼二两酒”,这是赣榆沿海乡村最流行的吃法。
至于赣榆煎饼卷小炸鱼,相对来说算得上是一种高级的吃法,比起卷虾皮或虾酱,相对费工费时,成本较高。因为小杂鱼摘好洗干净,再和上面粉,上锅用热油炸熟后卷煎饼,吃起来口感更鲜美,食用量自然会比虾皮或虾酱高很多。以至于老一辈赣榆人记忆中,印象最深的美味还是年轻时吃过的小麦煎饼卷黄鲫鱼。
这样一想,赣榆煎饼卷小炸鱼被评为“江苏百道乡土地标菜”之一,自在情理之中。其实,一如赣榆人豪爽、干脆的性格,赣榆当地还是煎饼卷虾皮或虾酱更为常见。实在没有虾皮或虾酱,煎饼直接卷大葱,同样吃得津津有味。因为传统的石磨手工煎饼,对于很多赣榆人来说,不仅是一种食物,更是一种味道,一种乡情。它凝聚着慈母的无限深情和对故土家园永远的寄托。
END
作 者:祝新华
祝新华,地方文史工作者,现供职于连云港市赣榆区政协,先后在省级以上报刊发表文章数百篇,参与出版专著10余部,并有多篇论文获奖。
审核、发布:张一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