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春季养生,就是指在春天通过各种方法颐养生命、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的一种医事活动。所谓生,就是生命、生存、生长之意;所谓养,即保养、调养、补养之意。总之,养生就是保养生命的意思。
变美全靠嘴
春季饮食要根据个人体质进行选择,普通健康人群不主张大量的进补。身体特别虚弱的人可以适量食用海参、冬虫夏草等补品。对于健康人群而言,春季饮食要注意清淡,不要过度食用干燥、辛辣的食物。同时,因为此时阳气上升容易伤阴,因此要特别注重养阴,可以多选用百合、山药、莲子、枸杞等食物。对于"吃肝补肝"的说法,李志红表示,可以适量吃一些猪肝,但一定要保证饮食卫生。
拌猪肝 *** 组图
原料:生猪肝180克、 *** 360克、香菜、精盐、味精、酱油、醋、蒜泥、芝麻油适量。
制法:
1.将生猪肝切成小薄片,焯水三分钟,捞出用凉水过凉,控净水分。
2.将 *** 洗净,切成段,放入开水中焯一下,再放入冷水中过凉,控净水分。
3.将香菜切成段。
4.把 *** 放入盆内,上面放肝片、香菜段,然后用精盐、味精、酱油、醋、芝麻油、蒜泥兑好汁,浇上即可。
香蒜胡萝卜
原料:胡萝卜3、根蒜苗4根、大蒜6瓣、胡椒粉少许、酱油1汤、匙盐适量油适量。
制法:
1.将胡萝卜去皮切成菱形片。
2. 蒜苗洗净斜切成小段.
3. 热油锅,放入蒜碎炒出香味变成金黄色。
4. 放入胡萝卜片,煸炒至胡萝卜片变软。
5. 加入蒜苗茎,调入盐,胡椒粉和酱油翻炒。
6. 倒入蒜苗叶,翻炒至断生即可出锅。
红枣莲子鸡腿汤
原料:红枣10颗、鸡腿2个、薏米20克、莲子15克、姜片、盐各适量。
制法:
1、鸡腿洗净,剁块;薏米淘净,冷水泡4小时;莲子洗净,去心;红枣洗净。
2、砂锅加水适量煲沸,放入薏米、莲子、红枣、鸡腿块、姜片,大火煲沸,改用小火煲至鸡肉熟软,加入盐调味即可。
多做户外活动
所谓户外活动,就是指在室外、庭院、公园、大自然中的一些运动,如钓鱼、赏花、慢跑、练气功、打太极拳等。室外空气中有丰富的负氧离子,是促进生物骨骼生长的好养料,它虽见不着摸不着,却无时无刻不在"飘游",对预防儿童佝偻病和中老年人的骨质疏松症都十分有益。
防病支招
1、首先要生活有规律,注意劳逸结合,适当休息;
2、多吃蔬菜、水果,忌吃辛辣食物;
3、多饮水,促进体内"致热物质"从尿、汗中排出;
4、必要时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牛黄上清丸、三 *** 、青果丸等清火药物。
疾病预防
1、适当外涂防晒剂,以保护皮肤免受各种波段的紫外线和可见光的损伤;
2、不要用含光感物质较多的化妆品;
3、多吃含维生素A的食物及新鲜蔬菜和水果,油菜、 *** 、莴苣、无花果等尽量少吃或不吃;
4、洗脸时尽量不用热水、碱性肥皂和粗糙毛巾。
上火
春天虽然气候适宜,但风多雨少,人体内的水份容易通过出汗、呼吸而大量丢失。加上天气变化反复无常,不能保持人体新陈代谢的平衡和稳定,导致生理机能失调,出现咽喉干燥疼痛、嘴唇干裂、大便干燥等"上火"症状。
防病支招
1、首先要生活有规律,注意劳逸结合,适当休息;
2、多吃蔬菜、水果,忌吃辛辣食物;
3、多饮水,促进体内"致热物质"从尿、汗中排出;
4、必要时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牛黄上清丸、三 *** 、青果丸等清火药物。
肠胃“感冒”
初春时节,阴晴不定,稍不注意就会被感冒“偷袭”。殊不知,在这个季节,娇弱的胃肠也会如“感冒”般,常有不适,而年轻人和女性则是胃病高发人群。
防病支招
1、定时用餐
吃饭宜定时定量,少食多餐,餐与餐之间,不间隔太短或太久的时间才进食。每一顿都不宜吃得过饱,尤其是下午和晚上。注意生活规律,保证充足睡眠;多做室外运动,强健的体质才是健康的基础。
2、细嚼慢咽
以减轻胃肠负担。对食物充分咀嚼次数愈多,随之分泌的唾液也愈多,对胃黏膜有保护作用。
3、不要吃生冷的食物
因为生冷的食物最容易伤到脾胃,春天有些城市也会很热,但是。也尽量不吃生冷的食物,尤其是冰激凌一类的冷饮。
还有一个更重要的是驱寒祛湿阴寒渐退,俗话说:百病从寒而起。寒湿逼入脏腑,寒凝阻络,就会造成很多病痛,此时宜少吃性寒食品。
1、生姜大枣,茶大枣25~30克,生姜10克,红茶0.5~1.5克。将大枣加水煮熟晾干。生姜切片炒干,加入蜂蜜炒至微黄。再将大枣、生姜和红茶叶用沸水冲泡5分钟即成,每日1剂,分3次温饮食枣。生姜驱寒,红枣补血。
2、薏米红豆粥,一是薏米,一是红豆。不需按什么比例,每次一样抓一把,洗干净后放在锅里面加水熬。熬好后就是去湿健脾的佳品薏米红豆粥了。(切忌放大米)
3、刮痧或者拔罐 这个方法比较专业一点,最好请专业的医生或者 *** 师帮你去做。
4、寒性体质的人,多吃一些芳香食物,比如桂花、香菜、香椿等,另外晚上喝八宝粥也是不错的选择,可自行选配。坚持一个月后,面色会红润起来,腹痛腹泻消失,人也渐渐不怕冷,还有说坚持每天晚上用盐水泡脚,因为盐可以除湿。
养生需要注重三个原则,即谨和五味,食饮有节,重调脾胃。从自然与人体适应的关系,到内在脾胃功能的特点,都应该注意调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