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作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佛教,自东汉年间传入中原以来,历经千百年发展收获信徒无数,也渗透进大家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每到节假日或者佛祖菩萨生日,都会有大批游客前往名刹古庙烧香拜佛以祈求风调雨顺。
不论你是一路舟车劳顿身心俱疲还是被生活压得喘不过气,当看见宝相庄严的佛像那一刻,都会不由得升起一种释然之感。
金身佛像有的会令人倍感踏实,也有的会让人心生敬畏,但有这么三尊佛像却让人感觉有些奇特,甚至有些“诡异”。
它们分别是位于中国的河南平顶山尧山中原大佛、九华山地藏王菩萨像和日本仙台的大观音像。
01旷世巨佛,中原独秀
地处平顶山西南方的尧山,因帝尧登顶祭天而得名,在这片神奇的热土上又发生了墨子兼爱非攻、刘姓始祖拜尧的种种传奇故事。
世界最高的佛像,中原大佛,就耸立在这群山环抱之间。
直抵云霄的佛像高达208米,不必提那20米高的莲花座也不必提那55米高的须弥座和25米高的金刚座,只看它那108米的身高,就足以给人强烈的压迫感。
拜过中原大佛的人每年不计其数,不少人都觉得它有种难以言说的神秘之感。
驱车行驶在郑尧高速上,看着笑意盈盈的大佛总有它近在咫尺的感觉,但穿过多道崎岖越过多道沟壑,才能抵达大佛脚下。
如果是风和日丽的晴天还会好些,若遇到阴天就会有些可怖之感。
只见天阴沉沉的,云也都黑着脸盘旋在大佛周边,乍暖还寒的春风再裹挟着雨水滴落在脸面,大佛好似就端坐在云端里注视着这人间的一切。
其实这都是强烈的视觉冲击所带来的心理压力,中原大佛在塑造金身时用了3000多吨铜,1.5万余吨的特殊钢材还有108公斤黄金,号称世界第九大奇迹,这些“真金白银”融为一体铸成的这高耸入云的佛像,大家刚一见肯定有别具一格的神秘感。
尤其是到了晚上,抬眼望天看见佛像正在眼前,难免有种不寒而栗毛骨悚然之感。
让人感到“诡异”的原因,除了大佛本身的体量外,还与当地的环境有关。
尧山遍布着原始森林,灌木丛遮天蔽日,而尧山的云雾又变化无依,有时如巨浪滔天,有时如蛟龙入海,似纱幔似炊烟,宛如天上人间。
中原大佛所在的佛泉寺又是千年古刹,唐密宗曾在这里悟道。浓重的历史感又为气势恢宏的大佛增添了几分厚重感。
寺庙被群山环抱,东有青龙环绕、西有白虎吟啸、南有朱雀覆火,北有玄武行气。这浑然天成般的美景,就好似皆是“鬼斧神工”。
当你放下心中的疲惫,忘记这叹为观止的兴奋,就会有源源不断的慰藉流入心间,那颗饱经风霜的心灵也会感受到来自神明的呼唤。
仔细观察不难发现无论站在尧山的那个方位都能感应到他满脸笑意地注视着你,即使不抬头看也能感受到大佛正用愿力满足你对未来的祈愿。
中原大佛始建于2002年,当地 *** 的初心是将它打造为平顶山的明信片,也让尧山成为教人向善满足众人心愿的福报之地。
为了能更好地营造佛光普照大地之感, *** 特地找来了国家非遗传人林胜标大师操刀,历经整整五年终于在2007年正式竣工。
中原大佛开光的那天,来自台湾省、日本、澳大利亚、印度、韩国等五湖四海的108位得道高僧悉数到场,其中不乏星云长老、一诚大师这种威望甚隆的大德。
佛像刚刚建成就为尧山带来了一个好消息,郑尧高速全线通车,这条直达佛像脚下的高速公路既方便了外地的游客来尧山游览,也更好地带动了尧山交通的发展。
尧山的四季之美各有千秋,除了变幻多端的云海和壁立千仞的石岗还有甘之如饴的汤泉与美不胜收的山巅。
大佛建成前,这些美色都隐藏在世外桃源不被人们所知晓。大佛建成后随着郑尧高速的通车,前来游玩之人络绎不绝。
中原大佛每年吸引游客无数,让当地的百姓从原来的茅草屋搬入了新房。大佛的建成为当地百姓带来了就业机会,也让大家发现了商机。
有人开超市,有人开旅店还有人借着自家的屋舍搞起了农家乐,有力地改善了当地的经济状况。
或许中原大佛什么也没做,但他就在那里滋润着尧山的草木,润泽着每一个朝拜者的精神。
02“妙有分二气,灵山开九华”
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的九华山,是地藏菩萨的道场。它既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也是首批入选国家5A级旅游景区的景点。
如今的九华山是蜚声中外的佛教圣地,其原因除了它悠久的历史和奇特的故事加持外,还因为那里有尊世界上最高大的露天大佛铜像。
1995年大铜像开始准备筹建工作,为了不破坏当地的人文景观也为了让大铜像与周围环境有种浑然一体之感,工程队用了一年多的时间对铜像所在的大觉寺进行了详尽的地质勘探、地形测绘和环境影响评价。
历经千回百转铜像终于在2001年动工,不巧的是《工程建设协议书》签订后不久负责该项目的仁德法师就因病圆寂,铜像的修建一度进入搁置状态。
当地 *** 不断与佛教协会进行商议,最终决定将铜像建址从大觉寺转移到柯村狮子峰,这个决定将会在日后为佛像锦上添花。
2009年3月造价15亿元的九华山地藏菩萨露天大铜像正式落成,铜像总高度达到139米,禅杖高109.9米,像体高为99米。
99米象征着安徽九华山有99座山峰,恰好金地藏圆寂99岁,可见其用意至深。
2013年开光之际国内外的99名释家大禅齐聚九华山大愿文化园,港澳台和韩国日本的众多寺庙也纷纷派出住持方丈前往。
每年都有海内外的大量游客来参观铜像,有力地拉动了九华山乃至池州市乃至整个安徽省的经济发展。
但很多人初次见到铜像时,也觉得它有些“诡异”。其实,这只是少数人的过度解读。
只见比丘相的地藏菩萨伫立在莲花座上,左手持锡杖右手持摩尼宝珠庄严肃穆。地藏菩萨背东面西朝向西北,每当太阳从东面升起时,便会出现霞光万丈的景象。
若是春分或秋分前来,还能看见漫天的佛光洒向人间。
大铜像在建成后景区还别具一格地为其用上了现代光电手段,每到月明星稀的夜晚99米高的通背都会显映出硕大的金色,宛如神明显灵照耀山谷。
地藏菩萨铜像的选址非常巧妙,它依山而造背靠绿意盎然的狮子峰,这山峦叠翠又为宝相庄严的铜像增添了几分庄严与自然。
当自然光与人工光还有山巅交杂在一起,再配上本就高达88米的铜像,这份壮观足以令大家倍感神秘。
大铜像的内部装有电梯可直达第12层也就是佛像的顶端,但景区只对游客开放最下面的三层也就是莲花座的部分。不对游客开放的九层,多是一些舍利子和珍贵的佛教典籍。
第一层为礼佛堂,寺庙的僧侣会在这里召开法会,以涤荡善男信女们的心灵。第二层则主要以展览为主,向游客们介绍四大菩萨的修行往事还有四大佛教名山的来历。第三层主要摆放一些大铜像的微缩制品,以供游人参观。
大铜像建成后每年来九华山参观的游客不下200万人,不仅带动了安徽经济的发展,还拉近了中国与朝韩两国间的关系。
九华山和五台山还有峨眉山以及普陀山并称为中国佛教四大名山,其中九华山与五台山都是地藏菩萨的道场。
“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地狱未空,誓不成佛”这段人尽皆知的地藏大愿,正是地藏菩萨在九华山修行时所立。
唐朝年间朝鲜半岛曾多次遣人往中原求学,新罗王族成员金乔觉正是其中之一。来到中国以后,金乔觉对儒家六经和道家三清都不感兴趣,唯独痴迷于佛家。
在回国后金乔觉日夜不忘在中国所学到的佛教知识,24岁那年他削发为僧带着独角兽谛听乘船前往中国。
彼时的中国佛教已经颇具规模且基本翻译完来自印度的佛教典籍,金乔觉只想寻一处僻静之地参禅悟道。
抵达九华山后金乔觉发现此地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于是在此地结庐。纵观金乔觉的一生只为弘扬佛法,即使在生命的最后一刻想到的还是普度众生。
正因为地藏菩萨来自朝鲜半岛,他亦是朝韩两国人的骄傲,因此当大铜像建成后才吸引了无数韩国游客前来参观,才拉近了中韩之间的友谊。
03“异世界”的紧张感
“好像做什么事都被菩萨监视一样,好紧张。”日本仙台的网友在推特上这样说道。
他们口中的菩萨,是坐落在仙台市泉区实泽字中山南的仙台大观音。观音像通体呈现白色,因日本经常发生台风地震,菩萨像的地基要深一些。
有一种相对“迷信”的说法是,日本 *** 为了减灾才修建的这座菩萨像,希望他能保佑日本风调雨顺,不再遭受自然灾害的侵袭。
它的总高度有121米,地上高100米地下高21米,通体由乳白色大理石修建而成。
这个高度是有其寓意的,其中100象征着仙台建成100周年,而21则代表着人们希望21世纪日本繁荣昌盛。
从仙台市往北一走,就能见到伫立云霄的菩萨像。
菩萨像左手持净瓶右手握许愿石身姿稍躬,和蔼而又不失庄严,背靠群山正对着仙台熙熙攘攘的街道,好似巨人一般注视着仙台百姓的一举一动。
从远处望去总会让人不自觉地祈祷,在近处观瞧则难免感叹这庞然大物的壮观。
如果游客们想更近距离地与观音像接触,还可以乘坐电梯直达12层的观景窗口,在百米高空细看这太平洋上的潮落潮涨和“二次元世界”般的仙台景象。
每当夜幕降临缤纷的霓虹灯交相辉映,五光十色不经意间洒落在白色的菩萨像上,让本就有些“诡异”的仙台观音像更显神秘万分。
其实这些不过是视觉假象而已。
日本仙台的高层建筑物并不多,居民楼大都是二层屋舍很少有电梯洋房。
乳白色的观音像正冲着仙台市中心,侧面则是一望无垠的海洋,周围又没有建筑物遮挡,所以从很远就能看见观音像。
而且四周又没有参照物,所以显得观音像格外高大。
再者仙台当地的空气质量并不差,蔚蓝的天空不时地飘来洁白的云朵,它们有时环绕在观音像两旁有时又与观音像混为一色,望去犹如神迹。
其实大多数人对“巨物”都会产生一定的恐惧心理,日本的高大建筑并不多,仙台观音像可以说是首屈一指的存在,人们没有见惯大型建筑所以在看到它时必定会心头一震。
佛教文化在日本的兴盛程度虽不及东南亚国家,却也是别有一番风味。
那里的寺庙幽静而又简朴,僧侣们不必强制孤身一人也不是非要吃素不可,但这并不能阻碍其探寻佛理的初心。
就像日剧《朝九晚五》演绎得那样,僧人们不急不躁耐心地帮游客烧香礼佛。日本没有把寺庙变成购物中心,僧人们也未曾想过在澳洲投资房地产。
日本的佛文化虽是从中国流传而去,但现在客观来说中国的寺庙确实有些太急躁。
回到故事的主题,佛有万相,“诡异”二字本身就是对佛的亵渎。大多数人看见佛像的第一反应还是颇具亲切感,心中倍觉踏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