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父母之爱无私无尽,为了孩子愿意付出一切,但很容易迷失;有的时候,不做点什么才是更难的,只站在孩子的身后,看着孩子,信任孩子,鼓励孩子和欣赏孩子。
——萨姐
作者:春雨布谷
当孩子面对你的时候,他会觉得拘束还是放松呢?
前几天,有个多年好友吐露,放假时自己宁愿躲在出租屋里刷剧、上网、叫外卖,也不愿意回家。
并非因为她没孝心、不关心父母,纯粹是由于家里的凝重氛围令她非常窒息。
一想到回家后,就有挨不完的数落、时时处处的命令,她就浑身紧张,宁愿一个人在外“漂”着。
在一众朋友们面前,她是个活泼开朗的小白兔,到了父母跟前,她却像个被霜打的茄子,又蔫又颓。
心理学上有个概念,叫“失望性隔离”,它是一种心理防御机制,当个体一次次失望积累叠加,就会逐渐失去情感链接,不愿意再跟对方接触,以免自身遭受伤害。
当父母和孩子之间呈现这种“情感隔离”状态,说明孩子已经不愿跟父母亲近了,而究其原因,正是由于父母在养育孩子过程中存在诸多不当之处。
以下在成人身上常常出现的三种行为,经常会把孩子推入跟父母不亲的黑暗中。
01
缺少陪伴:“我不值得被爱”
记得曾看过一个节目,心理老师要求阿娇在几组人际关系中,留下自己最在意的一个人。她在“母女”、“表姐”、“夫妻”、“妹妹”中,最终选择了表姐陪伴自己。
当被问及原因时,阿娇回忆着童年过往,低落地解释道:
“因为从小父母都没有陪伴我长大,只有我和表姐两个人。”
在阿娇年仅1岁时,爸爸就离开家,妈妈为了生计奔波,便把她寄养在周围亲戚、邻居家。
漂泊、居无定所、缺少父母的关怀和呵护,注定了她内心缺少安全感和归属感的人生底色。
灰暗、孤寂的早期记忆,也让阿娇跟父母的关系产生了巨大鸿沟。
父母的陪伴对一个人性格塑造和关系的质量至关重要。
母婴关系研究也表明,0-3岁幼儿需要母亲的及时哺育、安抚和回应,来构建对世界和照料人的基本认知。
只有成人陪伴到位,才能筑牢孩子内心被爱、被关注的基础,构建彼此信任的亲子关系,否则就会在孩子内心留下缺憾。
孩子渴望父母陪伴,胜却一切。
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做过一个著名的“猴子实验”,研究人员制作了一个笼子,里面放着两个假的“猴妈妈”:一只挂着奶瓶的铁丝“猴妈妈”,可以给幼猴子提供食物;还有一个“布绒猴妈妈”,身上没有奶瓶。
当刚出生的小猴子被关进笼子后,它大多数时间都会依偎在布绒猴妈妈身上,偶尔需要进食时才会爬到铁丝妈妈处喝奶,然后赶快回到布绒妈妈身边。
这个实验结论告诉我们:
孩子的需要不仅仅停留在食物上,而更需要温和的陪伴、舒适的拥抱,从而感受到自己被爱包围,身心得到双重慰籍。
现实生活中,很多父母不惜花费重金为购买孩子物品,像极了那个只提供奶瓶的“铁丝妈妈”,可是却忽视了情感陪伴,很少愿意花时间全身心陪伴孩子,导致孩子物质丰盛,情感却依旧饥饿。
其实,孩子和父母之间有一个情感账户,彼时的陪伴就是在往这个账户储蓄。
父母花的时间和心思越多,亲子情感账户就越富有,孩子内心情感就越丰盈,亲子关系会越牢固,父母的话也会更有分量。
02
持续否定:“我做什么都不对”
有一种“苛刻型父母”,专门在孩子身上挑刺,用“毒舌”般的讽刺、挖苦,挑剔孩子的一举一动。
这种情绪、语言、表情都染上负面色彩的父母,会成为孩子想要逃离的对象。
知乎上看到一个问题:“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孩子不愿意跟父母沟通?”
有个答主的经历很扎心,小时候的她每天从早饭中节省几毛钱,存了很久钱买了一个漂亮本子,当拿给妈妈看时,得到回复却是:
“你哪来的钱?有钱没地方花了是吧?”
她跟妈妈出去逛街买衣服,妈妈从来不会给她买她喜欢的衣服,总是说:
“这个不好看,不耐脏,小孩子没有审美。”
答主无奈地说,每当自己要跟妈妈分享时,得到的只有责怪和不理解。
久而久之,她跟妈妈的关系,从热切分享到争执吵架,到现在已经很少回家了,同时也不愿意跟妈妈沟通任何事。
这位妈妈,用持续性的否定和语言 *** ,割裂了亲子关系的纽带。
令人唏嘘的是,我们每一个父母身上,又何尝不藏着这位妈妈的影子呢?
明明孩子很努力学习,父母却偏要说还不够,成绩很差;每当孩子兴高采烈做游戏,父母却要盯着孩子粘上灰尘的衣服苛责;哪怕孩子小心翼翼做了一顿美食,父母都要嫌弃油太多、盐太少、做得不好……
要知道,得不到父母肯定和共情的孩子,注定要背负上“我做什么都不对”的自我怀疑,更不敢轻易靠近父母,而是逐渐收敛自己的需求,变成一个内向、讨好、胆怯的孩子。
如果父母能化身成一名“夸夸族”,当孩子挫败时给予鼓励,开心时给予喝彩,迷茫时为其引路,那孩子从父母身上汲取的就是正能量,是能让自己活力满满的动力源泉。
这样散发光明和力量的父母,具有足够的能量与孩子打成一片,既是孩子的朋友,亦为人生的导师,从而缔结坚实温暖的亲子关系,照亮孩子人生。
智慧的父母决不可做差评师,而要多用正面的、积极的鼓励性语言,具体而真诚地赞赏孩子身上的优点,多夸夸他们的进步和成长,带领孩子走出生活和学习的困境,共同携手前行。
03
过度干涉:“我的身上套了一个枷锁”
在一部韩综中看到一对母女,把“控制儿女”演绎到了极致。
妈妈要求:
“女儿全部社交软件的ID和密码,必须让自己知道”“女儿朋友的电话,以及朋友妈妈的电话,自己必须知道”“如果女儿不在家,妈妈每天会打50通电话,询问女儿在哪,有没有化妆,和谁在一起?”
即便女儿在家,妈妈也不放心,会趁女儿睡觉时进入她房间翻看手机,白天会随时抢走女儿手机,周末更是把女儿关在家里不准其出去。
有一次,妈妈出门办事,还不忘给家里座机打电话,查看女儿情况,可女儿忙着打扫卫生没有听到 *** ,妈妈生气地转而拨打手机,要求女儿立即安装定位软件,以便实时监控她。
这个青春期的女孩,这个急需空间和隐私的年龄,却被妈妈24小时方方面面监视着。
戴着这道沉重的“以爱为名”的枷锁,女孩不堪忍受,整日生活在挣脱束缚的压力下。
有一种父母,被称为“直升机父母”,他们倾注大量心力在孩子头顶盘旋,试图掌控孩子的全部生活。
可是被全方位监视的孩子,内心作何感受呢?
心理学家李雪曾说:
“父母控制欲的手伸向哪里,孩子就会在哪里体会到痛苦。”
任何个体都希望被尊重,都迫切地渴望独立,实现自我意志,而本能地排斥他人干涉。
父母的越界,本质就是侵占了孩子的精神空间,会激发孩子的反感和叛逆心理。
即便是最紧密的亲子关系,也需要适当退后一步,让渡出合理空间,尊重彼此的界限。
当父母给孩子松绑时,也是给自己减压的过程。
孩子的成长,需要父母的信任、尊重、规则教育以及榜样示范来引导,这些真正输入孩子内心的价值体系,才可以更好地约束和规范孩子行为。
那些严防死守的对孩子的监控和压抑,只会徒增他们的反抗意识,是最低效而本末倒置的教育。
我们多给予孩子正面管教,给孩子足够尊重和空间,才能让亲子关系松弛有度,同时赢得孩子的尊重和爱。
04
《养儿育女中长大》作者丹·阿兰德写道:
“亲子关系是世界上最高贵,最欣然为之付出的事物,地球上没有什么可以与之相比。”
诚然如此。
好的亲子关系,是孩子行走世间所向披靡的底气,也是孩子润泽身心收获幸福感的基石,更是一个家庭温馨有爱蒸蒸日上的重要一环。
育己修身,希望每一位父母都愿意用高质量的陪伴、欣赏和鼓励的态度,以及适度的退后和放手,把家打造成一座孩子可以憩息的港湾,和孩子们充电蓄能的精神乐园。
也希望所有孩子都能拥有这份幸运,被疼爱、被欣赏、被尊重,能随时依靠在父母臂弯里撒欢儿。
共勉。