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光明日报记者 苏雁 光明日报通讯员 吴秋阳
台上秦腔数曲,灯光交替,一下将观众带到了遥远的三秦大地。7月1日晚,南京保利大剧院内座无虚席,话剧《主角》全国巡演第一场如期上演。两场演出一票难求,《主角》随即加演一场,开票半小时,1500余张票一抢而空。
“这是我们参加南京戏剧节的第四年,观众热情高涨,观剧氛围一年比一年浓郁。”陕西人民艺术剧院院长李宣说。
剧场内,经典与新潮上演人生百态,来自五湖四海的观众共听场钟响起、看幕起幕落。从剧场走向城市,融合了文艺范儿与烟火气的“戏剧漫游”,使金陵城处处有“戏”,让更多市民在艺术浸润中走近戏剧、爱上戏剧。
“不知不觉,南京戏剧节已经陪伴了大家6年。南京市民在剧场内外度过了许多美好时光,享受浪漫、感动、喜悦和 *** 。”“2022·南京戏剧节”发布会上,南京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纪增龙表示:“以全年、全城为时空跨度举行的戏剧节,呈现了戏剧发展的时代面貌,更为众多戏剧创作者搭建了成长的舞台,使戏剧艺术在南京成为真正的大众艺术。”
充分舒展戏剧魅力
“结尾《送别》音乐响起,我已是泪流满面。黑暗中‘啪’地打出两束光,我的心瞬间揪作一团。”话剧《Goodbye》之《巴西Brazil》笑中带泪地讲述了刚恢复意识的植物人与笨拙但真心照顾他的机器人告别的故事,观众席上的于娜懿被深深感动,“剧场无与伦比的魅力,让我能沉浸在戏剧中体验别样的人生。”
今年南京戏剧节的舞台上,名团好戏纷至沓来,吸引众多戏迷走入剧场沉醉戏梦万千。《白鹿原》《主角》《平凡的世界》《雷雨》《红楼梦》等改编自经典文学的名剧,以戏剧之形在“世界文学之都”绽放光彩。《无人生还》《意外来客》等悬疑作品、《巴西》《离隹》等青年创作、《伤心咖啡馆之歌》等先锋戏剧,以题材的新颖丰富接连掀起观剧热潮。
“为了让观众更‘入戏’,戏剧节将戏剧体验从戏里延伸到戏外,充分舒展戏剧的魅力。”南京戏剧节主办方之一的南京蓝色天际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总经理吴玮玮表示,通过主创见面会、剧本朗读会、表演体验等互动交流活动,戏剧节连接起台前幕后,为观众走近创作过程、深入认识戏剧架起了桥梁。此外,我们还极力推进与南京城市地标和知名文化品牌展开跨界合作,让戏剧走出剧场,走向城市,为南京这座城市增添一道别样的文艺风景线。
击掌、呐喊、躺倒、奔跑,7月20日,话剧《Goodbye》即将上演之际,一场以“玩”为主题的戏剧体验活动在南京市青少年宫进行。刘添祺等主创带领参与者们尽情探索肢体的想象力。性格腼腆的刘添祺说道:“关于上台紧张的事,故事开始后我心里会踏实点儿。”而一位从浙江、上海一路抢票到南京的观众告诉他,“你的戏让我流泪,也让我感受到温暖,走出剧院,耳边就会响起那句‘阳光真好啊’”。
由于剧团所处城市的疫情,原定于5月21日上演的《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无奈延期。主办方不忍观众失望,于是策划了一场沉浸式剧本朗读会,邀请观众通过朗读剧本共同感受角色间真挚热烈的爱。活动在参与者心中留下了难忘的美好记忆,“随剧情穿梭在舞台、化装间,与演员手拉手冲向没有掌声的观众席,向我们最爱的剧场谢幕,戏剧之夜是如此浪漫”。
注入青春力量的舞台
35℃高温的夏夜,在老门东的半山集咖啡馆,沉浸式话剧《离隹》吸引了众多游人驻足观看。演出结束后,剧组的聊天箱里收到了观众发来的信息:“一鸣妹妹,你妈妈说得对,听妈妈的话,别让她受伤”“我很喜欢这个故事,谢谢你们治愈我”……
“想讲一个童话故事,给每一只渴望自由飞翔的小鸟。”《离隹》导演、中央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学生孙雅琪说。2021年寒假回到南京后,她做了一张工作计划表,开始写剧本、找演员、排练,连轴转了一个半月,组建起了由高校青年创作者组成的“H2CO3实验剧团”。
看到《离隹》招募演员的消息,从事戏剧宣传工作的周文睿立刻报名,并通过试戏获得了周一鸣爸爸的角色。“2017年是南京戏剧节的第一年,也是在这一年我升入大四,决心成为一名专职戏剧人。第二年南京戏剧节开启了青年单元,扶持本地青年戏剧创作,当时作为一个剧目宣传,我看到青年戏剧人是如何热爱戏剧、如何努力呈现作品的,自己心中也有了一个演员梦。”周文睿说。
经过多轮沉浸式演出,今年9月,《离隹》获得了在南京戏剧节小剧场单元演出的机会。本届小剧场单元向南京全市青年戏剧团体开放剧目征集,为青年戏剧人提供更广阔的成长舞台。除《离隹》外,南国剧社带来国风题材舞台剧《铸剑×哈姆雷特》,在充满东方神话元素的舞台演绎当代“心灵现实主义”;木草月青戏剧工作室推出喜剧作品《就是个演话剧的》,聚焦阿尔茨海默病群体,以乐言悲。
“年轻人承载着戏剧艺术的未来。2018年起,戏剧节每年都会邀请南京高校新生来看大学生涯的第一场演出,很多学生由此爱上戏剧。”吴玮玮说。
艺术融入城市生活
刚来南京工作不久的张琦周末到老门东游玩,第一次看即兴喜剧的他被深深吸引,和演员一问一答间,笑料不断。“这些观众是流动的,我们演得非常有趣时,会有不少游客、市民停下来围观,他们也许并没有接触过戏剧,希望我们的表演能使他们产生一些对戏剧的兴趣。”“巴适即兴喜剧”的演员们说。
来到古朴幽静的小东园门口,身着复古装束的仆人问张琦:“你是来面试的吗?”这是沉浸式戏剧《红与黑》的演出现场,游客们化身应聘者谋求职位。“感觉很新鲜,之前只听说老门东在南京古城墙脚下,是地标性的历史街区。没想到赶上了‘门东艺术季’演出,以后有机会也想带孩子去剧场看看戏。”张琦说。
如何让戏剧“活”起来,成为真正的大众艺术?近年来,南京推出“戏剧漫游城市”活动品牌,依托当代美术馆、历史建筑、城市文化地标等空间,定制沉浸式演出,以城市为舞台,主动走进市民,让戏剧上演于生活之间。
在玄武湖的阳光下喝咖啡看剧,在小西湖的街巷中与戏剧嬉戏,在天空美术馆探讨艺术与科学的边界,在陶谷公园重作六卷痴情书……与南京戏剧节一起,南京文化艺术节、南京青年戏剧节等一系列文艺活动,将艺术的养分像毛细血管一样,延伸到南京的大街小巷。
截至目前,南京戏剧节已先后引进优秀剧目170多部,累计演出场次超330场,50多万人次走进剧院,平均上座率超80%。优质的剧目和丰富的活动,吸引了近5万人次的外地观众来宁看剧、旅游。以文促旅,成为南京文化旅游融合中的亮丽名片。
“我想以后故地重游,大家眼里看到的是书店、咖啡馆、甜品屋,而我会说:‘看,这是戏剧《红与黑》里维里埃城市长的书房!’”于娜懿说,“戏剧节给出了一个重新认识城市的艺术视角、一个‘爱南京的新理由’。”
《光明日报》( 2022年08月06日04版)
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