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在古代的中国,士农工商的排序几乎是铁打不变的。商永远是处于四大阶层最末端的,虽然有的巨商真可谓富可敌国,但其政治地位实际上还不如农民呢。套用大明王朝1566里严嵩的话说,历来造反的都是种田的人,没听说商人能闹翻了天。一句话就点名了商人在中国古代的处境。类似的话在剧中还有,如谭纶说:“历来国库亏空,要么打老百姓的注意,要么打商人的主意。”商人尤其是那些古代的巨商,虽然身家巨亿,过着挥金如土的生活,而且许多商人智商情商都是双高,但他们终究只是商人。他们的财富都是寄托在官僚衙门的身上的。他们的发家离不开官员的支持,他们的倒台也往往只是官僚衙门的一句话而已,只不过是看这个官僚的大小而已了。
清朝那些巨商,最出名的无非就是两淮盐商和广东十三行的那些人,但这些人一般就风光一代人,很少有两三世的。在朝廷看来,在皇帝看来,他们就是皇帝和国家的提款机。国家每逢有重大事项的时候,如打仗、赈灾、工程、帝后寿诞时候,他们都得表示孝敬。有时候他们不得不孝敬,有时候他们主动要孝敬。少则十几几十万两,多则上百万两。有时候他们资金周转不灵,借钱也得表示孝敬,这是没办法的事儿。而且在 *** 战争前,广东十三行和两淮盐税的最大花销者就是内务府,而内务府是不属于国家户部的,换句话就是皇帝。有些事情打死他们也不敢说,牵扯到宫里,皇帝,后果可想而知了。
至于像伍秉鉴这样的广东十三行的巨商,虽然在清朝闭关锁国的年代,他们垄断了东西方之间的贸易,赚的是盆满钵满,但实际上他们只是个中间商和担保人,利润高风险也高,但是一旦万一出了什么问题,他们即便身死族灭也难以补偿啊。 *** 战争前林则徐在广州禁烟,受限于自身的视野以及清 *** 的外交政策,清 *** 是不直接和英国人打交道的,一直就是由伍秉鉴等人在中间来打交道的,而这时候中英两国态度都已经趋于强硬,难有缓冲余地,身在中英两国 *** 之间的伍秉鉴等十三行巨商实际上处于两国之间的夹心饼干,无论是谁都能轻易踩平他们。 *** 战争过程中以及失败后,伍秉鉴一次次的被敲诈勒索。
1840年6月,英国远征军封锁珠江口, *** 战争爆发。据一位美国商人的记录,伍秉鉴当时“被吓得瘫倒在地”。他争取和平解决 *** 问题的努力彻底失败了。伍秉鉴清楚地知道,英国发动这场战争的根源,正是不满十三行垄断贸易,一旦英国获胜,毫无疑问,十三行的独特地位将被迫丧失。伍家,甚至其他行商,都为这场战争贡献了巨额的财富。战争甫一开始,伍秉鉴和十三行的行商们就积极募捐,出资修建堡垒、建造战船、制作大炮。纵然如此,清朝 *** 仍全线溃败。1841年5月,英军长驱直入兵临广州城下时,奕山统领的清军部队无力亦无心抵抗,于是想出了一条计策———令行商前往调停。广州城外,奉命行事的伍绍荣与英军首领义律展开了讨价还价。最终,双方签订《广州和约》,按协议,清军退出广州城外60里,并于一个星期内交出600万元赔款;英军则退至虎门炮台以外。这600万元巨款,有三分之一由十三行商人出资,其中伍秉鉴所出最多,计110万元。遗憾的是,这次赎城之举没有给伍秉鉴们带来荣誉和感激,而是更多的非议。从战争一开始,跟洋人做生意打交道的行商,就被国人涂上了“汉奸”的阴影。不管他们捐献多少银两,也抹不去这个影子。1842年, *** 战争以中国战败结束。在战败赔款中,伍家被勒缴100万元,行商公所认缴134万元,其他行商摊派66万元。据伍秉鉴自己估算,在战争中,伍家损失了不下200万两白银。
现在都说伍秉鉴家族总资产高达2600万两白银,战争损失200万不多。但这根本不成立。首先2600万是他家族多年累积出来的,而且累积起来的也得有不断的消耗啊,再加上吃喝花销还有不断的周转,哪个不需要花钱啊。所以他真正在手上能周转的现银实际上并不多。而战争中消耗的200万绝大多数实际上是要现银的。所以一场战争实际上即便没有让伍家元气大伤,也是遭受沉重打击了。更关键的是心理上的打击。 *** 战争后,清 *** 被迫开放通商口岸和允许关税协定,伍家为代表的广东十三行失去了垄断优势,家族败亡已经是注定的事儿了。1843.9,伍秉鉴最终心力交瘁,在广州去世,年74岁。
以伍秉鉴这样的能耐和双商,如果放在同时期或者以后的西方国家,绝对可以能左右政局,但是在古代的中国,即便商人资本把资本做的再大,花钱捐官捐的再高,即便与皇帝有交情,也只是锦上添花而已。真到他们有事儿的时候,官场几乎没人愿意也没人敢给他们雪中送炭。在古老的中国,资本是永远无法左右政局的。清朝早期的大盐商江春和广东十三行的伍秉鉴,或者是晚清时代杰出的红顶商人胡雪岩、盛宣怀,那个不是身家巨万,但他们只是朝廷的奴才,一定程度上那就是提款机。在古代的中国,商人再有钱,但其实际操作能量,恐怕连一个知县都不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