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本文目录
题金山寺苏轼全文?
是的,全文如下:
题金山寺
宋 · 苏轼
潮随暗浪雪山倾,远浦渔舟钓月明。桥对寺门松径小,槛当泉眼石波清。
迢迢绿树江天晓,霭霭红霞海日睛。遥望四边云接水,碧峰千点数鸿轻。
轻鸿数点千峰碧,水接云边四望遥。晴日海霞红霭霭,晓天江树绿迢迢。
清波石眼泉当槛,小径松门寺对桥。明月钓舟渔浦远,倾山雪浪暗随潮。
清和桥古诗?
清和桥有关诗句,例如:
九华山路云遮寺,清弋江村柳拂桥。——杜牧《宣州送裴坦判官往舒州时牧欲赴官归京》
客醉倚河桥,清光愁玉箫。高观国的《菩萨蛮·何须急管吹云暝》
野桥春水清,桥上送君行。——张籍 《思远人(一作寄远客)》
清波石眼泉当槛,小径松门寺对桥。——苏轼 《题金山寺》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在金山寺写的?
这首词是公元1076年(宋神宗熙宁九年)中秋作者在密州时所作。词前的小序交待了写词的过程:“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苏轼因为与当权的变法者王安石等人政见不同,自求外放,辗转在各地为官。
一树春风有两般全诗诗意?
一树春风有两般,南枝向暖北枝寒是说,吹向一棵树的春风分为两股,一股是暖风吹向南枝,一股寒风吹向北枝。从地理上看,南枝向阳得到阳光充足,生长茂盛,北枝背阴,生长缓慢。
一树春风有两般,南枝向暖北枝寒出自一首偈语,这一首偈语是说佛印禅师、苏东坡、秦少游三人之间的一段公案典故。
有一天,秦少游和苏东坡一起吃饭,发现桌上有一只虱子缓缓爬动,苏东坡说:“人的身上实在脏,你看,身上的垢秽都变成虱子”。秦少游听了,就回答:“虱子哪里是人身上的垢秽变成的,是棉絮变成的呀!”一个说是垢秽生出来的,一个说是棉絮生出来的,因此相持不下,互起争执。最后决定去问佛印禅师,请他做个决断。
苏东坡先找到佛印禅师,一再拜托:“禅师!禅师!务必帮我的忙,你要说虱子是垢秽变的,可别让我输给秦少游哇!”佛印禅师含笑点头:“好的,好的。”
苏东坡前脚刚走,秦少游就来了,也跟佛印说:“禅师!你一定要帮我,说虱子是棉絮变的,这样我才能赢苏东坡。”佛印禅师也连连颔首:“好的!好的!” 两个人都相信佛印禅师会帮他,以为胜券在握。 第二天,当着两人的面,佛印禅师一语化解了争执:“说到虱子,他的头部是垢秽变的,身体是棉絮变的。”苏东坡和秦少游一怔,不约而同佩服佛印禅师的智慧,不偏不倚地解决了两人的纷争,巧妙得很。 这一首偈语就是化解争执的妙方,你看一树春风有两般,南面的树枝向暖,北边的树枝向寒,可都是一树两枝,现成的一段西来意,何必分高分低?虱子算什么?佛印禅师劝苏东坡和秦少游:一片西飞一片东,两个人都不必争了。
一首苏轼的诗?
苏轼的这首好v诗《题金山寺》,这首诗神奇在哪呢?它顺着读是天亮了,倒着读是天黑了。先来看看顺着读的诗文:
潮随暗浪雪山倾,远浦渔舟钓月明。
桥对寺门松径小,槛当泉眼石波清。
迢迢绿树江天晓,霭霭红霞海日晴。
遥望四边云接水,碧峰千点数鸿轻。
苏轼有名颠倒诗?
《题金山寺》(北宋)[苏轼]
顺读为:“潮随暗浪雪山顶,远浦渔舟钓月明;桥对寺门山径小,巷当泉眼石波清;迢迢绿树江天晓,霭霭红霞晚日晴;遥望四边云接水,碧峰千点数鸥轻。”从各个方位由低到高,由近止远,十分形象地描绘了金山寺所处的环境和黄昏景色。
倒读则为:“轻鸥数点千峰碧,水接云边四望遥;晴日晚霞红霭霭,晓天江树绿迢迢;清波石眼泉当巷,小径山门寺对桥;明月钓舟渔浦远,顶山雪浪暗随潮。”诗人深思熟虑,由远到近,描写得唯妙唯肖,别有另一种情趣。
三苏的故事完整版?
一 、 苏洵教子
北宋大散文家苏洵的两个孩子苏轼和苏辙自小十分顽皮,在多次说服教育不见成效的情况下,苏洵决定改变教育方法。从此,每当孩子玩耍时,他就有意躲在角落里读书,孩子一来,便故意将书“藏”起来。苏轼和苏辙好生奇怪,以为父亲一定瞒着他们看什么好书。两人出于强烈的好奇心,趁父亲不在家时,把书“偷”出并认真地读起来,从此逐渐养成读书的习惯,切切实实感受到了读书的无穷乐趣,终成一代名家。
二、苏轼的故事
‘尸骨’未寒
一天,苏轼和佛印乘船游览瘦西湖,佛印大师突然拿出一把提有东坡居士诗词的扇子,扔到河里,并大声道:“水流东坡诗(尸)!”当时苏轼楞了一下,但很快笑指着河岸上正有在啃骨头的狗,吟道:“狗啃河上(和尚)骨!”
东坡吃草
闲来无事,苏轼去金山寺拜访佛印大师,没料到大师不在,一个小沙弥来开门。苏轼傲声道:“秃驴何在?!”。小沙弥淡定的一指远方,答道:“东坡吃草!”
三、苏辙改对显才华
一天,苏轼带着年少的弟弟苏辙游巫山。山上一位老道听说神童苏轼光临,便想当面考考他。老道出了个异字同音对:“无山得似巫山好。”苏轼不假思索,立即对出下联:“何叶能如荷叶圆?”老道连连称好。
谁知,苏辙在一旁却说:“兄长的下联对得还不甚工稳,不如改一改。”苏轼问:“怎么改?”苏辙便念道:“何水能如河水清?”
苏轼和老道一听,以“水”对“山”更工稳,齐声叫好。从此,苏辙也远近闻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