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关心的问题:霹雳布袋戏十大功体(霹雳布袋戏里的功法),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霹雳布袋戏十大功体(霹雳布袋戏里的功法)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霹雳布袋戏十大功体(霹雳布袋戏里的功法)

回答之前先说明,我的回答,只从布袋戏发展史的角度,基于布袋戏的表演手法,做出名词解释,至于武力值比拼,洗白之类,或剧情需要,或者创作bug,或戏迷粉丝主观臆测的问题,不做回答。

===功体===

功体,最早,是用来“解释”舞台布袋戏的演出效果,进而成为一个“布袋戏独有的,作为表演和表现手法”的“武学概念”,经过多半个世纪的发展,特别是进入电视布袋戏时代后,经由影视艺术语言,尤其是影视化的武打设计,动画特效加成,成为这个艺术门类通用的,用来解释和表现人物能力的,一种世界观设定名词。

功体,顾名思义,就是武功的特性。

这个概念本身并没有多么新鲜和玄奥,我们在武侠小说里看到的,比如寒冰真气的阴寒内力,可以冻住对方的筋脉和内力,明玉功练到最高境界,内力不外放反而内聚等等,这些如果放到布袋戏里,都可以叫某某功体。

可舞台艺术,毕竟不同于小说和影视剧。

文字的表现能力是最强的,因为他可以给读者营造近乎于无限的想像空间。

影视剧,可以通过技术手段,来表现武功,术法之类。

在戏台上演出布袋戏,怎么来表现武功的特性呢?

那就是在角色发功的时候,用各种彩绸,小道具,镭射灯光加以渲染,说白了,就是个“气氛组”,于是整个舞台上会立马呈现出一种金光闪闪的效果,人们把具有这种演出效果的布袋戏叫做:

金光布袋戏。

没错,这就是金光布袋戏这个概念的最早来源。

===2022年9月23日更新名词解释:金刚布袋戏===

评论里有人提到,金光布袋戏,应该叫“金刚布袋戏”的说法,我查阅了一些相关的资料,又询问了布袋戏的从业人员,这里简单的解释一下,这两个名字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金刚布袋戏,代指剧目的题材和特色,布袋戏在演一些神魔斗法题材的剧目,诸如封神演义,锋剑春秋(这两部传统戏码对后来神魔,仙侠题材的布袋戏影响甚大),都会经常出现“金刚护体,三花聚顶,五气朝元,飞剑法宝”之类的概念,这些古典神魔小说的名词,就是日后“功体”的雏形和来源,那么这种题材的布袋戏,就被叫做金刚布袋戏。

所以,如果以这个来界定的话,那么如今的大部分电视布袋戏,霹雳,天宇,神魔之类,都是金刚布袋戏。

金光布袋戏,则代指演出效果,无论是什么题材,只要需要声光效果,来展现和渲染情节,就都叫金光布袋戏。

举个栗子,我今天不演封神榜了,我改演金庸戏。

我打出降龙十八掌,影视剧可以特效出一条龙,舞台上怎么办,就拿一个道具做的龙,跟那晃悠;

我打出寒冰真气,就旁边喷一下干冰;

我打出六脉神剑,就用镭射灯,不停的打出各种颜色的灯光。

那么这种表演手法的戏叫什么呢?金光布袋戏。

金刚和金光代指的角度不同,或者说,金刚是金光的一个子集,金光从演出效果出发,涵盖的剧目题材更加广泛,这也就是为什么后来金刚布袋戏的说法日渐减少,都统称为金光戏的原因。

(布袋戏的分类多种多样,以黄家的布袋戏举例,从传统的戏曲音乐形式来说,他属于漳州北管布袋戏,从早年五洲园擅演的剧目来说,他当时属于笑侠布袋戏,当然,这些基于不同的发展时期而做的划分,于今天意义不大,更多的是一种文化历史的传承脉络)

===2022年9月23日名词解释更新完毕===

那么,要怎么解释这些彩绸,小道具,镭射灯出现的意义呢?

于是,功体,这个名词就被创造了出来,这些演出效果,就是角色的特殊能力:功体。

但如果仅仅如此,功体也就谈不上具有布袋戏特色的武学概念了,随着布袋戏的发展,功体又演变发展出了“层”,“形”,“体”,“境”这些创作手法。

层,最早还是基于野台布袋戏的表演需要,为了让场面看起来更加激烈,水时长,彩绸,小道具,镭射灯需要不停的更换形状,颜色。

那么怎么解释这种变化呢?布袋戏会告诉你,功体是分层的,灯光道具变一次,就代表着功体换一层。

每当此时,旁白就会说,张三施展出了第几层功体,李四身受重伤,又一层功体被击破了,以此来渲染战斗的激烈。

这种表述后来就逐渐减少了,但并没有消失,比如《霹雳天启》,反派围杀凤凰鸣的时候,就说,“击破百层功体”之类,其实就是一种套路式旁白而已。

形,就是护体光球,这种最早也是出现在野台布袋戏里,为了表现新人物的神秘感,往往在正式登场前,不以真面目示人,这种手法,在布袋戏进入影视,引入动画特效之后,发扬光大,形成了我们今天常见的护体金光,除了营造角色的神秘感之外,还有一种作用,就是表现功体的特色。

比如《神魔布袋戏》里的祆冥祭师,长时间以护体光球的形象出现,后来莫名梦觉•风静海出手,击破了他的护体光球,却发现后面居然还有一层护体光球,而且颜色和形状还发生了变化,功力属性也和之前不一样了。

这其实就是功体层数+武功属性的,一种具象化表现手法。

体,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基于角色本体的“变身”,也就是我们常见的“杀体”,一种是独立于本体之外的“分身”,这些“分身”是通过某种“功体”分化出来,从而拥有各种不同的特色。

先说“分身”。

圣踪练了“两极心源”之后,化出的副体地理司,两人在武林中一唱一和,还上演了一出自己打自己的戏码;

六祸苍龙通过“凝神具体”化出的不老城主和文武体;

素还真使用“一人三化”+“凝神具体”化出的三莲,三人不仅武功属性不同,还有不同的性格和记忆;

再比如,火宅佛狱之人各具特色的副体。

布袋戏还有一种常见的,营造悬念的手法,就是A角消失后,B角登场,且拥有完全不同的作风,造型,武功,素还真就常用这种,只不过,有的是易容,有的是通过具有分身,化身功能的“功体”造出来,除了上面提到的三莲,神秘女郎·灵啸月,就是通过“神农琉璃功”化出来的,这种分身,或者叫化身,被用来营造神秘感,让观众去猜。

(有些化身因为人气过高,比如神秘剑客·风随行,原本设定是素还真的化身,后来被改成了拥有独立设定的角色)

这些不同特色的分身,可以很直观的表现“功体”的特性。

圣踪修炼的两极心源,副体完全独立于本体,却又和本体处处相反,圣踪相貌英俊,地理司是个勺子脸,圣踪的武功属圣,地理司的武功属邪,也只有这样,才能以“圣气入邪体,邪气入圣体”的方式,再度合体吸收龙气;

素还真化出灵啸月所用的“神农琉璃功”有变性的功能;

“凝神具体”所化出的分身,可以分别承载本体不同属性的武功:

素还真早期的“一人三化”,虽然3个分身可以独立行动,但整体实力会下降,各自只有本体的三分之一,后来素还真修炼了“凝神具体”,分出的三莲,就没有这个缺陷,火莲的攻击力还在本体之上;

六祸苍龙的“六祸禁式”和“创世诀”互相冲突,强行融合会走火入魔,于是自废六祸禁式,又用“凝神具体”化出了文武双体,文武双体承载了“创世诀”,后双体灵识回归,六祸苍龙也顺利获得了完整的“创世诀”功力。

还有一些别具一格的分身设计,比如时空体和阴阳体。

时空体,凤凰鸣的卷轴里,可以化出过去作为剑客的自己,也就是雪夜剑者,在最后击杀未来之宰的时候,还可以和过去的自己使出合体技,当然,具体是怎么回事,貌似没说的很清楚。

但可以肯定的是,这都是通过特殊的功体或者术法实现,也可以看作是展现功体特色的一种手法。

阴阳体,代表人物是阴阳师和端木燹龙,阴阳双体的特色,是双体同时修炼一种功法,其中一方身亡后,力量会被另一方继承,从而变得更加强大。

阴阳师的功体是“阴阳双册”,男阴阳师身亡之后,女阴阳师出现,他们的性格作风完全不同,但又是一个人,可以说,身份与人格上的独立和统一,在他们身上是同时存在的。

经天子在修炼了阴阳双册之后,甚至可以同时召唤出过去的自己和过去的阴阳师,发动合体技,可以看出阴阳双册这门功体,在“体”这个概念上,还是挺花哨的。

端木燹龙则是一个另类,他共修的阴体居然不是人型生物,是个“神都龙王”?而且阴体会影响到阳体,阴体被擎海潮击杀,导致正在和靖沧浪对决的阳体功力大减,最后落败。

而阴体的一部分,被擎海潮做成了号雨鲸脉,回到端木燹龙手上之后,阴阳双体归一,不仅端木燹龙的功力大涨,号雨鲸脉的形状也随之一变,成了焚业邪龙斩。

有些分身的人格和本体是一致的,有些则是独立的;

有些分身受到伤害,会影响本体,有些不会; 有些分身甚至可以取代本体……

诸如此类,形形 *** ,可以说,编剧利用分身的形式,可以创造出各种各样的“功体”,这比单纯的用文字和特效,来的更加形象,而且更加有趣。

我们再说“杀体”,也就是俗称的变身,通过角色造型和颜色的变化,来展现角色变身之后不同属性的武功,或者更强的攻击力等,比如四无君,赦生童子。

至于“杀体”的设计手法,可能最早是《天宇布袋戏》提出来的,早期天宇世界观的“真佛”,真佛开杀,出现了最早的“杀体”设定,后来被包括霹雳在内的其他布袋戏学去了。

虽然传统戏曲中,也有通过变脸,换造型等方式来表现人物身份,内心的变化,但布袋戏更多的是其实借鉴了日漫和特摄中的变身。

这种“变装”手法,有时候被用来表现“功体”的属性变化和内力提升,有时候被用来展现角色内心的变化,但更多的是一种“仪式感”,告诉观众,老子怒了,老子要打人了!

境,即创造出一个特殊的空间,有些角色的功体,能单独创造出一个独立的空间,我们可以理解“结界”,或者传统神魔小说中的“阵法”,诸如“十绝阵”“天门阵”之类,在这个空间里,自己会增强,敌人会受困,比如殢无伤,剑咫尺,侠儒无踪等。

这种“境”的设计,其形式虽然一直在不断贴合现代人的理解和审美,但在理念上,并没有脱出传统神魔小说里,“仙魔阵法”的范畴,

除此之外,有些功体可以改变自身的物质形态,比如玉阳君的“沙溶神法”,可以让自己变成沙子等等。

只要编剧有足够的想象力,制作技术上可以支持,就能创造出各种用来展现“功体”的方式方法,而不仅仅限于招式,特效上。

===根基===

根基,我们可以理解为修炼的时间长短,内力真气积累的多少。

在武侠世界的通常设定里,修炼的时间越久,体内积累的真气越多,武功也就越厉害,布袋戏也遵循这种设定,只是换了一种说法而已。

《霹雳天启》中,未来之宰围杀佛公子,佛公子使出“无定三绝风云雨”,招式精妙无比,勉强和未来之宰打了五五开,但身受重伤,已经无力再战,未来之宰说,好一招儒门镇教神功,可惜你的根基不如我。

我们都知道,佛公子是众天的转世,“年龄”上很年轻,又不像仙灵地界一样,可以继承上一代的功力,所以修炼的时间和真气的积累上,肯定不如未来之宰,这就是所谓的,你的根基不如我。

同理,一页书强行使用“八部龙神火”轰退弃天帝,旁白说“深修百岁现今朝,降魔一击毁根基”,后三先天使出“天极圣光”,彻底送走弃天帝,又修补了半天神州支柱,此后一页书和三先天长期处于残血状态,甚至连剑子仙迹和佛剑分说的兵器,耐久都狂掉了,就是因为消耗了大量之前积累的真气,短时间内无法恢复。

=========================================

结语:无论是功体,还是根基,都并非布袋戏的原创,这些概念,其实从古典的侠义、神魔小说,到当代的新派武侠小说,就已经出现,且很完善了。

布袋戏如今又从西方奇幻,科幻,日漫等其他艺术门类里,“借用”来了一些设定和表现手法,经过一番再创作,让他们变得更符合电视布袋戏的表演和创作理论,从而扩展了布袋戏的世界观设定,让他们看上去,不再是纯粹的神魔或者武侠,尽管从本质和底蕴上,并没有变化,但给观众的感官体验,是焕然一新的。

更多霹雳布袋戏十大功体(霹雳布袋戏里的功法)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本文仅仅做为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