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贵州毕节也是彝族的一个重要发祥地,研究西南夷历史绝对绕不开毕节。
毕节在彝文里念白兹(be zi),意思是毕摩管理。“白、呗、毕、布”均指毕摩,“兹”是“君”或“管理”的意思。彝族的“君臣师”有时又译为“纪莫布”,所以,“纪”也是君的发音,白兹又可以读为“毕纪”。著名彝乡威宁及赫章可乐遗址就在毕节地区。
威宁草海
毕节与云南昭通都属于大乌蒙地区,远在商代,就建有卢夷之国,卢夷参与了武王伐商;到春秋战国时,“武液那”和“六祖”一支的乍部取代了卢国的统治,建立了古夜郎国;东汉以降,“六祖”中的默部、布部在当今贵州西部与云南东部的广大地域,先后建立了“慕俄勾”(水西)与纪俄勾(乌撒),都是彝族著名的方国。直到清康熙三年(1644年),长达一千六百余年。
夜郎文化
考古上,威宁中水遗址成为“2005年度中国大十考古新发现”之一。中水位于贵州省威宁县与云南省昭通市交界处,这里发现了3100年前的碳化水稻,在鸡公山遗址发掘的300多个坑中,80%以上的坑都有水稻颗粒出土,这些稻米的存放方式又分为两种,一种是以稻草的形式捆在一起,另一种是把稻米做成熟饭团以后,在祭祀活动的时候,将其焚烧。
中水鸡公山
中水遗址还有一个重要发现,就是大量陶器上有刻划文。贵州省博物馆于1978-1979年,两次在毕节地区威宁中水梨园发掘战国至西汉墓葬350余座,得到的大量陶器上都有与古蜀国青铜器上的铭文一样的古彝文。贵州省博物馆的专家在梨园(后称银子坛墓地)的战国墓中采集和发掘出陶器、陶片188件,其中发现51件上有刻画符号,除去重复的,共有45个。20世纪80年代初,毕节地区彝文翻译组的王兴友、罗国义老先生首先进行了释读,后来又先后有王正贤、王仕举、罗正仁、王子尧、王子国、王继超、陈英、马昌达、龙正清、黄昌寿、朱文旭、李世荣、王秀平等彝文古籍历史文献研究员、译审、副译审级的彝学专家分别作了释读,他们对威宁中水出土的陶器刻画符号彝文都进行了全面的观察、对比、研究后,认为41个刻画符号完全可以对照今天的彝文释读出来。
中水陶器
还必须介绍一下韭菜坪,韭菜坪位于贵州境内的赫章县,两座山峰,分别是“大韭菜坪”和“小韭菜坪”,属于赫章县阿西里西风景名胜区。韭菜坪上天然草场万亩,风光迷人;古遗址、古建筑、古墓群、摩岩石刻遗址32处,古彝文碑刻100条(处);彝族的赛马和铃铛舞、敬酒舞、庆荞丰收舞、采杜鹃花舞、月琴舞等舞蹈多姿多彩,苗族的芦笙舞场面壮观;民族服饰精美鲜艳,璀璨夺目。
韭菜坪彝文石刻
离韭菜坪景区不远处,有闻名遐迩的可乐遗址。据汉文献记载,赫章可乐位于“本夜郎国”之内;彝文献记载,可乐(彝语称为“柯洛倮姆”,意为中央大城)是夜郎的国都。1958年赫章可乐遗址首次发掘,出土大量文物,周恩来总理批示“加强对可乐考古文物的保护”。2000年秋,可乐再次发掘,其出土的文物以及富有民族特色的“套头葬”轰动中外,评为“2001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文物重点保护单位。
可乐最早是六祖老二(乍祖)的根据地,乍祖叫慕雅可,可乐也可以解释为“慕雅可的聚落”。
彝文典籍里说:毕节是毕摩居住之城。昆明是大臣居住之地。
毕节与昆明之间还存在一个彝皇居住的城市,叫作纳铁。但纳铁在哪里,至今没有定论。
毕摩可不是祭师那么简单,毕摩在彝族就是一个部落的知识分子。他们主持生老病死的礼仪,还记录部落的大事件,给孩子讲述家支的历史。他们是智者,是有文化的人。国内外现存的彝文典籍达一万五千部以上,毕节地区就有八千余部,所以毕节地区是全世界彝族书籍保存最多的地方。贵州《西南彝志》与《彝族源流》是目前彝族典籍中最著名的2部。
《彝族源流》从唐朝开始记录,到清朝为止。流传于贵州乌撒一带。乌撒源于六祖老五布家(毕家)。布祖一族最早生活在升麻举垓(云南嵩明、寻甸、小哨一带),居君长位。六祖老六默祖一家居“师”位,即毕摩。默祖后裔从东川、会泽、沾益向东发展,最后大本营移到了贵州毕节为核心的地区。毕节多毕摩,与默祖一族有关系。
毕摩
《西南彝志》原名叫《哎哺啥额》,是清代水西热卧土目摩史创作的历史文献,号称彝族古代社会的百科全书。水西就是老六默祖的后裔。默祖的“默”,我查过彝文字典,就是汉字“末”,不过要用古汉语发音,念“么”,今天上海话的“末班车”就念作“么班搓”,上海话属于古汉语的一种。他是彝族六祖的幺弟,所以是“末祖”。搞不懂以前的翻译者,干嘛不直接写“末祖”,偏要弄个“默祖”来让后面的读者去猜。话说回来,古代人讲吉利,怕“末”字会让人联系到“断子绝孙”这种事,也许是后世译者的考量。
六祖的老二、老五、老六后裔沉淀在毕节,毕节是古代彝族知识分子集中的地方。六祖老五家一开始居于君位,君的发音有“兹”或“纪”。毕节就是“毕摩与君长”,这样似乎也说得通。六祖分支时,老二乍祖一族势力最大,以可乐及可道为发展中心。六祖中的三支都曾经以毕节地区为大本营,足见毕节在古代彝族中的重要地位。
此外,现代基因检测发现,六祖的老五(布祖)后裔的父系基因为N,与周王室、契丹王室及红山文化相同。祖先可能真的是像彝文典籍说的那样,来自于北方。
红山文化玉器
以下引贵州毕节地方媒体报道:
毕节是古彝文申报世界记忆遗产的发起方言区之一,毕节保护传承彝族文献遗产成果斐然,亮点很多,主要表现以下十个方面:
亮点一,贵州的彝文古籍文献抢救性保护整理,不仅数量多,而且很有特色。贵州彝族人口约占全国彝族人口的十分之一,有16个收藏单位藏有彝文古籍8000余册,占全国彝文献藏书总数15000册的一半以上;
彝文文献
亮点二,毕节地区搜集整理翻译出版的《花文丛刻》、《西南彝志》、《宇宙人文论》、《彝族源流》、《物始纪略》《彝文金石图录》等,属于在国内外颇有影响的彝文古籍珍品,并出现了罗文笔三代人的彝文古籍翻译世家;
亮点三,毕节发现的彝文的金石铭文年代早,价值高且数量多;
亮点四,贵州威宁发现的李氏呗髦珍藏、青铜铸刻的夜郎人君神印,是毕摩极为重要的法器或法印,毕摩不看中官印,故名“神印”;
亮点五,大方县发现的镌刻于蜀汉建兴丙午年(226年)的《妥阿哲纪功碑》彝文刻石,是彝文广泛使用的重要物证;
亮点六,大方县征集到的罗甸水西铜钟的彝汉铭文年代为“成化二十一年乙巳岁(1458年)四月十五日丙寅吉旦”,并且是钟鼎铭文,显示出重要的文物价值,比云南“镌字岩石碑”还早48年;
亮点七,贵州绘画插图的彝文古籍(如《那史彝文古籍插图》)特色浓厚,而在滇川桂三省区的彝文藏书中极难看到。
亮点八、贵州省教育厅和省民委早于1983年就联合发文决定在有关学校进行民族语文的教学实验,彝文开始正式进入中小学,拉开了贵州省彝族聚居区的彝汉双语文教学序幕。在汉语文教学的同时开设彝语文课的“二类模式”双语教学,是贵州彝区推行的主要教学模式,试行过程中,彝族较为聚居的毕节地区效果尤为显著。
亮点九、早在1955年,贵州毕节地区就成立了全国最早的彝文翻译组,文革期间被迫解散,1977年10月恢复重建,取得系列重要成果。经过20多年的抢救, 全国收集不足2万册,贵州毕节收集的彝文古籍就高达8000多册。
亮点十、贵州毕节地区不仅加强了彝族文字文献收集、文字编译、双语应用等,而且将古彝文作为打造、传播彝族文化的重要元素,拟利用彝族文字图画之美、象形之美、厚实之美、灵变之美、多彩之美,在大方古彝文化胜地集中收集展示古彝文献,在中国十大避暑名山——乌蒙山韭菜坪创建“天书石林,石头字典”古彝文化景观,毕节彝语歌《阿西里西》歌以统编教材走进全国中学音乐课堂,“阿西里西指数”同时被海内外专家机构作为山地避暑旅游与清凉人居评价指标体系的命名性代名词。古彝文的文化价值、美学价值、传承价值正被进一步激活。
毕节地委副书记安金黎向港台专家介绍说,彝文古籍涉及内容广泛,具有很高的学术研究价值和当代适用价值,不仅是中华民族的珍宝,也是世界性的珍宝,虽然做了大量工作,但抢救和保护彝文古籍仍然任重道远。一是要救书,二是要救人。在毕节,虽然聚居区彝族人民还在进行双语教学、双语扫盲,但像王继超老师这样的精通彝文顶级专家已不多见,70-80岁掌握彝文古籍的“毕摩”也为数甚少,如不重视,彝文高级人才有出现断层的可能。民间现存彝文古籍大多在边远偏僻的少数民族地区,由于条件有限,许多书籍正在遭受虫蛀、烟熏火燎和雨淋。存世的彝文古籍70%以上多属国内外孤本、珍本,一旦毁损或丢失,就意味着这份古籍在地球上彻底消失。因此,我们正加大力度做好“救书”、“救人”的工作。
(部分图片来自于网络,仅供交流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